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468章 投資談成
  第468章 投資談成
  深城公司這邊發展非常順利,吳毓丞利用身後的關系,接了幾個大單,利潤相當可觀。

  商務酒店和辦公樓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公司其他業務也正常運行,逐步發展。

  劉玉河、陳維國等人都全國各地的跑,為公司拓展業務,一個個忙的成天見不著人影兒。

  不出陳瑞卿所料,周明遠的提議,最終被省裡給否了。

  省林業局認為,松江河林業局本身就有製材廠、纖維板廠、膠合板廠、冰棒廠等。

  而且林業局下屬的林場,也都有木材加工廠,沒必要再單獨建一處什麽木材綜合加工廠。

  尤其是,還要跟港資合作,這種從來就沒有先例,怕是會引來不少麻煩。

  周明遠找了不少關系,可這個提議還是沒有被采納,只能無奈聯系盛希平。

  盛希平知道後,也挺無語的。

  或許,這也是許多國企的通病,驕傲自滿、固步自封,沒有改革進取的精神,不願意跟上外界的步伐。

  直到被甩的遠了,再想調整方向,為時已晚。

  算了,林業局這邊既然行不通,也不必強求。於是盛希平打電話給陳瑞卿。

  “弟啊,哥這幾天忙著春交會的事,過兩天,我要帶隊去羊城。

  這樣,你用你港城公司的名頭,弄一張入場券,也過去轉轉看看。

  然後咱哥倆找個機會,在羊城碰面,見面了詳細說。”陳瑞卿在電話那頭這麽說的。

  盛希平一聽,有道理啊,他既然做進出口的生意,是該去春交會上看一看。說不定,又能發現商機呢?

  於是,盛希平利用港城公司的名義,從羊城春交會主辦方那裡,弄到了入場邀請函。

  之後,盛希平又讓港城公司的總經理,帶幾個人過來。

  港城公司現在主要就是幫著深城這頭處理各項進出口的手續等事情。

  那位總經理實際上也就是個擺設,屬於是花錢雇那麽個人充門面,實際上根本接觸不到核心業務。

  羊城春交會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十五號到五月五號,分三期。

  第一期多數是機械設備、汽車配件、化工產品、五金等,第二期多數是餐廚用具、陶瓷製品、玻璃製品、家具、藤編工藝品、鍾表眼鏡等等。

  第三期,服裝、裘皮、紡織面料、地毯掛毯、食品、醫藥及保健品等。

  盛希平對第一期沒多大興趣,倒是第二期和第三期,他都去轉了也看了,發現了不少有用的東西。

  讓盛希平比較驚訝的是,今年縣裡也來人參加春交會了,這倒是挺新鮮。

  在盛希平的印象裡,撫松算是個農業縣,工業不算發達,沒有啥特別大的工業企業。

  撫松主要特產,就是人參,這玩意兒都是省參茸公司全額收購後出口,根本用不著來參加春交會。

  盛希平本以為這又是個來湊數的,就沒太在乎。

  卻沒想到,一個撫松下屬的國營參場,卻在這一屆春交會上嶄露頭角,創匯三百多萬美刀。

  這個數字,屬實有些驚人了。

  要知道,吉省七九年才開始嘗試自營出口,八三年全省各類商品總出口額,也一億多美刀。

  其中,佔大頭是的玉米、大豆、園參、豆餅、凍牛肉、薇菜乾等農副產品,以及鎢鐵、鉻鐵等工業原料。

  這些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產品,一般是不能送來參展的。

  盛希平的公司,去年各類農副產品出口總額,也不過才三四百萬美刀。

  這個縣屬國營參場,光是一屆春交會就創匯三百多萬,成績可以說是相當亮眼了。

  “哥,恭喜啊,沒想到今年春交會上出來匹黑馬,咱省春交會上創匯額又創新高,喜事啊。”

  春交會第三期結束後,陳瑞卿總算忙完了手上的事。

  盛希平把陳瑞卿給約出來,倆人找了個小酒館,一邊喝酒一邊閑聊。

  “可不是怎麽地?原本省裡就是想給個名額試試水,哪曾想一參場有能人,今年一下子就放了個大衛星。

  哎?這個一參場,也是撫松的,好像在一個叫東崗的地方,離著你們松江河遠不遠?”

  陳瑞卿對下屬各縣市可以說了若指掌,但是底下的鄉鎮,他就沒那麽清楚了。

  “不遠,東崗鄉跟松江河鎮挨著,中間有一小片樹林。

  前川林場旁邊那個大鹼場村,就歸屬於東崗鄉管轄。”盛希平笑呵呵的給陳瑞卿解釋。

  “呦,離著這麽近呢,那伱認不認識一參場的人?

  說不定你倆交流交流,能琢磨出什麽新點子呢。”陳瑞卿眼前一亮,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不認識,我這頭屬林業局,東崗屬於地方上,平日裡沒啥接觸。”盛希平搖搖頭。

  說實話,他對一參場這位能人也挺好奇,要是有機會,真應該見一見。

  “這樣,你等我消息,我給你組個局,把通化地區、撫松的幾位領導,還有一參場那兩位,都介紹給你。

  你不是要回去投資建廠麽?眼下就是個好機會。

  趁著他們都在這邊,還有我的面子,酒桌上就把事情給辦了。”陳瑞卿靈機一動,忽然想到了好辦法。

  盛希平一聽,這是個好主意啊,“行,哥,那這事兒可就拜托你了。

  這樣,我在白雲賓館訂桌,宴請各位領導,權當是給各位領導慶功了。”

  白雲賓館,算得上是羊城檔次最高的賓館了,裡面有別具特色的中西餐廳和國際宴會廳。

  這地方,一般人可去不了,春交會期間,大部分住客都是外商。

  像陳瑞卿等各省的辦事人員,都是住外面的旅店,根本沒資格住白雲賓館。

  盛希平能在白雲賓館宴請,那絕對上檔次。

  要回去投資,那就必須讓人相信他的實力,不然,人家憑啥相信他?
  “成,那就照你說的辦,回頭你等我消息吧。”陳瑞卿點點頭,同意了盛希平的提議。

  他知道盛希平和吳毓丞的能耐,在白雲賓館訂桌宴請,不成問題。

  哥倆又聊了一陣子,也喝了不少酒,這才各自回去休息。

  一回到旅店,盛希平立刻給吳毓丞打電話,讓他跟白雲賓館那邊溝通,提前預留一個包間,宴請客人用。

  五月八號下午,盛希平和吳毓丞,還有港城公司總經理邵雲峰一起,在白雲賓館中餐廳宴請省商務廳以及通化地區和撫松的幾位領導。

  趕巧了,原本縣裡管書記跟著一參場的人去港城辦專利注冊的事情了。

  但是這個手續挺複雜,他們也不能都在港城等著,所以管書記就帶著人先回來,留一參場的人在那邊等消息。

  正好,陳瑞卿一說要組個局,介紹幾位朋友給他們認識,管書記就帶著人過來了。

  陳瑞卿是此次春交會吉省總負責人,有他牽線,還有吳毓丞的身份加持,那幾位領導對盛希平和邵雲峰也是格外客氣。

  尤其是在得知騰躍貿易公司,去年幫助省裡各縣市出口創匯幾百萬,這幾位一下子就瞪起了眼睛。

  這年月,出口創匯那就是頭等大事,作為地方領導,哪個不盼著多出口創匯啊?

  這下,眾人看著盛希平和邵雲峰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宴席間,盛希平貌似不經意的提起,他想要在撫松地區投資一家木材綜合加工廠。

  對面那幾位,尤其是縣裡的管書記一聽,立刻來了精神。

  “不知道盛總看好了哪裡?盛總如果去投資建廠的話,我們縣裡一定會鼎力支持。”

  在座的沒一個傻子,都是人精。

  他們早就看出來了,這位盛總,雖說隻頂了個副總經理的名頭,但公司裡說的算的,實際上應該是他。

  至於那位港商邵總,每次開口都要看盛總的臉色,一看就知道,這應該不掌實權。

  所以,盛希平說是要投資,眾人都很重視。

  管書記更是當場就表示,只要盛希平確定投資,縣裡一定會大力支持。

  “我比較看好的還是松江河鎮,那邊通火車,又靠著松江河林業局,不管是原材料方面,還是貨物運輸,都方便一些。”

  盛希平就是想離家近一點兒,自然不會去別處建廠。

  “這個容易,只要是盛總選好了地址,縣裡可以簡化程序,爭取早日動工。”管書記有些激動的說道。

  這一趟春交會,可真是沒白來,不光一參場創匯三百多萬,還拉來了一位投資商。

  別管是縣城還是松江河,只要有人來投資建廠,就能帶動當地的就業和經濟,大好事兒呢。

  “呦,那可就太謝謝管書記了。”盛希平一聽就笑了,連忙端起酒杯來,敬了縣裡幾位領導。

  “來,我敬各位領導一杯。不瞞各位,我本身就是松江河人,能夠為家鄉發展盡一份力,非常榮幸。”

  盛希平雖然在南方呆了兩年,可口音沒怎變,一張嘴就是大碴子味兒,誰聽不出來啊?

  這事兒,根本不用瞞著。

  別管他是東北人還是港城人,只要有港資公司副總的身份,只要能真金白銀拿出錢來投資,其余的誰管那麽多啊?

  盛希平起身敬酒,吳毓丞也陪著站了起來,縣裡那幾位領導一看,趕忙也站了起來。

  眾人碰了下杯子,各自將杯中酒飲下。

  這種場合,誰也不是真來吃喝的,主要是為了談事情。

  管恩學和盛希平邊吃邊聊,談投資建廠、談商品出口,越聊越投機。

  那邊通化的領導,時不時插幾句話,向盛希平釋放善意。
    哪怕不能爭取到投資建廠,能跟港資公司聯系上,盡量把本地區的商品推出來,爭取出口創匯,那也行啊。

  就這樣,盛希平跟幾位領導相談甚歡,聊得十分投機。

  管恩學本想邀請盛希平一同回去,盡早落實投資建廠相關事宜。

  可盛希平這邊還有不少事情,一時半會兒的走不開。

  “是這麽回事兒,我家兩個弟弟,六月份要結婚。我是長兄,必須得回去主持婚禮事宜。

  所以這段時間,我得把港城和深城公司的事情安頓妥當。

  我六月初回去,到時候去拜會管書記和各位領導,不知這樣可以麽?”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哪還有什麽可以不可以的?盛希平是投資方,他說啥時候去就啥時候唄。

  就這樣,雙方約定好了,六月初盛希平回撫松,商議投資建廠的具體細節。

  酒席過後,盛希平送眾人回了住處,又跟陳瑞卿聊會兒,這才離開。

  第二天,盛希平返回深城,至於陳瑞卿等人,也都坐車往回走,抓緊時間回去工作了。

  盛希安那邊,三月份的時候就買了房子,果然是按照盛希平的意思,買了一處四間房的小院。

  房子買完辦了手續後,盛希安就趕緊找木匠,照著時下最流行的樣式,打家具。

  之後,趁著五月份天氣暖和了,盛希安又找了瓦匠,把房子裡外都重新收拾一遍,裝上了鍋爐和暖氣。

  這些都收拾妥當,正好盛希平給買的家電也到了。

  家具家電全部備齊,一切都收拾妥當,婚期定在了六月十五號。

  農歷五月十六,正是好日子,盛家倆兒子,同一天結婚。

  盛希平把外面跑的劉玉河叫了回來,讓他坐鎮公司,又把其他事項都安排妥當。

  六月初,盛希平帶了幾個人,坐飛機到長春,然後再從長春坐火車回松江河。

  回到松江河,盛希平先安頓好隨行的幾個人,安排到松林賓館住下,然後他才回了家。

  盛欣玥盛欣琪倆小丫頭,自打年後回了林場,就死活不肯回來,非要在家陪著奶奶。

  周青嵐好幾次回去接,倆丫頭怎麽都不肯跟媽媽走,沒辦法,周青嵐只能把孩子托付給婆婆。

  盛希泰已經順利通過預考,進入到高考衝刺最後階段。

  現在,家裡一切事情都得讓路,誰也不許打擾盛希泰複習。

  “媳婦兒,我得跟你商量點兒事兒。”

  晚上周青嵐和盛希泰一起回家,收拾完進被窩後,盛希平摟著媳婦,倆人在被窩裡嘮嗑。

  “啥事兒你就說,咱倆都這些年的夫妻了,有什麽話不好說的?”

  周青嵐覺得挺奇怪,啥事兒這麽為難啊,還很少見丈夫這麽吞吞吐吐的模樣呢。

  “是這樣,老二和老三結婚,我尋思著不能在林場辦。

  太偏僻了,吳家和馮家的人過去,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人家都是城裡的,怕是不習慣住山溝裡。”

  這事兒,盛希平琢磨很久了,吳家和馮家都是有身份的人,林場就是個小山溝,人家去了肯定不習慣。

  這娘家客人,必須招待好啊。

  “不在林場辦,那在哪兒辦啊?”周青嵐愣了下,結婚不在家裡辦,那還能在哪兒?

  “今下午,我跟咱爸說了,想在咱林業局賓館辦酒席,正好,吳家和馮家的人,也安排住在賓館。

  這樣體面又大方,大家夥兒都滿意。”說到這兒,盛希平停頓了下。

  “我是這麽想的,新娘子就在賓館發嫁,然後接到咱家來坐福,結婚典禮啥的,都在賓館。你看這樣行麽?”

  “這些事兒,你跟我商議沒用啊,你得跟咱爸咱媽商議,他們同意就行,我沒啥意見。”

  周青嵐聽完,也沒整明白,丈夫到底啥意思,這些事兒,好像不用征求她的意見啊。

  “不是,媳婦兒,你是不是沒聽明白啊。

  就是接親回來,得到咱家坐福啥的,晚上,他們得住咱家。你真的不介意?”

  擱以前,這都是有講究的,現在雖說不論那些了吧,盛希平也怕周青嵐心裡忌諱。

  “哎呀,我還以為啥事兒呢,咱家弟弟結婚,你是哥哥我是嫂子,咱家那不就是他們家麽?

  咱這房子給他們當新房唄,那還有啥可說的?”

  周青嵐就笑了,合著鬧半天,就為這事兒啊,還以為啥了不起的事情呢。

  “這簡單,回頭我跟李大娘把東西屋都收拾一下。

  到時候你和希泰還有咱爸咱媽去我大哥那邊住,我和李大娘領著孩子回娘家住幾天,把咱家騰出來,給他們當新房不就完事兒了麽?”

  周青嵐一合計,只能這麽安排。

  “還得是我媳婦兒,想的就是周到。那就這樣,回頭我跟咱爸咱媽說。”

  盛希平一聽,就笑了起來。有個通情達理的妻子,真的是太省心了。

  倆人又好長時間沒在一起了,這說著說著,盛希平的手就開始不老實。

  盛希平一回來,李大娘就搬去西屋住了,東屋炕稍睡著盛新華盛新宇倆小子。

  這倆孩子白天玩的嗨了,晚上睡覺可香呢,打雷都不帶醒的。

  炕頭的兩口子,小別勝新婚,折騰了半晚上,倆孩子睡得跟小豬一樣,愣是半點兒都沒聽著。

  盛希平這次回來,不光是給倆弟弟操辦婚事,最主要的是投資建廠事宜。

  於是第二天,盛希平帶著那幾個公司的員工,開車去了縣裡。

  管書記一見盛希平,高興極了,連忙把相關部門的人叫過來開會,商議投資建廠的事情。

  盛希平聽取了陳瑞卿的意見,木材加工廠是港商獨資的形式,不與地方合資。

  盛希平從當地政府手裡購買土地建廠,在當地招收工人,稅收方面,縣裡予以三到五年的減免優惠政策。

  東北這邊畢竟不是沿海開放城市,港商投資在當地算是頭一份兒了,根本沒有先例可循。

  縣裡也沒法直接做出決定,於是開會討論。

  會上,縣裡這些領導各抒己見,有的說可行,也有的說不符合政策,容易出岔子,最好是合資,由地方政府主導。

  最後,還是管恩學拍板兒,就照著盛希平提的條件辦。

  別管是港資還是什麽資,總歸是要把錢投進來,等廠子建成以後,也得從當地招工,這就行了。

  至於說稅收優惠,木材加工廠將來要走出口的路子。

  出口創匯這是大事兒,多少地方都寧可給補貼也要換外匯,他們就是稅收上減免一些,不是大事兒,可以。

  就這樣,投資建廠的大方向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一些具體細節。

  盛希平讓公司的專業人才留下來詳細商談交涉,他則是動身返回林場,跟父母商議安排倆弟弟結婚的事了。

  盛希平費了些口舌,好不容易說服了父母,點頭同意在松江河辦婚禮。

  只是有一件,婚禮在松江河辦,林場這些親戚朋友要去喝酒吃席,沒辦法安排。

  盛希平一尋思,就去找了鄭先勇,跟鄭先勇商議著,結婚那天,林場給出一趟通勤車。

  早晨送大家夥兒去吃酒席,下午再給接回來。

  盛連成是林場的老人兒了,跟鄭先勇也是老交情。

  更不要說,還有周明遠的面子在,鄭先勇哪好拒絕?於是就答應了。

  酒席定了,娘家人住宿定了,新房也準備好,接賓客的車也談妥,一切具備,只差新人回來結婚。

  六月十一號,盛希平從林業局找了輛汽車,一起去林場,把盛連成夫妻還有盛欣玥盛欣琪接下來。

  再把張淑珍給倆兒子預備的結婚用品,也都拉下來。

  一般來說,結婚的時候,婆家娘家都要給新人預備鋪蓋。

  盛家這邊不偏不倚,倆兒子都給預備了四鋪四蓋。

  這些被褥,用的全都是侯亞雙給郵寄過來的蘇杭絲綢繡花被面,裡頭是上好的棉花。

  張淑珍請了好幾個父母健在,兒女雙全的全福人,用了好幾天時間做出來。

  倆兒子都在外地,家具啥的也沒用家裡給準備,盛連成和張淑珍總覺得心裡不太得勁兒。

  所以特地給倆兒子各做了一對兒花曲柳面兒的箱子。

  正好,這四鋪四蓋都用箱子裝好,然後抬到汽車上,一起運到松江河去。

  六月十二號,好不容易跟學校請了假的盛雲芳盛雲菲姐妹,率先回來。兩姐妹到家,就開始各種忙活。

  六月十三號,盛希安和馮家人、盛希康和吳家人,一起到了松江河。

  盛希平去接站,將兩家人安頓在林業局賓館,晚間,盛希平在林業局賓館安排了宴席,給眾人接風洗塵。

  盛、周、吳、馮四家人歡聚一堂,順道商議了婚禮細節。

  盛希平請了趙廣寧當婚禮的大張羅,一切聽他安排,幾點接親、走什麽路線、幾點典禮、幾點開席,接親多少人,送親多少人,等等。

  事先全都商議妥當,寫在單子上,就怕婚禮當天事情多,亂了套。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