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有一把刀,出鞘即斬妖》第75章 驚動書院一眾儒者
  第75章 驚動書院一眾儒者

  第75章驚動書院一眾儒者

  趙攀一臉愕然的看著消失在黑夜中的鄰居。

  他已退學兩年,並不知書院狀況,見此刻鄰居的態度,就知季晨在梁洲城的名聲只怕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出名。

  趙攀有一種直覺,季晨歸來之後怕是生活要不得安寧了,就連自己估計都要不得安寧。

  趙攀回到了院子,毫無睡意,季晨的灑脫與豪邁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卻想自己有一天能如季晨那般,刀在手,天下可去。

  終究還是實力太低。

  毫無睡意的趙攀在院中練著刀,忽聞遠處有聲音傳來。於是一縱躍上房屋,持刀戒備,然而,卻讓他看到了震撼的一幕。

  只見遠處一群穿著儒袍的儒者禦空而來,有儒者乘鶴,亦有儒踏雲,有儒者禦劍,更有儒者奔行而至。

  一看那奔行的儒者。

  “謔”

  三條腿

  這狀況直接給趙攀看傻了。

  三條腿奔跑的人就問你見過沒有,那場面,相當炸裂。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三條腿的男人不好找,兩條腿的舔狗到處是。

  這不,三條腿的男人就來了,那三條腿掄的,跟風火輪似的。

  “季北歸在哪兒?為師來接你來了!”

  老遠就有儒者開口喊道,驚的附近居民全都推窗觀望。

  “我日,發生什麽事了,梁洲書院夫子竟然集體出動了,這是有大妖攻入梁洲城了麽?”

  有人驚呼,如此陣仗,怕不是大妖入城了吧!
  “難道是鎮妖司天牢裡面的妖魔破牢而出了麽,竟然驚動了梁洲書院這麽多儒者。”

  “不對,他們的方向不是鎮妖司,也不是城門,剛才有儒者口呼北歸,難道是那兩首千古絕句的作者季北歸,他來梁洲城了?”

  許多人聞言頓時驚動,季北歸竟然來涼州城了!
  季北歸,一個人未至,名已轟傳梁洲城的書生。

  據說他在北荒孤身獨刀戰群妖,不但救了一支商隊,還救了幾個村子的百姓,還做出了兩首豪氣衝天的絕句。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飲不盡的杯中酒,殺不盡的敵人頭!

  這兩首絕句,充滿了無與倫比的俠氣和豪邁,初聞者,無不被其肝膽豪氣震撼。

  這是有著怎樣悲慘的經歷和絕望的過去,才能作出如此豪氣衝天卻又悲涼無比的絕句。

  以至於讓讀過這兩首絕句的人,都想要認識季晨一番。

  許多閨中小姐更是充滿好奇,想要一睹北歸風采。

  能作出如此佳句之人,定然才情蓋世,英雄無雙。

  自古才子惜佳人,美女愛英雄。

  她們甚至能想到季北歸做出這兩首絕句時的場景。

  一個人,一把刀,背對眾生,雖千萬人,吾往矣!
  一眾儒者飛天遁地而來,落在趙攀所在的房頂,給趙攀圍了起來。

  這陣勢,直接給趙攀嚇屁了。

  他知道,這群儒者是衝著季晨而來,誤把自己當季晨了。

  為了避免誤會,也為了給這群儒者保全面子,趙攀連忙在這群儒者開口之前,搶先開口道:“學生趙攀,見過各位夫子。”

  趙攀抱拳,執學生禮。

  他曾是書院的學生,執學生禮也是合規的。

  “趙攀,我知道你。”
    有儒者開口道:“伱曾是書院的學生,聽過我的課,聽說你後來退學了,為什麽不繼續求學。”

  說話之人正是那三條腿的儒者,只是現在第三條腿已經被他收回去了。

  見有儒者還記得自己,趙攀有些激動,連忙回答:“多謝夫子還記得學生,只是學生家裡出現了變故,不得不退學,繼承了家父衣缽,入了鎮妖,現任鎮妖司鎮紅旗,小旗。”

  “原來如此,既為小旗,當為國盡忠,但學業也不可荒廢,有空了可來書院聽課,凡我之課,免費聽。”

  “謝夫子,學生感激不盡。”

  趙攀深深的拜了下去。

  雖然他很清楚,夫子多半是以他為橋梁來拉攏季晨的。但於自己來說,何嘗不是一種造化。

  被人利用,至少證明自己還有被利用的價值。

  最可怕的是連利用價值都沒有。

  “哦!對了,北歸呢,聽說他住你家裡,怎麽不見他的人。”

  儒者畫風一轉,開始詢問季晨。

  “他出城去了,一個時辰前就出去了。”趙攀不敢隱瞞,如實回答。

  “出城去了?”

  一眾儒者疑惑。

  “這麽晚了,出城去幹什麽?”

  “他乃鎮妖司黑旗,接到任務,出去鎮妖。”趙攀解釋說道。

  “鎮妖而已,那也不用這大晚上的出城!”

  一眾儒者疑惑,哪有大半夜出城的,什麽鎮妖任務如此緊急。

  “北歸兄乃性情中人,豪邁灑脫,說走就走,他行事作風,學生亦不能理解。”

  面對這群儒者,趙攀不敢得罪,連忙說道。

  朝廷重文,書生多有豁免權,達到儒者境界後,尤更甚之。

  有時鎮妖司遇到棘手妖物,都要請這群儒者出手,可見他們地位有多高。

  有儒者感歎,“此子確實豪爽之人,不然也做不出那種絕句。”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有儒者念叨這這兩句詩,越念越震撼,達到他們這種境界的大儒,已經能真正感受到這兩句詩中所蘊含的莽莽浩然肝膽之氣。

  只有經歷過大環境,大起大落之人,才能做出如此之詩。

  因此,他們才不顧身份的來搶人,能做出如此之詩,此人稍加打磨將來必成儒聖。

  他們卻不知道,這半句詩,是譚嗣同變法失敗,在獄中的絕筆詩。

  這首詩包含了當時變法的滾滾洪流,失敗時的自赴一死,慷慨激揚,仰笑蒼天,凜然刑場,而留下的是那如莽莽昆侖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

  所以才會有越念越震撼的感覺。能體會到譚嗣同當時那種想救天下於水,卻又無能為力的心境。

  成敗不過一線之間,為什麽失敗的卻是我們。

  得知季晨已經出城,一眾儒者也知白跑一趟,隻好先回書院,等季晨歸來後再說。

  ……

  遲到的更新,抱歉,

  今天太忙了,終於在十二點之前更完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