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星火》第175章 對壘
  第175章 對壘
  之所以說要造島,陳念其實並不算是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他的理由只有一個:技術重疊!
  按照他的記憶,前一世的天鯨號大型挖掘疏浚船,其中最核心的技術,就是船舶綜電技術。

  這頭巨獸使用柴油機進行發電,然後通過直流母線技術、有源前端變頻技術驅動電機,使得其總裝機功率達到兩萬五千千瓦以上,光是絞盤額定功率就達到了9000kw。

  照理來說,這艘船使用的每一項技術都需要額外研發,並且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進展。

  可問題是,現在的星火小組旗下,已經有了深藍16項目。

  而深藍16項目中,船舶綜電技術就是首先要突破的難點之一!

  更不用說,AGT110燃氣輪機已經在製造過程中,它一旦問世,將能夠給還未出現的“天鯨號”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甚至有可能超越上一世天鯨號的水準。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型挖泥船的項目,應該說是應運而生。

  更何況,這個項目的啟動也沒有任何困難。

  上一世,天鯨號的主要設計方雖然是德國的VOSTA LMG公司,但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也同步承擔了重要的工作。

  並且,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交大研究所應該是在與天津航道局合作研發“天獅號”挖泥船。

  在這個項目的基礎上,直接讓他們跨越一步,走到天鯨號的設計中去,應該也沒有多大問題。

  不需要等到2013年,最多一年,我們就要啟動後世影響巨大的造島行動。

  就算航母還沒有下水也沒關系。

  只要島造出來了,那裡就是我們的固定航母!

  想到這裡,陳念深吸了一口氣,隨後對面前的陳果說道:
  “陳教授,我們必須得造島,這個工作不能再等了。”

  “等得越久,我們失去的東西就越多,以後再要拿回來,就不容易了。”

  “今天他們敢打我們的人,明天他們就敢撞我們的船,再等幾年,恐怕他們連我們的基地都敢拆了!”

  “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條路。”

  “要麽不管不顧,再跟他們乾一仗。”

  “要麽,就步步為營,把島建起來,把實控范圍拓展出去!”

  聽到陳念的話,陳果鄭重地點了點頭。

  他雖然是個技術人員,也沒有陳念那樣來自前世的經驗,但對於這樣明顯的形勢,還是不至於看不懂的。

  那些越南猴子也不知道是吃錯什麽藥了,居然在這個時間點,在所有人都在考慮暫避鋒芒的情況下,反而梗著個腦袋要來碰運氣。

  那既然這樣,就別怪我們動手了。

  是,你們沒動用熱武器,那我們也不用。

  你不是要填海造島嗎?
  那就看誰填的快好了!
  看著陳念憤怒中夾雜著痛惜的神情,陳果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後開口道:

  “那就造島!”

  “我知道上海交大那邊有大型挖泥船的項目,我去找他們溝通,把這個項目納入到星火下屬管理。”

  “這種類型的項目預算不會太多,正好J-20B項目有預算結余,直接劃撥給他們,讓他們提前把東西造出來,然後立刻拉到海上去!”

  “不,不要現在的項目。”

  陳念搖了搖頭說道:

  “他們在做的項目是天獅號,無論是噸位還是絞吸功率都太小了,不符合我們的要求。”

  “要搞,就搞點大的。”

  “這種大型挖泥船,核心技術其實無非就幾個,動力,鉸刀軸系和傳動,泥泵,最多再加上一個三纜定位技術。”

  “鉸刀軸系、傳動系統的難度不大,讓交大自己想辦法。”

  “泥泵更不用提了,本來就是成熟技術,最多對封水泵、傳動比進行調整就行。”

  “所以,其實唯一真正存在的難點,就只有動力。”

  “但動力的方向是明確的,就是燃氣輪機+綜電系統,從而節省下柴油機的載重,用刀鉸刀和泥泵上。”

  “AGT110已經在搞了,我們現在需要克服的,就是船舶綜電。”

  “交給馬偉明馬總吧,他肯定沒問題的,實在不行.還有我。”

  聽到陳念的話,陳果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不行,還有我。

  這樣的話放在哪裡都可以算的上是狂傲,尤其是對象是馬偉明的時候。

  但是,現在從陳念的嘴裡說出來,他卻隻感到欣慰。

  少年人,就是要有這樣的朝氣啊!

  尤其是自己明明身懷重寶時,為什麽要學那些老人一樣暮氣沉沉呢?

  就是要狂,就是要有“彈出倒海翻江手,力挽狂瀾於即倒”的豪氣!

  要是沒有點這樣的豪氣,怎麽對得起他自己攬在身上的責任,怎麽對得起他曾經許下過的“滿目皆赤”的壯志?

  於是,陳果也不再囉嗦,而是直截了當地說道:
  “好,那就這麽定了!”

  “等我們的船造出來了,一年造它一個島,以後我們的戰士,高低得讓他們住上樓房!”

  看著陳果期待的神情,陳念不由得笑了。

  一年一個島?住樓房?

  這算什麽?
  膽子未免也太小了。

  他咳嗽一聲,開口說到:
  “陳教授,往大了想。”

  “我們的目標可沒那麽小。”

  “什麽一年一個島,至少一年10個。”

  “而且,每一個島上,都要把機場建起來。”

  “以後,這些島嶼,就是真正的‘永不沉沒的航母’,也會真正變成我們的領土。”

  “我們要在那裡建造城市,要在那裡建造工廠。”

  “我們要去開采那裡的石油,開發那裡的資源。”

  “總而言之,那裡的海面,會是我們的。”

  陳果微微張了張嘴,沒有說話。

  從陳念的眼睛裡,他看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篤定”。

  這與他自己完全不同。

  在談起所謂的目標時,如果說自己表現出來的是期待,那麽陳念就是勢在必得。

  他真的相信一切說出來的話都會實現,就好像,他曾經真的看到過一樣.
  而另一邊,河內某軍事基地內。

  阮華凱坐在辦公桌前,對面則是他的頂頭上司阮勇良。

  他肆無忌憚地抽著煙,全然沒有下級對上級的那種尊重,原因很簡單,對面的那個男人不僅是上司,還是他爹。

  “.這次你們的行動太激進了,伱知道,我們一直的策略是避免直接衝突。”

  “但現在,你們不僅打了他們的人,還把其中一個打成重傷,你知道這給我們引起了多大的麻煩嗎?”

  阮勇良目光嚴厲地看著對面的兒子,語重心長地說道。

  但阮華凱卻絲毫不當回事,只是無所謂地回答道:
  “麻煩又怎麽樣?最終還不是解決了。”

  “我很久以前就說過了,這幫人都是紙老虎,他們根本不敢真的拿我們怎麽樣。”

  “不敢拿我們怎麽樣?事情才過去幾年?”

  “你以為他們真的不敢打仗嗎?他們只是不願意打罷了!”

  阮勇良聲色俱厲地說道。

  他實在是拿這個兒子沒有辦法。

  要說能力,其實阮華凱的能力是極強的,才進入軍中幾年,就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幫嫡系,掌握了一部分軍中勢力。

  並且,他還不是那種老派的、只會鑽營的領導,恰恰相反,他接受過西方的先進教育,也有極為扎實的理論基礎。

  無論是在軍事戰略上、還是在後勤技術上,都可以稱得上是專家。

  以往參加酒會的時候,每每有人提起他這個兒子,那都是讚不絕口。

  這絕對不是沾了老子的光,因為有好幾次,他都聽到有人用“阮華凱的父親”這樣的措辭來指代自己。

  他不覺得這有任何冒犯,反而感到驕傲。

  但讓他無奈的是,自己的兒子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激進派,尤其是在對待海上問題的時候,他提出來的策略不僅是自己,連其他年輕一代的軍官都頭疼不已。

  甚至有一次,他居然提出要在海上再進行一次局部戰爭,把實控線徹底拓展出去。

  這個提議剛一被提出,就遭到了眾人的反對,而阮華凱則絲毫沒有退縮,當著幾個大將軍的面舌戰群雄。

  阮勇良甚至懷疑,如果不是自己當時及時製止了他,他有可能真的能說服幾個人.
  想到這裡,他再次歎了口氣,放低了聲音說道:

  “我沒有跟你開玩笑,我知道你的抱負,但問題是,有些事情不是急於一時的。”

  “就像這次,你以為我們趕走了他們,佔到了便宜,但實際上,為了處理完你造成的後果,我們在其他方面同樣也付出了代價。”

  “以後,絕對不能再衝動了。”

  “再給我們這些老家夥一些時間,再過10年,就是你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聽到父親殷切的話語,阮華凱的語氣也軟了下來。

  “.好吧,這次確實是我考慮不周。”

  “其實,我真的沒有打算跟他們正面衝突,我只是想拔掉他們的旗,給他們一點教訓罷了。”

  “但沒想到他們來的那麽快說實話,我們的反擊也是迫不得已。”

  “如果我們不動手,受傷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兄弟了。”

  阮勇良點了點頭,讚許地說道:
  “你有這種想法很好,在軍隊裡,你就是要不惜代價去保護自己的戰友。”

  “但還是那句話,以後多動動腦子,解決問題不只有一個辦法。”

  阮華凱鄭重點頭,隨後說道:

  “這正是我要跟你說的事情,我有了一個新的策略。”

  “什麽策略?”

  阮勇良好奇地問道。

  根據他的經驗,自己的兒子每次提出“策略”時,雖然大多數都比較激進,但往往確實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哪怕不能直接使用,也可以對其進行靈活變通。

  總的來說,他還算是一個合格的決策者。

  所以,他很想聽聽,這一次兒子會說出什麽來。

  “你不覺得我們填海造島的效率太低了嗎?”

  阮勇良愣了一愣,下意識地反問道:
  “很低嗎?”

  “低到離譜。”

  “按照我的估算,我們現在每年造島的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下,你大概以為這個數字很大吧?但實際上,一個標準足球場的是7140平方米。”

  “也就是說,我們一年的時間,動用上千人,數百艘各種類型的船隻,連一個足球場都造不出來。”

  “更重要的是,這5000平方米,並不是真的集中在一處,它分散在無比廣闊的海洋上。”

  “其中真正可以利用的面積,實際上不會超過2000平方米。”

  “這太慢了.甚至慢到我不知道它的存在有什麽意義。”

  “也許等第二年我們再回來看時,那些前一年造好的島,都已經被海浪侵蝕掉了。”

  阮勇良驚訝地瞪大了眼睛,他從來沒想到,海面上的情況居然那麽糟糕。

  “是什麽原因?腐敗?”

  “不是。”

  阮華凱搖了搖頭,繼續回答道:
  “純粹是我們的設備太落後了。”

  “那些船隻大多數是普通漁船,只有少量小型挖沙船、運輸船。”

  “這些船只在海上能發揮的作用極為有限,效率低下也是很正常的。”

  “那你的建議是是什麽?”

  阮勇良已經猜到了兒子要說的事情,但他仍然打算讓他自己說出來。

  “很簡單,更新裝備。”

  “我們需要新的挖沙船,並且是能夠在海上使用的,絞吸式大型挖沙船。”

  阮華凱當即回答道。

  “去哪裡進口?需要多少錢?”

  這是阮勇良的第一反應,在他看來,所有的裝備都沒有“造”這個選項。

  “不,這次我們不能買。”

  “我們得自己造,因為這種設備在世界上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出口方,即使找到了,也價格不菲。”

  “考慮到經濟性,我們必須要自己掌握技術。”

  聽到這裡,阮勇良皺起了眉頭。

  自己掌握技術?
  說起來簡單,可縱觀國內,有哪個研究所能有這樣的技術?
  如果強行啟動項目進行研發,那最終的結果,估計是養肥一大批科研領域的文官,然後徹底爛尾罷了。

  似乎是看出了阮勇良的憂慮,阮華凱微微一笑,開口說道:
  “放心,父親。”

  “我已經做好了打算。”

  “這次,我們雖然要自己造,但並不需要獨立研發。”

  “德國有一家名叫VOSTA LMG,我們可以引入他們,讓他們來負責全盤的設計。”

  “而我們,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好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