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539章 鄰居論
  第539章 鄰居論

  “卡爾叔叔,這次你就先在第一鎮市住下,殖民地開發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非洲,更需要慎之又慎,所以你留在第一鎮市也好聯絡利奧波德他們,同時能監督殖民進度。”

  邀請卡爾親王留在第一鎮市也是應有之義,總不可能讓七十歲老人孤身前往乍得。

  現在乍得可真是一片荒蕪之地,野獸比人多的區域,這還是因為東非到了,大量黑人勢力西逃,而非洲這個地方,典型的人和野生動物拉扯,黑人留下的空間,東非又沒有佔領,也就被那些野生動物重新佔領了。

  所以這次東非邊境部隊,去乍得大規模狩獵的可能性遠大於和黑人勢力發生衝突。

  實際上,隨著東非人口增加,東非野生動物資源也受到極大影響,所以這次軍隊去乍得溜一圈,還能發點小財,尤其是象牙和皮革。

  恩斯特接著說道:“殖民地開發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尤其是非洲,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滿盤皆輸,畢竟在非洲殖民失敗的例子也有一些,不過只要按照東非的經驗,在乍得再做一遍應該不算難事,我們可以派相關的專家來給你們提供保障。”

  所謂專家就是在東非生活很久的老東非人,他們經歷了東非殖民地從無到有的歷程,遇到各種困難,最終克服,所以經驗方面是絕對豐富的。

  實際上乍得旁邊有東非的兩個師的兵力,這些軍隊就可以幫助未來的錫格馬林根解決大部分問題。

  軍隊一直是東非殖民擴張的急先鋒,而邊境的東非陸軍有應對各種風險的經驗,同時部隊也是東非人才塑造的基地之一。

  在軍隊內,他們除了學會行軍打仗,同時會接觸各種新事物,尤其是機械和技術,同時東非軍營也是提高識字率的地方。

  同時東非軍隊擁有一定的醫療經驗,基本上每個士兵都會一點,簡單的包扎和消毒技能還是比較熟練的。

  所以說,錫格馬林根遇到什麽問題,向東非陸軍求助,大都可以解決,不管是打仗還是生活。

  “恩斯特,伱認為我們如果想在乍得建設殖民地,並且把你所言的地區納入錫格馬林根,甚至更進一步,要多長時間。”

  恩斯特想了一下,回答道:“如果僅僅是建立殖民秩序,就和一般殖民地一樣的話,那只需要幾年時間,甚至殖民人數都不需要多少,幾千人都足以在非洲建立殖民統治。”

  前世德屬東非的德國人數量就才幾千人,卻控制著近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但是很顯然,這種殖民統治並不穩固,也不足以應對英國等非洲殖民者的競爭。

  像恩斯特這種直接在非洲采用暴兵戰術,人海戰術的才是非主流,畢竟恩斯特一開始就是衝著圈地建國去的,而不是為了單純掠奪非洲的財富。

  所以恩斯特說道:“錫格馬林根的殖民地如果想得到發展,走的更遠,最好走和東非一樣的道路,土著是絕對不可靠的,他們未來存在叛亂風險。”

  “而且說實話,非洲殖民的前途並不比在歐洲發展差,就拿東非來說,開發出來後,我們東非靠著本土資源硬生生堆出了一個大國,如果是在歐洲,黑興根是沒有這個機會的。”

  “非洲土地現在很好拿,但是,現在也是最後的空窗期,尤其是中西非地區,競爭比以前我們殖民東非要激烈的多,不過他們殖民都是從非洲西海岸向內陸進行,所以內陸才是錫格馬林根的突破點。”

  東非搞殖民的時候,整個非洲也就只有法國人最積極,東非更是沒有競爭者,這一點桑給巴爾蘇丹國做出了很大貢獻。
    如果是往前幾十年,桑給巴爾蘇丹國鼎盛時期,恐怕東非殖民地還真不好建立,那個時候桑給巴爾蘇丹國是敢擔敢拚的,所以把握好時機非常重要。

  “現在各國在西非你爭我搶,相對應的,在沿海地區被相互牽扯住精力,反而不好向內陸探索,所以卡爾叔叔,你們最好幾年時間內就完成殖民地框架建設,再晚幾年可能連口湯都喝不上。”

  “而且,這些土地,面積足足有兩百多萬平方公裡,等未來人口發展起來,要是爭把氣,說不定還能在南大西洋獲得出海口,那可比在羅馬尼亞潛力要大的多。”

  羅馬尼亞的氣候環境當然比乍得整體要好,但是乍得南部和喀麥隆地區各方面不下於羅馬尼亞。

  而乍得北部和達爾富爾雖然氣候乾旱,但是礦產資源和石油資源豐富,乍得的大部分礦產都分布在北方。

  而羅馬尼亞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石油資源,可以說是二戰時期德國的油庫。而乍得最重要的資源也是石油,當然,對於前世的法國來說,乍得的鈾礦也很重要。

  所以乍得的潛力相當不錯,最主要的是面積足夠大,如今的羅馬尼亞不像前世吞並了一大部分匈牙利土地,所以光是乍得就幾乎是如今羅馬尼亞國土面積的十倍還多,乍得南部適合農耕區域就比羅馬尼亞全國面積大。

  “沒有問題,按照你的意思,現在就是先去那裡跑馬圈地,後面幾年時間內穩固在當地的優勢就可以了,是吧?”

  “是的,卡爾叔叔,現在就是動作要快,先下手為強,人口你也不用擔心,就算真在歐洲拉不到人,遠東人我們絕對管夠。”

  恩斯特的目的就是通過移民來擠壓非洲黑人的生存空間,白人亦或者黃種人都無所謂,只要能把東非和西非黑人隔開就可以,而想構築這種隔離帶,那必須有大量人口才行。

  歷史證明,單純的物理隔離帶並不好用,長城抵擋不住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北美邊境牆擋不住拉美人北上的腳步,緬甸邊境的鐵絲網也擋不住有人自投羅網。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建立緩衝地帶,而且沒有比同種文化的國家更好的選擇了,錫格馬林根殖民地未來肯定和東非一樣,采用德語作為唯一官方語言,文化上天然相近。錫格馬林根又和黑興根王室關系最好,不存在利益衝突。

  所以由錫格馬林根在東非北部搞一個殖民地國家出來對東非未來是大大有益的,至少前世歐洲的那種阿拉伯和黑人難民潮,發生在東非的可能性不高,畢竟東非不是美國,盡霍霍身邊國家。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美國把美洲搞得像個爛泥潭,自己當然也會被反噬汙染,毒品和偷渡問題就是如此。

  這兩個問題,對美國的資本家和政客沒有影響,但是對最底層的美國民眾危害有多大,不言而喻。

  所以恩斯特也不想未來東非周邊國家搞得太爛,這就和社會一樣,一個好鄰居總是讓人舒心的,爛鄰居恐怕就和遠東帝國周邊一圈國家那樣了,不過即便是那樣遠東帝國還不得不維持脆弱的鄰裡關系,畢竟周邊發生戰爭,影響的也是遠東帝國的經濟和投資環境。

  恩斯特不想和黑人國家做鄰居也是這個道理,先不說很多黑人國家治理水平不夠,西非有一部分黑人本來就和東非有仇,許多就是被東非趕出去的,所以還是不要挨得太近為好。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