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第五形態》第991章 桑弘羊
  第991章 桑弘羊

  長安城想買房不容易,存在各種門門道道,但租‘列肆’和‘邸舍’卻不難。

  只要在官府等級入冊進市集,又繳納了市租,而後就能擺攤又或租‘列肆’和‘邸舍’。

  ‘列肆’類似於小型檔口,空間只有數個平方,但處於鬧市之中,可以擺攤售賣一些常用品。

  而‘邸舍’則是貨棧,如客棧、客館也屬於‘邸舍’這個行列,大多‘邸舍’臨街,又有獨立樓房。

  前者價格便宜,適合靈活就業,後者則是生意做到一定程度所需。

  草創期間的需求顯然不高,張學舟拿五百個半兩錢租了兩年期的列肆。

  “我那幾石黍米漲兩倍都賣不了五百個半兩錢!”

  許遠牽著自己的毛驢,帶著兩石曬乾的黍米入了城,又進入了這個名為“哥三好糧材列肆”的場所。

  “你別想著自己那幾石黍米,這還有其他人賣黍米呢”張學舟道:“咱們看到有散賣糧食的就收過來擺列肆裡賣,多加一個錢掙點轉手費也不虧,他們省事咱們也有事情乾!”

  吃到嘴裡的黍米沒那麽多計較,但用來做種的黍米則要挑選一番。

  許遠對做種的種子要求極高,張學舟也任由對方慢慢篩選。

  眼下看著一個半兩錢都要計較,但只要這個生意能鋪開,他們不僅僅是讓人幫忙乾活,還會有源源不斷的錢財產出。

  萬一失敗了,張學舟也就當半兩錢打水漂。

  他如今有十多兩金子,又有三十兩白銀,雖然比上不足,但做點小生意壓根沒壓力。

  “表弟,南邊那兒有人挑了兩擔子黍米,約莫是兩石左右,他要價二十個錢!”

  張學舟瞎聊,許遠則是忙乎著篩選黍米種,又擺出售賣的正常黍米。

  沒一會兒,在外跑市場的容添丁鑽了回來。

  “這個價格還不錯”張學舟道:“只要曬得較乾,咱們可以收!”

  “不是收的事兒”容添丁低聲道:“那南邊的是二十個錢賣黍米,但我看北邊那兒有人兩石黍米賣了二十五個錢,店裡面則是十四個半兩錢一石黍米。”

  “看來有差價,南邊賣黍米的人多嗎?”

  “現在有七八個人售賣,都是一石十個半兩錢!”

  “你看看,這錢不就來了!”

  張學舟攤手示意。

  糧食有一個大致的市價,但這個價格又隨著行情波動,一些進城的農夫喊高了喊低了都很正常。

  市場南邊一個價格,市場北邊是另一個價格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

  農夫不是市場調查員,而挑著兩百余斤的擔子也不適合四處晃悠,這造成了一定的價格差。

  而買家們也搞不清楚今天是北邊賣得便宜還是南邊賣得便宜,急用的時候往往是就近選擇。

  張學舟催促了幾聲,容添丁隨後帶著許遠去收散糧去了。

  此時處於秋收季節,賣糧買糧的人都較多,生意也極好做。

  他們收了散糧挑選一番後當天大概率能賣掉,列肆裡也不囤糧。

  這有點類似於張學舟做的異獸生意,只是轉換了一個類型。

  做這種事情不犯法,也並未觸犯大漢王朝哪條法規,甚至這種散賣在當下沒有稅收。

  “若能轉手成功,這一天就有三四十個半兩錢的純收入,十來天就收回了店租成本,供給我們三人吃食也不成問題!”

  如果住最便宜的店,吃最簡單的食物,這種倒賣收入完全足夠三人生活。

  而東市和西市也不止這七八個人的生意,但凡容添丁四處晃蕩查到的商業信息更多一些,這種收入顯然會有提升。

  等到雇上幾個人手,他們的效率還會有進一步提升。

  “也不知道最近沒有人摔胳膊斷腿?”

  列肆在當下掙錢隻屬於小本買賣,餓不死人也發不了財。

  張學舟想了想自己醫療過的一些老客戶,又想了想自己四平八穩的氣運,他最終將腦海裡掙快錢的念頭驅除。
    他的目標一直很明確,當官且成為‘給事中’。

  只有乘上了大漢王朝的東風,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膽做事,也不忌諱有快錢收入。

  這是他近年屢屢遭遇後的最大感受,只要陷入了信氣運則靈的觀念中,他顯然會堅持這種觀念,直到自己滿足這種需求為止。

  而‘運術’的存在也輔證了這種觀念。

  “老板,你這十二個半兩錢的一石的黍米呢?”

  容添丁和許遠收糧,張學舟看店。

  他尋思著運術種種相關時,只聽一個清朗的聲音傳來,這讓他抬起頭,只見列肆外一個少年郎在詢問。

  “伱要多少?”張學舟問道。

  “有多少我收多少!”少年郎笑道。

  他隨手在腰間摸了摸,而後取出一長串的半兩錢。

  “您這生意我接了,您在這兒坐一坐,我已經讓夥計去拉糧了,只要您有錢,到時候你想拉走多少就拉走多少!”

  張學舟眉開眼笑。

  還沒等他們站在西市裡吆喝倒賣黍米,上門買糧的客戶倒是來了。

  這少年郎不過十五六歲,口氣不算小。

  但有對方那串半兩錢做底,別說對方是十五六歲的人,就算對方是五歲六歲,張學舟今兒個也得把這個生意做了。

  他搬了一條凳子,讓少年郎進入列肆中稍做等待。

  而在閑聊打發時間這方面,張學舟是專業的。

  沒一會兒,他就將少年郎的情況打探知曉了一二。

  “弘羊兄,看不出你還是專門負責采購糧食的人,你們這每日需求的量可不小”張學舟笑道。

  “只是一兩百石罷了,一輛馬車就拉完了!”

  少年叫桑弘羊,桑樹的桑,而不是商人的商。

  但對方喜歡做這些買賣之事。

  張學舟和桑弘羊對話了數次,發覺對方在計算方面極為厲害,而對方也極為忌諱探討家世、生活居住之處等問題。

  這讓張學舟迅速將話題轉向了算術方面。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張學舟連連出了數個題,這也引得桑弘羊極有興趣,隻覺這個賣黍米老板做生意馬虎,但極為擅長出題。

  他連連答了幾題,等到列肆外傳來聲音,這才看向兩個挑著擔子又拉扯著毛驢拉貨的年輕人。

  “咱這黍米賣出去了,這位弘羊兄每日需求一百石到兩百石,只要是十二個半兩錢一石,他全收!”

  還不等容添丁氣喘籲籲開口詢問,張學舟隨即指引了買家。

  “我的錢在這兒,我的馬車在那兒,只要你們有貨,不要怕我沒錢!”

  桑弘羊取出錢褡子,又指了指百余米外一頭站在角落裡的拉車老馬。

  眾人過了秤,而後將還不曾挑選的黍米齊齊送了過去。

  等到錢財入手,許遠臉上猶有幾分不可置信。

  他們只是跑了一裡路就已經獲得了二十個半兩錢的純利。

  而這種事情今天至少還能跑兩趟。

  關鍵是這種生意是長期性的,桑弘羊似乎對張學舟極有興趣,已經在哥三好糧材列肆尋求長期合作,甚至還有擴大收購的意圖。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