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洪荒鎮元子》第47章 昆侖山(二合一章)
  第47章 昆侖山(二合一章)
  鎮元子與三清、東王公離開妖族天庭,一路向著西南而去。

  凡是遇到先天靈氣濃鬱之處,幾人就會降下祥雲,稍微盤踞幾日,逍遙自在,猶如神仙般的日子。

  然而,讓三清、東王公有些無語的是,每次降下祥雲,鎮元子都會收集各種靈根仙草,甚至一些看上去十分普通的草木都不曾放過。

  “道友,這株萬年白色牡丹就不要摘取了吧!”

  “以道友的道行神通,這株白色牡丹幾乎沒有任何用處。難不成,道友是打算裝點萬壽山中的景致?”看著鎮元子將一株萬年白色牡丹收入玉匣裡面,玉清道人忍不住出言問道。

  此時洪荒世界裡面先天靈氣上算濃鬱,莫說是區區一株萬年白色牡丹,便是萬年朱果都是隨處可見,猶如雜草一般。

  可不知鎮元子是如何想的,竟然到處收集這些草木。

  “道友說的甚是,貧道正是打算將此白色牡丹栽種到山中,裝點萬壽山的景致,俱時可以邀請諸位道友一同欣賞萬千花草,豈不美哉!”

  說著話,鎮元子將玉匣收入衣袖裡面,含笑說道:“此外,我那萬壽山中生靈稀少,觀中更是只有清風明月兩位童子與一頭坐騎而已。”

  “這些花草若有機緣化形而出,當做侍女宮娥,也可增添一些色彩。”

  此番在妖族天庭之上,鎮元子見到成群結隊的宮娥仙女,翩翩起舞,俱是妖族中萬裡挑一選撥出來的絕色佳麗。

  他不由想到前世中的天庭,同樣有著成群結隊的宮娥仙女。

  只不過,這些宮娥仙女幾乎都是萬千草花化形而出,不僅美貌傾城,更擅長打理一眾靈根仙草。

  而萬壽山中,正好有著大量靈根仙草需要打理。

  聞言,玉清道人不由苦笑一聲,他又不是沒有去過萬壽山五莊觀,更見過萬壽山中的一眾珍稀靈根仙草,數目之多,比之妖族天庭都絲毫不差。

  何須一些普通花草裝點!
  然而,鎮元子依然沿途收集著一眾草木,猶如刮地三尺一般,見草割草,見樹撥樹,甚至連一些無用的花草,都打算將其栽種回去。

  哪有半點大神通者的樣子。

  見鎮元子依然如此,玉清道人苦笑一聲,說道:“這些年來貧道三人也曾收集了一些靈根仙草,可以送給道友一些種子。”

  對此,太清道人、上清道人齊齊點頭。

  “貧道的純陽洞天裡面也有一些靈根仙草,同樣可以送給道友一些種子。”東王公也開口說道。

  “多謝諸位道友。”鎮元子將一株荷花收入衣袖裡面,露出一絲滿意神色,有了這些花草,足夠點化出一些草木精靈,打理萬壽山中的一眾靈根仙草。

  不過,鎮元子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此時距離巫妖二族大劫不知還剩下多少時間。

  一旦巫妖二族大劫爆發,不周山倒塌,致使洪荒世界中的先天靈氣不存,到時再想收集一眾花草或是靈根仙草就晚了。

  故而,鎮元子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等來到西南之地時,已經是數十年時間過去。

  “此處便是西南之地。”鎮元子站在祥雲之上,指著遠處的廣闊天地。

  “此地倒是一處清修之地。”太清道人不喜歡熱鬧,故而對於眼前的西南之地,十分滿意。

  此地不僅十分清靜,沒有不周山一地的嘈雜,而且還有鎮元子說的仙山福地,端是一處上佳的清修之地。

  “大師兄說的不錯,西南之地少有生靈修士,我等正可立下一處道場,各自收錄門人弟子,光大我等三清一脈。”玉清道人也覺得西南之地不錯,沒有巫妖二族的紛爭,極為適合立下一處道場。

  再說,此地遠離洪荒內陸,不染因果,不招是非。

  “其實,西南之地並不算是多麽荒蕪,只是遠離洪荒內陸而已,又鄰近洪荒西部,少有仙山福地,這才顯得有些荒蕪貧瘠。”鎮元子感受著西南之地的先天靈氣。

  雖然不如洪荒內陸濃鬱,卻也遠遠勝過洪荒西部,跟萬壽山所在之地,幾乎相差無幾。

  這時玉清道人忍不住向著鎮元子問道:“道友,不知你說的仙山位於何處?”

  幾人眼前都是一些普通山川,即使有著仙山也僅是普通仙山,當不得仙山福地。

  “哈哈,道友莫急,這才剛到西南之地,距離貧道說的仙山,尚有一段距離。我等正可一邊遊山玩水,一邊前往西南之極。”

  說著話,鎮元子打量著下方一處大山,說道:“這西南一地風景,跟洪荒內陸多有不同,幾位道友正可體驗一番。”

  “此地與洪荒內陸,確實有所不同,我等若是在此立下道場,當需了解一番,做到心中有數。”太清道人說的不是了解西南之地的風景,而是打算了解一下有沒有同道在此潛修。

  當下幾人在鎮元子的指引下,繼續往著西南之地深處而行。

  越是深入西南之地,遇到的窮山惡水越多,幾乎少有靈秀之地,自然沒有什麽珍稀靈根仙草,甚至一些花草都少之又少,連鎮元子都懶得收取。

  至於同道修士!

  更是一位也未曾遇到過,只有一些異獸盤踞。

  對三清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消息。

  然而,一路行來,西南之地到處都是荒山。

  幾人一直未曾看到,鎮元子所說的仙山。

  這一日,幾人站在祥雲之上,遠遠就能望到一處萬丈高大的山脈,連綿起伏,霧氣蒙蒙,祥雲朵朵,景象十分壯觀。

  山中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滿山青染染;萬節修篁,含煙一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生香。

  嶺上蟠桃紅錦爛,洞門茸草翠絲長。時聞仙鶴唳,每見瑞鸞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瑞鸞翔處,毛輝五色彩雲光。白鹿玄猿時隱現,青獅白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果乃勝天堂。

  看著眼前的仙山,三清臉上齊齊露出驚訝神色。

  “此山聚西南之地靈秀集於一隅,難怪其它地方皆是荒山。”太清道人驚歎一聲。

  “咦?”這時玉清道人突然向著西方望去,“此地竟然還有一處仙山!”

  只見西面百萬裡之地,還有一處仙山,其上有著白雪覆蓋,先天靈氣濃鬱,山中四季如春,鳥鳴丹樹內,鶴飲石泉旁。

  竟然不比眼前的仙山相差多少。

  這兩處仙山,雖說非是什麽洞天福地,無法自成洞天世界,可其卻是聚萬裡峰巒地脈於一身,鍾秀靈慧,便是在洪荒內陸也是十分罕見。

  “西南之地深處,竟有這等仙山,真是難得可貴。”東王公望著眼前的仙山,驚歎不已。

  “此地乃是鎮元子道友發現的,我等兄弟三人佔據東方一處仙山即可,西面的仙山,道友不妨將其佔下來,建立一處別院如何!”太清道人對著鎮元子說道。

  “貧道有萬壽山已經是天大的造化,怎可貪得無厭,奪了她人機緣。不如將此山留給其她同道修士。說不得,以後三位道友還能多上一位鄰居。”鎮元子看著不遠處的西昆侖,突然想到西王母。

  這東西兩處昆侖山,看似離著不遠,皆在昆侖山脈之中,實則則是一陰一陽,分為兩條地脈,將西南之地一分為二。

  不然,即便西王母出身來歷不凡,又是一位大神通者,將來亦是難以跟聖人做為鄰居。

  “道友乃是真正的有道之士,貧道佩服!”太清道人聽到鎮元子的話,不由心生敬佩。

  “將來不知會是哪位道友有些福緣,不僅可以佔據此等仙山,還能與三位道友做為鄰居。”聽到鎮元子的話,東王公不由感歎一聲。

  對此,鎮元子僅是笑而不語,沒有提起西王母。

  “此地乃是道友發現的,還請道友取上一個名字!”這時玉清道人收回目光,突然對著鎮元子說道。

  “此言甚是。”太清道人、上清道人齊齊出言讚同。

  “此地既然是西南之地,聚天地之靈秀,不如就叫昆侖山!”鎮元子沉思片刻說道。

  “昆侖山?”玉清道人目光一凝,口中自言自語說道:“西南之極,昆侖山脈,好名字。”

  “這東西昆侖山峰的名字,不如留給幾位道友。”鎮元子轉身對著三清說道
  “這處東昆侖山,便叫玉虛峰如何?”聽到鎮元子的話,玉清道人心中一動,隨即將其取名為玉虛峰。

  太清道人與上清道人略微念道幾遍,便點頭同意下來。

  “幾位道友,不如先到玉虛峰中立下一處道場,順便看看山中可有什麽靈根仙草。”鎮元子心中一動,想到鴻鈞道祖的造化玉碟,好像就是在昆侖山中得到的。

  可見昆侖山鍾靈錦繡,其中定然有著一些不錯的靈根仙草。

  此言一出,嚇得玉清道人心中一慌,以鎮元子一路上的刮地三尺,這昆侖山非得讓其搜刮乾淨不可,只怕連裝點用的草花都剩不下。

  見此就連向來清靜無為的太清道人,嘴角都抽搐了一下,上清道人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非是三清在意一些花草,而是倘若山中草木都被搜刮乾淨。

  俱時三清只怕也得跟鎮元子一道,到處收集花草,用來裝點玉虛峰。

  想到這裡,玉清道人不由渾身一哆嗦。

  “咳咳,若是山中有什麽珍惜靈根仙草,道友盡管將其收取起來。”玉清道人輕咳一聲,說道:“不過,那些普通花草對道友無用,不妨將其留在山中。”

  一旁的東王公差點笑出聲來,說道:“玉清道友,可是怕鎮元子道友刮地三尺!”

  玉清道人頓時面露尷尬。

  “哈哈,幾位道友放心,貧道僅是收集一些靈根仙草的種子即可。”聽聞此言,鎮元子輕笑一聲,他自然不會將昆侖山中的草木搜刮一空。

  何況,前世昆侖山中並沒有什麽珍惜靈根,更無先天靈根。

  即便以前昆侖山中有過先天靈根,也早被鴻鈞道祖給收取走了。

  想到分寶崖上的一眾先天靈寶,鎮元子不由嘴角一抽,可想而知,鴻鈞道祖早些年裡面,不知在洪荒各處收集到了多少靈寶與靈根。

  跟鴻鈞道祖比較起來,鎮元子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當然一些不錯的靈根仙草,昆侖山中還是有的。

  當下幾人來到昆侖山中,到處逛了起來。

  正如鎮元子想的一樣,昆侖山中非但沒有什麽先天靈根,連珍稀的靈根仙草也是少之又少。

  大致逛了一圈,鎮元子僅收取了幾株還算不錯的雪蓮,以及一些先天靈玉。

  不得不說,昆侖山中的先天靈玉十分不凡,似乎是蘊含著一絲造化之氣,不管是用來煉製丹藥,還是煉製宮殿都是不錯的靈材。

  三清也收取了大量先天靈玉,在玉虛峰立下一處宮殿,看上去有著毫光衝天,瑞氣千絛。

  實則,這處宮殿內僅是簡單裝飾了一番,裡面空蕩蕩的,只有一些白玉柱子,用來支撐宮殿,以及幾個蒲團。

  遠未有聖人道場的氣勢。

  幾人走到宮殿裡面,太清道人對著鎮元子開口謝道:“此番得此昆侖山,全賴道友指引,貧道三人在此謝過道友。”

  “幾位道友無需如此。”鎮元子含笑說道:“此昆侖山乃是與三位道友有緣,非是貧道的功勞。”

  三清再次道謝一番,幾人才各自坐到蒲團上面。

  “如今三位道友得此仙山,我等不如演法論道一番,正好可以整理上次鴻鈞老師講道所得。”鎮元子提議說道。

  “鎮元子道友的話,正合貧道的心思。”東王公自是讚同不已。

  “自當如此。”太清道人、玉清道人、上清道人齊齊讚同。

  距離上次紫霄宮講道,僅僅過去上百年時間,幾人都未曾整理完聽道所得,如今正可互相驗證一番。

  鴻鈞道祖講的一眾修行法門與各種法則之道,眾人不可能一一將其記下,難免有著疏漏,幾人正可趁機互相驗證一番,察缺補遺,遠比自己一個人閉關苦修強得多。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