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726章 深入
  第726章 深入
  “我們的監視目標出現了異動,這些葡萄牙商人都是渠道相當豐富的人,他們最近的舉動充分說明了問題,就像是年終商家為了賺取最後一筆生意,而不斷進行促銷打折,好回家過聖誕節,但是現在才三月份,所以他們的行為說明有其他因素導致他們的生意不能持續下去了。”

  作為東非的情報人員,尤裡卡敏銳觀察到了葡萄牙商人們的異常舉動,他們從東非加大了進貨量,而且都以最大運力把貨物運走,這些都是東非的特產,尤其是鱷魚皮和象牙等等只有東非才有的稀罕物。

  當然,莫桑比克本身是不缺這些的,但是莫桑比克的產量沒有東非大,畢竟他們人手不夠,所以從東非進口是最劃算的。

  只需要準備好現金和車輛,就可以把半成品的貨物直接拉到東部的港口,然後通過船隻運回歐洲販賣。

  “尤裡卡,最近一年來感覺我們的任務是最頻繁的一年,不過我有預感,這些都要結束了。”他的同事賴斯說道。

  “看來對面是準備掀開底牌了,我們怎麽繼續深入,並且把情報傳遞回去?”尤裡卡問道。

  “只需要跟著他們就好了,現在我們是葡萄牙人,所以只要跟著其他商隊,就可以進一步知道發生這種變化的詳細原因。”賴斯想要進一步解開謎團,所以他打算直接跟著葡萄牙商隊穿過莫桑比克腹地,然後在東部出海,再返回東非。

  “這確實是一場有風險的行動,我們畢竟不是真正的商人,所以很容易在細節上出現差錯,所以為了不引起誤會,最好直接表演成初出茅廬的樣子。”尤裡卡建議。

  尤裡卡和賴斯的優勢在於年輕,而年輕人總是經驗不足的,所以在一堆精明的葡萄牙行商眼中反而就顯得不再突兀。

  “話雖如此,有一個問題是避不開的,那就是萬一形勢陡然發生變化,恐怕我們也無法把消息傳遞回本土。”賴斯說道。

  “都是這群葡萄牙人的錯,難怪幾百年來越來越衰弱,他們就沒想過把境內的道路修一修,連電報這種新事物都不普及和推廣,所以他們在非洲根本無法和我們競爭。”尤裡卡也是很無語的說道。

  只要一拿東非和莫桑比克稍微對比一下,就知道葡萄牙人為什麽會在上一次戰爭中一敗塗地。

  那就是他們對殖民地的重視程度根本不夠,各項基礎設施僅限於沿海幾個城市勉強可以看上眼,對內陸的開發基本上沒有。

  不要說像東非那樣建設鐵路,就是泥濘小道的數量都很不充足,所以莫桑比克和安哥拉上百年都沒有太大變化也就可以理解了,如果拋去一些現代化工業品,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基本維持著他們祖先時代的樣子。

  而這也對東非的情報開展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這也是尤裡卡和賴斯抱怨的原因。

  如果是在國內,他們早就可以通過東非建設的電報網絡,及時把消息傳遞回東非,而葡萄牙人至今連通往本土的電報都沒有建設,反而需要到達累斯薩拉姆市等東非城市,付費使用東非的電報系統,這也是促成達累斯薩拉姆市成為非洲最重要商業情報匯集地的原因。

  尤裡卡:“葡萄牙人的軍事力量主要在沿海,在內陸這種外圍地區,每天只能朝九晚五的打探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消息,所以我們應該和上級申請,進入莫桑比克腹地考察一番,至於情報傳遞,因為莫桑比克糟糕的建設情況,這是我們無法克服的,只能先應付一下了,至少要把腹地的很多數據傳遞給本土,所以我們反而不應該著急。”

  “說的有道理,除非葡萄牙人恢復百年前的榮光,不然他們就算在此期間發動戰爭,也不可能輕易取得進展,畢竟我們對他們的封鎖更加嚴格,但是東非對莫桑比克的了解都只有五六分,莫桑比克對東非的了解恐怕只有一兩分。”賴斯說道。
    賴斯實際上已經足夠抬舉葡萄牙人了,葡萄牙人的情報系統這些年來對東非的收獲,不說功半事倍。也可以說一事無成。

  因為在葡萄牙本土都沒有精密的情報系統,更何況是莫桑比克這種殖民地。

  實際上不止葡萄牙,這個時代歐洲國家的情報系統大多數都是廢物,就拿上一次普法戰爭來說,拿破侖三世獲取前線德軍的重要渠道居然是後方的報紙。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歐洲沒有戶籍政策,人員在各個國家流動,尤其是戰爭期間,哪裡發生戰爭,就會引起歐洲的人員大流動,而且歐洲國家面積小,有什麽風吹草動非常容易被發現,在這種情況下,確實不需要在情報方面下太大功夫。

  多花點經費,效果根本比不上在歐洲多交幾個朋友,多攀幾門親戚,依照歐洲貴族們的複雜關系,他們是最容易打探消息的來源。

  從中央到地方,貴族把控著歐洲的一切,尤其是基層,地主貴族是直接聯系當地居民的樞紐,貴族老爺們把控著當地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口信息。

  當初東非能從南德意志移民這麽多德國人,就是通過和南德意志貴族之間的交情,在人口暴增的鄉村地區,人就是不值錢的數字,割一茬,還會長一茬。

  而依照德國的人口密度,就更是如此,所以東非消化這些過剩人口,對於雙方而言都是有利的。

  畢竟人口超出承受范圍,那就必然會引發社會性問題,而德國又不像英國那樣擁有廣大的殖民地,如果英國人能多生點,恐怕英國政府會很高興,總有地方安排他們,畢竟連罪犯都有一塊大陸可以流放。

  德國人口必然會向東非這種“同文化地區”外溢,當然,這個過程已經隨著德國工業化完成而消失,現在德國成了世界上新的人口輸入國。

  但是發展程度相對而言比較緩慢的奧匈帝國暫時還無法擺脫這種情況,但是奧匈帝國每年人口流出並不算多,每年都保持在比較合理的區間,除非是戰爭年代的特殊情況,就像上一次的意奧戰爭,導致威尼斯地區人口大量流失。

  這對於奧匈帝國而言是好事,東非吸收的奧匈帝國移民,很多都是斯拉夫人和意大利人,極大程度緩和了奧匈帝國的民族矛盾。

  當然,東非這麽乾也引發了一些負面的效果,那就是德國和奧匈帝國不再像前世那樣咄咄逼人,畢竟社會矛盾緩解,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統治危機,也就不需要通過極端的戰爭手段來轉移。

  最主要就是體現在上一次俄土戰爭中,奧匈帝國就沒有上演前世那副趁火打劫的醜惡嘴臉,現在俄奧關系遠沒有前世那樣尖銳,俾斯麥得以繼續維護歐洲三國同盟的關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