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
   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

  羅安達市。

  經過戰火的洗禮,羅安達早已經變得千瘡百孔,東非接手羅安達就開始對當地的重建工作。

  “羅安達的港口規模有些達不到標準,不過現在也沒有翻新的價值,畢竟誰也不能保證敵人是否會對這裡進行騷擾,很有可能對這裡進行炮擊,現在南大西洋海域我們海軍力量非常薄弱,所以沒有必要對安哥拉地區的城市大規模修複,說不定戰爭結束後還要對當地完全推翻重建。”工程師約翰羅威爾說道。

  對於東非而言,羅安達的港口條件,比東非東海岸大多數港口都要優良,首先就是面積大,像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實際上都是延伸到內陸的港口,而羅安達有一條天然形成的巨型沙洲延伸至外海,這使得羅安達的可塑性比前兩者更具優勢。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這裡遠離主要商業航線,世界的主要貿易還是集中在亞歐大陸之間的交流,即便是現在的美洲也無法短時間打破這個壟斷地位。

  而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天然接近主航線,反觀葡萄牙統治下的安哥拉,不論人口還是生產力,都遠遠遜色於東非,所以連帶著羅安達的對外貿易十分落後。

  作為殖民地的重要作用是給宗主國提供市場和原材料,而安哥拉顯然在市場方面有其天然劣勢,首先就是人口少,當然如果算上黑人那估計和葡萄牙本土還有的一比。

  但是消費能力可就太差了,當地的黑人創造的價值遠不如葡萄牙在安哥拉建設的種植園和礦山,而且因為文明程度低的原因,原來的剛果王國也不像阿比西尼亞帝國那樣人口眾多。

  在阿比西尼亞帝國這種真正非洲原生文明古國面前,非洲其他土著國家都只能算作未開化之地。

  至於葡萄牙人所帶來的先進文明,實際上是以剝削為主的殖民文化,而葡萄牙作為最早的殖民帝國之一,其手段遠遠落後於英法兩國。

  英法殖民地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建設,而葡萄牙統治下的安哥拉數百年都沒有太大變化。

  當然,文明程度只是決定安哥拉繁榮度的一個指標,在這個指標不合格的情況下,安哥拉的發展自然不盡人意。

  當然北非的埃及雖然有過輝煌的歷史,就是現在也比較發達,但是古埃及文明早就被阿拉伯文明所取代,而非洲其他北非國家也是如此。

  不過這對東非而言是件好事,要是葡萄牙真把安哥拉改造建設完成了,東非也不好順利接手此地。

  “對於羅安達的規劃,未來這裡肯定是西海岸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其未來發展前景可能並不會比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遜色太多。”

  倒是西非的一些古國有些文明,但是同樣受阿拉伯文明影響嚴重,這樣看來反而是阿比西尼亞帝國才更能代表非洲文明。

  “我們缺乏直接聯絡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的海上通道,雖然之前有西南非洲存在,但是鯨灣港條件有些差,而安哥拉的幾處港口自然水平條件甚至在東海岸之上,而且氣候也很不錯,未來這裡肯定會被王國重點建設。”

  對於約翰羅威爾的話,尤金深信不疑,畢竟約翰羅威爾的團隊來到這裡就是證明之一。

  約翰羅威爾參與過許多東非城市建設,是東非著名的城市設計師,而在現在安哥拉還沒有徹底安定下來之前,王國政府就派他到羅安達勘察和規劃,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他說道:“約翰羅威爾先生,可能又一座偉大的城市將在你的手下被設計出來,真是可喜可賀。”

  對於這位政府安排安保人員的恭維,約翰羅威爾十分受用,他說道:“這也是我當初選擇到東非來工作的原因,這裡的機會實在太多,而在歐洲講究人脈和排資論輩的情況下,我也不可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就。”

  畢竟歐洲的城市大多數都已經定型了,而且歐洲同行競爭非常激烈,作為平民出身的約翰羅威爾雖然才華橫溢,可是和那些掌握著人脈資源,或者有家族扶持的貴族相比,自然處於劣勢,而在東非就沒有這個顧慮。

  約翰羅威爾大約是十三年前來東非的,像約翰羅威爾這種到東非尋求發展機遇的人不算多,但是也不少,但是更考驗各自的水平。

  而約翰羅威爾能夠獲得東非官方的支持,自然是他的幾個作品讓人十分滿意,其中就包括基桑市,新法蘭克福市這兩個代表作,同樣達累斯薩拉姆市為首的東非城市建設也有他的參與。

  東非有新城市建設,也有老城市擴容,同樣有大量的工程建設,都為歐洲而來的從業者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

  約翰羅威爾說道:“羅安達本來按照葡萄牙人的規劃是一座中小型城市,按照現在的居住區計算,容納人口最多三萬人,但是按照羅安達的生活痕跡看,整個羅安達至少生活了七八萬人,這是相當不合理的。”

  尤金:“約翰羅威爾先生,除了軍事要塞,葡萄牙人可能根本就沒有仔細規劃過羅安達市的建設,這些城裡的建築應該都是慢慢積累的。”

  約翰羅威爾讚許的看了尤金一眼後說道:“你觀察的不錯,這種混亂的城市布局還有髒亂差的環境,顯然表明了葡萄牙人一開始就沒有下功夫,他們的城市更多是自由發展起來的,所以顯得格外擁擠,同時犧牲了人居環境。”

  “而我的藍圖裡,就是要把這些破爛都拆除掉,按照東非其他城市一樣,更加合理的設計城市使用空間。”

  “尤其是港區還有水源是重點,羅安達因為地理位置和港口條件而被葡萄牙人看中,同理這裡未來也會是東非重要的港口城市,所以設計時如何讓港區和城市聯系更緊密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至於水源問題,羅安達市的降水量在東非只能算中下,所以合理利用河流還有湖泊才能解決羅安達市的生產生活問題。”

  羅安達年降水量只在五百毫米上下,不過這個降水量已經遠比鯨灣港更具優勢,能夠滿足基本的農業和工業生產。

  當然,最重要的是羅安達市不缺乏水源,河流上遊都是雨水比較充沛的區域,能更好緩解羅安達市的需求。

  不過羅安達市的降水之所以遠遜於東非的西海岸,主要還是受到了本格拉寒流的影響,這一點和索馬裡地區有些相似,但是索馬裡地區的洋流會隨著季節轉換,本格拉寒流只有強弱之分。

  不過即便受到寒流影響,羅安達的降水量也足夠讓東非滿意了,現在不是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龐大的工業生產是水資源緊張的重要原因,而19世紀的工業規模,自然消耗不了多少水源。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