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543章 南琉球群島
  第543章 南琉球群島

  “嶽父,最近海軍抽調三艘鐵甲艦,我準備在遠東謀取一塊殖民地。”

  “嗯,你有想法?”

  遠東絕對是殖民時代最誘人的區域,東非的淮海經濟區和珠海通商區就是黑興根財團重要的市場之一,不過這兩個區域只能算經濟殖民。

  經濟殖民沒有什麽好說的,即便是21世紀也是最普遍的形式,就像援助非洲,實際上也是一種經濟殖民。

  殖民,殖民,那自然是讓所在區域的民眾為區域外資本創造價值,東非也不是什麽好人,在遠東無利可圖,也不會整出淮海經濟區和珠海通商區這種地域經濟區的發展模式。

  前世美國主導的全球貿易體系,就是經濟殖民的最高體現,畢竟殖民地的定義是被資本主義國家剝奪了政治、經濟的獨立權力,並受其控制和掠奪的國家或地區,美國那一群小弟盟友都是這種類型。

  實際上相較於這種經濟殖民,東非本土才是更像那種嚴格意義的傳統殖民地國家,只不過東非頭上沒有宗主國而已,這一點東非近兩千萬黑奴就是證明。

  恩斯特從抽屜裡拿出一張地圖,攤平在桌子上,赫然是遠東海域地圖。

  “嶽父,你上次也去了一趟遠東,應該對這裡不陌生吧?”恩斯特手指著琉球王國的位置說道。

  “有些印象,不過這裡可不好拿啊?”

  斐迪南大公知道這個所謂琉球王國的成分十分複雜,遠東帝國和日本都在這裡有利益存在。

  “是的,所以我的目標也不是整個琉球群島,而是南邊的南琉球群島。”

  南琉球群島,日本稱為先島諸島,同時也是琉球群島最南邊的島嶼群,由宮古列島和八重山列島兩部分組成。

  這些名字都比較陌生,但是宮古海峽這個地理名詞如果是前世關注新聞的人應該比較耳熟,南琉球群島就位於宮古海峽的南側,是控制宮古海峽的重要基地。

  “去年遠東帝國和日本就在琉球群島域有所爭端吧!”斐迪南大公問道。

  1879年底,日本決定廢黜琉球國王,設立衝繩縣,這樣作為琉球王國名義宗主國的遠東帝國自然十分反對。

  所以日本就退而求其次,提出了琉球群島二分法,南琉球群島讓予遠東帝國,琉球中部和北部歸日本,條件是遠東帝國增加親善條約裡日本是的最惠國地位的條款,清政府自然不同意,這個時間段遠東對日本可不客氣,以為搞個脫亞入歐就真成西洋鬼子了,兩國就僵持下來,所以該地區就成了爭議地區,主權未定。

  實際上直到21世紀,南琉球群島都是遠東帝國國土,這一點是《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明確的,日本是非法侵佔。

  恩斯特看來這個便宜不如讓東非來佔,現在遠東帝國和日本海軍都不成氣候,東非可以霸王硬上弓。

  所以恩斯特對斐迪南大公說道:“無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我們直接找遠東政府先拿到該地區的經濟特權,等到年末再策劃地區成為殖民地好了。”
    這也是東非殖民的一個套路,蘭芳海外省就是這麽變成東非領土的,不過恩斯特並不打算讓南琉球群島直接變成東非領土,而是成為東非的殖民地。

  至於為什麽要等到1880年年末,因為歷史上那個時候日本正好徹底廢除琉球王國。

  到時候東非同時間在南琉球群島成立一個附屬國正好,遠東帝國和日本也找不到理由反對,畢竟琉球王國都滅國了,即便他們反對也無效,誰讓他們海軍實力不行,東非海軍之前在遠東諸國也是漏了一次面。

  當然,恩斯特也給足了遠東帝國面子,從他們手裡拿到該地區的統治權,畢竟他們也守不住,這樣就等於名義上還是遠東帝國領土,實際上是東非殖民地之實。

  至於未來這裡能不能重回遠東帝國手裡,那就看遠東帝國能不能重新複興了,實力強大了,後世東非就是想賴著不走也沒有可能。

  實際上南琉球群島對遠東帝國和日本才有重要價值,日本重視海權,野心也不小,南琉球群島的位置對於兩國來說都很重要。

  東非拿到南琉球群島無非是給東非—蘭芳—阿拉斯加航線,亦或者遠東帝國航線提供物資補給,船舶維護,以及屯兵等需求。

  這一點實際上遠東帝國沿海也可以做到,但是恩斯特並不想在遠東帝國駐軍,那就真把遠東帝國變成自己的殖民地了。

  南琉球群島面積不算小,物產也比較豐富,後世能養活十萬多人,這個時代也就萬人規模,所以東非佔領起來也方便。

  “你既然有方案,那我自然也不會反對,不過想在這裡站穩腳跟並不容易,靠著外交操作也只能取得名義上的治理權。”

  實際上治理權都不對,應該說是代管權,東非提遠東代管該區域,這點對於東非來說不重要,但是對遠東帝國很重要,畢竟涉及領土問題,哪怕名義上依然歸自己,那面子上也好看一點,債多了不愁麽。

  實際上遠東帝國之所和日本扯皮,還是閉關鎖國太久,1840年至今也才過去四十年,遠東帝國的造船業,港口,海軍,水手可以說都是新的,就比如膠州港都是黑興根財團幫助建設的,否則遠東帝國也不至於被日本人蹬鼻子上臉。

  遠東帝國在海洋事業上進展還比不上東非,東非建立也就比遠東帝國打開國門晚了二三十年,而且遠東國門是一步步打開的,很多海灣之前都是荒廢的,說難聽點是英法兩國軍艦一點點逼出來的,而且這個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歷史上一直要到辛醜條約為止。

  所以現在遠東很多後世港口,甚至都沒有開發出來,只有外國強迫遠東帝國開辟的通商口岸,才有現代化港口。

  當然,也不是說閉關鎖國狀態下許多港口並不存在,而是沒有官方背書得不到發展,畢竟那麽多下南洋的華人不可能是遊過去的。

  東非起步雖然晚了些,但是有德意志地區的技術支持,奧匈帝國海軍扶持,黑興根財團遠洋貿易擴張,東非移民及奴隸貿易擴張,海外殖民,東非港口建設等,使得東非這個陸地國土面積大國的海洋事業發展的也比較繁榮,至少說沒有拖後腿。

  東非同樣是閉關鎖國,但是東非始終在經營海洋事業,只是不允許外國勢力直接參與東非海洋貿易,東非的那一堆新建設港口,就是給自家商業船只和海軍使用的,是一種單向閥結構的閉關鎖國,而不是遠東帝國那種自己也不出去的閉關鎖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