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仙業》第361章 對壘
  第361章 對壘
  鮮血滂沱如雨落,斷肢殘缺零散四散。

  而僅在轉睫之間,便又是一名金丹真人淒慘隕命,徹底魄散魂飛。

  見得這一幕。

  非僅是怙照陣營處嘩聲四起,大多人面上都是帶有一抹驚怒之色。

  便連玉宸的人馬,也是暗暗訝然,臉上添出來一抹凝重。

  以洞玄逆伐金丹,這等事跡可著實不易,
  而能夠做成此事者,也唯有大派仙門中的真正俊彥了。

  這些玉宸道脈中人此先縱是聽聞過陳珩如何了得。

  可百聞終究也不如一見。

  直到眼下親眼目睹,才總算是心服口服,難免生出高山仰止之感,呼吸也不覺一頓。

  “區區兩個下品金丹,卻還逼不出他的底牌手段,那太素玉身,才是真正的大麻煩……”

  和立子眸光平淡,望著那個長身玉立的紫衣道人,微微皺眉,暗忖一聲。

  以先前同陳珩鬥法的經歷來看,和立子認定,唯有他將劍道境界擢升至了第六境。

  那時候的殺力,方可將太素玉身輕松破去,憑此徹底壓過陳珩一頭!
  而在劍道九境當中。

  一三用勢,四六行術,七九運法。

  術強於勢,而法又勝過術。

  按理而言。

  唯有在修成劍道第七境,達至了“運法”境界後。

  劍修才方有資格修行劍道經典,去習練那些開天門、劈地戶,分清理濁,包羅萬象的劍道殺招!
  不過凡事難免存有例外。

  對於那些在劍道上獨具天資者。

  縱使他們未達得第七境,僅是劍道第六境。

  但憑著上乘根性,這些人卻也可勉強運使出一二劍招來了。

  和立子對於自己在劍道上的天資從未懷疑過。

  也堅信以他能耐。

  必是那個例外之一!

  而他對於四院大比敗於陳珩之手,讓陳珩奪去了魁名,一直記掛心中,未敢忘記。

  因此緣故,和立子也是特意從道錄殿求來了《白虎七殺劍經》。

  便是為了在修成劍道六境之後,好習得裡面的幾門劍招傍身。

  屆時再同陳珩一戰,一雪前恥!
  不過劍道六境卻並非那麽容易證就,饒是以和立子天資,也僅是模糊摸得了幾條脈絡,並不清晰。

  還需一番不間斷的苦功,才可勉強看清前路。

  這時,和立子隔空遙望陳珩背影,心中也是驟然升起一股衝天銳意。

  惹得眉心處的飛劍也是微顫不已,似忍不住要破體飛出,落於他手。

  “宗內有此等強手在,礪我劍鋒,倒實是一件幸事!待得成丹之後,你我當再有一番了斷!”

  和立子心下言道。

  而此時。

  在場間諸修各懷心思之際。

  旋螺金殿內,陶瑱的面色也是微微一沉。

  只是不待他開口,階下便忽有一道聲音響起:
  “師叔,容我出陣去殺了他罷,怙照的威嚴,豈容一個豎子將之踩在腳下?
  若不除他,放縱區區一個洞玄煉師便壓得上下之人不敢應戰,此事傳揚出去,豈不難堪!”

  陶瑱老眼一抬,見那出言之人巍冠華服,氣宇軒昂,兩眼如若寒星一般,灼灼發亮,自有一股凜然威勢。

  在沉吟片刻後。

  陶瑱緩一搖頭,道:

  “傅陵,你終歸是本宗的金丹真人,身份與那些道脈中人不同。

  若你出陣,難免有以大欺小之嫌,不甚體面。”

  那喚作傅陵的怙照宗真人聞言還微有些不忿。

  陶瑱卻一擺手,打斷了他還未開口的話語,淡聲言道:
  “我知伱心下不悅,不過今日丟下的面皮,三月過後,自可親手再拿回來,那勾絞妙門陣圖爾等已是看得純熟,玉宸弟子想度過此等難關,實是不易。

  再加上還有一個顧漪在,我方勝機著實要大大勝過他們!

  既是如此。

  那今日之事,你又何須過分在意?”

  傅陵聞言沉默半晌,最後雖還是不甘,但也只能在陶瑱的注視之下拱手應是。

  “若是顧漪師妹在此,又怎容此子在兩宗面前耀武揚威!可惜,便且容他得意一時罷……”

  傅陵心下一歎,無奈說道。

  對於他這言語,陶瑱微微頷首,卻也未多言什麽。

  ……

  陳珩雖是向來的名聲在外,頗為響亮。

  近日在玉宸的四院大比之上,更是力壓諸多強手,奪得了魁首之位,又成了一樁新的談資。

  但顧漪卻也分毫不輸。

  以至於細論起來。

  其名頭還更要勝過陳珩一籌!
  早在紫府時候,她便已是歲旦評上的有名之人。

  如今更名列洞玄第二,僅在瘟癀宗的陰無忌之下。

  以洞玄殺金丹之事,固然厲害了得,陳珩今日的手段,堪稱技驚四座了。

  但此事於顧漪而言,倒也不算難為。

  早在數年前的五公山之役中,顧漪便幾乎陣斬了當時名列洞玄第五的鄭甲和洞玄第九的裴含章。

  若非這兩人身後的師長救援及時,施大法力,將顧漪隔空逼退。

  只怕那一戰過後,洞玄的歲旦評上便要生生少上兩個名字。

  鬥樞派與九真教,也要失了兩位傑出弟子……

  而有此等煊赫戰果傍身。

  無論陶瑱或是傅陵等。

  這些怙照之人對於顧漪的手段,皆是深信不疑!

  在傅陵的料想當中,陳珩雖然厲害,但若是對上顧漪,至多也僅是能以劍遁之法,保住一條性命罷。

  若一個不慎。

  便是落得個傷重的下場,也並非不無可能……

  “且讓於世通得意幾日罷。”

  這時。

  在深深看了陳珩一眼後。

  陶瑱也不多留,心念一起,便將殿內機樞給撥動。

  長空之上。

  隻聞轟然一聲大響。

  抬目看去時候,那座巍巍然如大嶽的旋螺金殿已是憑空一個旋動,便往極天之上飛去,眨眼便不見蹤跡。

  而旋螺金殿這一退。

  怙照陣營處的飛舟畫樓,魔兵力士,自也是有樣學樣,紛紛跟著一並遁走。

  隻霎時間,滿天的森然魔氣便是依稀一消。

  如退潮的海水般,逐漸斂去……

  “陶瑱老魔,陣前鬥將之事可是你這匹夫的意思,怎事到如今,卻反是不告而別?

  我若是你,便當速速回返山門,然後一頭撞死在仇淵,哪還有面皮再出來見人!”

  玉景飛宮內。

  見得此景,於世通大笑了聲,沉喝道。

  “豎子勿要得意張狂,且看三月過後,你是否還能如今日一般笑出來!”

  遙遙雲空處。

  陶瑱語聲冷淡傳來,震得諸修胸悶氣短,好似一頭龍象在怒喝發吼:
    “不過既已將危雍國視作棋盤,讓兩宗之人劃江為界,南北互伐,那你我便不得插手分毫!
  這段時日裡,老夫會盯著你!”

  於世道微微搖頭:
  “莫說有法契約束,便僅是口頭之約,於某也絕非那無信之人。

  倒是你,陶瑱,莫要到時候因怙照弟子死傷太眾,你反而忍耐不住,要搶先跳出來了。”

  陶瑱冷哼一聲過後,便再無話音傳開。

  而此時。

  見怙照一方竟是主動退去。

  陳珩也將汪齊、汪義兩位金丹真人的遺物悉數收了,沒一件落下。

  旋即起了一道劍光,又飛回玉景飛宮的主殿。

  在他劍光落入主殿的刹那。

  殿中之人皆是起身相迎。

  便連於世通也是下了玉階,微微頷首,臉上帶有一絲笑意。

  “陳師弟,好手段,好本事!”

  王森深深看了陳珩一眼,感慨道:
  “以一人之力生生迫退了一宗,今日之事傳出,師弟的聲名,怕是又要傳遍偌大東彌了!”

  “王師兄說笑了,此實乃諸位同門之功,陳某卻不敢愧領。

  若非有諸位在旁壓陣,以我能耐,卻還遠做不到逼退怙照諸修。”

  陳珩一笑,打了個稽首,謙言道。

  “這群魔道賊子倒是狂妄,分明今日已是丟夠了臉,臨走時候,卻還偏要放下些豪言壯語來,何其的嘴硬!”

  鄧雲籍冷笑一聲,不屑道:
  “我倒是想看看,三月後,究竟是誰輸誰贏!”

  “我知曉陶瑱老魔的為人,此人生平少有弄險時候,多是謀後而定,乃是我生平的一大敵手。

  他既敢放言讓兩宗弟子放對廝殺,還拿出怙照治下的丹蒲、中曲兩國來做賭注,必是留有後手。”

  於世通聞言搖搖頭,語聲微肅,提點一句:
  “鄧師弟,刀兵無情,萬不可大意,多存個小心,總是無錯。”

  鄧雲籍心下雖不以為然,並未當作什麽要緊事。

  但面上還是應下,不去同於世通爭執什麽。

  “陳師弟辛苦了,揚我玉宸威嚴,至於今遭,你當居首功!”

  在視線自鄧雲籍身上移開後。

  於世便看向陳珩,手中放出一道金光,嘉許道:
  “這移神鏡和盤龍大戟應是蛇龍山的鎮運之物了,保不齊那方道脈便有什麽手段,可以將這兩件法器召回。

  我且先替你加上一道法禁,閉了感應。

  待得回返到宵明大澤後,你可慢慢來祭煉,如此一來,便可萬無一失。”

  ……

  在仙道法統內,法器要更勝過符器一籌。

  其論起品質來,同樣也是分上中下三等。

  不過似這等已然生出了真識,器靈智慧與生人也分毫無異的仙道重器,卻並不易得。

  縱然在金丹境界當中。

  也並非每一位仙道真人,都能夠持有一件法器。

  而陳珩今日陣斬蛇龍山的汪齊、汪義兩位真人,竟是一下便得了兩件法器傍身。

  在旁人看來,也著實是好運道。

  僅此斬獲。

  便抵得上這趟的奔波辛勞了!

  不過自家人知自家事。

  陳珩在方才的探查下,已是得知遊神鏡與那盤龍大戟雖然同為法器。

  但後者的禁製已是殘缺不全,便連裡內的器靈,都已是渾渾沌沌,一副神智不清的模樣,全然無法溝通。

  早在汪義催動這盤龍大戟時候。

  陳珩便隱有感應,此戟雖然聲勢不小,卻隱隱有一股外強中乾之感。

  待得拿在手中,略一探查,他才知盤龍大戟竟是如此景狀,也是暗自搖頭。

  似已磨損到這般地步的法器。

  若真個論起,也僅比上品符器要略好上一籌。

  若想將之修複如初,著實艱難,幾乎難有可能了。

  故而陳珩雖是得手了移神鏡和盤龍大戟兩件法器,但也僅有前者可堪一用。

  至於後者。

  不過是個擺設罷了。

  而此時,在於世通揚手放出金光一道。

  陳珩袖袍中,盤龍大戟倒是無什麽變化,依舊一動不動,毫無反應。

  至於躁動掙扎的移神鏡,卻忽得通體靈光斂去,現出鏡身的本來模樣,頃時寂了下去。

  “多謝於師兄相助。”

  陳珩雖也可憑自家真炁將移神鏡鎮住,但那樣一來,便難免要損耗氣力。

  於世通既然願意出手,他自沒有辭絕的道理,大大方方將手一拱,便收下這份好意。

  “師弟何須客氣。”

  於世通搖了搖頭,一笑。

  而在攀談幾句。

  待得諸修又是重新落座後。

  於世通也自袖中摸出一枚玉符,送下去令眾人傳閱。

  “我猜想在兩宗人馬對壘時候,陶瑱必是要弄鬼,不可不防,諸位師弟需將此法記在心中。”

  於世通說道。

  此時玉符已是被王森閱畢遞來。

  陳珩抬手接過,心神往內一察,幾息功夫過後,便也是明了,又將玉符傳給了身旁沈澄。

  玉符當中僅載有一門法決,喚作“靈寶大煉鑄神法”。

  其乃是需先起祭壇一方,放置於風水地脈交匯之處,遣道人日夜禮拜誦經,用真炁、心血來做加持、

  以真一之氣為元,水銀為骨中髓,陰陽會合為要。

  直待得七七四十九日過後。

  這祭壇當中便會生出一尊“祛邪神將”。

  此神將雖僅有一個晝夜的壽數,一日光陰過後,便會化作塵土徹底消散。

  但神將的法力、本事,卻是不可小覷,極是厲害!
  於世通與陶瑱之間雖然立誓不可出手干涉戰局。

  但這“祛邪神將”,卻是取了個巧,暗鑽空子,也不算違誓了。

  “師兄是否太過小心了?”

  鄧雲籍此時微微搖頭,皺眉道:
  “這個——”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若是讓怙照宗得了隅陽國,我卻不好同仉師兄做交代。”

  於世通抬手打斷鄧元籍的話語,緩緩起身,目視眾人,肅然道:
  “於某也不多言什麽了……這一戰,隻許勝,不許敗!”

  此話一出,陳珩等皆是面色微凝,起身言道:
  “我等敢不效死!”

  聲音隆隆如雷,傳出主殿外,惹得偏殿處的下院弟子、道脈中人皆是大聲應和。

  一時之間。

  震得長空當中罡風驟急,回音不絕!

  ……

  月余光陰過後。

  危雍國,朔江。

  鮑賢死死握緊手中的金磚,看著眼下的情形,隻覺頭皮發麻,心底陡有一股寒意生起。

   合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