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國師》第292章 投奔
  第292章 投奔
  薑星火拿起一杆火銃,也不嫌髒,直接用手摸著火藥藥室說道:“火銃最怕炸膛,藥室又是總要火藥燃燒的地方,造火銃的時候,藥室不妨加厚些,加厚一分,炸膛的概率都小一分。”

  “除此以外。”薑星火又豎起了火銃,指著黑乎乎的銃口道,“這裡不妨做個燒水壺嘴似的蓋子,平日裡耷拉下來,免得進灰塵泥沙。”

  老工匠艱難地咽了口唾沫,對國師的印象,立馬就改觀了。

  薑星火說的這些,不是什麽先進的東西,都是小細節,事實上,他們這些匠人在實踐中,也都發現提出了類似的建議。

  但是問題在於,明代的火器製造,那都是上頭想怎麽弄就怎麽弄,實際執行的匠人是沒有話語權的。

  薑星火不僅說話好使,而且,這些工匠看得出來,這位國師,是真的懂!
  要是知道他們的心聲,薑星火估計得自吹自擂一句:“沒有人比我更懂火器。”

  不過薑星火自然是不知道工匠們怎麽想的,他還在繼續認真地給洪武時代的火銃提著改進意見。

  “你們平日裡,從火藥袋子都是直接往銃口裡倒火藥的,也沒個定量,就跟我嬸娘做菜放調料似的,全靠手感,可手感這東西,每個人終歸是不同的,有個標準才好。”

  兵仗局掌印太監馬靖點頭稱是,問道:“國師以為怎麽定下標準呢?”

  “做個放大版的木質掏耳杓似的火藥裝藥匙,用來盛固定量的火藥,另一頭則是直杆子,尾部裹了布包,用以壓實火藥。”

  聽到這個建議,兵仗局火藥司的工匠們,不由地眼神一亮。

  這真是一舉兩得,用木頭就能做,既能裝填固定量的火藥,又能壓實火藥,可謂是一舉兩得。

  身旁一直默默聆聽的宋禮,也抬眼看了看這位第一次見面的國師。

  雖然說是第一次見面,但薑星火的名字,其實宋禮從禮部尚書李至剛那裡已經聽到過很多次了。

  嗯,這又是一個去年被薑星火在詔獄裡動動嘴,就得在外面跑斷了腿的人。

  要在各藩屬國建立天使官,總得招募翻譯、培訓人員吧?

  那你說是讓八十歲的董倫弄,還是讓六十六歲的王景弄呢?
  最後,這活還是落在了當時還是禮部員外郎的宋禮頭上。

  不過也正是因為宋禮乾的出色,才被提拔為右侍郎,也算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了。

  看著非常認真地指導著火藥司工匠們的薑星火,宋禮第一次,對這位年輕的有些過分的國師,有了直觀的印象。

  ——所學駁雜,見識敏銳。

  “且過來說話。”

  跟這個時代的官僚不同,薑星火沒什麽架子,跟不會覺得這些工匠低賤,事實上,在薑星火的眼裡,這些可都是有用的人才!

  幾名火藥司的工匠見兵仗局掌印太監馬靖同意,方才靠攏了過來。

  薑星火指了指馬靖,眾人都認識。

  “其實今日跟你們說完了大號孔明燈的事情後,本來是要走的,但二皇子他在組建的稅卒衛,打算以純火器部隊的模式去組建,所以便想讓馬公公帶著看看現在大明的火器水平如何。”

  兵仗局掌印太監馬靖面帶笑容,這次火器試驗,既沒讓二皇子丟了面子,也沒有讓火器出現什麽事故,他自己發揮的效果相當不錯。

  薑星火稍稍解釋了一下,停頓了刹那,反而話鋒一轉。

  “但說實話,馬公公,本國師是不太滿意的。”

  馬靖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燕王府出來的宦官,普遍武德充沛的爆棚,宋禮見狀默默地退後了一步,免得殃及池魚。

  現場剛才頗為熱烈的氣氛,也頓時變得冰冷了起來。

  這就非常讓人難堪了,馬靖也是燕王府老人,跟著朱棣靖難浴血拚殺了四年,如今在宮裡更是數得上號的大太監.伱薑星火來指導兵仗局工作,敬你是國師,好好招待了,想要做什麽都全力配合,想要看火器表演也給你看了,臨了來這一句?
  “國師這是什麽意思?”

  看著二皇子朱高煦與鄭和,脾氣有些暴躁的馬靖強忍下了當場動手的衝動,語氣冰冷地向著薑星火硬邦邦問道。

  薑星火似是對馬靖的態度熟視無睹,反而誠懇言道:“馬公公,兵仗局甲胄弓弩兵器等其他的部分暫且不論,發展了數百年上千了,恐怕早已定型,輪不到我來置喙.但火器這東西,從前宋的突火槍算起,如今也不過百余年的工夫,乃是真真正正的新玩意、新事物,不能按管其他部分的辦法,來管火藥司的火器。”

  馬靖自然能聽出薑星火話語裡的誠懇,並不是真的對他有看法,而是確實想給自己提一些意見,如此,馬靖方才面色稍霽。

  “那國師以為該如何管?”

  “該設立些獎勵機制,鼓勵工匠們改良現在的火器。”

  薑星火乾脆明示道:“我聽鄭和說,馬公公也是從靖難一路血戰殺出來的,那該對火器抱團使用的威力有所認識,陛下要組建純火器化的稅卒衛,便有意要為以後更進一步普及火器單獨成軍做準備。”

  聽到這裡,馬靖的腦海裡卻是想起了一則傳聞.皇帝,確實有意將燕軍主力改組為京營,而京營,計劃就是由騎兵部隊的三千韃官營(三千營),五軍營,以及一支火銃火炮部隊組成。

  但這也只是軍改的諸多傳聞之一,並沒有得到證實。

  或者說,到底怎麽把燕軍主力改編成京營,別說五軍都督府那裡只有預案沒有最終結果,就是皇帝那裡,恐怕也沒有定下心意。

  所以說,稅卒衛這個純火器部隊的建立,未嘗沒有皇帝進行試點的意思。
    念及至此,一想到皇帝以後,確實有可能組建大規模的火器部隊,而現在的火器性能,又確實滿足不了單獨成軍的需求,馬靖不由地有了一些自己的心思。

  如果表現得好,能多製作出一些種類豐富、質量過關的火器,恐怕確實對自己的前途有幫助。

  馬靖的臉色,頓時緩和了起來,拱手說道:“國師指教是,卻是在下鼠目寸光了,還請國師恕罪!”

  大明最好的軍事工匠人才資源都掌握在馬靖手裡,薑星火自然是想要團結對方的,見馬靖腦子靈活、曉得事,便也沒有繼續讓對方難堪。

  “這樣吧,本國師不妨拋磚引玉一番。”

  薑星火沉吟刹那道:“這個獎勵機制的,也不要步子邁的太大,現階段還是以直接發米、布為主,先以技術攻關的形式作為目標。”

  這便是說,薑星火不打算一開始就搞什麽工匠當官,或者發銀子那些動靜太大,反而會害了這些工匠,變革要一點一點來,對人才的重視意識和人才培養制度的建立,都不是他說句話就能做到的。

  至於發散性創造,給予專利保護,那也應該是下一個階段的事情了。

  眼下搞,這幫人搞出個三眼銃算是思路還不偏,把科技點給點到了單發後插槍頭肉搏的“快槍”上,恐怕才是歪到姥姥家而後一種可能,按照現在的軍事慣例,恐怕才是出現概率更大的。

  “譬如說,本國師想基於現在的火銃,給稅卒衛的製式火銃做改良。”

  知道薑星火懂行,又肯為他們謀福利,幾名火藥司的工匠聽得很認真。

  “新式火銃還是點火,只不過不是這麽粗暴的點火了。”

  薑星火介紹了火繩槍的原理,這是燧發槍的前置科技,也是這個時代,絕對能實現批量製造的火器。

  “而是在火銃的藥室外面開一個凹槽,槽內裝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構成扳機,可以旋轉,並有一個夾子夾住能緩慢燃燒的火繩.槍管的後端裝有一個火藥盤,發射時,扣動扳機,機頭下壓,燃著的火繩進入藥室點燃火藥,將彈丸射出。”

  “除此之外,現在端著實在是太費勁了,也可以加一個木托,使火銃可以抵肩射擊。”

  薑星火轉身對眾工匠問道:“這火器之法,叫‘火繩槍’,諸君覺得聽了這番描述,可能明白其中的原理麽?”

  工匠們見大官們都允許他們說話,於是七嘴八舌,爭執了起來。

  有人說,這玩意簡單至極,根本沒什麽複雜原理。

  有人說,這東西的原理與傳統的火銃差不多,就是加了些小零件,從外部用火繩引火罷了。

  薑星火耐心地傾聽了半天,等工匠們安靜下來,領頭的老工匠緩緩說道:“我剛才說了,國師說的這種新火銃,它並無太複雜的原理,只是有一點頗為關鍵。”

  一名工匠忍不住插話:“難道是額外的模具做扳機這套裝置嗎?古書沒說過,我等也不曉得。”

  老工匠搖頭道:“扳機只是輔助,我覺得這火繩槍,主要是火繩,只有找到能慢慢點著的火繩,必須比炮仗的點火線還慢,才能製作出合格的火繩槍。”

  薑星火點了點頭道:“這就是你們要研究的問題了,如果研究出來,試製了新的火銃”

  馬靖接過話來:“賞你們十年的祿米,一起分一百匹布!”

  聽聞此言,眾工匠頓時都興奮了起來,便是旁邊的那些製造甲胄、弓矢的工匠,也非常眼熱。

  有一人大膽道:“國師大人,您吩咐製造的這個大號孔明燈‘熱氣球’,我們要是做出來,能不能按照這個賞格領賞賜。”

  薑星火亦是放聲道:“非止如此,此事其實更緊急一些,便是你們不問,待會兒本國師也要說的。”

  “做出熱氣球的,包括接下來栓繩載人試驗的,敢參與的人,開的賞格裡,還要額外加上真金白銀!”

  聞言,工匠們一片嘩然。

  薑星火笑著點頭道:“好,你們先去忙吧。”

  等工匠散去,宋禮卻依舊留在原地。

  他饒有興致地看著薑星火,笑道:“國師真是博學呀,竟懂得許多稀罕之物,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位是?”

  “新任禮部右侍郎宋禮。”姚廣孝幫著介紹。

  “不敢當。”

  薑星火謙遜地笑道,隨後問道:“不知宋侍郎所來是為何事?”

  宋禮示意稍微單獨說話,薑星火帶著他來到了一個倉庫的拐角。

  見四下無人,悄聲道:“國師大人,我是來投奔您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