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774章 搬遷
   第774章 搬遷
  “轟轟轟……”

  印度洋面,東非的鐵甲艦和炮艇對著馬普托城開始了炮擊,炮彈在黑色巨石堆砌的要塞牆面留下斑駁的痕跡,可見馬普托作為要塞的堅固性。

  “現在馬普托已經不安全,除了面對新漢堡港市東非軍隊的虎視眈眈,印度洋面上的東非軍艦也成了馬普托城嚴重威脅。”布吉瓦爾面色沉重的對羅伯茨伯爵說道。

  其實,聯軍早就預料到東非會從海面上對馬普托進行攻擊,但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聯軍還是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海面被東非控制,馬普托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座孤城,除了北面以外,馬普托距離東非其他部隊距離都非常近,所以我建議應該把指揮所向內陸或北部遷徙。”

  布吉瓦爾這樣說自然也包含莫桑比克總督府,現在馬普托已經無法給大家帶來安全感。

  馬普托南部是東非南邊疆省,而西部是原斯威士蘭王國,現在黑興根省的一部分,印度洋還要遭受東非的軍艦威脅,這樣一來,東非就形成了對馬普托一個半包圍的優勢兵力部署。

  而在這個半包圍圈內,每個點都距離馬普托不到兩百多公裡路程,如果讓東非再切斷北部,那馬普托就徹底被包圓了。

  羅伯茨伯爵:“你說的有道理,其實從一開始,馬普托還是比較適合作為我們指揮部所在,只不過戰爭形勢變化太快,和我們戰前所預料的情況有所出入,所以造成了現在馬普托的困境。”

  一開始英軍的想法還是比較自大的,那個時候羅伯茨伯爵本人的目的是迅速擊穿東非防禦,打通新漢堡港市通道,然後順帶佔領斯威士蘭,然後東進原德蘭士瓦共和國區域,亦或者是直接以優勢兵力和火力突進東非中部的馬塔貝萊省。

  更糟糕的地方在於東非對莫桑比克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東非地勢高,以高原為主,相比之下莫桑比克以平原為主,這種以高打低天然具有優勢,在熱武器時代更是如此,所以就算英軍繼續增兵,東非依舊有信心守住東部防線。

  同時有中央鐵路存在,物資,人員能夠迅速在兩省之間傳遞,然後通過公路運往前線。

  對於東非軍隊的戰鬥力和東非的戰爭潛力預估不足,導致羅伯茨伯爵的戰略直接被小小的新漢堡港市所困擾在第一步,遲遲不能進行,而東非的東部防線更是固若金湯,有南薩爾茨堡省和馬塔貝萊省作為依托,就是德軍來了東非也有信心和英軍周旋。

  南薩爾茨堡省和馬塔貝萊省分別以姆貝亞市和哈拉雷市為中心,集中了東非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核心力量,是東非兩座以重工業為核心的工業基地。

  “如果東非以印度洋為突破點,在馬普托北部登陸,那就真有可能截斷我軍和北部部隊的聯絡,這一點是最為致命的,失去馬普托的指揮,那本來就處於劣勢的各個部隊,恐怕士氣會進一步低落,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布吉瓦爾從指揮的角度說道自己的看法。

  英軍圍困新漢堡港市期間,東非新漢堡港市守軍可以通過埋在地下的備份國防電報線路以及海陸和東非聯絡。

  而莫桑阿克就沒有這個條件,除了馬普托和沿海幾個城市有電報線路以外,莫桑比克的電報普及率非常低,而且只能用於區域內部通信,如果想和本土實現對接,還要在東非的達累斯薩拉姆市中轉。

  這就是工業時代,工業國對農業國的優勢,當然,現在東非也是農業國,但是這是和其他列強對比,而作為葡萄牙殖民地的莫桑比克顯然比東非更加落後,尤其是在被東非封鎖近海以後,莫桑比克甚至陷入了倒退發展的狀態。
    微乎其微的“工業”,也因為無法本土從本土進口機械零件和原材料而被迫停滯。

  軍事上更是如此,現在聯軍的主要武器彈藥全部依賴戰前庫存,雖然偶爾有走私船隻可以運輸物資,但是杯水車薪。

  西印度洋的航運沒有完全停滯,雖然因為南非戰爭更多船隻選擇蘇伊士運河繳費通過,但是還有很多膽大的船隻選擇開普敦線路。

  東非不禁止這種行為,也是有自己的苦衷,畢竟東非也需要對外貿易,所以對海上貿易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英國也是如此,只不過現在兩國船隻都偽裝成各國商船,在西印度洋航行。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很常見,畢竟印度洋航線屬於國際通運航道,東非和東非沿岸國家都沒有權利壟斷,除非有一個國家同時佔領東非大陸部分和馬達加斯加島。

  即便是這樣,東非也沒有理由這麽乾,那可能會引發國際社會不滿,就像紅海地區,蘇伊士運河關系著全球貿易,如果有國家截斷紅海航線,肯定會引發國際社會的譴責。

  當然,東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不是什麽都不管,上船檢查檢查貨物還是可以做到的,英國人也這麽乾。

  只不過東非的軍事工業大部分可以自給自足,只有少量需要從其他地區進口,這就造成英國人也查不到什麽“違禁品”。

  而德國,法國等國家和東非的自由商業貿易,英國自然也沒有理由切斷,同為列強,自然不會放任英國暴力執法,尤其是在馬達加斯加島存在殖民地的法國。

  除非英國能拿出讓法國等國家心動的利益,而東非這種能夠和英國軍事對抗的國家,法國自然也不會輕易得罪。

  如果東非仗打的爛還好說,法國肯定要下場分一杯羹,但是現在東非越打越強,明顯具備大國的軍事實力,所以即便英國人願意分享部分利益,也只能是空頭支票。

  這就是東非展現出來軍事實力的好處,如果不堪一擊,恐怕連關系友好的德奧兩國都會落井下石。

  當然,如果趕在威廉二世上位幾年後,德國可能就不是這個態度,畢竟威廉二世的目標是英國,對抗英國就需要盟友,連東歐一群小國弱國都是英德兩國拉攏的目,像東非這種實力的國家,軍事弱一點也是有很大的拉攏價值。

  畢竟前世德國最喜歡的就是對盟友進行軍事援助,扶持小弟的實力,包括奧匈帝國也是如此,一戰後期奧匈帝國的軍事就已經開始依從德國人。

  “往北遷徙的話,必須選擇一處可以長期和東非鬥爭的軍事地點,最主要的是便於對各個部隊的指揮,而且也不能忽視馬普托的作用,即便馬普托不再作為指揮部所在,依然保留重要的軍事職能。”羅伯茨伯爵說道。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