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590章 噓寒問暖
  第590章 噓寒問暖
  “歡迎陛下蒞臨我廠視察!”

  哈拉雷市鉻礦廠廠長帶著領導層親自迎接康斯坦丁的到來,因為康斯坦丁的要求,鉻礦廠依然維持運營,沒有因為國王到來就歇業。

  黑色的濃煙和來來往往的運輸車輛,顯示著這座位於市郊區工廠的繁忙,工人之前接到通知,比平時更加賣力的乾活。

  在康斯坦丁來看這座工廠的規模竟然比煙草廠規模小的多,這不符合康斯坦丁對工礦企業的認知。

  所以康斯坦丁對隨行的馬塔貝萊省高官格萊寧問道:“為什麽煙草廠規模比鉻礦廠要大那麽多,還有設備上也是如此?”

  “陛下,這是需求上的原因,我們馬塔貝萊省目前最值錢的產業恐怕就是煙草產業,這不是指規模上,而是淨利潤,整個馬塔貝萊省煙草產值佔據了東非國內的三成左右,這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還有增長潛力,受益於我們省獨有的優越條件,這個比例未來可能增長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格萊寧接著說道:“而哈拉雷市作為馬塔貝萊省煙草加工中心,所以承擔著重要任務,我們市幾乎供應了東非煙草百分之四十六的出口份額。”

  康斯坦丁似乎是明白了,問道:“你的意思是市場決定了哈拉雷市煙草廠的規模?”

  “就是這樣的,陛下,有需求才能決定投資的規模,不然一切都只是空中樓閣,而且現在煙草廠歸工業部門管轄,我們其實更多的是起到監督和輔助作用。”

  康斯坦丁不再糾結這個問題,但是他感覺鉻礦廠的規模還是太小,所以提到:“現在鉻礦主要應用領域是什麽?為什麽會出現在我的行程單上?這種資源很重要麽?”

  無外乎康斯坦丁會接連發問,鉻元素發現於1797年,比康斯坦丁的歲數長不了多少,應用場景一般人也接觸不到。

  格萊寧:“這個問題還是要專業人士來回答,我們也不清楚,所以赫恩廠長,還是你來回答吧?”

  鉻礦廠廠長赫恩上前解釋道:“陛下,鉻的應用確實不太常見,一般來用於生產化合物,這就有些高大上了,一般只有專業人士才會接觸,所以普通人沒有聽說過很正常,我可以簡單說一說。

  最早是法國化學家沃克蘭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紅鉛礦中發現的,後來他又用木炭還原鉻酐首次分離得到了金屬形態的鉻,同年鉻鐵礦被發現,而我們東非的鉻礦大部分就是以鉻鐵礦的形式存在,並且是哈拉雷市的優勢資源之一。

  就比如我們廠用來提煉鉻的礦石主要來自市西南的一處小礦場,對於整個哈拉雷市鉻鐵礦儲量來說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不過卻已經足夠我們生產需要和使用。

  當然工業上應用最廣泛的是用於毛皮生產的鞣劑,或者增加合金的硬度,這方面我也只是聽說,具體研究好像是姆貝亞市金屬研究所做相關工作。”

  康斯坦丁對這個解釋很滿意,因為聽到毛皮產業他大概就知道這玩意很重要。

  現在毛皮是很重要的材料,在各個領域皆是如此,因為替代品不多,尤其是對於俄國或者北歐那種寒冷地帶而言。

  東非情況好的多,因為東非位於熱帶,但是毛皮產業在東非的體量也不小,尤其是殖民地時代,毛皮出口是東非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和象牙等東非物產一樣,為東非前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現在東非的野生動物在經過東非幾次清洗後,減少了許多,但是相對應的東非畜牧業也發展起來,所以毛皮生意反而越做越大,當然,主要突出的還是皮字,東非皮革產業發展很好。

  康斯坦丁:“剛才算是回答了第一個問題,那為什麽會出現在我的行程表上?”
    格萊寧倒是可以解答這個問題,而這是鉻礦廠廠長赫恩不了解的:“陛下,你所視察的產業是按照我們省內的重點工程和企業來安排的,不要看鉻礦廠規模不大,但是他的等級卻在第一梯隊,最主要的是這個廠是王儲殿下曾經特別提到的。”

  恩斯特當然關注過,畢竟東非的鉻礦資源是優勢資源,所以提前布局也很合理,不過恩斯特也有顧慮,那就是目前“鍍鉻”工藝還沒有出現,或者說東非的電價並不便宜,所以沒有必要提前開發出來。

  加上鉻礦冶煉本來就是高汙染產業,所以在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後,恩斯特還不打算大力發展相關產業。

  反正鉻鐵礦主要分布在東非,未來也跑不了,所以只要繼續在研究上取得突破,提高使用效率,提高生產工藝,解決汙染處理問題後再做打算也不遲。

  赫恩也說道:“鉻在工業領域的用途目前還不寬泛,但是隨著時代和物理,化學等知識的進步,說不定未來就能激發起大作用,而哈拉雷市只不過是給這個產業提高一個暫時的落腳點,提供參考數據,而且我們也確實有相關需求。”

  “好吧!我們先進廠裡參觀,這些專業問題伱們心裡有數即可。”康斯坦丁說道。

  隨後康斯坦丁開始著重和廠內的基層工人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之前康斯坦丁雖然去過煙草廠,但是煙草廠工作強度並不算高,所以康斯坦丁也沒有過多關注這方面。

  “你們一個月工資多少?”

  “四十五萊茵盾,不過上個月我拿到加班獎勵,總共是四十七萊茵盾。”

  “這些錢夠維持生活麽?”

  “當然,陛下,我家目前一共五口人,我和我妻子,除此外還有三個孩子,一個剛剛六歲,一個四歲,還有一個剛出生不久,吃的也不多,每個月富余不少。”

  “六歲,那應該快上學了!”

  “是的,陛下,按照法律規定,七歲必須接受義務教育。”

  “那你覺得義務教育如何?”

  “還算滿意,政府不是一直宣傳麽!知識就是力量,我沒讀過幾年書,不過認為這句話非常有道理,至少算個帳,寫寫信,或者讀讀報紙還是有大用的,而且學校還管一頓飯,這樣又進一步減少我們的負擔。”

  “嗯,讀書肯定是好的,就像我們東非,很多東西,都需要有知識的人來教,像你們這個工廠的廠房設計,材料,機械設備,都是知識的結晶,未來工業發展起來,也需要更多的知識分子參與國家建設。”

  康斯坦丁天南地北,閑話家常的和廠裡的工人交流,對他們噓寒問暖,一副仁君典范,而官方報紙的記者也在奮筆疾書,等素材記錄完成後,再通過報紙傳播出去,塑造王室慈善的形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