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神隱山海經》第1098章 第六步證道
  第1098章 第六步證道

  陸丞休息了兩百年,然後又繼續修煉,為第六步證道做準備。

  沒辦法,這也算是修士的覺悟,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按照陸家建立的證道模型,接下來的幾次證道要繼續完善體內世界,先引入太素靈脈,再引入太始靈脈,然後引入太初靈脈,在體內世界仙靈脈越來越豐富的同時,還要建立完整的天道法則。

  此事聽起來簡單,做起來不容易。

  即便有符文光刻廠源源不斷雕刻仙玉球,但一條太素靈脈相當於一萬顆仙玉球,一條太始靈脈等於十萬顆仙玉球,一條太初靈脈等於百萬顆仙玉球。而且,那麽多仙靈脈湊在一起,還要有複雜的大陣鎖定,才能演變成太素、太始和太初靈脈。

  這個過程雖然麻煩,但還不是最難的。

  最難的部分在於,建立“完整”的天道法則。

  所謂完整的天道法則,包含一切修真文明和科技文明的要素,是一個包羅萬象無比複雜的東西。這是一個假命題,世界很複雜,壓根兒沒有“完整”一說。

  打個比方,就像構成人體的單個細胞,裡面有幾萬種蛋白,蛋白質之間有幾十萬條路徑,人類研究很多年,連一個細胞都沒搞明白。

  多年一來,陸氏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在修真文明和科技文明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然而迄今為止,還沒有破解宇宙的秘密,對混沌青蓮命符的填充尚未完成,這條路是沒有盡頭的。

  正因為如此,陸丞已然意識到,所謂的“八步證道”,只是階段性成就,並非修真最高境界。修真就像爬一座高山,拚盡全力爬到山頂,才發現山頂之上還可以登峰造極。

  探索天道法則永無止境,這是學習和探索的過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因此之故,陸丞的心中愈發沉穩,對“八步證道”的渴求沒那麽強烈了。山還是那座山,路還是那條路,只有順其自然,方能水到渠成。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轉眼過去3800年。

  陸丞靠著堅定不移的信心,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家族後人的支持,終於完成了第六步證道。

  聖人每完成一次證道,功力提升不止一倍,而是功力暴漲10倍。

  傳說中的證道只有五步,邁出第一步算作“小聖”,邁出第二步算作“靈聖”,邁出第三步喚作“玄聖”,邁出第四步喚作“真聖”,邁出第五步喚作“至聖”。

  陸家放出機械飛鳥和機械蚊蟲,在九鳥州各大仙宮探測了很多年,傳回來的信息經過系統整理,得到的印象表明,三清和三佛有可能是“玄聖”,鴻鈞老祖則是“真聖”或者“至聖”。

  因此陸丞踏出第六步,幾乎算是前無古人了。

  這裡說“幾乎”,是因為不確定,或許鴻鈞老祖隱藏實力也未可知。陸丞沒跟他的本尊交過手,不知道他的真正實力,

  在陸丞完成突破的同時,陸家的整體實力也有了進一步成長,蔣秋芸、陸青山、關桑月和青梅成了三步證道的聖人,陸靈辰、陸星白、陸青燕和梅靈裳完成了兩步證道,除此之外,還有陸雲帆、陸淺川和林秋紅完成了初步證道。

  天下之大,仙人眾多,誰都沒想到,陸家竟然有12位聖人。

  這裡還要提一句關青風。若論殺伐實力,他比林秋紅、陸淺川和陸雲帆都強,可是證道成聖跟廝殺的實力沒有直接關系,不是說殺人越多越接近聖人。

  時至今日,陸家成了首屈一指的修真世家,有陸丞這位老祖在前頭開荒拓野,後面的人只要跟上,堅持不懈的修煉,就有希望成為聖人。

  這麽走下去,看似很容易,但也有壞處,修真之道路越走越窄,對整個家族的成長不利。
    關青風的“離經叛道”固然蹉跎了歲月,讓他遲遲無法證道成聖,但他的標新立異,對陸家而言有價值。

  神庭歷26750年,陸丞出關以後,又一次召集家人開會。

  參加會議的有12位聖人,73位仙帝和500位仙王。

  這場會議持續一個月,眾位仙人群策群力,制定推翻天庭的策略。

  造反是個技術活,既要追求成功,又要減少損失。

  陸家不是土匪,可以肆無忌憚,打碎一個舊世界,而是為了建設一個新世界。

  這場變革越激烈,造成的動蕩越大,人族受到的損傷越多。

  人族居住的范圍很廣,並非隻居住在遙遠的大同世界。

  住在大同世界的人,乃是經歷了宋元明清、民國、抗戰血與火的考驗,又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達到民族複興的新中國人。

  而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仙人,帶著家人飛出地球,抵達百鳥界。包括三皇五帝在內,當年飛升的時候,都借助於各種法器,帶走了大量的人族,在各地生存繁衍。

  因此之故,整個新大陸有很多人族。比如說當年一路跟著陸丞的三個手下,贏楚,姚石和姒萍都屬於人族。

  聖人功力強大,如果爆發激烈的廝殺,很容易將新大陸打碎,造成無數億人的死亡。

  陸丞不是神魔,不想看到太多人喪命。

  因此在會議結束之後,陸家沒有急切地扯旗造反,而是采取相對溫和的方式,在初鳥州湯谷的邊上,扶桑神樹的北側,拉起一條山脈。

  蔣秋芸給這條山脈取名為“蜀山”,跟《蜀山劍俠傳》的名字一樣。

  “蜀山”方圓三千六百裡,分為七十二個高峰和八百個小山峰。

  陸丞將玉虛峰放出來,擱在“蜀山”的中央作為主峰。玉虛峰本身已經足夠大,可以容納所有陸家修士。他之所以建立“蜀山”,是為了故布疑陣,真真假假,擴張聲勢,吸引眾多的神仙投奔。

  隨後,他又在蜀山的外面,布置了三道大陣,分別有38層、42層和47層禁製。這三道大陣,既為依附的神仙提供安全感,也為闖進來的敵人布下陷阱。

  玉虛峰有57層禁製,居住在裡面的陸家人,經過精簡和分流之後,大部分金仙和玄仙離開,剩下的主要是仙君、仙王和仙帝。

  陸家第22代後人陸歸舷,和他的妻子薛青箋,將仙玉球埋在蜀山的各個山峰下,同時在開辟了大量的洞府。

  三個月後,仙玉球生根發芽演變為仙靈脈,散發出濃鬱的仙靈氣。偶爾還會有一絲半縷的鴻蒙之氣從玉虛峰散逸出來,對仙人來說乃是夢寐以求的至寶。

  半年之後,陸丞再度出手,將玉虛峰猛然拔升,從32層拔高到36層。

  這裡說的一層,不是多一道台階,而是代表了一層天。

  佛祖的須彌神山只有33層,鴻鈞老祖建立的天庭有36層。

  太上老君居住在33層太清境大赤天,靈寶天尊位於34層上清境禹余天,元始天尊居於35層玉清境清微天。

  陸丞將玉虛峰拉高到36層,其中的寓意不言而明,就像楚莊王問王孫滿,“周王鼎有多重”一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