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給玄德當主公》第739章 大捷報
   第739章 大捷報

  荀諶對袁紹進行了好一番耐心的勸導,他的意思是:眼下這種情況,可以不割讓郡縣給曹操,但是還需擺正自身的位置,至少也應該與曹操結成地位平等的同盟,這樣才能使己方立於不敗之地。

  畢竟,劉儉目前的勢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其實以理智而言,袁紹很清楚荀諶現在對他說的話,是為自己好,但是他心中就是繞不過這個彎兒。

  這也難怪,他自幼出生在四世三公的袁家,從小雖然沒有被分配到袁基那樣最多的資源,但通過袁紹自己的努力,他最終還是站在了袁家的頂點之位。

  多少年來,他已經習慣了俯瞰眾生。

  特別是像曹操這樣的人,自打認識就是跟在他屁股後面轉的小老弟。

  只是如今時過境遷,這樣的小老弟居然要與自己平起平坐了,而且還要從自己手中割出去一塊土地,吃自己的肉!
  試問袁紹心中怎麽可能會甘願?
  袁紹不是不明白時勢,只是一種心中的慣性和韌性,讓他無法輕易接受這個事實。

  結為同盟的這件事,袁紹本想暫時擱淺,但是突然從北方傳來一個消息,讓所有的荊州人都感到心驚膽裂。

  劉儉的軍隊在南陽盆地開始駐扎建寨,將矛頭直接指向了樊城!大有攻打襄樊之意。

  只能將江夏郡借給曹操屯兵水軍,至於長沙,他堅決不給。

  與此同時,袁紹派往益州的使者也返回來了。

  但是他要求曹操必須立刻出兵攻打豫州,幫自己牽製劉儉前來進攻的兵馬。

  至於曹操索要的江夏郡與長沙郡,袁紹表示不可能全都劃撥給曹操。

  益州的堅固程度不是別的州郡能夠相比的。

  無奈之下,袁氏只能找來了呂范,告訴他自己願意答應曹操的條件。

  袁紹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態也崩了,他沒有想到劉儉居然這麽快又要發動進攻,大有不將他袁氏一舉消滅,誓不罷休之勢。

  袁紹在荊州可能會直面從中原方面所來的壓力,但是益州方面有崇山峻嶺的險阻,完全是一處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之地。

  於是,各大家族的首領開始紛紛向袁紹進言,希望他能夠與曹操聯合,抵擋住劉儉的進攻。

  於是,呂范就帶著袁紹“滿滿”的誠意返回了壽春。

  本來呂范就沒覺得袁紹能一次性的給曹操割上那麽大片的土地,若是只有江夏被割讓過來,那麽對於江東方面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

  況且能夠與袁紹達成同盟,共同抗衡劉儉,這也一直是曹操非常希望的局面。

  袁紹的態度,其實本來也是在呂范的意料之中的。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劉儉吃下了南陽和豫州之後,居然還不知足!如今尚未將新政完全普及在南陽與豫州等地,就要接再對襄陽發動進攻!

  荊州的各大家族的家公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緊張了。

  割地索利這種事,本來就是大家彼此商議,互相有來有往的討價還價。

  不過袁遺的壓力雖然沒有袁紹這麽大,但他也知道這樣的局面對於他來說不是長久之計,一旦袁紹和曹操等人真的被劉儉消滅了,就算蜀中的山路再是險惡,關卡再堅固,他必然也會慢慢的為劉儉所困,最終被消滅!

  只是目前北方的軍隊只是在做準備,還沒有異動,陸續在南陽盆地附近搭建軍寨,並運調攻城器械,很顯然是要有下一步的行動。

  袁遺方面,現在知道了汝南已經被劉儉所佔,袁紹根基已失,他心中非常的著急,畢竟他也是袁家的子孫。

  畢竟劉儉的大軍鋒芒實在是太強了,荊州方面如今憑借襄陽堅固的城廓,倒是可以進行防禦,但是長久下去,誰知道會不會再出現一次宛城之失?
  只是一味的單純防守,終究也不是好的戰略。

  只是相比於袁紹,袁遺現在的壓力要輕的很多。

  所以袁紹與曹操的存活,才是他最大的生存保障。

  但是經過了上一次一場大戰之後,袁遺深刻的意識到,他在蜀中所掌控的人口雖然很多,用來組建軍隊沒有問題,但是卻缺乏能夠獨當一面的帥才大將!

  像嚴顏,張任等將領,雖然也是優秀的戰將,但也是能夠坐鎮一關之才,而非能夠率兵長驅直入的大將!
  但是若讓蜀中戰將統兵北伐進入關中,或者是進入南陽郡,與袁紹相呼應,他們還是不夠資格的。

  所以袁遺只能寫書信給袁紹,希望袁紹能夠派遣優秀的將領進入益州協助他與袁紹相呼應。

  袁紹在收到了袁遺的書信,隨即找手下們針對此事進行商議。

  “伯業在蜀中近些年來雖然招募了不少的兵馬,但是卻手中無大將!前番從漢中出往進入關中,之所以敗的那麽快,也是因為軍隊沒有優秀將領的統帥,故而與劉儉的精兵悍將一旦相遇,就會立時潰敗。”

  “他希望我這邊能夠派遣優秀的將領進入益州,幫助他統兵,這樣也可以與我互相呼應,保證荊州與益州共存,依諸公所見,我是否應該派人去蜀中呢?”

  荀諶對袁紹諫言道:“伯業此言確實在理,益州近些年來雖然內戰頻頻,但好在沒有過大的戰事,人丁的損失也不算是特別大,招募精悍青壯組成軍隊還是很容易的。”

  “然益州地處偏狹之所,崇山峻嶺包圍,進蜀難而出蜀一樣難,非得用長於帶兵者方能統領益州之軍成事,袁公麾下人才濟濟,確實可以派大將進入蜀中相助,互為唇齒,共同與劉儉對抗。”

  袁紹捋了捋須子,說道:“話是這個道理,只是我手下的這些人物,例如蔡瑁、黃祖等人的家族基業皆在荊州,你若是讓他們拋家舍業的到蜀中相助,只怕他們也是不願意去的,若是如此,又該如何是好呢?”

  郭圖說道:“荊州南部的大戶與大族統將,確實不適合能夠進入蜀中,去了,只怕也是三心二意,不能夠有效的相助於伯業公統兵,所以我認為當下最合適的人,就是剛剛從豫州撤返回了南郡的孫策!”

  “孫策此人有乃父之風,更兼手下有孫家軍這樣的精兵,只是他們暫無屯兵之地,而孫策在南郡,雖有能力卻也難以發揮,畢竟他沒有本土根基,但是若是提拔的過甚,只怕南郡以及荊南望族將領心中不服,會有變亂,引起內訌就不好了。”

  “反不如讓他前往益州!孫策是沒有根基的浮萍之人,到了益州之後,那裡有兵有將,只是沒有一名好的作戰將領,到時候就讓孫策統領益州之兵,從關中之地殺去長安,到時候就可以使劉儉的西北面多一個心頭大患,況且此人與劉儉有殺父之仇,可以信賴!”

  郭圖的話讓袁紹頗為明悟,他隨即點了點頭,說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來日將孫策招來府中,我親自與他談上一談。”

  ……

  次日,孫策來到了袁紹面前,袁紹隨即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孫策聽。

  孫策一開始聽了這話,心中不免有些猶豫,因為當初他與黃蓋等人商議是回到荊州之後,相助於袁紹與劉儉對抗,若是袁紹不能成事,那孫策就直接順手接了荊州,到時候再憑荊州作為基業與劉儉抗衡。
    只是如今讓他去益州,孫策心中實在是有些不甘願!

  但隨即,他也想通了,益州地大物博,雖有山川之險,也是能夠成立基業的好地方。

  況且相比於袁紹,袁遺那個人的性格比較懦弱,而且軍事和政治才能也遠不及袁紹。

  或許反倒是袁遺那樣的人,會將軍權全部放給孫策。

  到時候,孫策得了益州的軍權,反倒是更容易替他的父親孫堅報仇!

  想到這裡,孫策即衝著袁紹拱手說道:“主公既然如此吩咐,那孫策自然沒有不應之理,願前往益州相助伯業公與劉儉對抗!”

  想通了這些之後,孫策隨即向袁紹表示願意前往豫州相助。

  袁遺替他訓練兵馬,整點兵將,然後從漢中北上,直往關中,牽製劉家在西面的本部勢力。

  袁紹聽了孫策如此表態,心中也算是頗感安慰。

  他隨即讓孫策率領原本屬於他自己的本部兵將,擇日啟程,順著長江逆流而上,直往益州去相助袁遺。

  孫策返回了他自己的大營,將這件事向黃蓋和祖茂,還有朱治,呂蒙等人說明了,這些人都是這些年隨同孫策生死相隨之人,如今孫策既然肯率兵前往益州,那麽,他們自然也不拖孫策的後腿,隨即紛紛表示願意隨同孫策前往。

  於是,孫策在將這件事向袁紹稟報了之後,就立刻揮師西進,向著益州的方向進兵。

  而袁遺那邊知道了袁紹派遣孫策率領他的所部兵馬前來益州相助之後,也是非常高興。

  袁遺隨即命令江關都尉將沿岸的關口打開,迎接孫策進入益州。

  而就是在這個時候,西涼方面以及韓州方面分別傳來的捷報。

  劉儉在南陽的大勝,韓州以及西涼的捷報,都非常振奮三軍的士氣,令舉國振奮。

  而且大捷報對於劉儉目前安撫南陽與潁川郡的士族,也有著非常微妙的推進作用。

  首先就是關羽在韓州已經將當地的各大部落歸於漢朝治下。

  而且這些年來,因為印刷業的大興,代表漢朝的學課以及文字和理念通過書籍廣為流傳到了韓州以及韓州東北諸國,三韓之人,皆學習大漢文化,讀大漢之字。

  他們的下一代已經開始認可漢朝,並甘心歸於漢朝治下,再加上海運路線的開通,漢朝對於韓州以及東北諸國的掌控力空前。

  商貿以及文化的入侵,使得關羽這位韓州牧在這個地方掌控了大量的民心,並組建了強大的軍隊。

  他這些年沒閑著,集結重兵,向北面和東面拓展,又擊敗了韓州北面的幾大國,甚至就連扶余國的主力軍都被關羽給消滅了。

  如此,大漢朝的滲透力再無阻擋,大漢朝的商產品向著北面的滲透性也更加的強。

  而很多的勞力也被關羽遷往韓州,在通過韓州進入漢境,作為徭役,支持大漢建設。

  關羽在北方的威勢越來越猛,而北方的情勢也越來越穩定。

  扶余國的主力軍隊被殲滅,代表了大漢朝在東北諸國之中再也沒有敵手,軍事力量已經達到了稱霸的程度。

  而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寫了一封奏疏,想要向朝廷請命,希望能夠將已經完全穩定的韓州交給別人治理,而他本人則率領精兵強將回返中原前來相助劉儉平定南方。

  現在的關羽已經成了大漢朝的戰神,他替大漢掃平北地諸族諸國,揚大漢之威,其聲名超過了衛,霍,現在漢境之內,誰聽了關羽的名字,皆心中向往尊敬。

  而這個代表大漢朝軍功最高的戰神終於要返回漢境內,對於朝廷以及地方的軍隊的士氣影響,可謂空前!

  不但是關羽要返回中原,另外一件事就是大漢朝涼州大都護張飛,他所統帥的涼州生產建設兵團現在也在西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張飛和劉表自從佔領了涼州東部四郡之後,便開始實施屯田,並大力拉攏羌人,同時還與地方的羌族建立起了友好的關系。

  生產建設兵團也是半耕種半軍事化的管理,使得張飛在涼州逐步站穩了腳跟。

  大漢朝作為張飛的後盾,再加上駐扎於邊境強有力的政策,韓遂和馬騰幾次作戰失敗,以及李堪和程銀等叛軍首領陸續投靠到張飛這裡,使得張飛的優勢逐漸增加。

  而涼州本地的豪強逐漸不想支持韓遂了。

  因為他們的財力實在是和朝廷還有張飛、劉表等人拚不起啊。

  在這種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張飛終於在上個月末率兵拿下了金城郡。

  金城郡的失陷對叛軍來說是一個空前的打擊,因為韓遂當年就是以金城郡作為大本營起家的。

  如今,雖然他的勢力遍布於涼州以及涼州西部,但是金城郡對叛軍來說還是意義重大。

  金城郡被拿下之後,叛軍的士氣幾乎全都泄了。

  他們的兵將開始向涼州邊境的敦煌以及張掖等地撤離。

  張飛佔據了金城郡之後,便開始對金城郡內支持韓遂與馬騰的豪強進行肅清。

  因為張飛先前曾經大力過拉攏過金城郡本地的羌族首領,所以如今他對這些豪強施展肅清,並沒有受到重大的阻礙。

  如此一來,朝廷對於涼州的掌控力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劉儉對於涼州穩扎穩打、逐步蠶食的戰略已經實施了大半。

  對於整個大漢朝來說,這是在涼州空前的勝利,原先從來沒有過的勝利啊。

  朝廷的威望空前之高!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