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
  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

  “德雷達瓦市也想搞邊貿,你們看這行的的通麽?”

  “其實德雷達瓦市的想法不一定不能實現,可必須考慮到現實因素,像紅海沿岸本來就是商賈雲集之地,所以我覺得他們的這個計劃很不靠譜,我們自己的船隻都有時候會在紅海沿岸賣貨,更何況紅海現在依靠蘇伊士運河,連接歐亞兩大市場,根本就不可能缺商品。”

  “這可不一定,海運便利,但是未必能滿足全部需求,就比如北方省的熱帶經濟作物,我們首先肯定要往歐洲賣,因為其他地區沒有這個消費能力,亦或者他們的報價我們並不滿意,所以市場需求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靈活變動的,德雷達瓦市在邊境,未必沒有這樣的市場存在,只不過不值得我們投入精力,而是要發揮市場和邊境民眾的能力,來開發市場。”

  東非最重視的市場無非兩個,一個是歐洲,一個是遠東,歐洲市場主要是供應原材料,畢竟東非工業品肯定無法和德奧兩國競爭,而遠東地區則是東非的工業品主要銷售區域。

  中東雖然距離東非最近,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由桑給巴爾商人打理,銷售渠道在桑給巴爾商人手中,他們從東非進貨,最後能不能賺就看其各自手段。

  而且現在中東,國家並不如前世那般豐富,奧斯曼帝國大而不倒,所以該區域的話事人還在,不像前世阿拉伯國家一盤散沙。

  奧斯曼帝國的很大一部分工業品來自於歐洲,東非工業品想擠進去並不容易,阿拉伯人又比較精明,不要看現在沒落,在漫長的中古代阿拉伯地區才是世界商貿繁華的區域,尤其是依托古代絲綢之路,壟斷東西方貿易,在大航海時代後才被歐洲人打破壟斷地位。

  東非走的主要是阿曼人路線,阿曼人和桑給巴爾同宗同源,且阿曼又是阿拉伯獨立國家,過去印度洋沿岸傳統海洋強國,海洋國家商業都不算差,尤其是阿曼這種十分依賴海外貿易的國家。

  工業品銷售,且為東非政府掌握的主要是遠東地區,東非工業品雖然質量差,但是價格低,而且質量差也要看怎麽分,和歐洲比肯定差,但是對歐美之外的國家還是有一點優勢的,尤其是在1873年經濟危機之後,東非引入了不少歐洲設備和技術。

  而東非出口最多的,那肯定是原材料,以糧食,熱帶經濟作物,礦產為主要內容。

  而原材料出口目的國,肯定是工業越發達,需求量越旺盛,而顯然這樣的地區就是德意志地區為主的中東歐國家。

  有一定工業,才能大量消耗原材料,而很多工業發展的原材料,歐洲又不可能完全具備,尤其是德奧俄三個身居歐洲內陸的國家。

  不過做原材料供應國也沒有什麽不好的,尤其是對當前東非而言,事少,能賺錢,還能鞏固同相關國家的關系。

  畢竟原材料生產和工業不一樣,不需要過於高深的的複雜技術,管理上也相對方便,這方面即便是封建國家也能做好,農村的靈活性比城市要高的多,因為農業本身就帶有自給自足的特點,要是工業那就極度依賴市場。

  工人失業了,那面臨的風險就高太多,至於農民當然也有失業風險,但一般都是遇到災荒,糧食絕收,亦或者土地被兼並,成為雇工性質的佃農,像這個時代自耕農就過的很不錯,尤其是歐洲的自耕農。

  東非暫時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東非是集體農業模式,農業集中生產,但又和傳統的莊園,資本主義大農場,亦或者是集體農莊不一樣,兼具各方特點。
    換句話說,左的不夠左,右的不夠右,形成了混合農業經濟制度,不過恩斯特現在卻也不好改動了,在西方非常講究選邊站隊,非黑即白的哲學思維,可問題是不管前世資本主義國家,亦或者民主國家,計劃和市場都不可能被徹底淘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非是份額的問題。

  東非作為一個原材料供應大國,農業模式算是比較穩定,每年農業產出穩中有進,沒有什麽波瀾壯闊,更多的水到渠成。

  相對應的,東非農業產出總體上是過剩的,如果按照正常國家,那東非現在應該大規模減產,來做到收支平衡,但東非不是正常國家,而國際市場又沒有那麽多需求,所以東非只能發揮自己的積極性,用國內市場來把過剩農業產能消化掉。

  包括各種大型工程,全國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能收縮,產能收縮並不是真的收縮,而是對農業資源進一步優化,合理分配。

  東非開辟的耕地很多,但是每年撤銷並重新恢復,退耕還林,還草的耕地也不在少數,尤其是東部地區。

  北方省就是這個情況,主要是以退耕還草為主,大量牧場被取消,同時積極推進經濟作物種植,以謀求更高的經濟價值。

  “德雷達瓦市的問題並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涉及到一個全國性的問題,目前東非開放的港口城市接近十座,有些甚至沒有完工,而德雷達瓦市和這些沿海地區大為不同。

  它代表的是東非的邊境貿易問題,邊境貿易一直存在,但是明面上放開的,我們一個也沒有,北方圖爾卡納省邊境貿易的主要目的是給阿比西尼亞帝國輸血,防止他們在和意大利的競爭中處在下風,同樣,南方我們對奧蘭治人的軍火貿易也是這個道理。”

  “德雷達瓦市同時是軍事重鎮,所以就更值得我們在這裡討論,它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更應該是軍事問題,當然,從移民實邊角度考慮,肯定要發展當地經濟,不然只靠政府財政支持,那只能解燃眉之急,這裡一點尼羅河行省的傑濟拉市就做的很好。

  當然,傑濟拉市情況也很特殊,整個尼羅河行省也就傑濟拉市條件最為優越,適合開發,且處在邊境位置,而德雷達瓦市的條件相比傑濟拉市就差許多。”

  “說到底,還是德雷達瓦市開不開放的問題,我認為應該開放,現在東非已經不是之前,我們在非洲應該屬於第一強國,安全問題已經不是很顯著,北方勢力最強的無非就是意大利人和英國人,而英國前些年已經控制埃及,但是和我們接壤的主要是蘇丹和曼德海峽的英屬索馬裡蘭,威脅根本和開普敦不是一個級別。

  意大利就更不用多說了,軍事威脅幾乎沒有,而且需要我們的支持,才在埃塞俄比亞高原上站穩腳跟。”

  這倒不是東非官員羞辱意大利,而是出於德意志人對意大利人的傳統心理優勢,意大利本身也不是什麽強國,尤其是那不勒斯王國複辟之後,在東非眼裡也就比葡萄牙王國稍微強一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