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693章 再次獨立!
   第693章 再次獨立!

  軍事上的差距,確實是最容易抹平的,畢竟想在其他方向超過東非就不可能,說不好聽點奧蘭治自由邦在東非面前就是巴掌大一點地方,人口,土地本來就受到極大的限制。

  但是如果對本區域的布爾人進行極限動員,也就是學習南美的巴拉圭那樣,十幾萬軍隊,德蘭士瓦也是可以做到。

  當然,做到這一點,顯然不是在座德蘭士瓦高層的意願,真像巴拉圭那樣,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未來也就廢了,除非也學習巴拉圭重新引入大量人口。

  可現在巴拉圭就和被換血了一樣,還是當初的巴拉圭麽?所以事情肯定不能往那個方向發展,畢竟大家不是小佩洛斯那個模仿“拿破侖”的戰爭狂人,大家只是想在南非獲得一小塊土地,重建布爾人的家園而已。

  而且德蘭士瓦共和國恐怕也沒有當初巴拉圭那麽勇猛,雖然說小洛佩斯失敗了,但是他也確實做到了以一挑三,而且敵人的背後還有英國這個世界霸主的支持。

  當時巴拉圭的現代化程度明顯比現在的奧蘭治自由邦高,畢竟布爾人在東非眼中就是一群在南非的牧民。

  而當時的巴拉圭就已經在兩代總統洛佩斯家族的帶領下迅速崛起,派人前往歐陸強國考察學習,模仿西方建設自己的國家。

  不僅吸引大量外資活躍經濟,還引進技術興建鐵路、鋼鐵廠,鋪設電報,對公共設施也非常重視,學校、醫院等有利民生的機構應運而生。

  而奧蘭治自由邦人口沒有巴拉圭多,土地也沒有巴拉圭肥沃,以前德蘭士瓦共和國境內但是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已經為東非做了嫁衣。

  這支軍隊也是德蘭士瓦人的底氣所在,所以說德蘭士瓦共和國和東非最小的差距就是軍事。

  在南非地區的小“國際社會”,也有著這種政治正確,布爾人,葡萄牙人,英國人,甚至黑人,一致認為東非王國是一個“邪惡”帝國。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好主意,每一次我們的合理訴求,英國人都不重視,反而是這種曲線威脅可能更加有效果!”小比勒陀利烏斯說道。

  對於德蘭士瓦共和國高層統一意見,準備向英國人施壓,這一幕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因為21世紀的前蘇聯加盟國也有一位站著向歐美政府要飯的政治人物。

  “先和英國人溝通,他們太磨磨蹭蹭了,適當的威脅他們,如果他們不能把援助送到我們手裡,我們就解散軍隊,不再和東非對抗,我想這不是英國人想看到的局面!”國防部長說道。

  說是威脅,更像是擺爛,就和英國本土工人罷工,要求政府和工廠主強製增加薪酬一樣,如果英國不能滿足德蘭士瓦人的要求,德蘭士瓦人也可以在對抗東非這件事上擺爛。

  前些年更是經歷了德蘭士瓦人和奧蘭治人內戰,可以說經濟發展的一塌糊塗,唯一的收獲就是在英國扶持下建設了一支現代化軍隊,而且有一定實戰經驗。

  所以德蘭士瓦人能站在道義製高點,向英國政府伸手要錢,如果這個時代有21世紀的媒體,恐怕小比勒陀利烏斯也會學習小澤,抨擊那些不給德蘭士瓦停供援助的英國政客扣上通“非”的罪名。

  而且很巧合的地方在於,現在的奧蘭治自由邦最高領導人是德蘭士瓦人,而小澤則是猶太人人,都不是本地區內“原著民”眼裡的“自己人”。

  ……

  開普敦。
    實際上英國對德蘭士瓦人的“合理”訴求也很無語。

  “這群蠢貨就不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麽!我們現在根本就沒有功夫和精力照顧所謂的德蘭士瓦人,而且一萬多人的軍隊對於德蘭士瓦人來說應該不算多,就算多賣幾頭牛應該也就能回本吧!”巴特爾·弗裡爾總督說道。

  “總督閣下,實際上布爾人確實養了不少牛羊,但是變現能力很差,以前他們可以直接把貨物從東部出口,現在只能通過我們的地盤,由本土的商人來解決掉,所以價格彈性空間就少了不少,而且布爾人很重視生活品質,他們也不太願意交稅,亦或者把錢花在軍費上,而且除了普魯士那種瘋子恐怕很少有國家那麽做。”

  下屬的話還算合理,奧蘭治自由邦三面被東非包圍,傳統商道被截斷,加上戰爭影響,家底都快賠光了,而且英國奸商坐地起價,壓縮布爾人的盈利空間,讓奧蘭治自由邦政府的財政收入更進一步下降。

  以前奧蘭治自由邦還能從當地金剛石礦場主或者過境商人那裡收稅,現在這些都是英國人在經營,奧蘭治自由邦也成了開普敦代管的殖民地,自然收不到這部分稅收。

  巴特爾·弗裡爾無奈的說道:“找我們要錢,那肯定是辦不到的,不過對於那些一毛不拔的奸商也不用手軟,本來他們就應該為抵抗東非做出貢獻,畢竟我們在南非最終目的還不是為了保證他們的利益?所以讓奧蘭治自由邦政府商量一下,重新建立關稅,對地方企業征收稅務吧!”

  “這樣會不會引起本國商人群體的不滿?”

  “那也沒有辦法,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總有人要犧牲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這些年他們吃的滿嘴肥油,也該為國家做出貢獻了。”巴特爾·弗裡爾不在乎的說道。

  “總督閣下,我倒是有一個主意,不知道能不能一石二鳥,既不用得罪當地商人,還能安撫布爾人。”

  “嗯?說來聽聽。”

  如果能不直接得罪本國在奧蘭治自由邦的商人和礦場主,巴特爾·弗裡爾自然更加願意這麽做。

  “我們不如讓奧蘭治自由邦直接再獨立出去!”

  巴特爾·弗裡爾有些震驚的問道:“你知道你在說什麽麽?”

  “總督閣下,這是一個最好的辦法,實際上奧蘭治自由邦對我們來說本來就是一個包袱,我們殖民地政府本來就不能直接從奧蘭治自由邦獲得多少利益,大部分利益都被本土商人拿走了,而且這個奧蘭治自由邦對開普敦來說還是一個隨時都會爆炸的火藥桶,他們遲早有一天會和東非發生衝突,萬一爆發戰爭我們就會被繞進去,無法脫身。”

  巴特爾·弗裡爾:“你的意思是說戰略主動權?”

  “是的,如果奧蘭治自由邦重新獨立,他們就無法道德綁架開普敦,而且他們能依靠的只有我們英國,即便再次獨立,面對東非的威脅,依然要聽從我們的命令。”

  英國倒不是反對德蘭士瓦人向東非開戰,而是這個開戰的時機必須在自己手裡,不能被德蘭士瓦人拖下水,被動開戰,所以讓奧蘭治自由邦重新獨立,就可以解決這個麻煩。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