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國師》第339章 火種
  第339章 火種
  不管是這些參與叛亂的佃農被國師押去做苦工,還是做軍功,跟他們半毛錢關系沒有,士紳們還基本擺脫了這次危機。

  有了“守法士紳”的匾額,除非朝廷徹底不要臉,否則大概率是不會大動他們的。

  整筆交易,雖然有其他細節條款,但核心內容,無非就是各家用幾千石糧食,來換個平安。

  這對於士紳來說,絕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條件。

  但是,也有精細人察覺到了問題所在。

  之前國師可是說的“以工代賑”啊。

  這裡便是要說,華夏古代,賑災主要有三種思路。

  第一種,就是開倉放糧救濟,糧食白送,也就是一口粥吊著命,餓不死也沒力氣鬧事,隻適用於小規模(單一府縣級別)的災荒,一旦災荒規模跨州連府,那就不好使了,因為災民會大規模流動到有糧食的州府,吃完了就去下一處,沒糧食吃就鬧事,這麽賑災是賑不完的。

  第二種,就是不少宋朝士大夫主張的放任自由嗯,換到薑星火前世,就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雛形,也就是黃知府“遇到困難睡大覺”的路數,精髓就是朝廷千萬別管,只需要頒布政策給予地方救災者相關獎勵,然後等著其他地區為了謀求災區高糧價利益,主動輸送糧食販賣,進而平抑糧價就可以了。

  跟第一種賑災思路相比,一旦面臨中等規模的災荒,這招雖然看起來挺不靠譜,但是必須要承認的是,在趨利避害的物價自然調控下,一般還真挺好使,當然了,代價就是會餓死不少災民。

  第三種嘛,便是以工代賑了,荒年以工代賑也不是什麽稀罕事,最早始於春秋齊國齊景公時期,《晏子春秋》有一段故事即“齊饑晏子因路寢之役以賑民”,也就是說,當時發生了饑荒,大夫晏嬰諫言發侖粟賑濟,但齊景公沒有同意,當時齊景公正計劃建築一個“路寢之台”,晏嬰便假手築台之名行賑災之實,他命令下屬官吏以高酬雇傭災民,並加長道路有意寬緩竣工日期,把路寢築得高大宏偉,讓災民度過了災荒年歲。

  無獨有偶,我鐵血大宋除了放任不管,也嘗試過這種賑災思路,譬如宋神宗熙寧八年的時候,同樣是江南發生災害,越州知州趙抹奉命前去救災,他除進行賑災之外,還招募三萬民工修築城牆,對災區的民工既發給工錢又發給糧食,等於出了兩倍的工錢當然了,鐵血大宋雖然有錢,但是這麽多人的工錢,地方官府一時半會兒也湊不出來,所以是走的當地士大夫借貸,而且為了使有錢人願意借貸,規定由官府負責在賑災結束後償還。

  在場的士紳都是飽讀經史子集的,也確實有很多宋代士大夫家族傳承下來的,所以他們很快就想到了宋朝過去發生在江南的賑災案例。

  “莫非,國師還要額外朝我們借錢借糧食來養活這些人?”

  很多人開始互相交換起了眼神。

  捐幾千石糧食,換個“守法士紳”的匾額,是劃算的買賣。

  可要是再借出去糧食和錢財,作為工酬,那他們可就虧大了。

  事實上,這既是經濟帳,也是以工代賑在清代以前從未有過大規模推行的原因。

  便是說以前做工,官府都是直接征徭役,現在做工,官府還得借錢養著你們?那官府為啥不走“自由放任”這條路呢?你們活不下去關黑心知府什麽事?

  賑災有三種選擇,而地方官員搞以工代賑,就是選了一條自己最惹麻煩的路,除了真的為國為民不怕仕途毀於一旦的好官,沒人會這麽選。

  因為在古代,組織大規模以工代賑的難度是非常非常大的。

  在災難面前,古代的官府人手非常不夠,而且通常守土有責,自保都來不及,怎麽組織?即便是組織了,災民裡面總會混進來綠林好漢、類似白蓮教等教派的教徒、遊手好閑的市井潑皮等等,這些人是不會老老實實乾活的,不僅不乾活,還會起來鬧事,甚至要趁機“舉大事”。

  元末幾十萬民夫修黃河,來了個“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說白了不就是這麽一回事嗎?人一多,什麽人沒有?災年亂世,還缺想要冒頭的英雄漢嗎?
  所以,想要搞以工代賑,需要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其一是有足夠人手和組織、管理能力的官府,其二就是足以鎮壓任何鼓動災民鬧事的軍隊。

  士紳們互望了一眼,很快就有人試探性地發問了:“國師說的以工代賑.到底是什麽意思?是押這些白蓮教叛軍,去做工當苦力嗎?”

  “對啊,國師,‘賑’我們能理解,便是賑災,何謂‘工’呢?”

  “工,自然就是負責水利工程的民夫。”薑星火淡淡解釋道,“本國師準備組建一支規模比較大的民夫隊伍,專門負責修整水壩、河道、溝渠、泄洪湖等水利工程。”

  “這個規模大,指的是?”

  “怎麽也得幾萬人吧。”薑星火給了個保守的數字,實際上,真正到了以工代賑的時候,肯定遠遠不止幾萬人的規模,而是十幾萬,乃至幾十萬!
  但即便如此,這個數字還是嚇了松江府的士紳們一跳。

  “幾萬人?!”士紳們又倒吸了一口冷氣。

  畢竟,平日裡修橋鋪路搏個美名,所需的人手不過是幾十人、一百多人罷了。

  何曾想象過這種大規模的治水工程,是何等壯觀的場面?

  當然了,場面多大倒在其次,士紳們心裡的小九九,是以工代賑支付給災民,或者說被收降的白蓮教叛軍的糧食,從誰那裡出?

  士紳們當然不覺得國師會跟宋朝的越州知州趙抹一樣好心,還給人發工錢,但是必要的糧食,總該是要出的。

  可這個糧食,卻是萬萬不能從他們身上出的。

  士紳們所期盼的最好的結果就是,國師幫他們修好水利設施,一文錢、一粒糧食都不要他們來出。

  “那所需要的糧食,常州府那邊夠嗎?”

  領頭的老者試探性地問道,其實就是在問,需不需要他們來出糧食,如果需要,那估計就得談崩了。

  “夠。”

  薑星火瞟了他們一眼,手指有規律地敲擊在餐桌上,說道:“放心吧,簽了契書,以工代賑不需要你們再出糧食了。”

  見國師似乎好說話,很快就有人得寸進尺地討價還價了。

  “那這幾千石糧食,還能不能商量商量?”

  薑星火挑眉,目光掃過去。

  被他目光掃到的士紳們,頓時噤聲。

  好像被一頭洪荒猛獸盯上了,他們心生畏懼。

  “伱,得多交兩千石。”

  “國師,朝廷總該有個規矩吧。”其人硬著頭皮道。

  “規矩?”

  薑星火搖頭失笑,語帶譏諷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欽命我負責江南治水、賑災,那這裡的規矩,便由我來定,你們若是不服,盡可去南京找陛下評理去。”

  眾人啞口。

  薑星火繼續說道:“當然,你們若是認為自己有能耐,也可以選擇與我作對。但是,你們要考慮清楚,這樣的結果”

  他停住了,笑容愈發淡漠:“你們承擔不起。”

  士紳們沉默了。

  他們知道薑星火不是在嚇唬人,他真的能做到這一點。

  畢竟,連丁梅夏都鬥不贏的人,他們算哪根蔥?士紳說起來強大,是強大在整個階層的全方位影響力上,而非他們一家一姓。

  一時間,整座大廳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良久之後,終於有人開口了:“好,我白氏願意繳納糧食。”

  “我也願意交。”

  士紳們紛紛應允,唯恐慢了半步,就錯失了這次機遇。

  最終,在一陣寂靜中,只剩下領頭的老者。

  他看了一圈四周,見沒人搭理他,心中頓感歎息。

  前來赴宴時,可是約定好了攻守同盟,可眼下在國師給出的“贖罪”機會面前,卻是各個爭先恐後地獻媚了起來。

  “我,我也願意.”

  這一刻,黃子威愣愣地站著,眼神中有著難以掩飾的錯愕。

  這還是他所認識的松江士紳嗎?

  什麽時候,這麽容易妥協了?
  須知道,黃知府此前想要做點事情,無論是基礎建設還是司法裁決,任何事情,哪怕屁大點事情,只要涉及到了本地有權有勢有影響力的士紳,那麽必然會困難重重。

  請人去酒樓設宴,得挨著請三四頓才能擺平一件事,搞得他這個松江知府成了孫子。

  所以後來黃子威索性就開始擺爛了,愛怎怎地吧。

  聽說國師薑星火前來,黃知府並沒有對國師抱有任何幻想,他覺得,國師就算是再無所顧忌,再手握屠刀,也不可能把全體松江府的士紳,無緣無故屠戮一空吧?便是勾結白蓮教叛軍這個罪名都不夠,因為這裡的士紳,在朝中任職的子弟,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勢力牽扯太多,朝廷除非瘋了,否則根本不可能乾這種撅自己統治根基的事情。

  畢竟,說白了皇帝才是最大的地主,地主何苦為難地主?
  若是把一個重要的府裡面的全體士紳都給宰了,那天下地主和讀書人必將人人自危,這個王朝也就失去“士心”了國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嘛。

  黃子威從來都沒想過,竟然能有人逼迫士紳們乖乖掏腰包的,更沒想到,士紳們竟然這麽順從地配合?
  這簡直就是顛覆了他過去的認知。

  “好了,簽字畫押吧。”

  薑星火淡淡地說著。

  在場士紳猶豫片刻,紛紛咬牙寫上了自己的名字,按下了鮮紅的手印。

  等所有士紳都簽訂好契書,想要離開時,薑星火複又敲了敲桌子說道:“把粥喝完再走。”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個道理都不懂嗎?”

  此言一出,倒是把士紳們弄得愣了愣,他們自然不可能聽說過未來朱柏廬寫的《朱子家訓》。

  只是覺得,國師大人,還真的出口即成箴言啊。

  於是,倒也捏著鼻子喝了下去。

  眾士紳散個乾淨,薑星火揮了揮手,身後的甲士們也走出屏風,曹松恭謹地侍立在他的身旁。

  薑星火看著手裡捏著的幾張紙,如釋重負地笑了笑。

  士紳們以為是掀屋開窗?
  事實上,這張紙簽了,他們實際統治民間的根基,就被挖斷了。

  十余萬的佃農,從此以後,將成為手工工場區的一份子,再也不會回到田間地頭接受他們的人身統治和思想束縛了。

  而且,這些見識過新式生活模式的人,是有自己的社會關系的,他們必將一傳十、十傳百,把第一次工業變革的火種,傳遍整個江南,乃至天下!

  到了那時候,士紳們再意識到自己究竟舍棄了什麽,可就晚了。

  PS:【重要提示(本段內容不收費)】第316章-第356章為江南整頓吏治和戡平叛亂內容,無任何理論知識,全部為實操內容,不喜可直接跳到第366章《上課》,往後為含理論知識內容。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