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國師》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
  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
  密室裡。

  “黃尚書先說。”鄭賜不懷好意地說道。

  工部尚書黃福瞥了一眼鄭賜陰鷲的嘴臉,對著皇帝開口道。

  “陛下,雖然從未聽聞所謂‘王朝周期律’,但臣以為薑星火所言頗有偏差參考歷朝歷代對人地矛盾的應對措施,核心絕不在於人地,而在於是否能抑製兼並。”

  “喔?”

  聽到黃福跟薑星火提出的觀點意見相左,朱棣示意黃福繼續說下去。

  “周朝之所以國運綿長,臣以為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周朝施行了相當一段時間的井田製,井田製,就避免了田地兼並,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第一句話就讓朱棣臉色一黑。

  黃福不是挺務實的一個人嗎?
  開口閉口井田製是怎麽回事,成解縉第二了?
  不過好在,黃福的下一句話就把朱棣的心情拉了回來。

  “井田製當然不可取,畢竟兩千年前的魯宣公時代就實行了‘初稅畝’制度,承認了田地獨有。而王莽篡漢,試圖用‘王田製’來恢復‘井田製’都失敗了,更不要說現在的大明,讓所有田地歸陛下所有,是不可能實現的。”

  “臣之所以說是抑製田地兼並,而不是杜絕田地兼並,便是這個原因了。”

  朱棣微微頷首,只要不像解縉一樣跟他提井田製這種蠢主意,朱棣還是願意聽一聽這些國家重臣的意見的。

  黃福緩緩道:“而田地獨有,臣認為其實是有助於發展農業生產的,否則秦國商鞅變法,也不會徹底承認田地獨有,不承認田地獨有,秦國沒有打造‘耕-戰’這套體系,也不可能統一六國。”

  “而到了漢朝,正式形成了農業生產上的租佃關系,地主將田地出租給農民,農民向地主繳納一定的稅收。”

  “所以。”黃福鄭重建議,“田地獨有不能廢除,租佃關系也不能廢除,朝廷想辦法要做的事情,應該是像此前歷朝歷代一樣,考慮如何控制田地兼並,而非想著向外開拓田地,亦或是減少人口。”

  顯然,黃福不懂什麽叫做“工業化”。

  所以下意識地就認為,薑星火解決人地矛盾的思路,是通過對外征服增加田地,或者控制減少人口,而非傳統的抑製兼並。

  故此,黃福的話語,從他的角度上來講,並沒有任何問題。

  畢竟,在農業時代,哪怕是再有聰明才智的人,都無法想象,工業時代的國家到底會變成什麽樣子。

  無法想象全國可以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而非現在的百分之九十多。

  更無法想象,絕大多數的人們不在田間地頭裡勞作,而在工廠裡。

  甚至於,連準備跟他抬杠的刑部尚書鄭賜,都在心裡認同了黃福的觀點。

  鄭賜雖然能力在六部尚書裡墊底,連李至剛都不如,但其人的見識和閱歷卻並不差。

  鄭賜同樣知道,在過去的上千年裡,歷朝歷代都把田地兼並看作洪水猛獸,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加以抑製,便是因為一旦田地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不僅會讓國家失去稅源,劇烈的貧富差距更會引發社會動蕩,破壞國家的穩定發展。

  從曹魏的“屯田製”,到北魏、隋唐的“均田製”,飽經戰亂後的各朝代之所以如此重視田地的平均分配,便是曉得不抑製田地兼並會有多麽嚴重的後果。

  不過知道歸知道,鄭賜還是準備杠一下。

  畢竟黨同伐異的本質,不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嗎?

  但還沒等鄭賜開口,跟黃福頗為投契的夏原吉反而不讚同了起來。

  “黃尚書此言差矣。”夏原吉搖頭道。

  黃福詫異反問:“為何?”

  “廢除田地獨有,亦或是廢除租佃關系,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夏原吉先開口認同了黃福剛才的觀點,隨後發表了不同意見。

  “但依我對薑師的了解,解決人地矛盾的辦法,絕對不會是擴張田地,亦或是控制人口,因為前者在數學上是行不通的,而後者.在當下的人倫禮教上行不通。”

  夏原吉的話語,可謂是淺嘗輒止。

  但現場的六部尚書,哪一個不是聰明人?

  只需要略微一轉腦筋,就明白夏原吉是什麽意思。

  而鄭賜的心中,更是對夏原吉口中“薑師”的稱謂,感到嘖嘖稱奇。

  先有道衍所謂的“薑聖”,現在又有夏原吉“薑師”,也不知道這個聲音聽起來年紀輕輕的薑星火,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人格魅力。

  說實在的,鄭賜一開始還以為這個能讓皇帝如此重視的人物,會是一個薑子牙那般的存在。
    可實在沒想到,聽起來竟是這般年輕。

  這不由地讓他的心中,浮出了幾分輕視的念頭。

  “怕還是個不懂廟堂的年輕人也不對,若是謫仙人,恐怕未見得是實際年齡這般大。”

  不過鄭賜雖然附和朱棣,卻不是個信鬼神之說的。

  因此,鄭賜的心中,更願意相信,薑星火是個青年臥龍那般的人物,但也僅僅是才華天縱,若論起廟堂手段來,恐怕遠遠不如他這種老官僚。

  這便是其人既不願意相信,他非常在意的皇帝,會重視一個無能之輩.那會讓拚命舔的他顯得更無能。

  但同樣也不願意相信,自己跟薑星火相比,是一無是處的。

  所以,鄭賜勉強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強項。

  且不提鄭賜這邊心思轉動,黃福向夏原吉問道:“那夏尚書認為,既然不是這四種辦法,又非是我所提出的抑製兼並的老對策,解決人地矛盾的路子又在哪呢?”

  “我不知道。”

  夏原吉搖了搖頭,很坦率地答道。

  黃福見狀稍有錯愕。

  夏原吉這是什麽意思?逗他玩呢?

  “雖然我不清楚。”不過夏原吉馬上說道:“但是既然薑師說了,農業國與工業國有著想象力難以企及的差距,那麽我認為解決人地矛盾問題的答案所在,應該就落在這個‘工業國’上了。”

  看著對薑星火幾乎有一種盲目崇拜的夏原吉,黃福蹙著眉,有些費解。

  黃福跟鄭賜一樣,到了這般高位,又不信鬼神,自然是不相信薑星火是所謂的謫仙人。

  中老年人都是這般固執,三觀早已定型,很難被改變,更何況是身居高位的尚書道衍和夏原吉那種,屬於觸動心靈被感化的特殊情況。

  但即便黃福不相信薑星火是謫仙人,黃福也不得不承認,薑星火此人,當然是有本事、有見識的。

  可即便如此,又憑什麽能憑空創造出一套東西,從“治標”的角度解決人地矛盾這個兩千年來都未曾有人解決過的難題呢?

  須知道,歷朝歷代無數名臣,面對人地矛盾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幾乎都是“抑製兼並”。

  要麽就是王莽那種開歷史倒車,從剛才所提的“廢除田地獨有製、廢除租佃關系、向外擴張田地、對內減少人口”四個注定失敗的方面下功夫。

  如果有比“抑製兼並”更好的辦法,為什麽會沒人想出來?
  所以,這個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
  黃福在心中如是想到。

  當然,黃福也不是沒有想過,薑星火提出了那麽多的驚世之策,或許真的有辦法解決人地矛盾?
  但這種念頭,也只是在他的心裡一閃而逝罷了。

  畢竟黃福從來都沒有聽過薑星火講課,光是皇帝的重視,還不足以讓這位治政能力卓越的帝國高官盲目信服。

  到了他這個位置,做任何事情都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判斷。

  “這種事情雖然不可能有解決辦法,可總歸是能扯出來幾點的不過,說出來倒也罷了,若是薑星火說不出個一二三四來,想來皇帝陛下的臉色也會很有趣吧,畢竟是陛下帶著我們大張旗鼓地過來詔獄裡聽課。”黃福心頭想到。

  見黃福低頭不語,夏原吉也曉得自己說服不了對方,然而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黃福這種思維定型的老頑固,若是輕易便相信了才是怪事。

  夏原吉看了一眼坐的筆直的鄭賜,心中想道:“恐怕鄭尚書也是表面信服陛下所言薑師的能力,心中也很不服氣吧”

  而就在這時,夏原吉的目光,卻在半空中跟皇帝撞上了。

  朱棣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夏原吉也馬上秒懂了皇帝的意思。

  ——現在你們可以使勁質疑,質疑的越狠,待會兒打臉的時候越疼。

  越是循規蹈矩、有理有據的質疑,在薑星火那天馬行空的解題思路面前,都會變得笨拙而可笑。

  就仿佛李白未曾問世前,人們不知道,詩所表達的想象力究竟可以達到何等奇偉壯麗的境地一般。

  而此時的薑星火,也果然沒有辜負朱棣和夏原吉的期望。

  一開口,就是直指本質。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