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神隱山海經》第367章 星圖研究
  第367章 星圖研究
  6月3日,陸丞來到安琦白玉堂。

  王橙芝看見他,笑道:“陸遊,你好久沒來,去哪兒了?”

  陸丞道:“我跟堂哥去南方轉了一大圈,搜刮了一批玉料。”

  “你堂哥?陸丞?”

  “嗯。”

  “陸丞身價上萬億,怎會有心思‘賭玉’?”

  “主要由我來賭,他隻管出錢。最後的收益二八分,我隻佔兩成。”

  “兩成也不得了。”

  店主張安綺走過來,要給他轉一筆資金,因為上次兩塊料子還沒付全款呢。

  陸丞問:“張老師,店裡生意怎麽樣?”

  張安綺答道:“還不錯。就是好料越來越難找。附近有些店鋪,因為找不到玉料,不得不關門歇業。”

  “是因為國家控制玉料市場的緣故嗎?”

  “是的。和田玉和翡翠都被壟斷了。有些店鋪不得不將目光轉向俄羅斯玉、加拿大玉,以及南美洲的玉石。那些玉料比不了羊脂玉,也沒法跟翡翠比。”

  “張老師,你如果需要白玉,我手裡還有一些。”

  “賈仙,伱家有多少白玉啊?”

  “夠支撐到你退休的!”

  “啊?”張安綺是私人企業主,退不退休自己說了算,只要能乾得動,她就不想退休,她還不到50歲,身為高級玉雕師,帶的徒弟越來越多,為啥要急著退休啊?

  陸丞之所以來店裡,是為了提升手工雕刻技術,以後要製作更複雜的陣盤,需要很高的技術底蘊。另外,他還想購買一套木雕用的工具,看看能否將那株松木雕刻成法器呢。

  陸丞不但要學習雕刻,而且想用最簡單、最古樸的刀具來雕刻,因為異世界沒有像現代這般電動手工雕刻機,如果去巫神殿考試,對方要求手工雕刻玉石,那他會遇到麻煩。

  只要不是電動的機械,在異世界拿出來,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巫師的傳承多種多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創。人類歷史的進步,從舊石器時代,到新時期時代,到青銅器和鐵器,再到電力、內燃機,除了電力和內燃機之外,別的東西都在異世界出現了。

  因此,陸丞懷疑他去的異世界並不是中國古代,可能是沿著修真文明走下去的平行世界。

  最近,陸丞開始對石塚頂部的星圖感興趣。

  他手裡總共有5幅星圖,分別來自於2座五蓮大墓,2座三江源大墓,以及頭骨碗中宮殿裡的星圖。

  這其中,前面四座星圖更複雜,一般人別說看懂了,就算多看兩眼,都感到頭暈目眩,而第5幅星圖稍微簡單一些,不曉得是赤松子特意弄了一幅簡單的星圖,還是說他的功力稍弱,比不上木神句芒等人。
    這幾幅星圖都保存在他的手機和電腦裡。那些星星就像符文一般,如果打印出來,很快便會出現缺失,今天少一顆,明天再少一顆,仿佛被天道吞噬了一般。

  陸丞在玉雕店待了大半天,抽空上網查了查,找到紫金山天文台,以及一些天文學家的名字。

  他挑了幾位年輕的天文學家,通過他們公布的email,發過去一封信,內容涉及到赤松子留下的星圖。

  當天晚上,有一位名叫“楊啟江”的人率先回信了。

  “陸先生,您提供的星圖,似乎是銀河系。

  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直徑為10-18萬光年。

  我們的太陽系,位於一個不遠不近的地方,距離銀心大約2.6萬光年的位置。算是銀河系的“城鄉結合部”。在這裡,恆星的密度比較低。比如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大約在4.24光年以外。

  如果太陽距離銀心更近的話,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恆星的密度要比現在大100倍以上。這些恆星之間的相互引作用,或者輻射作用,再或者其他人類尚不知曉的作用,都有可能導致生命的滅亡。

  從側面看銀河系,我們的太陽系恰好位於銀河系的赤道面上,因此我們夏天看到的銀河才是一個條帶。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宇宙中,超新星衝擊波、伽馬射線暴等射線,都是非常恐怖的“殺手”。如果它們擊中地球,將會帶來毀滅性打擊。

  好在,銀心處密密麻麻、數不勝數的恆星,幾乎是連成了一個面,就像一張巨盾一樣,橫亙在夜空。因此,從那個方向更遠處的宇宙射線,會被這些恆星遮擋住,大大降低地球被宇宙射線“襲擊”的概率。

  銀河系一共有4條旋臂,而我們的太陽系,就位於獵戶座旋臂之中。

  不過,這並不是穩定的,太陽系並沒有固定在某一條旋臂中,而是隨著太陽系繞銀心的公轉進程,在不同的旋臂之中不斷穿梭。

  太陽系的這種穿梭過程,可能是導致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的根本原因。太陽系每1.87億年就會完成一次旋臂間的穿梭,而地球在6600萬年前、2.5億年前和4.4億年前分別經歷了一次大滅絕事件,很可能並不是偶然的。

  陸,我把您提供的星圖和目前的銀河星系圖對照,發現有187顆星辰完全一致,有140顆星辰的位置略有變化,有36顆星辰的位置變化很大,其中還有幾顆星辰,此前從未被人類發現過。

  我經過初步分析,認為您這幅星圖有問題,要麽出現了謬誤,要麽是數萬年前畫的。

  您知道,地球隨著太陽轉,太陽隨著銀心轉,如果人站在地球上,每個時代看到的星圖都不一樣……

  陸先生,多謝您提供的星圖!我從星圖中得要啟示,想去研究那幾顆沒被人發現的星辰!如果能從天文望遠鏡中捕捉到,將對我國天文學的發展具備十分重大的意義……”

  第二天,又有兩位天文學家回信。其中一位名叫“張明金”,甚至算出了星圖代表的天象距離現代約有15萬-18萬年!

  陸丞看了郵件,禁不住皺緊了眉頭,心道:“赤松子是15萬年前的人物?這不扯淡嗎?三皇五帝是啥年月的人?按照歷史書的說法,“三皇”時代應該是舊石器時代的晚期,以距今一萬九千年的山頂洞人為代表。“五帝”時代稍微晚一些,從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很多的考古文化遺址裡都能找到傳說裡五帝的影子。”

  然而轉念一想:“赤松子至少是一位‘巫王’,巫王是能夠登天的人物,誰知道他是站在哪裡畫的星圖?是在地面上還是在天上某處?再者說,考古得到的年代未必準確,古時候天地之間有靈氣,有靈氣的年代,物品腐朽的進程跟現代不一樣,碳14測定便不準……”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