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808章 塵埃落定
   第808章 塵埃落定
  幾人狼狽為奸之下,葡萄牙直接淪為最大受害者,不僅如此,對於之前艾倫塔爾減免葡萄牙賠款的提議也得到了索爾茲伯利的駁回。

  畢竟八百萬英鎊不是一個小數目,反正當“惡人”的是東非,拿錢的英國,那自然就沒有必要再讓葡萄牙少還錢,甚至索爾茲伯利無良的想到之前東非對葡萄牙的要價太低,在翻個倍英國就真賺麻了。

  這種想法得到了奧匈帝國和東非的鄙視,給英國人當盟友果然沒有好下場。

  還是艾倫塔爾出言道:“四千八百萬英鎊可能已經是葡萄牙所能承受的極限了,如果翻倍葡萄牙政府恐怕直接賴帳了,他們現在可不是曾經在世界各地都威風凜凜的葡萄牙帝殖民國了。”

  在19世紀及以前的世界格局的變動中,其實都是各國從葡萄牙和西班牙那裡虎口奪食,畢竟當年這兩個國家就佔了絕大部分殖民地。

  現在西班牙還有點實力,而葡萄牙是徹底沒落,所以未來葡萄牙面臨的形勢肯定更加困難,不過現在葡萄牙留下的殖民地大多也沒有太大價值,像葡屬果阿,東帝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都是面積不大的小塊殖民地。

  隨著東英雙方達成和解,接下來的談判會議也就是走個排場,而葡萄牙代表格爾斯也發現了索爾茲伯利的變化。

  在大多數時候,索爾茲伯利都在和東非人辯論,場面很是激烈,但是一涉及葡萄牙問題,索爾茲伯利就語焉不詳,甚至有時候直接看戲。

  而格爾斯面對東非自然沒有招架之力,這是國力上的差距,大家可以賣個面子給東非這個已經崛起的新勢力,而葡萄牙,誰啊!沒聽說過。

  當然,這也和葡萄牙和英國走的近有關,大家認知裡葡萄牙屬於英國的附庸,那葡萄牙問題自然也輪不到自己先插手,沒看到英國人不著急麽?所以就更不願意替葡萄牙人說話。

  至於之前的龐大軍事開支,說到底還是被英國自己的軍工利益集團吃到嘴裡,所以英國根本就不虧,雖然南非戰爭達不到戰前的樂觀預期,但是能體面退場對現在的英國政府來說是最好的結果。

  而在三月末,東非政府就按照之前的承諾開始停止在開普敦的軍事行動,同時開始遣送被俘虜的英國士兵。

  第一批英軍共計五百二十三人在1889年4月26日回到英國本土,這極大的挽回了英國政府的民望,英軍戰俘受到本土民眾極大的歡迎,畢竟英國面積不大,六萬多戰俘幾乎可以分布到每個地區。

  而在威尼斯會議進行的時候,東非政府也和英國進行多次私下交流,出賣葡萄牙王國而保全英國在南非的利益已經得到兩國的認可,英國同時還能大賺一筆,何樂而不為。

  而實際上應該是八萬多個家庭,畢竟東非也不會穢土轉生,死亡的兩萬英軍也不可能把他們復活交給英國。

  所以這些戰俘的生活情況,以及安全狀況受到了英國國民的極大關注,這可是涉及到六萬多個家庭。

  威尼斯會議,磕磕跘跘就開到了六月份,雖然在三月份英國和東非就確定了基本思路,但是為了照顧葡萄牙和布爾人兩個英國盟友的面子,英國和東非展開了激烈的罵戰。

  而且英軍死亡的兩萬英軍有很大一部分並不是因為戰爭,而是疾病等等問題,其中失蹤的就達到一千零八人,東非都不敢說對自己感到熟悉,更何況在南非戰場客軍作戰的英軍。

  其實英軍的傷亡數字和聯軍對比已經算比較好的,聯軍總共陣亡了十七萬人,傷病人員更是突破三十多萬,這足以在南非引發一場瘟疫。

  而事實也是如此,直到現在東非還在收拾著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爛攤子,尤其是藥品支出達到新高,而這也在六月份被提交給威尼斯會議。
    東非對葡萄牙的索賠不降反增,直接突破五千萬英鎊,這也逼得葡萄牙政府不得不加快談判日程,在待下去十二萬葡萄牙被俘軍隊完全就是貔貅,隻進不出。

  和英國不同,葡萄牙是真經不起折騰,尤其是俘虜問題,英國本土總人口接近四千萬,所以六萬戰俘對英國政府的重要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還比不上工人鬧事的麻煩大。

  而葡萄牙人口僅僅三百多萬,十二萬戰俘基本上在葡萄牙本土能串聯一大部分民眾。

  所以葡萄牙政府必須保證十二萬葡萄牙戰俘的安全,不然憤怒的民眾能直接推翻葡萄牙政府。

  於是隨著葡萄牙的妥協,威尼斯會議在6月28日這一天終於蓋棺定論,參戰的三方在艾倫塔爾伯爵為首的國際社會見證下簽署了停戰協議。

  按照停戰協議規定:

  東英雙方即時停止,雙方軍隊撤回戰前兩國邊境內,英國需補償在東非期間英軍戰俘的消費和治療費用總共是三百萬英鎊。

  葡萄牙割讓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給東非王國,並且賠償東非四千百萬英鎊的戰爭賠款。

  而出於葡萄牙的財政壓力,這部分戰爭賠款由英國墊付,當然,原本有兩百萬英鎊則是依照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價值折算,也就是說東非以兩百萬英鎊價值獲得了葡萄牙的兩塊殖民地,徹底坐實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歸屬問題。

  從法理上,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再也和葡萄牙扯不上關系。

  最後是布爾人問題,布爾共和國被取消,並入東非國土,奧蘭治成為東非王國一部分,以奧蘭治河和圖蓋拉河為界,南部是英國,北部則完全屬於東非。

  至於布爾人的意見則完全被東英兩國忽視,布爾共和國現在連流亡政府都無法得到保留。

  畢竟流亡政府的前提是布爾共和國民眾基礎依舊存在,就像波蘭,雖然被沙俄佔據,但是土地上生活的確是波蘭人,所以英國的波蘭流亡政府有大用,隨時可以煽動沙俄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以達到威懾沙皇俄國的目的。

  而東非在原布爾共和國也就是奧蘭治地區乾的事太過果決,直接抽幹了當地的布爾人民眾基礎,所以就算保留布爾共和國流亡政府反而沒有意義,除了隔著奧蘭治河對東非狗叫,還有多消費英國納稅人的錢沒有任何作用。

  當然,英國政府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那就是開普敦殖民地的布爾人數量太多,如果保留布爾共和國流亡政府,不僅威脅不到東非,反而可能催發不利於英國統治的地方性勢力。

  開普敦殖民地的人口,布爾人就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所以布爾共和國這個“心腹大患”,自然不能多留。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