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119章 事情了結
  第119章 事情了結
  下午,王家川安排人,用場裡的摩托卡,把那黑瞎子腦袋,送到了局裡。

  孫家和杜家原本就是憋著壞,想給林場找麻煩。

  甚至再惡毒一點兒,說不定還能拖幾個墊背的,黃泉路上給他們兒子作伴兒。

  卻沒想到,林場有能人,順順當當的就把黑瞎子打死,腦袋送到了局裡。

  當初說的是讓人家打死黑瞎子報仇,既然林場做到了,孫、杜兩家還能說什麽?
  打落牙齒和血吞,這個虧,不認也得認。

  局裡領導這回也沒話可說了,只打電話給林場,冠冕堂皇的說了點兒場面話,提醒王家川以後要多關注知青生活等。

  王家川這回也不生氣不發火了,上頭說什麽,他就哼哈答應著。

  掛了電話,少不得罵幾句出出氣。

  盛希平等人下午到場部,歸還槍支、子彈,順便去財務科,領了獎勵。

  這獎勵就算額外得的,等著黑瞎子膽幹了賣出去,大家還能分一份兒錢。

  兩下加一起,估計最少也得四五十塊錢,都趕上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更不要說,各家還分了不少肉呢,那些跟著盛希平上山的人,都美的夠嗆。

  “希平,往後你要進山打獵,缺子彈啥的,你就跟我說啊。

  哥別的弄不出來,子彈管夠兒用。

  半自動槍,只要別給弄丟了弄壞了,上頭來人檢查的時候能對上數兒,其余時候你隨便兒用。”

  保衛科科長李正剛,對盛希平那叫一個客氣,摟著盛希平的肩膀,跟他稱兄道弟。

  “那就謝謝李哥了,往後肯定有麻煩李哥的時候,我可就不跟伱客氣了啊。”

  盛希平沒想到,領著保衛科的人進了趟山,還能有這好處。

  子彈啥的還好說,能淘登到,就是這槍不好弄。

  他倒是有棵十六號槍,單發的,打完就得換彈,不像半自動可以連發。

  “那是了,咱哥們兒誰跟誰啊?
  往後場裡不忙了,咱哥倆一塊兒,上山打獵,我就跟著湊個熱鬧,學一學。”

  李正剛槍法挺好,但是沒啥打獵的經驗。

  他這個工作不算忙,抽空上山打點兒東西,別的不說,自家飯桌能豐富點兒也好啊。

  “成,那以後李哥有空,咱一起上山。”

  盛希平沒拒絕,笑呵呵的答應了下來。

  至此,黑瞎子傷人事件,算是有了個結果。

  松江河那十幾個知青,孫雲鵬、杜家斌傷重搶救無效死亡。

  林慶利是被黑瞎子連坐帶咬,但好歹沒傷著要害,經過林業局醫院全力搶救,醒了過來。

  其他幾個受傷的人,也都得到了治療,慢慢養傷。

  經過這一次的事,前川林場明確表示,不再接收局裡安排過來的知青了。

  至於留在林場的幾個女知青,完全尊重她們的想法。

  樂意留下就留,不樂意留下的,家裡人可以想辦法,安排到別處去。

  有的人家一看這樣,就動用關系,把閨女調走了。

  也有的認為,別處的條件還不如前川林場呢。女知青不招災不惹禍的,安安穩穩呆著得了。

  周青嵐戀著盛希平,自然是不肯走,依舊留在前川林場。

  農業隊的活已經結束,林場冬季采伐大概十月末開始,中間能有二十來天的空閑時間。

  說是空閑,實際上根本就閑不著。

  這個時候,山核桃、萫子、松塔、榛子,各種蘑菇,各種野果,大山裡頭啥都有,隨便撿。

  誰家不是趁著大好時節,趕緊去山裡劃拉點兒山貨回來?

  高海寧和唐鳳英的婚期正好就選在了這個時間段,十月二十號。

  兩家人為了辦婚禮,都挺忙,這時候自然顧不上進山。

  盛家沒啥事兒,新房子那頭大活都完事了,零七八碎的那些,一早一晚順手就幹了。

  家裡沒啥可操心的,盛希平當然不肯錯過這樣的機會。

  所以就跟王建設、陳維國幾個人一起,上山去爬樹打松塔。

  林場收購站收松子,三毛錢一斤。

  上回去松江河的時候,盛希平在收購站的黑板上看見了,那邊收購松子價格高,三毛五。

  一個大點兒的松塔大概能出二兩多松子,也就是說四五個松塔就能出一斤松子,能賣三毛多。

  如今這時候還不能做買賣,想要掙錢,除了工資、工分之外,也就是搞點兒副業了。

  盛希平不嫌副業錢少,反正能劃拉就往回劃拉,積少成多。

  山裡長大的男孩,哪有不會爬樹的?誰不是從小就上樹掏鳥窩摸鳥蛋?

  在外頭闖禍了,回家媽媽要打,爬上樹躲著那都是常規操作。

  一人合抱的樹,他們不用腳軋子,蹭蹭蹭就爬上去了,靈巧著呢。

  當然,上樹打松塔危險性不小。

  為了保證人身安全,盛希平還是要求王建設他們,都穿著腳軋子上樹。

  除了腳軋子,盛希平還預備了專門打塔的工具,就是一根前端帶鉤子的木杆。

  那鉤子比扁擔的鉤子大一點兒,比爐鉤子稍微彎一些。

  打塔的人爬上樹,用杆子勾住樹枝上的松塔,稍微用力一掰,松塔就掉下去了。

  這東西,是後來紅松林承包後,那些專業打塔的人弄出來的裝備。

  為了多打塔,盛希平提前把這東西做出來了。

  這年月還沒有紅松林承包那一說,山裡的東西,誰弄回來就是誰的。

  大家夥兒都進山,自然是各憑本事,誰勤快、誰有能耐,就比別人收獲多。

  盛希平幾個都是正當年,身子靈巧,又有力氣,工具還趁手,收獲自然也大。

  幾個人合夥,有上樹打塔的,有在底下撿塔、拉背兒的。

  一般來說,一個打塔的好手,底下得跟著倆人,連撿帶往外背。

  要是趕上松塔厚的樹,一天打兩千個塔,就跟玩一樣。

  幾個人合夥,回家後松塔都是平分。

  松塔弄回家,還要用棍子把塔敲碎,然後從裡面撿出來松子。

  收購站只收松子,人家可不收塔。

  當然,這個活,家裡弟弟妹妹都能做。

  盛希平他們隻管去爬樹打塔往回背,剩下的事情,家裡那幾個趁著中午和下午放學的工夫,也就辦了。

  前川林場就在原始森林裡頭,周圍都是樹,那種大紅松多的是。

  人都說松塔是三年一小收,五年一大收,今年正好趕上小收,樹上松塔挺厚。

  盛希平他們忙活了十來天,每人差不多都攢了五六百斤的松子。

  離著林場近的松樹上,已經看不著松塔。遠的地方倒是有,可拉背兒太遠,不值當。

  就在幾個人猶豫著要不要走遠點兒打松塔的時候,十五號晚間,第一場雪落了下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