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628章 引入外資
  第628章 引入外資
  九月,在中央政府從南方抽調了部分工程隊前往北方省,摩加迪沙新港終於開始動工後,北方省政府通過黑興根財團渠道正式邀請奧地利對農產品加工感興趣的商人前往摩加迪沙市參觀和考察。

  “諸位,我們北方省擁有最靠近歐洲的大規模熱帶作物種植區域,這些年摩加迪沙一直是東非北方果蔬出口貿易的排頭兵,我想在這個優勢下,各位如果選擇在摩加迪沙市投資,那絕對可以獲得相當豐富的回報。”克拉尼斯在酒會上對著前來的奧地利商人們說道。

  “市長先生,我看你們的港口好像才動工沒多長時間,你們能保證在我們投資前,摩加迪沙港正常運營麽?”

  “這件事好說,再過兩個月後,等到農閑時間,我們會從周邊農村招募一批臨時工人,來加快工程進度,保證在年底,實現摩加迪沙新港的正常竣工。”

  “但是在摩加迪沙建設工廠,要解決的問題可不少,就比如機器要發動,需要煤炭,維護機器運轉需要產業工人,還有交通,照明,供水等一系列問題。”

  “克萊爾先生,你的問題我們先放一放,伱說的這些我們摩加迪沙市自然有所考慮,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市政府通過的摩加迪沙市新城區計劃,為了照顧摩加迪沙市新港遠景規劃,我們市打算在現有城區的規模上,學習達累斯薩拉姆市在城市南部,新建一座主城區,來安置引入產業。”克拉尼斯說道。

  “你們這是打算新建一座城市,可這會不會和你們的港口建設發生衝突,現在港口完工都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所謂的新城區豈不是臨時起意的大餅,聽得到吃不不到。”

  “這你就不用擔心了,克萊爾先生,我們這個新城區計劃,絕對不會耽誤你們賺錢,你們可以把工廠建設起來,我們摩加迪沙市也優先把自來水,電廠,道路建設出來,當然,水電肯定是要收費的,如果你們誰感興趣也可以投資,至於人手問題,我們東非是移民大國,只要有中央政府支持,那很快就能填補摩加迪沙市在這方面的短板。”

  雖然東非移民規模大不如前,但那只是相對於全國而言,東非政府手裡稍微漏一點就足夠摩加迪沙市吃的滿嘴流油了。

  “那產業工人這個問題,摩加迪沙市如何解決,工人可不是農民從土地裡走出來就一蹴而就的?”

  “這個問題就更好解決了。我們東非推行的是義務教育,摩加迪沙市就有大量學生,往年安排都是畢業後直接安排種地,如果你們能在這裡投資建廠,那剛好可以解決一批中等學歷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東非教育整體過剩,尤其是中學生,東非工業安排不了這麽多的學生,所以只能把這些學生打發回去繼續種地,這樣搞也不是沒有好處,農民也需要知識補充,這樣未來東非農民的見識和學識水平能更容易接受機械化,科學種植等新農業概念。

  “那你們能提供多少學生?”奧地利人對於東非的義務教育是沒有具體概念的,畢竟東非並不是一個開放國家,外人對東非的了解並不多。

  “去年摩加迪沙市的中學畢業生數量是三百多人,只有一百多進入工廠,剩下的我們都可以供給你們,而且這只是摩加迪沙市,整個北方省的中學生數量應該在四千多左右。”

  “你們東非的中學生數量這麽多麽?”

  “當然,不過也不是你們想的那樣,東非的學校和歐洲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我們的學生課時少,課程少,管理比較寬松,所以對應學歷的學識恐怕未必能符合標準,不過這有中學學歷,肯定比德意志地區的小學學歷要懂得更多。”克拉尼斯說道。
    這就和田忌賽馬是一個道理,東非學生和同級別的歐洲學歷學生相比,肯定平均水平有很大不足,但是如果我用中學生來和歐洲的小學生相比,那情況又反轉了。

  而且東非誇張的中學普及率,使得東非中學生數量相當多,這個吸引力就很大了。

  “如果是這樣,那還可以接受,不過我們能不能在當地學校考察一番?”

  雖然克拉尼斯說的很動人,要知道中學學歷放在歐洲那也是人才,一般在工廠裡高低也能混到管理層,所以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奧地利的商人們還是保持謹慎態度,他們並不相信東非有這個教育水平。

  “當然沒有問題,我知道這對於你們來說可信度不高,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東非在推廣教育的力度上,可以說是全世界大國中是最高的,只不過就是教育水平過於參差不齊,這和東非的師資力量不足有關,但是隨著東非人才的不斷積累,這個問題未來會越來越小,直到和歐洲中學持平。”克拉尼斯說道。

  東非的教育雖然整體水平低,但是優中擇優,像教師這種崗位,那肯定是成績優異的師范畢業生擔任,這樣一直不斷積累,終有一天東非會擺脫師資力量上的短板。

  不過克拉尼斯也理解這些奧地利人,奧匈帝國那個情況,全國普及小學義務教育都有些力有不逮,更何況是大規模普及中學教育。

  現在歐洲的中學,那可以說含金量相當高,除了常規課程以外,什麽繪畫,音樂,宗教,拉丁語等各種外語……涉獵廣泛,不像東非的課本只有德語,數學,政史地,理化生外加體育課。

  所以東非中學和奧地利人認知中的中學,反差是極大的,甚至可以說不是一個東西,當然,這也對歐洲的學生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恩斯特絲毫不懷疑歐洲的中學生比前世21世紀的大學生含金量要高出許多,19世紀的歐洲大學生更是精英的代名詞。

  在奧地利商人的半信半疑中,第二天摩加迪沙市專門組織他們前往摩加迪沙市唯一的一所中學,摩加迪沙市第一中學參觀。

  在這裡,奧地利商人們終於搞清楚了東非中學的本質,那就是“丐版”中學,而且偏向性很強,尤其重視理科生培養。

  這要放在歐洲絕對不能算“人才”,畢竟連藝術鑒賞能力都沒有,怎麽能算“中學生”。

  不過這已經讓他們感到很滿意了,畢竟他們是來投資工廠,而不是需要藝術家,而且“丐版”中學也是中學,學習內容不是德意志的普通小學可以相比的,甚至有奧地利商人已經開始想著能不能從東非引入這種“廉價”的中學生到奧地利工作,雖然含金量不高,但是數量足夠多,解渴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