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367章 大舅哥回來了
  第367章 大舅哥回來了
  眾人的疑惑,一直到盛雲芳她們收拾廚房,把鍋裡的餃子湯盛出來之後,才算找到原因。

  一枚硬幣,安靜的躺在鍋底,原來是有個包錢的餃子煮破了,錢掉在了鍋底沒撈出來。

  “我就說麽?這錢能去哪兒?合著是餃子掙了啊。”

  除夕的餃子破了不能叫破了,得叫掙了,也是討口彩借的吉利話。

  在過去一直流傳這樣一個故事。

  說早年間有個大地主,家裡雇了不少長工,年三十的時候煮餃子,那負責煮餃子的長工姓裴。

  地主過去問一句,“餃子掙了沒有?”

  那姓裴的長工就來了句,“有我老裴在,一個也掙不了。”

  結果那一年,地主家各種事情不斷,到年底一算帳,真的是一分錢沒掙。

  所以後來人就特別在意,年三十的餃子,一定得說掙了才行。

  不少人家,三十晚上兒媳婦煮餃子,婆婆會特地過去問一句。“餃子掙了沒?”

  會說話的媳婦就說,掙了,掙老多了。婆婆一聽就特別高興。

  那不會說話的媳婦就說,沒有,一個也沒掙,我煮的可好了。婆婆聽見這話,能氣歪了鼻子。

  “得了,這錢也別往外撈,就這麽留著壓鍋吧。”

  張淑珍看著鍋底的錢挺高興,擺擺手對閨女們說道。

  過年期間鍋裡不能空著,就算不做飯,也得放點兒東西,比如豆腐、饅頭、魚之類,寓意家有余糧,日子好過。

  張淑珍年前也是特地去換的大豆腐,專門留著壓鍋用。

  多這一枚硬幣也不算啥,留在鍋裡,正好討個好彩頭。

  收拾好廚房,盛連成夫妻坐到了南炕上,盛希平領著媳婦和弟弟妹妹,一起給父母磕頭拜年。

  “爸、媽,過年好。”

  “哎,好好,都好,都好。”

  盛連成和張淑珍都笑的合不攏嘴,趕緊讓孩子們起來,然後掏出紅包挨個兒發。

  那邊兒已經有點兒困了的盛新華,看見紅包立時就瞪大了眼睛,顛顛兒跑到爺爺奶奶跟前兒,仰著小臉、一臉期盼的看著爺爺奶奶。

  “哎呦,我孫子這是也想要紅包了是吧?來來,爺爺這兒有,爺爺給。”

  盛連成掏出來事先準備好的紅包,遞給了盛新華。

  盛新華眉開眼笑的接過來紅包,他不會說拜年的話,就湊過去,在爺爺臉上親一口。

  “新華,你這紅包拿的容易啊,連磕頭都不用,紅包就到手了。”盛希平見了,故意逗孩子。

  “紅包可不是那麽好拿的,你得像我們剛才那樣,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才行啊。”

  盛新華拿著紅包,正稀罕的來回翻看呢,聽見爸爸的話,便滿臉疑惑的扭頭看過去。

  那雙大眼睛裡裝滿了疑惑,磕頭是啥?娃太小,根本不能理解。

  “他那麽點兒的孩子,懂什麽磕頭啊?你一天天的,淨會熊你兒子。”

  張淑珍一看,瞪了大兒兩眼,趕緊把孫子抱在了懷裡。

  “不用聽你爸的話,你還小呢,啥都不懂,等你大了再說。”

  小新華乖乖坐在奶奶懷裡,手裡拿著紅包,稀罕的各種擺弄。

  平常時候,盛新華都是七八點鍾就睡覺,今天過年,小家夥愣是熬到了吃完餃子。

  吃飽喝足,又拿到了紅包,小家夥就有點兒困了,不停的揉眼睛。

  “呀,新華困了,老頭子趕緊給鋪被,哄孫子睡覺。”

  張淑珍一看孫子揉眼睛,知道這是困了,趕緊招呼盛連成鋪被。

  自打周青嵐檢查出又懷孕了之後,盛新華晚上就是跟奶奶一起睡覺。

  這些日子小娃早就習慣過來,困了也不找媽媽,不用媽媽哄。

  盛新華今天熬的太晚,真的是太困了,那頭鋪上褥子,把他放被窩一放。

  小家夥攥著紅包閉上眼睛,沒多會兒就睡著了。

  “行,都去睡吧,早晨還得拜年啥的,別起太晚讓人堵被窩了。”

  時候不早,張淑珍擺擺手,示意眾人該睡覺都睡覺去。

  林場工隊年後放假到初七,初八上山乾活,科室基本上也是跟著工隊走。

  當然了,保衛科情況特殊,初一到初七,每晚要安排倆人值班。

  忙活了一年,到這個時候,誰不想好好休息一下?
  初一初二就在林場裡轉轉,互相串門拜個年。

  下午幾個好友湊一起,弄點兒好酒好菜喝一壺,邊喝邊聊,吹吹牛,侃侃大山,一天也就這麽過去了。

  初三開始,各家媳婦該回娘家的回娘家,該走親戚的走親戚。

  今年前川林場的產量再創新高,先進生產單位算是跑不掉了。

  場裡領導高興,特地安排了一趟車,想要去曙光林場、開峰林場,或者松江河的,都坐這趟車下去就行。

  初三這天一大早,張淑珍就起來做好了飯。

  吃過早飯後,盛希平和周青嵐收拾了東西,給盛新華穿戴整齊,準備去小火車站坐車。

  “老大,路上多注意點兒啊,青嵐現在是雙身子,新華還小,別磕了碰了的。”

  臨出門前,張淑珍和盛連成千叮嚀萬囑咐,就怕盛希平不用心。

  按理,周青嵐懷孕還不到三個月,不應該折騰這一趟。

  這時候天冷路滑的,萬一有點兒啥閃失,不光孩子有危險,大人也遭罪。

  可年前周青揚回家探親了,說是年後初六就得走,周明遠特地打電話來林場,希望周青嵐年後能回去一趟,一家團圓。

  周青揚好幾年才回家一次,盛家也不好說不讓周青嵐回去團圓。

  幸好周青嵐懷老二一直也沒啥反應,吃的好睡的香,身體倍兒棒,盛家老兩口也能安心點兒。

  “爸、媽,你們放心吧,我會照顧好他們的。”

  盛希平應了一聲兒,將盛新華抱在懷裡,抬手給兒子整理一下帽子和圍巾。

  “車上都是咱林場的人,互相都有照應,到松江河那邊,大哥和青越去接,放心吧,沒事兒的。”

  盛希平事先打電話都跟周家那邊商議好了,周明遠夫妻知道閨女的情況,所以安排了兒子去接站。

  “行,你們路上注意點兒。老二、老三,快點兒,把東西幫著你大哥送去車站。”

  這一早晨,張淑珍已經叮囑了好幾遍,眼見著發車的時間快到了,不能再磨嘰。

  於是張淑珍招招手,讓老二老三幫忙,把那頭大包小裹的東西全都送車站去。

  前川林場是北線上最大的林場,離著長白山近,森林資源豐富,林場每年產量都很高。

  場子效益好,工人的福利待遇都比其他林場高,所以周圍林場的姑娘,都愛找前川的小夥子。
    正月初三,出門子的姑娘回娘家。

  前川林場好多小媳婦是從曙光林場、勝利林場,甚至開峰林場嫁過來的,平常時候回娘家,要不走著走,要不就坐森鐵小火車。

  可小火車要初四才來,好多人都等不及回娘家。

  所以場裡領導商議了之後,安排場裡通勤車跑一趟,送這些人去走親戚回娘家。

  當盛希平等人抱著孩子,拎著大包小裹趕到的時候,小火車站那頭已經有好多人等著了。

  “希平,這邊兒呢,哎呀我的天,你這是要把家搬去松江河啊,弄這老些東西?”

  王建設一看盛希平過來,老遠就朝他招手。

  王建設的媳婦李雪,娘家也是松江河的,今天肯定也要回娘家。

  王建設抱著四個多月的兒子,身邊是穿戴嚴實的李雪。

  李雪背著一個包,手裡拎了個三角兜子,王建設腳邊還有一個包。

  盛希平走過來,看了看王建設一家三口,笑了。“你這也沒少拿啊,還說我呢。”

  有孩子的出門,都差不多,光是孩子的換洗衣服、尿褯子啥的,就能裝一大包。

  像盛新華還好點兒,一周歲多了,尿尿啥的知道跟大人說,再不行還能站在炕沿上直接尿,反正穿的開襠褲。

  盛新華現在就是晚上要墊褯子,白天基本上不尿褲子了。

  王建設家的娃還小,才四個月多點兒,一天到晚,得用不少褯子呢,肯定得多預備些。

  倆當爹的都抱著孩子,互相看了眼,哈哈大笑起來。

  那邊,周青嵐也跟李雪打了招呼,隨便閑聊幾句。

  正好,這時候通勤車在三角線那頭水樓子處加了水,又去加了煤,然後咕咚咕咚開過來,到站停下,開了門。

  眾人也不管那些,一擁而上,都想搶個座兒。

  盛希安和盛希康倆大小夥子,身強力壯又靈活,直接就衝上了車,給盛希平和周青嵐佔了倆座兒。

  “大哥,大嫂,快過來,這邊有座。”

  盛希平抱著孩子,和周青嵐來到弟弟給佔的座位處坐下。

  盛希安把大包小裹的東西,都放到盛希平腳邊兒,然後倆小子趁著車還沒開,趕緊下去。

  上車的人很多,兩節通勤車根本坐不下,不少人都站著。

  盛希平一看,王建設兩口子沒搶上座,趕緊把孩子交給周青嵐抱著,然後把自己的位置給了李雪。

  “謝謝盛哥。”李雪謝過了盛希平,挨著周青嵐坐下。

  然後從王建設懷裡,接過了兒子,將小被的一角掀開,檢查一下孩子有沒有被捂住口鼻。

  那小家夥倒是乖覺,出門都沒耽誤他睡覺,小臉睡的紅撲撲的,可稀罕人了。

  李雪一看,總算放下心來,就這麽抱著孩子,跟周青嵐倆閑聊。

  盛希平和王建設倆人沒座,索性就站在座位旁邊,大男人,站一會兒也累不著。

  從前川林場到曙光林場十八裡地,不到半小時就到了。

  通勤車在曙光林場北山小火車站停下,去曙光林場的,還有去勝利林場的全都收拾東西下去了。

  這下車裡寬敞不少,盛希平和王建設也趕緊坐下來。

  前川到松江河七十多裡地,通勤車開了倆鍾頭,總算到了森鐵小火車站。

  盛希平背上最大的背囊,一手抱著兒子,另一手拎著個小點兒的兜子。

  周青嵐也是,又背又拎,大包小裹的。夫妻倆就這麽順著人群,慢慢下了車。

  “哎呀,姐夫,總算等到你們了。”

  剛下車,就見到周青揚、周青越哥倆,身穿軍綠色棉大衣,滿面笑容的跑過來。

  “大哥,好久不見,過年好啊。”

  盛希平笑著朝周青揚點點頭,跟周家兄弟打招呼。“青越,過年好。”

  “好久不見,過年好。”周青揚朝著盛希平也點頭笑笑。

  二人上次見面時,盛希平和周青嵐還沒結婚呢,如今,盛新華都兩歲了。

  “快,把孩子給我抱著吧,看你這大包小裹的,回家來拿這麽多東西幹什麽?”

  周青揚說著,就要伸手去抱盛新華。

  盛新華在車上睡了一覺,剛醒沒多會兒,小家夥一看對方不認識,立刻扭頭,緊緊摟住爸爸的脖子。

  “新華,這是你大舅,那是你小舅,都是媽媽最親的人。

  你這孩子,平常走到哪兒都跟賴搭兒似的,今天怎還認生了呢?”周青嵐一看這樣,哭笑不得。

  盛家人多,誰有空誰就哄孩子,天暖和的時候,這些姑姑叔叔們,不定誰就把盛新華抱出去玩了。

  盛新華見的人多,從來不怕生,不管誰抱都行。

  今天也不知道怎了,見著親舅舅,反倒還認生了。

  “沒事兒,第一次見面,孩子不跟我正常。希平,把背兜子給我吧,你抱著孩子。”

  周青揚伸手,從盛希平肩上接下那大背兜子,連同盛希平手裡的,一起甩在肩上。

  那邊周青越也過來,接過周青嵐手裡倆沉的包,周青嵐隻拎著一個小的。

  “走,我們今天特地包了輛驢吉普,咱坐車回家去。”

  周青揚朝著自家妹妹笑笑,大步流星的朝著路邊一輛驢車走去。

  這驢吉普,實際上就是拉腳的驢車。

  前些時候,松江河林業局用木頭從哲裡木那邊換了一些驢回來。

  其中一部分殺了分肉,剩下一些就養著了。

  後來有職工花錢買下來,專門接站拉腳用,大家夥兒就稱這種驢車為驢吉普。

  森鐵到周家不算近,盛希平夫妻又抱著孩子,這大冷天的走到周家,就怕盛新華凍著感冒啥的。

  周明遠雖說也是個幹部,可局裡就那麽一輛二一二吉普車,一般都是趙永勝等幾個人辦公事用,周明遠也不好因為私事借用。

  所以周青揚哥倆今早晨就出去,堵了一輛驢吉普,專門包了人家這上午的活,去森鐵接站。

  “快上車,咱爸咱媽在家都得等著急了。”

  周青揚把包裹放到車上,然後扶著周青嵐上車先坐好,周青嵐伸手把兒子接過去,盛希平和周青揚、周青越他們,也都上了車。

  趕驢吉普的車老板子見人都齊了,一甩鞭子,“駕。”

  那毛驢撒開四蹄兒,朝著白山街道那頭奔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