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
  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
  關於蒙巴薩這座城市,總體上留給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的印象還不錯,在海外投資,最重要的是穩定,而東非就勝在穩定。雖然在考察團看來東非對黑人的使用有些保守,但是東非本身的體量已經足夠他們在這裡投資了。

  目前考察團團長沃爾夫岡本人的打算是先在東非投資幾家小工廠試試水,其他成員基本上也是這種想法。因為他們對東非的政治還是抱著懷疑態度,東非這種典型的封建君主制度加上極度保守主義的風格,讓他們對東非的營商環境有些擔憂。

  ……

  沃爾夫岡等人在北方考察的時候南方的馬拉維湖東部這個計劃留給奧地利開發的地區卻無人問津。

  首先就是位置太偏僻,深居東非內陸,北方工業區雖然規劃到了大湖區,但是蒙巴薩這個港口得天獨厚的優勢,是馬拉維湖周邊無法相比的,南方唯一的姆特瓦拉港規模也無法和蒙巴薩相比。

  而東非的交通狀況,就擺明在該地區生產的產品,很難通過海運輸送出去,只能依靠東非政府的采購,也就是說完全依賴東非國內市場消化,不確定性太強。

  其次,這裡已經探明有的煤鐵資源並不能打動奧匈帝國,對投資者沒有太大吸引力,畢竟巴爾乾半島在側,沒有必要遠渡重洋到東非開發,無人投資的情況下,就只能黑興根財團自己接手。

  最後就是馬拉維湖附近東非的定位是發展重工業,這一點也和奧地利人的想法相左,眾所周知輕工業具有投資小,周期短,回本快的特點,這是重工業無法比擬的,所以資本更青睞投資輕工業。

  所以馬拉維湖附近工業發展只能由東非自己來發展,而黑興根財團在這方面的經驗基本為零,雖然東非也有相關產業,但是都停留在手工作坊階段。

  也只有姆貝亞市的煤炭開采初步達到了歐洲一些小型煤炭開采水平,加上之前更換了相關設備,目前產量在穩步提升。

  在重工業領域,不要說東非,就是黑興根財團歐洲部分,對此也沒有太多經驗,這個時候就只能通過砸錢來完成對當地的投資了。

  好在黑興根財團現在資金充沛,光是購買普法戰爭的債券就大發一筆橫財,所以恩斯特通過老套路,在薩爾地區收購了一家小鋼鐵企業,將其打包發往東非。

  這家鋼鐵企業原本依托薩爾地區的一處小型鐵礦發家,但是普法戰爭爆發,打斷了正常生產秩序,資金鏈斷裂,最後破產。

  恩斯特順勢拿下了這家短小精悍的鋼鐵企業,同時對暫時失業在家的當地工人發出邀請,最後只有一百多名員工願意離開薩爾地區到東非發展,其中大多數還是德意志人。

  經過三個月的周轉,工人基本到位,而為了提高的鐵礦資源開發效率,恩斯特乾脆直接從奧地利采購了全新的生產設備。

  同時恩斯特在奧地利的卡芬堡收購了一家煉鋼廠,兩家企業合並後改名為東非聯合鋼鐵公司,這樣東非自己的鋼鐵產業算是艱難起步。黑興根財團也從科研,輕工業,造船,貿易等領域開始涉足重工業生產領域。

  東非對於馬拉維湖區域附近的開發是相當重視,這裡畢竟是坦桑尼亞唯一同時擁有煤鐵兩種資源的地區,而擁有煤和鐵才有工業化的基礎。

  關於馬拉維湖區的開發,恩斯特特意和康斯坦丁進行了通話。

  恩斯特:“重工業存在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原料的供應,二是國家充足資金的支持,這方面我們東非自身已經具備,加上馬拉維湖區域身處東非腹地,環境也比較安全,所以投資和開發並不存在太大問題。”

  雖然馬拉維湖區域南方還有莫桑比克,但是對東非來說,完全可以忽視掉,要是葡萄牙王國本身東非可能還重視一下,但是也就僅此而已,東非的體量已經達到了葡萄牙本土水平,也就是資本和葡萄牙相比比較薄弱,但是葡萄牙人的資本分散在私人手中,東非則大多集中在政府手中。

  康斯坦丁:“現在已經可以確定,奧地利人對馬拉維湖區域的投資完全不感興趣,昨天馮德萊恩的電報裡已經說的很清楚,甚至北方工業區,他們也更傾向於在蒙巴薩投資,對內陸興趣乏乏,要不是內羅畢市開發計劃很誘人,恐怕都無動於衷。”

  恩斯特:“這一點我早有所預料,不過算不上什麽大事,馬拉維湖工業區確實先天不足,尤其是東非的交通條件,也就只能依靠我們自己來托底發展了,而且他們既然投資了蒙巴薩,只要我們給他們提供便利,多賺些錢,在利益驅使下他們會慢慢加大對北方工業帶投資力度的。”

  康斯坦丁:“那對於馬拉維湖區你具體有什麽規劃?”
    恩斯特:“馬拉維湖區定位是重工業基地,但是它只能滿足東非初期工業發展需求,未來隨著東非的發展,東非的重工業基地一定會轉移到馬塔貝萊高原,所以馬拉維湖區我們要做好的是人才培養和技術儲備,為未來馬塔貝萊高原開發打下基礎,同時馬拉維湖區連接著坦噶尼喀和讚比亞兩地,從這裡更好可以輻射內陸地區,加強東非對內陸的控制,依托馬拉維湖區的重工業,在周邊發展相關產業,帶動內陸發展,減少東非對沿海城市的依賴,畢竟沿海並不是太平地帶,隨時有可能受到海洋上的威脅,而我們東非海軍的實力現在還不足以應對海上敵人,所以內陸我們東非是一定要發展的,哪怕是出於安全上的考慮。”

  就像之前所說,東非陸軍可以甩開海軍十條街,到了內陸,東非陸軍不畏懼任何挑戰,而海洋上形勢就錯綜複雜了,光是莫桑比克海上力量就不比東非弱,何況其背後的海洋大國葡萄牙。

  恩斯特:“鋼鐵產量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直觀的體現,東非只有實行鋼鐵自產自足才有能力承接更多產業,目前黑興根財團轉移到東非的困難就在於基礎設施和產業的不足,如果馬拉維湖工業區建成,我至少可以在三年時間內將財團旗下三分之一的產業轉移到東非本土來。”

  重工業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而黑興根財團旗下企業產品,是依托德意志和奧地利重工業發展起來的,零部件和技術都來自兩者。只有東非先解決了這方面問題,才能承接黑興根財團的產業轉移。

  而重工業當前的基礎就是鋼鐵產業,鋼鐵產量上來了,才有能力發展相關產業。

  康斯坦丁:“說到底還是交通問題,有了交通一切也方便一些,鐵路建設問題也該提上日程了,聽說第一鐵路那邊目前進展緩慢,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功。”

  恩斯特:“主要還是技術積累方面存在不足,維也納能源動力公司和奧地利方面合作,但是二者在寬軌距機車這方面經驗和技術都不太足,所以現在連一台實驗機車都還沒搞定,這方面我會重新考慮的,反正第一鐵路是一條實驗性鐵路,倒是後重新推翻重建好了。”

  東非設想寬軌距機車不是造不出來,而是造出來了也無法和其他軌距標準的機車相比較,缺陷也比較多,技術上的先發優勢確實不是那麽好解決的。

  恩斯特也不打算在這上面浪費時間了,還是選用現成的鐵路標準比較好,至少可以少走不少彎路,東非的發展可是不等人的。

  但是這次嘗試也不能說沒有收獲,維也納能源動力公司在和奧地利的合作中也摸索出不少新技術,可以運用到東非鐵路上,同時也讓維也納能源動力公司對機車研發有了成熟的思路,未來實現東非鐵路國產化也就不存在技術上的難題。

  目前奧地利各個鐵路公司給東非的建議是直接采用成熟的鐵路標準,這方面他們主推1435mm,其次是米軌,甚至760mm等,這方面都是奧匈帝國本身就存在的鐵路軌距,技術上也都是成熟的。

  奧匈帝國本省鐵路就沒有統一標準,所以給恩斯特的建議也比較混雜,但是主要首推自家技術。

  760mm恩斯特倒是有意推行,這種窄軌適合山區和礦區運行,可以引入當前的馬拉維湖區各個礦區提升煤炭和鐵礦運量。但是東非的鐵路標準主要還是在1435mm及以上數值中選擇的。

  這方面前世運營的鐵路軌距符合這個標準的主要有三類,1435mm是標準軌距,運營國家最多,1524mm主要是東歐,俄羅斯,蒙古等國,最後是1676mm,印度,阿根廷,智利等國實行。

  1676mm和1524mm其實並不統一,就比如葡萄牙1665mm,西班牙的1674mm都只是稍微差一點,而1524mm也有1520mm。

  就比如米軌,有的國家采用整數,就是1000mm,有的則是1067mm。

  還有備選在巴西,澳大利亞和愛爾蘭存在的1600mm鐵路。

  采用以上鐵路,未來東非鐵路都不會是孤立存在的,因為總有和東非相同鐵路標準的國家存在。

   2500mm鐵路軌距爭議過大,現在征求諸位建議,點讚最高采用,時間截止到2023年7月24號。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