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生修仙:從掌控自身精元開始》第236章 眾生的過去和未來(上)
  第236章 眾生的過去和未來(上)

  摩尼寺中。

  張耀和真慧辭別了通元方丈,越過了大雄寶殿,向大覺殿而去。

  隨著兩人的深入,周遭也是越來越寂靜,就連那震蕩百裡的雄渾鍾聲,都變得似有似無起來。

  片刻後:
  在真慧和尚的帶領下,張耀終於見到了號稱十二殿第一的大覺殿。

  “清虛居士。”

  真慧和尚雙手合十,低頭道:

  “師尊就在殿中,我就不打擾了,這便退下。”

  “好,有勞大師了。”

  張耀微微頷首,客氣的回了一禮。

  等真慧走後,他才抽回目光,抬頭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宏偉殿堂,便灑然一笑、邁步上前。

  “咚、咚、咚……”

  大覺殿的地面是古樸的灰色,給人蒼茫枯寂之感,沉穩有力的腳步落下、一步步如同錘擊重鼓。

  張耀進入正殿,第一眼就看到了那龐大的玉璧,見到了上面山河地陸之形,看到了黑氣和金光的糾纏,頓時心神一震。

  他立刻意識到了——他身處的這座大覺殿,就是善功體系的絕對核心、中樞之所在。

  而在玉璧之下:

  一位身材瘦削的老僧,獨自枯坐在偌大的玉璧之前,形單影隻、隻留下一道背影。

  “通行大師。”

  張耀在殿中停步,主動稽首一禮:
  “貧道清虛,應邀來訪。”

  他的話音回蕩在空曠的大覺殿內:

  摩尼玉璧前的老僧,終於緩緩站起、轉身,露出一張再尋常不過的面容,白淨而無須、只有兩條長長的白眉。

  “貧僧通行,見過清虛居士。”

  通行羅漢回了一禮後,示意道:

  “居士,請。”

  張耀微微頷首,來到玉璧之前的另一座蒲團前,和通行羅漢對坐。

  兩人對視一眼:
  張耀看到了深不見底的幽潭,通行看到了浩瀚汪洋上的漩渦。

  “百聞不如一見。”

  張耀主動收回目光,微微低頭表示尊敬,開口道:

  “今日得見通行羅漢,方知‘八方通行、中原無阻’的威名,名副其實。”

  “昔年武勇,不提也罷。”

  通行羅漢微微一笑,開口道:

  “我已是塚中枯骨、昨日黃花,倒是清虛居士年歲尚小、勇猛精進,日後的成就必然在我之上。”

  “大師抬舉我了。”

  張耀謙遜的回應了一聲。

  兩人寒暄客套幾句後,通行羅漢便忽的開口道:

  “居士對我摩尼國的善功制度怎麽看?”

  “嗯?”

  張耀愣了一下,心中念頭翻湧。

  他有點摸不清這老和尚的想法,便一板一眼的開口答道:
  “這當然是極好的。”

  “善功制度之下,眾生皆得享太平盛世、修士能得功果,更切合佛門的出世入世之道,堪稱完美。”

  若是沒有魔穴之中的發現,他的這番評價也不能算錯。

  明面上看,善功制度確實是盡善盡美,更方便佛門修士身體力行的行善事、積功德,有助自身開悟和心境增長,奠定了摩尼寺強盛的根基。

  若沒有善功制度的存在,摩尼國也不可能誕生如此之多的金身羅漢,興旺發達直到今日。

  可結合魔穴中的發現、以及張耀事後的秘密調查,那善功制度的存在就很成問題了。

  只是,張耀還不清楚這老和尚的真實意圖,自然不會暴露自己的秘密。

  “居士何不直言呢?”

  通行羅漢果然對這番回答不滿意,搖搖頭道:
  “世間萬物,有明便有暗、有光便有影。”

  “居士隻提光明面,對陰暗面閉口不談,這卻不夠坦蕩。”

  “嗯?!”

  張耀心中陡然一驚,立刻意識到了他這番話意有所指。

  他的念頭急速閃爍之時,眼角余光又注意到了一旁的模擬玉壁,心中頓時‘咯噔’一聲,隱隱猜到了什麽。

  但他明面上還是選擇了裝傻充愣,皺眉道:
  “大師這番話是何意?善功制度有何等陰暗面,我怎麽會知道?”

  通行羅漢微微一笑,開口道:

  “那長樂山魔穴之下的‘黑獄’之景,居士不是親眼所見嗎?”

  此言一出,大覺殿中立刻變得寂靜一片。

  “……”

  張耀沉默半響,眼神變得淡漠起來,語氣稍冷:

  “貧道一時自大失察,又心懷僥幸,竟落得把柄於人、也算無話可說。”

  “可若大師以為,拿這個把柄就能要挾住貧道,那就可大錯特錯!”

  他當初事變之際,靜坐長樂宮中,本就存了魚死網破、鬧個天翻地覆的心思。

  本以為事情已經過去,沒想到摩尼寺的監察手段比他想象的還要可怕的多,竟連濁氣橫行的魔穴中都能探查的一清二楚。
    今日東窗事發,等於他的身家性命都落於這通行老僧的一念之間,這讓他暗自懊悔的同時,余下的唯有堅定念頭、殊死一搏。

  妥協是不可能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有的是東山再起的本錢。

  可出乎他預料的是:

  “居士誤會了。”

  通行羅漢站起身來,竟深深的躬身一禮,口中滿是慚愧之意:

  “先前,我和居士素未謀面,無甚交情,今日才有短暫的相聚之機。”

  “貧僧是不得已,才從此事切入來試探居士心意,但絕無持柄相脅之意,此心如來可鑒!”

  “哦?”

  張耀眉毛一挑,聽出了他言語中的真心實意,神色稍緩,開口道:

  “既是如此,那就請大師坐下再談吧。”

  “好,多謝居士體諒。”

  通行羅漢雙掌合十行了一禮後,才重新落座。

  等他剛剛坐下,張耀便直接了當的開口問道:
  “長樂山之事,是我一時私心過甚、頭腦發昏,不慎冒犯了摩尼寺的忌諱,我甘願認罰。”

  “不知摩尼寺要怎麽處置我的過錯?”

  地魂結晶之事不能暴露,他就只能將過錯攬在自己身上,順帶看看這老和尚葫蘆裡賣的是什麽藥。

  可出乎他預料的事再一次發生了:

  “居士想錯了。”

  通行羅漢緩緩開口道:

  “你的事,摩尼寺並不知道,只有我知道。”

  “當時,你的舉動確實有些莽撞,險些就觸動了大覺殿的預警機制,但被我阻止了。”

  說到此處,他頓了一下,似乎是怕張耀心有顧忌,開口指了指一旁的玉璧:

  “居士不必擔憂,我們身在摩尼玉璧之下、處於無盡濁氣和眾生願力交匯的中樞之地,沒有任何人可以窺探我們的交流。即便是元嬰真人、大阿羅漢,也不例外。”

  “所以,接下來的交流,居士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有所忌諱。”

  張耀聞言,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一時間沒有開口。

  他是萬萬沒想到:
  這位被譽為摩尼寺五百年來的佛法、神通第一人,未來的大阿羅漢,竟然和摩尼寺高層不是一條心的。

  那他究竟有什麽目的?又為什麽要替自己隱瞞長樂山魔穴的事?因為自己有利用價值?
  諸多念頭,在張耀的腦海中浮沉不定,半響後他才開口道:

  “大師究竟想要說什麽?”

  通行羅漢並未正面回答,而是話鋒一轉,開口道:

  “居士可曾知,這人是可以被‘馴化’的。”

  “馴化?”

  張耀眯了眯眼,不動聲色道:

  “大師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簡單。”

  通行羅漢不疾不徐的開口道:

  “正如人養育豬羊,挑選其中肥壯好養活的育種,如此十數代、乃至數十上百代之後,豬羊之種和先祖已大有不同。”

  “豬羊如此,人亦是如此,也要遵循這個規律,並不比牲畜、蔬果、稻粟要高貴。”

  “可摩尼國中的百姓凡俗,卻明顯的違背了這個規律,居士難道就看不出來?不覺得奇怪嗎?”

  張耀聽到這裡,也明白了通行羅漢的意思。

  人是可以被馴化的,一代代傳承的規矩、禮法、制度,乃至文化、風俗、習性,都會改變人、約束人。

  按照這個理論來推演:
  摩尼國內施行善功制度,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那早就不該有什麽‘惡人’了。

  試問一下,一個男童如果生長在完全沒有女性的世界裡,他就永遠也無法真正理解‘女性’這個概念的全貌。

  而一代代的導人棄惡從善、懲惡揚善,也是一個效率極強的馴化過程、更關鍵的是改變了整個大環境。

  在摩尼國,惡人是實打實的會遭受懲罰、會被佛門修士追剿,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得不償失;而行善事、做善舉的善人會被頌揚、被獎勵,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和名聲等好處。

  那如此下去,只要幾代人的時間,‘惡人’這個概念就會從迅速的從國境中消失,甚至不復出現。

  如果家家戶戶的子孫兒女,從小接受的教育就要勸導向善,接觸的所有人也都是身體力行的扶危助困、樂善好施,那怎麽可能還會有‘惡人’的存在?

  或許會無意中犯錯,或許心中會誕生惡意,但主觀的、自發的惡行,如偷盜、搶劫、殺人放火等等,在這種環境下是不應該存在的、也不可能延續下去。

  但摩尼國今日的一切,顯然不是這般模樣,善行佔據主流、但惡行也沒有消失,善惡之爭是永遠的主題。

  “……大師的意思我明白了。”

  張耀緩緩開口,語氣低沉:

  “如果善功制度沒有問題,那早在數千年之前,摩尼寺就該成為真正的地上佛國、極樂淨土。”

  “可它偏偏沒有,而是至今還陷在善惡之爭的輪回之內,顯然善功制度從根本上就是有問題的、根本不是為了推行善舉……”

  “居士果然是一點就透!”

  通行羅漢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由衷的笑容。

  “一點就透?我隻怪自己愚鈍不堪。”

  張耀自嘲一笑,開口道:

  “我當年也曾混跡凡塵許多年,不曾想高高在上、飛來飛去太久了,竟已忘了人間模樣了。”

  “若不是大師警醒,我甚至都沒發現,這摩尼國的凡間有什麽問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