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星火》第401章 我要什麽你就得給什麽
  第401章 我要什麽你就得給什麽

  海的另一邊,角樓辦公室內。

  今天的鮑勃不再是孤身一人,他的對面坐著,是剛剛組建起來的量子計算團隊。

  這些人來自MIT、Caltec、IBM等等不同的量子計算研發團隊,本身的方向和進展其實並不相同,但在國家行政權力這隻大手的乾預下,最終還是聚集在了一起。

  事實上,鮑勃對這樣的乾預也並不愉快,在某種程度上講,他是一個堅定的自由主義者。

  可自己還有別的選擇嗎?
  華夏的星火已經驗證了高組織度、高集權化群體在技術研發上的優越性,己方哪怕再怎麽攻擊和詆毀,也必須要承認他們成果的先進性。

  所以,諷刺的點來了:

  想要超越他們,己方至少要先成為他們。

  這看上去像是一個不那麽樂觀的開頭,但至少,它的確是有用的。

  小組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就是最好的證據:

  在組建後一個月的時間裡,這個小組的實驗進度比他們各自實驗的情況下三個月的進度還要多。

  而今天,就是他們向“sponsor”、或者叫“投資人”匯報的日子。

  “.所以總體來說,項目的進展比我們預計的要快得多。”

  “在之前數年的時間裡,由於經濟環境和國際環境的惡化,實際上我們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是基本停滯的,但現在,這些研究被重新啟動。”

  “而重啟後的研究,也迅速體現出了它的價值。”

  “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我們已經聯合制定了一套針對量子計算的標準框架,也就是NIST量子計算道路圖。”

  “在這份道路圖裡,我們納入了包括量子比特實驗、量子門操作、量子糾錯等等多個領域的內容。”

  “之後,我們還會不斷更新和修訂這份路標,確保道路圖的準確性,確保它對整個量子計算大項目發展的強參考性。”

  “這份道路圖並不是關鍵保密信息,所以是可以公開的-——而在公開之後,它對整個學界的指導意義會迅速體現出來,理論上說,憑借這份道路圖,我們是可以確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領導地位的。”

  “不用說,對吸納人才、吸納投資,它具有很強的推動力。”

  聽到匯報人戴維斯的話,鮑勃微微點了點頭,隨後罕見地溫和鼓勵道:

  “很不錯,雖然我並不懂具體的技術,但是我很清楚一個宏觀的策略具有多大的指導意義。”

  “你們能優先解決這個問題,說明你們對自己在做的工作具有很清晰的認知,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能夠取得我的信任了。”

  聽到這話,不僅僅是戴維斯,辦公室裡的其他研究人員也都松了一口氣。

  事實上,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跟軍方打交道,他們本來是不應該太緊張的。

  但問題是,鮑勃的名聲實在是有些太差了
  喜怒無常、冷峻嚴肅、殘忍果決.甚至有傳言說,他曾經親自動手處理掉了某一個隊裡部門的負責人,並且沒有受到任何處罰。

  這樣的人,他的權力和能力,到底達到了什麽樣的高度?
  項目掛著他的sponsor,會不會有一天,自己甚至都不知道哪裡讓他不滿、就被默默地處理掉了?

  這是來到這間辦公室之前眾人統一的擔憂,不過現在,從鮑勃的反應來看,他似乎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麽可怕.
  “謝謝你的肯定,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戴維斯趕緊接話回答道。

  而對面,鮑勃微微點頭,繼續問道:
  “還有具體的進展嗎?”

  “有。”

  “Caltech與UCSB的JM實驗室合作取得了在超導量子比特方面的突破,成功延長了量子相乾時間,顯著降低了量子比特的退相乾速率,這個突破應該說是為超導量子系統更長時間的計算和操作奠定了基礎。”

  “同時,JM實驗室還改進了量子門操作的精確性和穩定性-——我想我不需要太過細致地向伱介紹具體的技術細節,畢竟那些細節確實只有相關領域的學者才能理解。”

  “不過,簡單地來講,我們已經完成了超導量子計算機的地基建設,下一步,就是開始實際進行製造、進行性能試驗了。”

  “非常好。”

  鮑勃點了點頭,但隨即又問道:
  “超導量子計算技術.從名稱上來看,似乎與超導體有關。”

  “我們不需要超導體嗎?這東西不是只有華夏掌握了嗎?”

  戴維斯搖了搖頭,回答道:
  “他們掌握的是常溫超導體,我們使用的是低溫超導-——但實際上,在這一方面,常溫超導體的優勢並不算大。”

  “因為,即使使用的是常溫超導體,他們也是需要把整個超導電路保持在低溫狀態下的。”

  “這不是為了保證超導特性,而是為了降低環境噪聲,延長量子退相乾時間。”

  “總的來說,有常溫超導很好,但如果沒有,那也沒關系。”

  聽到這話,鮑勃長長舒了一口氣。

  看來,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當全世界都在為華夏拋出的所謂“金屬氫應用技術”搶破頭,甚至放下了一個大國的尊嚴和底線的時候,己方卻另辟蹊徑-——好吧,己方當然也是做過一些努力的,但與其他國家不一樣,被華夏拒絕之後,己方不是沒有其他路可以走。

  現在,這條路不就在眼前嗎?

  在這個世界上,有誰敢說量子計算的意義不如常溫超導體?
  即使有一些差距,但也差距不大吧?
  而就是那麽巧合,兩種“勢均力敵”的技術,恰好不存在重疊。

  這是上帝給美國的一個機會,一個實現彎道超車,用非對稱戰略重新跑到華夏前面的機會。

  “那就太好了”

  鮑勃的聲音更加愉悅,他甚至站起身來,拍了拍戴維斯的肩膀說道:

  “你們做得很好。”

  “這個項目一旦取得預期之中的進展和成果,整個世界的目光都將聚集在你們身上。”

  “你們會成為合眾國的英雄,你們的名字,甚至會出現在每一本歷史書上!”

  戴維斯的臉上泛起一個真誠的笑容,他感謝了鮑勃的勉勵。

  但在這笑容的真誠背後,卻還隱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苦澀。

  我們的量子計算,真的能跑到對方的前面嗎?
  那可是常溫超導體啊.
  也許,他們會以更快的速度,把我們遠遠拋在身後呢.
  量子計算團隊、或者叫AQCL的成員離開之後,鮑勃放松地靠倒在了沙發上。

  對面的助理手裡拿著厚厚的一疊資料,全部都是有關華夏常溫超導應用技術、以及各國反應的信息。

  在短短一周的時間之內,美方可以說是經歷了本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背叛”-——當然,或許這也不能說是背叛,畢竟,兩國相處又不是談情說愛,你總不能要求對方在明明有更有選擇的情況下,還因為所謂的“友誼”留在你的身邊吧?

  不過當然,對這些國家,美國也是拉了清單的。

  不是為了秋後算帳,只是為了監控管理,等時機成熟了,再想辦法從他們手裡榨出點東西來
  看著鮑勃重新睜開眼睛坐直身子,助理順勢開口說道:
  “目前的情況已經比較清晰了,從各國的‘報價信息’來看,俄方仍然佔據最大的優勢。”

  “但與我們之前推測的不同,卡塔爾的條件極為激進,他們最終可能拿到的份額,可能會比所有人猜測的都要多。”

  聽到這裡,鮑勃無奈地搖了搖頭,隨後問道:
  “所以華夏真的打算在卡塔爾建設新的金屬氫工廠?這個策略怎麽聽怎麽不靠譜,技術泄露的風險太高了。”

  “這正式卡塔爾的聰明之處——他們所提供的那些條件,其實就是為了給華夏創造一個優秀的保密條件。”

  “他們並不急於立刻獲取金屬氫相關技術,相反的,他們看中的是未來的收益。”

  “常溫超導技術對人類的意義太大了,哪怕是華夏,在佔據巨大的優勢地位之後,也不可能長時間地封鎖這項技術。”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在他們逐漸能熟練運用這一項技術、並且在國內形成規模之後,他們就會著手解禁。”

  “而到那時候,其他國家得到的只會是初始技術本身,但卡塔爾他們有可能得到的,直接就是一條成熟的生產線。”

  “說實話,這樣的回報,哪怕對我們來說,也是相當豐厚了只可惜,我們不能去做出這樣的交換。”

  “那當然。”

  鮑勃的眉頭微微皺起,心裡有些不以為然。
——
  他是一個典型的利益至上著,其實對這個問題,他並沒有那麽多的心理障礙。

  本質不就是交換嗎?卡塔爾用的是“部分主權”去交換,那難道己方就不行?
  可惜,南島的行動還是太早了,如果再忍一忍,或許那時候才是最好的交換時機。

  但現在,說什麽都已經沒用了。

  於是他開口問道:
  “有沒有其他可行的交換策略?比如技術換技術?”

  “核聚變方面,華夏已經開始研究第一壁材料了,我們能不能用這項技術去跟他們交換常溫超導體技術?”

  “沒有可能,兩者的重要性不在同一個數量級。”

  “卡塔爾的主權跟金屬氫也不在一個數量級——化石燃料時代都要過去了,在那裡擁有一塊飛地能有什麽意義?”

  “或者更直白一點,以後整個中東都會成為遺棄之地吧.”

  “但他們真正交換的不是主權,而是一份投名狀。”

  “.明白了。”

  鮑勃無奈地點了點頭,隨即問道:

  “其他的談判方向呢?現在情況怎麽樣?”

  助理回答道:
  “各個部門都在討論,但近期內,恐怕是沒有太多的進展。”

  “那就再多想想吧,總之,我們是絕對不能放任情況惡化下去的.”

  鮑勃的聲音有些低沉,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他已經逐漸理解了華夏迅速追上自己的祖國、並且漸漸超越的原因。

  但始終,他還是沒辦法接受。

  這種感覺難以形容,就好像自己在學生時代常常打壓、欺負的一個書呆子,在某一天突然脫下了衣服,露出了滿身的肌肉。
——
  不對,不是露出滿身的肌肉,是露出了穿在藍色外套外面的紅色內褲
  曾經的技術霸凌者變成了被霸凌者,這樣的角色轉變,恐怕是這個國家每一個決策者都不得不經歷的一場陣痛.
  幾天之後,星火小組再一次收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溝通請求。

  從等離子體技術大規模發布、EAST項目進入快速發展期之後,這已經是第三次收到對方的函件了。

  而在函件裡,他們所使用的措辭也一次比一次謹慎,提出的條件更是一次比一次豐厚。

  “是不是該收網了?”

  辦公室裡,陳念好奇地看著陳果問道。

  對面的陳果搖了搖頭,回答道:
  “暫時還沒有到收網的時候吧。”

  “你看他們提出的交換條件,主要還是集中在農業、能源、微電子和半導體領域。”

  “雖然看上去很有誠意,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常溫超導材料大規模應用之後最先會獲得解決的問題。”

  “換句話說,他們其實很清楚我們需要什麽、不需要什麽,但他們就是在不斷地試探著我們的底線。”

  “這是個討價還價的過程-——既然他們不著急,那麽我們也就繼續晾著好了。”

  “什麽時候NASA出面了,什麽時候這件事情,才算真正有的談了。”

  “明白。”

  陳念微微點頭,而陳果則是不由得有些感慨。

  實際上,在EAST項目啟動不久,上級就已經做出了利用這項技術優勢去倒逼美方交出NASA所掌握的核心航天技術的策略。

  原因很簡單,這恐怕已經是美國手中掌握的價值最大、對華夏來說獲取難度也最大的技術。

  如果能通過交換的方式拿到,對華夏來說必然是一次巨大的收益——畢竟,這個國家的體量太大,需要突破的領域太多,總不能真的什麽事情都指望星火、指望陳念。

  但說的簡單,能做到這一步,還是很不容易的。

  要知道,以前的華夏在高新技術領域全面落後,又面臨著窒息一般的技術封鎖,想要獲取一些新的東西簡直就是困難無比。

  那時候的華夏可以說是跟撿垃圾的沒區別,有什麽吃什麽,不管是什麽領域,先做起來再說。

  這也導致了很多人產生了一種錯覺,那就是:華夏好像什麽都能做,什麽都能做到最好。

  只要有一點沒做好,那一定就是出大問題了。

  可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能達到華夏的水平?
  答案是一個都沒有。

  陳果輕輕歎了口氣,臉上浮現出意思笑容。

  他看著陳念,開口說道:
  “想想還挺有意思的——你真正發揮的作用,其實遠遠超過技術本身。”

  “以前在技術領域,我們是不顧一切地去學習和爭取,別人給什麽,我們就要什麽。”

  “但現在自從你來了之後,情況就變了。”

  “現在是,我們要什麽,別人就得給什麽。不然的話,就直接踢出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