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43章 義務工
  第43章 義務工

  盛希泰才九歲,吃了四個包子,已經是不少了。

  “這包子裡頭肉多,油水大,萬一降著怎整?

  就算沒降著,晚上你再起來鬧肚子呢?”張淑珍氣的瞪了小兒子好幾眼。

  “你也是,光顧著自己吃,也不看看孩子。

  他才多大啊,吃四個包子還不算完?撐壞了可怎整?看病不用錢啊?”

  後頭這話,是衝著盛連成說的。

  盛連成正吃著飯呢,沒想到竟無辜被兒子牽連了,他一臉茫然的看著妻子。

  “那小孩子有幾個不貪嘴的?家裡好不容易包回包子,今天這包子又好吃。

  孩子樂意吃那就吃唄,我還能說不讓怎地?”

  “你少拿話對付我,等著他吃傷了,半夜難受的時候,你管啊?”

  張淑珍瞪了丈夫幾眼,沒好氣的說著。

  這男人啊,心粗的不像話,成天除了上班乾活,回家來啥事情都不操心。

  “得,聽見你媽說啥沒有?
  你都吃四個包子了,不能再吃,當心吃壞了。”

  盛連成伸手,摸了摸兒子圓滾滾的小肚子,笑呵呵的勸說道。

  老兒子嘛,總是要多疼幾分的。

  盛希泰手上挨了一下,倒是沒多疼,只是感覺還沒吃夠。

  可父母都說不讓吃了,他也不敢違抗,於是委屈巴巴的往後挪了幾下,倚在牆上,瞅著別人吃飯。

  其他幾個大的,吃東西都有數,各自吃三四個,最多不過五個包子,也都停了下來。

  正好這時候,場裡大喇叭開始喊了。

  說是晚上七點,俱樂部要舉行動工奠基儀式。

  讓吃完飯的各家職工、知青,還有中學生,都要積極參與。

  “都吃飽了?要是吃飽了就收拾收拾,咱也過去吧?

  這是場裡的大事兒,咱都是集體的一份子,該出力就必須出力。”

  盛連成也不吃了,於是招呼著幾個兒子,趕緊收拾下,去參加義務勞動。

  林場俱樂部新址,選在了球場的東面,佔地不小。

  傍晚時分,俱樂部的施工工地上,鑼鼓喧天、彩旗飄揚,林場的廣播大喇叭裡,更是歌聲震天響。

  已經吃過晚飯的職工還有學生、知青,或是扛著鐵鍬,或是推著獨輪車,興衝衝的朝著這邊走。

  有的人更是嘴裡還嚼著乾糧,很明顯晚飯都沒吃完,就急忙過來參與勞動了。

  盛連成領著三個兒子,各自扛著家什,一起來到了工地。

  大家夥人見面,都笑呵呵的打招呼,再嘮幾句,暢想一下俱樂部建成以後的樣子。

  那邊施工員早已經把線樁打好了,前來乾活的人,按照施工員的要求,分散到四周,開始挖地槽。

  這年月的人,很有集體榮譽感,參加集體勞動的積極性也特別高。

  全場職工,只要身體健康能參加勞動的,都來了。

  就連中學生,甚至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也都來參加勞動。

  場裡運送工人的內燃機,拉著臨時加掛的掛車,沿著臨時鋪設到工地上的鐵軌,運來石頭。

  眾人分工合作,有人拿著鐵鍬挖地槽,有人跑去卸車,還有人去攪拌砂石水泥。

  等這邊地槽挖到一定深度,很多人就往地槽裡壘石頭,運送、澆灌混凝土。

  整個兒工地上,人們爭先恐後、乾勁十足,沒人偷懶。

  每一個參與勞動的人,都熱情滿滿,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小孩子們不能參加勞動,就遠遠的看熱鬧。

  還有幾個女知青,覺得幫不上忙挺著急,索性就去廣播室,給大家唱歌,鼓舞士氣。

  周青嵐被人家拽著,也去了廣播室唱歌。

  她嗓音清潤透亮,歌聲悠揚,十分動聽。

  乾活累了的人們,直起腰擦擦汗,忍不住也多聽一會兒,然後誇讚一句。

  “哎?這是誰唱的啊?還怪好聽的呢。”

  陳維國的弟弟陳維民,小時候被火車軋了,失去一條腿和一隻手,無法參加這樣的勞動。

  為了鼓舞士氣,當場就作了一首抒情詩,也拿到了廣播室去朗讀。

  “基建會戰的歌聲,響徹在林海的夜空。義務勞動的大軍,滿臉綻開笑容……”

  “嘿,還得是咱弟弟啊,你聽聽,這文采,棒極了。”

  盛希平跟陳維國幾個正好在一起呢,一邊乾活一邊聊天,盛希平忍不住就誇了陳維民。

  “是啊,小民真的是可惜了。

  你說這孩子長的儀表堂堂沒得挑,學習好,能寫會算,還心靈手巧啥都會乾。

  你瞅瞅他用左手寫的字,比咱右手寫的都漂亮。

  就是可惜了啊,少了一條腿和一隻手。

  眼下還念書呢,不知道愁不知道憂的,將來可怎整?”

  一說起陳維國的弟弟,王建設、高海寧等人都忍不住歎了口氣。

  陳家跟盛家也一樣,都是從曙光林場搬過來的。

  陳維民六歲的時候,跟幾個孩子跑出去玩,結果就過了一個小橋,上了小火車的火車道。

  那天正好有小火車推著幾節台車經過。

  也巧了,在附近值守的人跑回場部打掃衛生,沒人看守那個路口。

  小火車繞過一個彎衝出來的時候,孩子們都傻眼。

  陳維民最小,跑得慢,結果一個不小心摔在了鐵軌上。

  火車呼嘯過去,軋斷了孩子一條腿和一隻手。

  幸虧有人經過看見了,連忙喊停了小火車,又叫來人,把孩子送到醫院去搶救。

  六歲的小維民好歹保住了一條命,卻成落下了殘疾。

  “也不愁,小民挺堅強的,又多才多藝啥都會。

  不說別的,就他這筆杆子,放眼咱場,誰能比得了?

  將來啊,人家保不齊比咱還混的好呢。”

  盛希平見好友陳維國唉聲歎氣,忙出言安慰。

  他這話倒不假,後來陳維民招工當上了大集體工人。

  還成了大集體工會主席,娶了個身體健康、挺漂亮的媳婦呢。

  後來大集體黃了,人家又調去了松林電視台當編輯,還出了好幾本書。

  是林業局有名的作家,那可不是一般人。

  其他人本想說,這年月光會耍筆杆子有啥用?還能指望筆杆子養活老婆孩?
  可是看著陳維國那神色低落的模樣,大家夥兒也不好再說啥了。

  “對,對,希平說的在理,小民聰明又能乾的,將來肯定有出路。”

  陳維國知道,兄弟們這是在安慰他,於是打起精神來,跟大家夥繼續乾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