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第五形態》第419章 學宮
  第419章 學宮
  “學史可以明心,我們銘記歷史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為何在一起,更是讓我們知曉我們在一起後可以給後世帶來什麽……”

  飛縱跨過並不算高的城牆,張學舟直接入了城。

  他手臂上的銅羽迅速收縮回體內。

  這座城市沒有長安城的寬廣與繁華,但又較之蓉城要大不少,而且民風偏向於好學。

  張學舟步步而行走向火光地帶時,只聽傳道受業解惑的聲音傳來。

  “我不想知道自己是怎麽來的,只是想知道學史能不能填飽肚子!”

  低低的喪氣聲音傳來,又有講學者淡然的笑聲回應。

  “學史當然能填飽肚子,但只有你學好了,從這些過往的歷史中借鑒相關,從而擁有了真正的學識,朝廷才會聘用你為官。”

  “當官能填飽肚子?”

  “苟七八,你見過有幾個當官的餓肚子!”

  有教學者耐心的回應,也有迷茫者的連連發問,又有同學者的奚落打趣。

  火光的中心,授學雖然不乏有學生打岔,但授學的氣氛顯然是很良好了。

  “此春秋經非為官之學,但蘊含前人為社稷鞠躬盡瘁的經驗,諸位好學者可從中辨析,學習古人治國安國之策,將來可少走彎路矣!”

  又有熟悉的聲音傳來。

  這讓張學舟微微一愣,隻覺天南海北隨便一落,他就能碰到故知。

  這種聲音讓張學舟極為親切,畢竟張學舟流落他鄉的時間太長了。

  若非妖鶴飛羽擁有縱橫萬裡的高空飛縱能力,又能準確辨識方向,他想回到漢王朝境內不知是何年何月。

  而要張學舟遇到熟悉者,這更是難之又難。

  他遁著聲音而來,不斷靠近後,張學舟也看到了火光中董仲舒那張熟悉的臉。

  他的目光引來了回望。

  董仲舒坐於上方,他目光掃視下方來人時,張學舟那張臉頓時映入了他眼中。

  “奇怪!”

  一別近兩年,但董仲舒發現張學舟的面容似乎還年輕了不少。

  董仲舒覺得自己不可能認錯人,面容識別只是最基礎的方法,而氣息辨別才是他真正的手段。

  他這輩子拿人施法當耗材的次數不多,對張學舟這個施法耗材的印象極深,對張學舟的氣息也極為熟悉。

  雖然張學舟較之往昔實力強盛了不少,但張學舟的氣息並沒有變。

  “果然還活著!”

  嶺南一行的事情涉及重大,短短兩年也沒法讓董仲舒失憶。

  只是他沒想到張學舟從嶺南亂跑到巴蜀地帶來了。

  “董夫子!”

  招手後的熟悉稱呼聲傳來,更是讓董仲舒心中完全確定,他伸手示意了一個方向讓張學舟入座,又伸手對旁邊的中年人稍做了示意。

  “仲翁,我剛看到了一位故人,接下來伱主講春秋經,稍後我過來恭聽!”

  董仲舒開口稱呼為仲翁的中年人面容極為和善,一臉微笑示意董仲舒無妨。

  “我這學宮初創,你能來捧場就已經是很好了,不必約束,畢竟我這兒並無什麽規矩!”中年人笑道。

  “規矩還是要的!”

  董仲舒同樣回笑。

  他大大方方從學宮講師的座位上走下。

  穿過篝火,又從百余個前來求學的學子讓路的通道中走出,董仲舒已經站在了處於最後方的張學舟面前。

  “兩年不見,可好?”董仲舒笑道。

  “我這日子過得……”

  不是處於弄死別人就是處於被人弄死的旅程中,張學舟覺得自己的日子一點都不好。

  他沒明白自己的人生為何是如此顛沛流離。

  這遠較之他現實生活要動蕩。

  如果按行程來計算,張學舟覺得自己這兩年跨越的距離堪稱一場環球之旅。

  “那場禍事之後,大夥兒都過得不好!”

  看著一臉噓唏的張學舟,董仲舒不免也是心有戚戚。

  張學舟過得不好是很正常的事,畢竟董仲舒也過得不太好。

  若非景帝在暗中保護太子,董仲舒覺得嶺南之行不僅沒功勞,掉腦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本以為失蹤的人口忽然出現在巴蜀,董仲舒還挺好奇張學舟這兩年是怎麽過來的。

  他瞅了瞅容貌青澀的張學舟,隻覺對方雖然過得糟糕,但至少應該還算開心,否則沒可能是這副容顏。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對立。

  張學舟的言行滿是苦難,但容貌上則沒有半分苦難的模樣。

  如果不是這家夥遭遇了尊上和景帝交戰時的余波,董仲舒甚至還要認為張學舟小日子過得不錯。

  “董夫子,你怎麽來這兒了呢?”張學舟率先發問道。

  “我有個老友開辦學宮,陛下感覺很有意思,就讓我過來看看”董仲舒道。

  “學宮是什麽?就是圍在篝火堆旁講學?這些人都是來聽講的?”張學舟奇道。

  “文翁的學宮才初創,場地有限,只能先燒點火撐撐場面”董仲舒道:“等朝廷確認了,文翁可以劃下一片區域興修學舍,那又要好很多!”

  “說的是!”張學舟捧場道。

  “這些人都是對學宮有興趣的學生”董仲舒道:“只是當前真心學習的人不多,畢竟一時讀書沒法填飽肚子,當下勸人讀書有些難於讓人認同。”

  “這種事情不好做,我嬸嬸說最窮的就是那些讀書的”張學舟道:“學到最後連豬肉都買不起,說是讀書窮三代!”

  “你嬸嬸這個言論有點過分,其實窮三代的……哎,你們別走呀!”

  董仲舒若有所思剛點點頭時,只見周邊湊熱鬧的求學者頓時散去了十多人,這讓他隨即轉頭喊人。

  “我娘明天還要我去砍柴,我得早點睡!”

  “我肚子餓了,想回家趕緊躺床上睡著,不然我很容易將明天的食物吃了!”

  “我明天要去狩獵,刀還沒磨好呢!”

  “家裡的棉花地沒灌水,我明天要早點起床去澆水,不能在這兒聽講了!”

  “忽然想起自己家裡還有個婆娘,那婆娘見我不歸,肯定在罵我了!”

  “我娘讓我早點生個兒子來幫忙乾活,這個事晚上耽擱不得!”

  ……

  對著董仲舒解釋時,側耳聽聲的人亦是不斷加多,又有人加入了離開的行列。

  此前大夥兒坐得安穩,但離開的人起了個壞頭,顯然將大夥兒的面皮齊齊撕了下去。

  一時各種理由紛紛出口。

  等到事態平息下來時,十余個篝火堆前只剩下不到二十人。

  坐在講學台上,那名叫仲翁的中年人顯然也有幾分猝不及防。

  他詫目看過在不遠處低聲聊天的董仲舒和張學舟。

  這兩人聲音雖小,但處於附近的人可以聽到聲音,而對他而言,想聽清楚也不難。

  短短數句話的交流,這兩人引發了一波心志不堅者的退出潮。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