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459章 孩子們玩瘋了
  第459章 孩子們玩瘋了
  幾個孩子爭論了一下午,最終確定,給兩隻雄虎中那個胖乎乎的起名叫圓圓,另一隻叫果果,那隻小雌虎起名叫朵朵。

  對於這些,家裡大人不干涉,管他果果還是朵朵的,就那麽回事兒。

  反正虎子們又聽不懂,哄孩子們高興就是了。

  高中沒啥寒暑假,假期也上課,所以周青嵐和盛希泰在家住了幾天,就回松江河了。

  盛希泰的期末成績出來,還行,依舊保持在年級前五。

  班主任挺高興的,一直鼓勵盛希泰戒驕戒躁,繼續保持。

  馬上就高三了,課業很重,盛希泰天天都學到挺晚。

  周青嵐私底下囑咐李大娘,一定要保證營養,雞魚肉蛋啥的,換著花樣兒做,最關鍵的一年,營養必須要跟上。

  盛希泰如今大了,比以前懂事許多。

  他也明白,讀書是改變命運最快捷的方式,所以不管別人幹啥,他就是一心學習。

  盛希安跟著導師做研究,暑假沒時間回來。

  原本盛雲芳和盛雲菲暑假能放的時間長一些,結果倆丫頭被盛希平叫去了深城給公司幫忙,成了暑假工,也回不來了。

  沒辦法,盛希平那頭隨著公司業務的拓展,急需要專業人才。

  然而這年月的大學生,那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畢業了直接分配。

  好多國企都搶不著人呢,更何況盛希平那麽個小公司?
  逼得盛希平沒辦法,就去找盛雲菲,讓她幫忙,在學校給找一些大三大四的學生,過去做兼職、實習。

  盛希平給的工資高,待遇也好,有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學生,都爭著搶著去做兼職,掙錢寄回家裡,改善家中生活。

  這個年月的大學生,那都是真材實料,很有兩把刷子,而且還特別能吃苦認乾,非常好用。

  盛家六個子女,放假了竟沒一個回來的。

  好在陳峰陳月,連同盛新華幾個都在林場,有他們陪著盛連成夫妻,倒也不孤單。

  不,不是不孤單,那簡直是太熱鬧了。

  自家幾個孩子,再加上劉家那七個小子,還有王建設、陳維國等人家裡的孩子,好家夥,呼呼啦啦一大幫。

  這群孩子,早晨吃完飯先來盛家,已經上學的,全都一人一個板凳,趴在炕沿上寫作業。

  還沒上學的,由陳峰看著,教點兒拚音、認認字、學點兒算數啥的。

  等著到八點半,孩子們收拾起課本、作業,嗖一下就跑的沒影兒了。

  這群孩子湊一起,那作的簡直了,上樹掏鳥、下河摸魚這都是基本操作。

  劉家那幾個小子,從小兒耳濡目染的,對打獵也有一套。

  於是領著眾人,就去屯子周邊的林子裡,下套子、下夾子,趕上運氣好,也能抓著幾隻野雞野兔啥的。

  抓著獵物了,這群孩子也不拿回家,直接在外頭就把野雞野兔處理了。

  然後從家裡偷點兒鹽等調味料,把肉醃上,再擱野地裡攏個火堆,直接烤著吃。

  這烤野雞野兔,也是門手藝,需要耐心,不能著急。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心急,聞著香味兒就饞的不行了,非得要吃。

  結果就外皮烤好了,裡頭根本不行,還帶著血。

  即便是這樣,孩子們也吃的津津有味兒,不過回家去卻拉起了肚子。

  有經驗了之後,孩子們知道,肉得烤熟了吃,不能吃半生不熟的,容易鬧肚子。

  慢慢的,這烤肉手藝就精進了不少。

  有時候不去下套子,這幫孩子就去河裡玩。

  早晨從家裡出來的時候,先摘些黃瓜,到了河邊,把黃瓜綁石頭上,再扔到河水裡。

  前川林場這條河,是三道松花江的源頭,都是長白山上的山泉水,哪怕是大夏天,也冰涼冰涼的。

  黃瓜扔在樹蔭下的河水裡鎮著,再把漁網下到魚多的地方。

  然後,孩子們就去有太陽的地方洗澡。

  河水冷,玩一陣子,就跑到岸邊的大石頭上曬太陽,曬的熱了,從水裡撈出來黃瓜。

  早晨剛摘下來的新鮮小黃瓜,放在涼水裡鎮那麽久,又脆又涼爽,吃起來老舒服了。

  下網撈著魚了,他們也不敢往家裡拿,生怕挨罵。

  索性就在河邊擠了魚肚子,再偷摸回家拿個馬杓,弄點兒鹽,擱河邊攏了火堆,來個江水燉江魚。

  有時候不撈魚,就掀石頭抓蝲蛄。或者抓條七星子搗爛了,綁在柳條上釣蝲蛄。

  蝲蛄弄的多了,也不敢往家裡拿,隨便找個水桶,或者馬杓,添上水,抓點兒鹽,燒火直接煮。

  蝲蛄是極品河鮮,不需要特殊處理,簡簡單單煮出來,就特別好吃。

  到了晚上,大家夥兒全都聚到盛家看電視,嘻嘻哈哈的可高興了。

  偶爾看的晚了,索性就在盛家住下。

  這年月家長都忙,孩子一放假,基本上都是散養。

  再者各家也都知道孩子們在一起,即便是晚上孩子沒回來,家裡人也不著急。

  嘻嘻哈哈、瘋玩瘋鬧的日子,過的特別快,轉眼間八月過去一小半,快開學了。

  陳瑞卿一天好幾個電話,催著陳峰趕緊回去,陳峰陳月倆人還沒玩夠,怎麽也不肯走。

  最後,給陳瑞卿氣的沒招兒,親自帶車過來,把陳峰陳月接回了省城。

  周青嵐,也趁著假期課結束休息的工夫,回林場小住,然後把盛新華、盛新宇帶回去。

  孩子們在家鬧哄了一個暑假,這冷不丁都走了,盛連成兩口子心裡都不得勁兒。

  可也沒辦法啊,孩子得念書。

  臨走這天,盛連成和張淑珍給收拾了好多東西。

  菜園子裡各種菜,茄子辣椒西紅柿,地裡的嫩苞米、嫩毛豆,還有兩隻雞,一籃子雞蛋。

  “這些都是你爸起早貪黑種的,我們兩口子也吃不上這麽多,你們多拿點兒,省得回去還得買。得空了就回來看看。”

  這些東西,都是老人的一份心意,周青嵐自然不會拒絕,全都帶著。

  “爸、媽,過十一的時候學校放假,到時候我們再回來。

  你和我爸在家,多注意點兒身體,要是覺得哪裡不舒服了就趕緊給我打電話。”

  “哎,好,好,伱們也一樣,都注意點兒。

  老六啊,學習是要緊,可也別太拚了,要多休息。晚上學習別太晚,傷眼睛。”

  盛連成拍了拍小兒子的肩膀,囑咐道。

  這年月供電不算很好,誰家要是用個大功率的電器,周圍幾家的燈都可暗了。

  盛連成就擔心,小兒子成天學習到挺老晚,那眼睛受不了。

  “爸,我知道了,你放心,我會注意的。”盛希泰點點頭。

  升上高三後,他也感覺到了壓力,每天下了晚課回家,還要學習一陣子。

  為了他學習方便,周青嵐特地把家裡的燈泡換成了日光燈,就是怕他近視。

  盛連成夫妻舍不得孩子們離開,一路跟著到了小火車站,路上還念叨了許久。

  小火車開走,夫妻倆就站在那兒,不停的朝著車上揮手。

  “哎,熱鬧這幾天,又都走了。孩子大了,都留不住。”

  直到小火車沒了影子,張淑珍才慢慢放下胳膊,歎氣道。

  “是啊,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前程。

  外頭那麽大,那麽精彩,他們哪能一輩子都困在這個小山溝裡啊?

  老婆子,你也不用難受,沒有他們吵吵鬧鬧,咱倆也能清閑幾天。”盛連成忍住心裡的失落,故意這麽說。

  “你就嘴硬吧,還清閑幾天,不出三天,你就該念叨了。”

  張淑珍笑笑,毫不留情的揭穿了盛連成的老底兒。老兩口笑呵呵的,走回了自家。

  孩子們都回去上學,家裡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好在有花花母子幾個在家,日子倒也不寂寞。

  那幾隻小虎崽,一天一個樣兒,長的可快了。

  小家夥們早已經滿月了,長了本事,能夠從花筐裡爬出來,搖搖晃晃的在屋裡溜達。

  花花依舊是晚上出去捕獵,白天在家睡覺、看孩子。

  其實林場很多人都知道,盛家那隻虎又回來了,還生了三隻小老虎。

  不過花花從來不禍害屯子裡的家禽家畜,也不嚇唬人,白天就算是有人來盛家,花花都帶著崽子躲在西屋不出來。

  所以,大多數林場和大鹼場的人,對花花的存在並不反感,也沒人敢招惹它。

  當然,也有那不是東西的,跑去林場找領導,說老虎在屯子裡很危險,萬一咬了人啥的怎麽辦。

  這些人,都讓鄭先勇給懟了回去。

  “那老虎在盛家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它要是咬人,早把你們給吃了,還用等到現在?
  一個個的都把心思放正點兒,少琢磨那些沒用的。

  我可警告你們,老虎那是國家保護動物,誰也不能傷害,你們要是敢打那老虎的主意,可別怪我不客氣。”

  其實林場和林業局,早就把花花的事上報到省裡了。

  國內野生東北虎的數量,這幾年一直在減少。

  七四年到七六年的時候,東北林業部門調查過,黑省和吉省一共有野生東北虎一百五十多隻。

  可是到八十年代初調查發現,國內現存野生東北虎,也就剩下三四十隻了。

  黑省多一些,吉高官白山地區,大概也就十來隻野生東北虎了。
    所以省裡批複文件,只要東北虎不傷人,那就維持現狀,外界不要橫加乾預。

  花花不管是在林場還是在山裡,都順其自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義,傷害東北虎。

  當然,就算是他們想乾預,也沒啥辦法。

  那是老虎,不是貓,不可能乖乖由著人擺弄。

  眼下這時候可沒有麻醉槍,想要不傷害老虎,輕易將其製服了放歸野外,那是不可能的。

  有省裡的指示,再加上鄭先勇跟盛家的關系,所以花花在盛家呆著,沒人敢說什麽。

  當然,也沒人敢過去搗亂就是了,花花只是對盛家人客氣,對別人那可不一定。

  有花花母子的陪伴,還有那幾隻老了的狗子,盛連成夫妻在林場的日子,忙碌又充實。

  轉眼間寒風起,氣溫一天一天轉涼。

  十月下旬,第一場雪落在了林場,落雪後,林場冬運生產也隨之展開了。

  盛連成還是上山去看發電機,不過今年他跟另一個人倒班,等於是上一天一宿的班,歇一天一宿。

  五幾年參加工作的那一批老工人,基本上都快到退休年紀了。

  家裡有待業青年的就提前退下來讓孩子接班,沒有待業青年的,大多數就安排著看拖拉機庫、絞盤機庫、發電機庫這些。

  如此一來,盛連成就不需要總是在山上住著,隔天坐著通勤車上班就行,方便不少。

  不知不覺,到了年末。

  這一年,盛希平的公司發展非常不錯,國內貿易做的風生水起,進出口生意也逐漸步入正軌,公司淨盈利,比去年翻了一倍還多。

  “哥,我覺得,咱明年應該貸點兒款,在這邊蓋上一處商務酒店和辦公樓。

  咱公司發展越來越好了,眼下這地方不太夠用,咱既然想好好發展,就得有個自己的地兒。

  我覺得,還是自己蓋一處好點兒。”

  年終總結會之後,吳毓丞找到了盛希平,跟盛希平商議事情。

  盛希平愣了一下,他倒是真沒往這方面想。

  主要是,盛希平一直都想著,從這邊掙了錢,回家鄉開個廠子。

  畢竟他有家有業的,總這麽在外頭不合適。

  這話,其實盛希平跟吳毓丞他們也提過兩回,估計是吳毓丞沒太往心裡去。

  “毓丞,你這是打算在深城扎根兒麽?我其實挺想回家發展的。

  你也知道,我常年不在家,家裡頭全指著你嫂子,我們夫妻總這麽兩地分居,不是回事兒啊。

  我尋思著,明年再掙一年錢,就回去辦個廠子。”盛希平有些為難的說道。

  “咱給人家飼料廠供貨,當初簽了三年的合同,明年結束,我覺得這買賣也就到頭了。”

  他們當時就是利用信息差,鑽了些物資管理的空子,才掙到了這筆錢。

  隨著深城的發展,和國內逐漸開放,這條路子,恐怕走不太長。

  三年合同結束,對方很有可能會選擇新的合作夥伴。

  “哥,你看你,那苞米的生意不做就不做唄,咱別的生意不也做挺好麽?
  進出口這塊兒,利潤不低,你就忍心放棄這邊,回家發展去?

  關鍵是,你家那邊也沒啥可發展的啊,回去幹啥?”

  吳毓丞有點兒著急了,眼見著公司發展越來越好,他這邊滿腔熱血、雄心壯志想要更上一層樓呢,結果盛希平卻隻想著回家發展。

  吳毓丞真的想不明白,回去能有啥發展?
  “弟啊,你沒成家,不懂。對於哥來說,掙再多錢,也沒有家重要。

  我這一年到頭回家的次數兩隻手都能數得過來,孩子見了我都不親,家裡爹媽也顧不上。”

  盛希平長歎一聲,他何嘗不知道這邊掙錢?

  再過幾年,多少體制內的領導幹部,寧可辭了職也來深城闖蕩,不就是因為深城遍地黃金能掙大錢麽?

  他們好不容易打下底兒,費勁發展起來了,就這麽扔下實在可惜。

  “算了,這事兒先不急,年後回來咱再商議。

  就算我想回去發展,最快也得後年,到時候雲菲也該畢業了。

  不行的話,讓雲菲在這邊,跟你一起管著公司。”盛希平忽然想到自家妹妹。

  盛雲菲後年大學畢業,也不知道能分配個什麽工作,要是分配的工作不怎地,倒不如接手公司算了。

  “對,對,哥,這行。”吳毓丞一聽這話,高興了。

  “得,不提這些了,趕緊收拾收拾,把這邊的工作處理一下,抓緊時間,咱回家過年去。

  我家老三,不是還得跟你家玉華訂婚麽?一攤子事情要忙呢,別磨嘰了。”

  盛希平笑著擺擺手,示意吳毓丞趕緊忙活別的去。

  公司盈利不錯,元旦前一天,盛希平讓人包下一家酒店,開了個小規模的年會。

  先給所有人發了年終獎,然後大家夥兒樂樂呵呵的吃喝一頓。

  沒有領導講話,沒有工作匯報,大家夥兒就是在一起,熱熱鬧鬧的玩,氣氛特別好。

  “希平,咱啥時候往回走啊?我恨不得明天就回家去過年了。”陳維國幾個,湊到盛希平身邊,問道。

  這幾個春節過後就跟著劉玉河他們來了深城,原本尋思著過來探探路,看看情況。

  結果一到這邊,公司各種業務,直接忙的飛起,各地方出差、調貨、運輸。

  當然,忙碌的付出,收獲也不小,除了固定工資之外,年底這幾個每人也拿了不菲的業績獎金。

  公司還拿出來了百分之五的股份分紅,獎勵給骨乾員工。

  所以總的算下來,王建設、陳維國等人,差不多能拿小十萬回去。

  一年的工夫掙這麽多,換成以前哪敢想啊?這會兒,大家夥兒都歸心似箭,巴不得立刻回家團圓。

  “怎地也得十來號吧?咱得把最後一批家電發回去,到時候你們跟著貨一起走,我去首都,跟我爸我媽會合。

  老三年前要訂婚,我得在首都耽誤幾天。”

  家電的生意,今年還在繼續著,而且不光是吉省,通過陳瑞卿牽線搭橋,盛希平跟黑省的林業局和農墾局都聯系上了。

  這回,他不光是用家電換木頭,還用家電換糧食。

  黑省農墾部門,那可是產糧大戶,黑土地、大糧倉。

  尤其是黑省的大米,老好吃了,出口好多地方,相當暢銷。

  “得嘞,別管啥時候,只要有個日期就行。”

  有日期就有盼頭,離家一年的人,就盼著早點兒回家團圓呢。

  “對了,今年你們幾家,也各自抱個電視回去啊,別忘了。”盛希平忽然想起這個來,囑咐了一句。

  大家夥兒忙活一年也累的夠嗆,正好帶著錢和電視回家去,一家子樂呵兒樂呵。

  陳維國幾個一聽,都高興起來,真的,對於他們來說,掙多少錢,也趕不上抱個電視回家風光。

  “成,我們就不跟你客氣了,家裡那些崽子們,盼電視盼的眼睛都綠了,這回過年,他們還不得樂得直蹦高兒啊。”

  “哎?對了,希平,你不把你的車開回去啊?”高海寧忽然想起件事來,問道。

  夏天的時候,盛希平通過港城的公司,購進了好幾台車。

  吳毓丞、劉玉河、盛希平一人一台,公司留兩台做接待用,還剩一台車閑著。

  “不了,我可不開車往回走,太遠了,這要是開回咱家,能累死我。

  過幾天我辦手續托運回去就行。”盛希平一聽,連忙擺手。

  盛希平早就打算好了,剩下那台車托運回松江河,過年的時候他回去開一開啥的方便,等年後他走了,就留給周青嵐開。

  正好,周青嵐上下班啥的就不用騎自行車了,免得刮風下雨遭罪。

  往後放假回林場,開車就行,也不用非得坐小火車。

  “去年你弄回去彩電冰箱洗衣機,今年再弄輛車回去,不知道明年,你再往回弄點兒啥?”眾人哈哈笑了起來。

  盛希平但笑不語,在他的計劃裡,明年回去過年,然後就能辦個廠子了。

  元旦放了兩天假,之後正常上班,年前最後一批家電也備好貨了。

  於是,一月十號,劉玉河、陳維國等人,跟著貨一起走。

  盛希平和吳毓丞,又在公司待了幾天,十三號的時候,盛雲菲放了假,三人一起,坐飛機直奔首都。

  這年月,飛機可不是一般人能坐的,還是吳毓丞找了人,這才買到了飛機票。

  “哥,還是飛機快啊,幾個鍾頭就到了,這要是坐火車,得晃悠兩天。”飛機落地首都的時候,盛雲菲感慨道。

  下了飛機,三人打車回家。

  “毓丞,那個,你跟爺爺說一聲兒,回頭我過去看他。我得先去老三那頭看看我爸和我媽。”車上,盛希平對吳毓丞說道。

  去年盛希平回首都的時候,就給了盛希康三萬塊錢,讓他買房子。

  盛希康辦事謹慎,各處踅摸了好久,總算找到一處合心意的院子。

  在西城,離著吳家也不算太遠,房子維護的還行,不算破舊。

  手續辦完,盛希康就按照盛希平的意思,找人將房子裡裡外外都拾掇了一番。

  不光屋裡安了暖氣,改了廁所,還按照吳玉華的意思,定製了家具。

  盛希康跟吳玉華是臘月十二訂婚,也就是明天。

  盛連成夫妻前兩天就到了首都,盛希平得先過去看看爹媽,明天弟弟訂婚,再一起去吳家。

  “得嘞,我知道,哥,那咱就明天見。”吳毓丞點點頭,這個能理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