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星火》第59章 正確方法
  第59章 正確方法
  另一邊,在所有手頭的數據移交完畢、又處理完李想的事情之後,陳念回到了規律的學習生活。

  一連好幾天,他都是上完小課之後按照慣例去圖書館學習,只是一直沒有遇到李想。

  終於在餐廳碰到了,才知道這小子正忙著接受保密培訓呢。

  給他上課的估計還是跟自己同一個老師。

  好家夥,這次他是真的轉正了-——都還沒畢業,就已經過上了領工資的日子。

  李想似乎也對這樣的安排頗為滿意,畢竟這也不耽誤他學習,還可以過把吹牛裝逼的癮。

  唯一麻煩的是,要把牛吹的像那麽回事,他的專業知識也不得不盡快提升起來。

  所以,他強烈要求陳念抽時間給他補補課,說是讓家裡給發工資,市場價雙倍那種。

  這個要求自然是被陳念拒絕了-——他自己的時間都安排不過來,怎麽可能還花在他身上啊。

  不過,看著李想略有些失望的表情,他還是提出了一個替代方案。

  “要不這樣,我覺得你本來底子就不差,人也聰明,其實是不需要額外的補課的。”

  “但是,你可能需要一些關鍵方向的指導,這個我倒是可以幫幫你。”

  “簡單來說……我可以給伱畫個重點?”

  按照陳念的考慮,一對一的補課是不可能的,那太耽誤時間了。

  但如果只是劃個重點,幫助李想找到更高效、更準確的學習方法,這倒不會佔用自己太多精力。

  聽到陳念的話,李想大喜過望。

  “陳念,你是我哥,那就靠你了!”

  實際上,正如陳念所說的一樣,他的基礎是打得很牢的,最缺少的反而就是關鍵節點上的指導-——而大學的老師、尤其是西工大的某些老師,說句實在話,官僚主義比較重,他這樣的學生難以接近。

  所以,這一塊就沒有辦法彌補。

  但現在有陳念在,那就不用擔心了。

  要知道,他可是唯一一個可以隨便曠課、還受到絕大部分老師好評的學生。

  再加上他天天泡圖書館、隨堂測驗動不動就被拿出來當標準答案講解的情況,相信他肯定沒錯。

  想到這裡,李想又補充了一句:
  “以後我有什麽搞不懂的問題你就幫我提一提,只要把關竅打通了,我自己也能融會貫通的!”

  “好,一起努力!”

  陳念笑答道。

  隨後,他剛咽下去一口飯,李想便神秘兮兮地坐了過來。

  “哎,陳念-——不對,陳哥,我正好有個問題,你幫我參謀參謀唄?”

  “啥問題?”

  陳念頭也不抬地問道。

  他正在專心地跟盤子裡一塊咬不斷的雞肉搏鬥,急得恨不得一口吞下去。

  “有關中央升力體的。”

  “中央升力體?你怎麽會突然想到這個課題?”

  陳念疑惑地問道。

  要知道,現在他們學的空氣動力學課程都還相對基礎,主要集中在理論部分,甚至連翼型都還沒學明白。

  而中央升力體布局這個概念是在三代機時代才產生的,相對他們學的其他內容還比較新,一般課上都不會提。

  李想突然提出這麽一個話題,實在是有些奇怪。

  聽到陳念的問題,李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答道:
  “就是偶然想到的……之前不是跟那個間諜討論來著嘛,他說的東西有些我感覺還挺有道理的——啊,我不能跟你說太多。”

  “總之我最近看了一些資料,覺得中央升力體的布局其實還是挺有前途的,在發動機性能沒辦法提升的前提下,使用中央升力體布局可以大幅提高機動性。”

  “但是,要做中央升力體設計,有很多問題我都不清楚,所以想問問你,應該從什麽方向開始。”

  “你放心,我這只是個人興趣,沒啥別的想法。”

  聽到李想的話,陳念放下心來。

  有別的想法?
  你倒是敢。

  都是體制內的同志了,犯了錯誤看到時候抓不抓你就完了……

  不過對中央升力體這個課題,陳念還真有幾分熟悉。

  哪怕不借助系統,在前世,他也跟李想一樣,出於興趣查過一些資料。

  於是,他思考了片刻後,開口說道:
  “你如果要研究中央升力體相關的課題,首先要搞懂什麽叫參數化,現在外形參數主要是通過CAD方法實現的,比如NURBS曲線就很典型。”

  “當然,還有用二次曲線法的。”

  “你要先搞懂這些東西,才能真正搞懂機體設計的應用方法,那時候,你才可以去思考怎麽做中央升力體設計。”

  “因為中央升力體涉及到的氣動優化比常規布局更複雜,要學的東西也多得多了……”

  聽完陳念的話,李想鄭重地點了點頭。

  “明白了,我先再去找點案例看一看。謝了陳念,跟你一聊感覺有點方向了,不至於像之前一樣跟無頭蒼蠅似的亂翻亂看了。”

  “嗨,沒事。”

  陳念擺了擺手,三下五除二地把剩下的飯咽了下去,隨後轉身去了圖書館。

  而這一次,李想也跟了過來。

  兩人靜靜地做著自己的事情,陳念仍然在學材料學基礎,而李想卻已經開始按照之前陳念給他指的路,去看有關參數化設計的案例了。

  一直到晚上學到晚上十點多,陳念起身打算離開,他叫了一聲李想,但後者卻擺手說道:

  “今天你先走吧陳念,我這正好看到關鍵點呢,再看半小時……”

  看李想一臉沉迷的樣子,陳念也不再打擾他,而是道別後自己走出了圖書館。

  在往住處走的路上,陳念打開了系統界面,從界面上的顯示來看,目前他的源點數量已經積累到了0.46點。

  距離目標又近了一步啊……

  陳念滿意地笑了笑,正打算關掉界面,但也就在這時候,“0.46”這個數字突然跳動了一下,瞬間變成了0.47!

  這什麽情況?走路也算學習嗎?
  按正常情況來說,源點的增長在學習這個動作結束的時候就會結束,除非自己是一直在思考,產生了某些新的領悟,偶爾才會有延遲結算的情況出現。

  但他很確定,自己剛才絕對沒有思考任何東西!
  啥情況?
  等等……難道是李想?

  難道他的學習,也算在了自己頭上?
  陳念沒有猶豫,一個扭頭重新回到了圖書館,而座位上的李想一看到陳念,便興奮地站了起來。

  “哎,陳念,你快過來,我這剛有點新想法,正想問你呢,你居然就回來了……”

  “什麽新想法?”

  陳念迫不及待地問道。

  “就是你說的那個參數化設計的問題,我看了一個用二次曲線解決升力體布局優化的案例,然後我覺得這剛二次曲線有缺陷啊。”

  “二次曲線求解末端切線交點坐標的過程太麻煩了,二階導數不連續的曲線,還要分段處理。”

  “我在想,如果用代理模型法來解決,會不會簡單一點。”

  “剛才試了一下,好像還真可行!”

  “陳念,你快來看看!”

  陳念接過他的草稿紙,一眼看去,便完全明白了。

  這其實並不算什麽多大的突破,充其量只是優化了一部分的建模算法而已,連水個論文都不夠。

  但是,如果從這個方法繼續發散開去,在未來,等計算機技術充分發展了,再引入遺傳算法、機器學習等等新工具,這一個小小的優化的潛力就能發揮出來了。

  這難道就是系統發放源點的原因?

  陳念心裡一動,隱約意識到了什麽。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很有可能意味著,自己之前對系統規則的理解是不完全的。

  所謂的源點不是來自於學習過程,而是來自於“知識增量”。

  只要這個“增量”是自己引發的,就可以獲得獎勵。

  那豈不是說,自己真正的方向,其實是個頂層設計者?
  正確的工作方法不是把所有模塊全部解析出來,而是專注於具有啟發性、突破性的技術,實現源點的自循環……

  好家夥,難怪一直覺得源點不夠花,感情是方法沒找對啊!

  好在無論是發動機還是機體設計都是具有啟發性的,早晚都會引發新成果帶回源點,要不然那可虧大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