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566章 比較
  第566章 比較
  總而言之,日本的國情就是先天不足,如果只靠本土的資源發展,那能達到的層次相當有限。

  不過,這話也不是絕對的,國家發展和自身資源稟賦有很大關系,但是國家治理最後還是要看人治方面。

  而日本偏偏在人治這方面很有潛力,一則就是知恥而後勇,善於向強者學習,二則日本人口足夠多,人多總有人多的優勢,就看怎麽轉化,把人口從負擔變成財富。

  就比如日本的生絲產業,為什麽在國際上競爭力很強,那就是因為人力成本太低,而且日本人還能吃苦,乾活還勤快,政府還不拖後腿,大力支持工商業發展,所以英美自然願意投資這種國家,順帶著還能牽製遠東帝國。

  同樣的還有大量日本人出國務工,為日本帶來大量僑匯。

  僑匯對國家發展,尤其是人口極其過剩的國家,像前世埃及,菲律賓,孟加拉之流的國家,僑匯是國家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要是光靠著本國來提供就業崗位,那必然會產生大量流民。

  除了低端產業,尤其是人力密集型產業,日本有先天優勢外,日本還重視教育和科學,在這個時代也是極為難得的,這就為日本日後產業升級提供了基礎,所以說日本成為幾十年後亞洲唯一的列強那也是自己努力得來的。

  尤其是東非的熱帶經濟作物,咖啡,棉花,橡膠等等,很多都需要黑人來完成,給東非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

  在巨大經濟利益面前,東非政府甚至想引入更多的黑人,不過這一點被恩斯特給否決了。

  聽到格萊士一個德意志人談到東方文化,這就讓羅義軍相當得意了,本國文化被他國認同,向來是一件容易讓人心情愉快的事。

  說到這恩斯特就相當感謝德意志各國的大恩大德,推行義務教育對於德國效果怎麽樣自然不言而喻,歷史上美國就是吃了德國的這部分紅利,那麽多有知識的移民到美國發展,美國想不發展都難。

  而現在有了恩斯特的截胡,這些人都便宜了東非,並且為東非建設添磚加瓦。

  所以他有些謙虛,或者說保守的說道:“大概四六開吧!當然,我方是六,日本海軍是四,不過海軍是最不可琢磨的軍種,很容易發生顛覆常識的意外,畢竟大海是相當危險的。

  以前恩斯特還算有點良心,想著給黑人找找出路,用個幾年就送出去,現在已經是完全免疫了,底線一旦突破,那就沒有底線。

  東非海軍裡連中學學歷都很普遍,大學生數量也不少,這一點日本海軍就遠遠無法和東非相提並論。

  所以東非海軍和日本海軍能比的只有人和,人和方面我方倒是有些優勢,日本那邊我就不太清楚了。”

  按照你們遠東帝國的說法,打仗講究天時,地利和人和,我可以肯定天時和地利不在我們這一邊,我們東非海軍初來乍到,自然對這裡的海域還不是很熟悉。

  格萊士也不賣關子,直言不諱道:“這就要說到三個方面了,首先,也就是公認的一點,那就是我國海軍的艦船和裝備比日本強一個檔次。

  一三.一一四.一四一.一二二

  東非雖然有很多華人,只能算半個洋人國家,但也是西方國家,而如今西方勢大,東非在西方國家裡實力不算頂尖,但是也不弱,所以羅義軍很想知道這個“平平無奇”的西方國家和日本這個遠東實力第二強國相比,會碰撞出什麽樣的火花。

  雖然大部分都只是小學生,可東非的純德意志移民怎麽說也有五六百萬,那就是好幾百萬小學生,加上東非的掃盲運動,以及教育普及,只要按部就班發展,未來東非一定前途不可限量。

  這很好理解,東非的純德意志人不在少數,而德意志人基本上都上過學,東非移民又以年輕人群體為主,所以大部分德意志人還沒有把知識還回去。

  東非龐大的小學生數量,也就意味著海陸軍都不缺乏優質兵員,尤其是海軍這種高技術含量兵種。

  黑人代表著經濟利益,尤其是對東非而言,接近五千萬人口中,黑人就佔了一半,所以東非的國家經濟至少有一大半是黑人創造的。

  這方面,美國就有些堪憂了,被東非截胡了那麽多優質移民,而且塞了那麽多黑人,恩斯特只要一想想心裡就打個寒顫,雖然東非黑人也多,但是在人均壽命不過三十五的時代,等個三四十年,東非就不會存在這個問題。

  格萊士倒是沒有驕傲自大,對於日本海軍,他還是比較了解的,雖然實力不強,但是若是舉全國之力的話,還是可以和自己艦隊碰一碰的。

  其次那就要說到軍官方面,這一點我們東非的優勢在於,總司令是曾經奧匈帝國海軍總司令的斐迪南大公,其他軍官要麽是奧匈帝國海軍出身,要麽像我一樣在奧地利海軍學校進修過。

  除了軍官外,就要談到這水兵了,我們的水兵文化程度比日本要高,這對於艦船的掌握和指揮大有裨益,經過這麽多年發展,現在海軍最低也是小學學歷。”
    前世日本人在1907年才全面普及義務教育,這一點和如今的東非完全比不了,東非也是借了德意志普及義務教育的優勢,專業的老師不多,但是照本宣科的老師還是很容易普及的。

  “格萊士將軍,我想問一下,如果日本真的和你們開戰,你作為東非方面最高指揮官心中有幾成勝算?”羅義軍好奇的問道。

  畢竟日本就算普及義務教育,也免不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義務教育的知識都需要到歐洲去取經,大量教育經費被投入到留學生中,而留學又比較費錢,東非就沒有這方面問題,因為黑興根王室自家在歐洲就有學校和封地,可以節約不少成本,加上東非本身小學學歷的人數就足夠多。

  而且日本作為軍國主義國家,大量資金投入在工業和軍事領域,教育經費和其他國家相比實際上十分有限,所以沒有半個世紀,日本普及義務教育都不會顯現出成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