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神隱山海經》第1053章 第十九具分身
  回頭再說說本尊陸丞。

  他躲在鴻蒙珠中,被陸蟬丟在地球上的晚清時期。

  1840年,乃是中華民族百年劫難的開始,也是九州大陸靈氣衰微的年代。

  陸丞汲取了半片造化玉碟被砸碎的鴻蒙之氣,在頸後大椎穴又開辟了一個小世界,然後斬出一絲元神,從鴻蒙珠中放出來,投入母腹,再造分身。

  這具分身名叫“陸抗”。跟三國時期陸遜的兒子重名。當年的陸抗曾任建武校尉、鎮軍大將軍,也算是歷史名人。

  陸丞的分身陸抗,出生於福建武夷山,九曲溪邊上的星村。

  星村名義上叫村,實際上是一個鄉鎮。

  這裡的人很富裕,主要靠做茶葉生意發財。

  早在清朝的道光(1821-1850)年間,徐經《雅歌堂集》卷十、上製府議禁種茶書寫到,“其時建人以武夷所產出易於粵,亦甚寥寥。其後召集粵人聚於星村,通洋之市逐以武夷主之。而凡建屬之產盡冒武夷”。星村人的洋財,來源於茶葉對外貿易。

  鼎盛時期,星村有茶行、茶莊近千家,大的茶行有百來個碳焙窟,小的茶莊也有三十幾個焙窟,幾萬個焙窟同時烘焙茶葉,產生的茶香隨風而飄綿綿數裡,給去往星村的人一種未謀星村面,已聞茶中香之感,。

  當時有句諺語:“茶不到星村不香,藥不到樟樹不靈”。這句諺語說明清朝的兩大貿易集散地,福建星村鎮是茶葉集散地,江西樟樹鎮是藥材交易集散地。

  那時的星村餐館、客棧、茶行林立,夜晚燈火通明,被稱為“小杭州”。

  把武彝茶製作工藝與武夷茶種帶到印度的英國植物學家羅伯特-福瓊,在遊記中描述:“星村是一個小鎮,建在閩江某一條支流的溪岸邊,這一條小溪把武夷山分為南北兩部分,也把小鎮分為兩半,中間一道橋梁把他們連在一起。鎮上有很多客棧、飯店和茶葉店,給前來這兒的茶商和搬運工們落腳。周圍山上出產的大量茶葉,都被運到這兒來進行交易,然後送往崇安縣,翻過武夷山運到河口去。”

  陸抗出生的家族,便是一個中等規模的茶商,在武夷山上有數百畝茶園。

  陸丞之所以將分身投放在此處,是因為他不想乾預歷史進程,看不得城裡百姓水深火熱,乾脆躲在深山裡享清福。武夷山中還有稀薄的靈氣,比城市中渾濁的空氣好得多。

  中華民族注定要經歷磨難,只有經歷了足夠多的磨難,才能凝聚人心,浴火重生,這個過程不需要陸丞去插手。

  陸丞來到這裡,只是想躲一頓時間,避開鴻鈞老祖的探查,沒必要橫生枝節做什麽大事。

  陸抗的父親名叫“陸芸商”,年輕時考中了秀才,此後多次參加考試都未能中舉,於是繼承家業做了茶商。他的母親名叫“王婉瑩”,出自一家富商之家,只能算作略識文字。

  王婉瑩生了四個兒子和三個女兒,陸抗乃是她的第三個兒子。比較而言,她更喜歡長子和幼子,對陸抗不怎麽上心。

  陸芸商雖然對幾個兒子一視同仁,但陸抗不求上進,不思進學,不聲不響,存在感很低,所以難討他的歡喜。

  陸抗是仙帝轉世,擁有針灸學碩士和數學博士,不需要讀書參加科舉,他也不想去經商賺錢。這些東西對他而言都很無趣。

  不過,他托生於此處,欠下因果,也不能橫眉冷對。

  既然欠了債,總歸要還的。

  匆匆十幾年過去,陸抗十三歲,離開相對繁華的星村,搬遷到荒郊野外,在陸家茶園附近隱居。距離星村數十裡外的山上,分布著多處茶園,那裡有一些草房,原本是供依附於陸家的農戶居住的。

  本尊陸丞證道成聖後,能完全掌控鴻蒙珠的開合,不會泄露太多仙靈氣。
    鴻蒙珠中有萬裡江山,栽種著多種仙茶樹。

  陸丞將一株仙茶樹送出來,由少年陸抗栽種在茶園中;又取出一些金銀,讓陸抗改造庭院;他還送出一枚仙玉球,讓陸抗埋在茶園裡,假以時日,演變為仙靈脈,如此以來仙茶樹才能生長繁衍。

  轉眼過去五年,陸抗十八歲,父母想起還有這麽個兒子,準備為他說一門親事。

  陸抗聽聞這個消息,乾脆離開莊園,進入武夷宮,做了道士。

  武夷宮始建於唐朝天寶年間,是武夷山區最古老的一座宮殿。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臨九曲溪口,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南宋詞人辛棄疾、詩人陸遊、理學家劉子軍、朱熹等都來過這裡。武夷宮的主殿庭院裡有兩株桂樹,是宋代遺存下來的古樹。

  陸抗在武夷宮做了二十多年的道士,直到四十五歲,修成步虛真君才下山。

  這時候,他的父母還建在,都已經年過七旬,四世同堂,子孫眾多,家族靠著那一株仙茶樹,以及埋在茶園中的仙靈脈發了大財,成為遠近聞名的茶聖之家。

  陸抗回家拜見父母,給他們留下延年益壽的丹藥,本意是想讓他們活過150歲。

  然而陸芸商和王婉瑩對這個兒子感情不深,也沒有將他提供的丹藥放在心上。那些個兄弟姐妹更不在乎,甚至拿陸抗當做逃避世事、好逸惡勞的反面典型。

  他們並不曉得,茶園裡的茶樹生長得非常茂盛,乃是因為陸抗改造了地脈的緣故。

  他們跟陸抗說了一席話,語重心長的教育了一會兒,說四十歲下山還不算太晚,還可以娶妻生子培養下一代。

  陸抗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隨後他又去了茶園附近的村莊定居。

  二十年後,父母年過九旬,無病無災,忽然離世。

  陸抗修成了合道真君,及時趕回來,用靈符包括了棺槨,護住二人的魂魄,將他們送入幽冥世界。

  閻羅殿的判官陸判,看見兩人頭頂的靈符帶有一絲聖德之氣,當時便遽然而驚,親自錄入生死簿中,沒讓他們喝孟婆茶,便將他們送入人間,轉世投胎。

  又過了二十年,陸家莊園的門外,來了一雙青年男女,自稱是故去的陸芸商和王婉瑩,然而陸家後人認為是騙子,不肯接待他們。

  這雙青年男女,來到茶園邊上的村落,見到八十五歲的道士陸抗,沒有一點兒的老態,依舊保持三十歲的樣子,他們感到十分震驚。

  “兒啊,你怎麽越活越年輕了?”

  此時乃是1925年。陸抗的兄弟姐妹都死絕了。陸家有一部分後人離開星村,去福州、杭州、廣州、上海經商,因為社會動蕩,生意不好做,家主給歐洲發了一批茶貨,結果船在南洋被海盜劫掠,陸家虧了大錢,便想著賣掉一部分茶園。

  陸抗出資買下那片有仙茶樹的茶園,將其交給轉世的陸芸商和王婉瑩照看。

  此後十余年,陸芸商東山再起,重新成為本地有名的茶商。

  從1941年到1944年,日軍兩次攻陷福州,但始終未能佔據武夷山區,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因為有陸抗這位半仙坐鎮九曲溪的緣故。

  1949年9月31日,陸抗終於修成了玄仙,趕在建國前一天,取出“光陰盤”,撕裂時空飛走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