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551章 團團圓圓又一年
   第551章 團團圓圓又一年

  孩子們在遊樂場玩的可嗨了,盛希平一看,索性留下盛希泰在這邊看著,其他人逛街去。

  等著他們逛夠了,孩子們也玩的差不多,隨便找個地方吃飯。

  吃完了飯把東西寄存起來,再一起去看場電影,這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孩子們還挺高興。

  晚上,眾人跟蔣彥斌、盛雲芳夫妻吃了頓飯,然後小兩口送他們去火車站。

  回程的火車是晚上十點多的,都買的臥鋪,上了車直接睡覺,正好一覺到早晨七八點。

  洗洗臉收拾收拾,隨便對付口吃的,再玩一會兒,快一點的時候到了松江河。

  “爸、媽,要不還是一起去我家吧?家裡頭肯定做好了飯等咱呢。”

  出了車站,外頭盛家的司機還有周青越都等著呢,盛希平就跟周明遠夫妻商議。

  “不了,不了,還是回家去吧。

  張淑珍領著兒媳婦們忙活了半天,做出來滿滿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飯菜。

  除了饅頭、豆包、糖三角之外,張淑珍還泡了十斤糯米,把端午節用剩下的粽葉找出來,包了不少粽子。

  孩子們沒見過這種蒸饅頭的方式,瞅著稀罕,等饅頭蒸出來,搶著吃。

  張淑珍挨樣兒買了幾個,回來就分給周青嵐一半。

  上次回老家,張淑珍見集上有那種木頭雕刻出來的饅頭卡子,圖案多樣,有魚的、桃的、元寶的。

  “得,別管他們了,愛吃啥就吃唄。

  大哥打電話說,明天他們到家,到時候咱找機會再聚。”周青越那頭緊跟著說道。

  盛新華正長身體的時候,一頓吃了三個魚饅頭,把張淑珍嚇夠嗆,就怕孫子吃撐了。

  盛連成一看,趕忙招呼。

  張淑珍領著三個兒媳婦,蒸了好幾鍋饅頭。

  別看如今日子過好了,可是這粽子,除了端午節之外,別的時候真沒人包。

  車庫門上貼著出入平安,狗窩上面貼著六畜興旺,大門外的園杖子上,還貼著出門見喜,大大小小的福字,更是貼滿了門窗。

  盛希平一看這樣,也不好再強求。就這樣,眾人坐上車,趕緊回家。

  正好,這回就用卡子,多卡幾鍋這種,少蒸點兒棗饅頭。

  馬上要過年了,家裡還有不少東西沒預備呢,所以休息一天之後,轉過天家裡就忙了起來。

  “快來,吃團圓飯了,我包的粽子裡頭有大棗和錢啊,這叫早掙錢,看你們誰能吃著錢。”

  我們這好長時間沒回來了,家裡也不知道收拾的啥樣兒,趕緊回去拾掇拾掇,準備點兒年貨,還有幾天就過年了。”

  一聽說吃錢,孩子們就瞪起眼睛來了,全都朝著粽子使勁。

  眾人七嘴八舌,就把婚禮的過程,酒席啥樣兒,蔣家啥態度等等,都跟父母說了一下。

  閨女出了門子,就不能在娘家過年了,只能年後回娘家住幾天。

  想到這兒,老兩口心頭那點兒失落勁兒,也就過去了。

  眾人進門,飯菜收拾上來,一家人熱熱鬧鬧的,邊吃邊聊。

  盛家張燈結彩,除了院子裡高高掛起的紅燈籠之外,屋簷下還扯了不少彩色的小燈泡。

  有幾個娃能拒絕了香甜軟糯的粽子呢?更別說裡面還有錢了。

  盛連成少不得要打聽打聽,婚禮辦的怎麽樣,出沒出啥岔頭兒,蔣家人對盛雲芳好不好啥的。

  得知婚禮辦的很隆重,蔣家那邊也很重視,盛連成兩口子這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

  王春秀一聽,連忙擺手。

  可再一想,自家兒媳婦不也是別人家的閨女麽?那人家的爹媽心裡頭就好受了?
  今年老二老三都請假時間長,能在家多住幾天呢,知足吧。

  “爸、媽,老四和四妹夫年後初三回咱這兒來,老五兩口子回首都了,也說年後初三一起回來。”

  張淑珍特地弄了幾個鋼鏰兒,還有大棗,都放到粽子裡包上。

  這都臘月二十四了,今年臘月二十九過年,這幾天的時間,不得好好準備點兒東西啊?
  “姐夫,家裡頭也預備好了飯菜,咱爸咱媽就不去你那兒了。

  一想到這兒,老兩口的心裡頭都不得勁兒。

  忙忙碌碌的,一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九除夕。

  往常年團圓飯的主食都是饅頭和米飯,今年改了,變成了粽子。

  大門兩邊貼著對聯,門框上面貼著五彩的掛錢兒,門上還貼著門神。

  倆閨女都嫁出去了,成了別人家媳婦,往後回娘家的時間也少了。

  “哎呀,別光吃粽子啊,就點兒菜,桌子上這麽多菜呢,愛吃啥就夾啥。”

  知道孩子們今天回來,張淑珍老早就跟李大娘一起,做了不少好吃的。

  盛連成和張淑珍沒回林場,一直住在松江河。

  所以,不管盛連成怎麽吆喝,孩子們依舊拿著粽子吃的那叫一個有癮。

  “哦,行,行,那咱就好好預備點兒東西,等著年後他們回來再聚一起熱鬧熱鬧。”

  這些孩子,平常也不缺嘴,桌子上這些魚啊肉的都常吃,不稀罕了。”

  過年嘛,就是過孩子,只要孩子高興就好。張淑珍早就知道孩子們能樂意吃這個,才特地包的。

  “來,這還有蜂蜜,蘸著點兒吃。”

  張淑珍用小盤倒了些蜂蜜,放在孩子們面前,讓他們蘸著吃。

  之所以用蜂蜜不用白糖,主要是怕孩子吃東西沒個數兒,吃傷著了。

  一般來說,吃黏東西要是傷著的話,可以用蜂蜜來治。

  孩子們吃著粽子蘸蜂蜜,一個個美的不行,都吃的可香了,根本不用大人操心。

  過年團圓,盛希平兄弟四個,陪著盛連成喝幾杯山葡萄酒,哄著老爹高興。

  李大娘和張淑珍挨著坐,倆老太太沒喝酒,倒了兩杯山楂啤,一人抿上一口。

  “弟妹啊,你看你這多好?兒子兒媳孝順,孫子孫女都懂事又可愛,真讓人羨慕啊。”

  李大娘看著人家兒孫滿堂,想起自己孤身一人,不免有些感慨。

  “老嫂子,你羨慕我幹啥?這不就跟你家一樣麽?

  我跟你說,你就把希平當成伱兒子,這些孩子,也是你的孫子孫女。

  這個家,從來沒把你當外人。”張淑珍一聽,就笑了。

  “你放心,只要有希平兩口子在,你後半輩子就有人管。將來你動彈不動了,他們給你養老送終。”

  “是,是,希平和青嵐,對我可好了。我就算有親兒子,也不一定有他們這麽孝順。
    弟妹啊,我就是過年了隨便說一句,我知足。”李大娘也跟著笑道。

  李大娘在盛家也好些年了,周青嵐每年都領著她去檢查身體,有點兒啥毛病及早治療,所以李大娘的體格一直不錯。

  盛希平兩口子出手大方,除了工資,一年四季的衣裳鞋襪,零七八碎的日常用品,全都包了。

  盛新華幾個,也把李大娘當成自家奶奶一樣孝敬。

  可以說,這些年李大娘在盛家,日子過的非常舒心。

  方才,也不過是一時的觸景生情,李大娘並沒有別的意思。

  “大娘,我媽說的沒錯兒,你就安心在這兒住著。

  家裡的活呢,你能乾多少就乾多少,乾不了的還有我們呢。

  反正孩子們都大了,出力氣的活就喊新華新宇,刷碗摘菜這些,倆小的也該學著乾一點兒。

  不用慣著他們,該指使就指使。我不敢說讓你在這兒多麽享福,但肯定不能讓你遭罪受累。”

  那頭,周青嵐看了眼盛希平,也笑呵呵的接話道。

  李大娘在盛家這些年,跟周青嵐相處的特別好。

  人嘛,相處久了都會有感情的,李大娘人很好,周青嵐把李大娘當成自家長輩一樣敬重。

  “就是,大娘,你安心在這兒住著,有啥事兒你就跟我說。

  我要是不在家,你跟青嵐說,這就是你家。”那頭,盛希平也附和道。

  “哎,哎,我知道,知道,我哪裡都不去,就在這兒。

  我還得看著新華他們考大學,找工作,娶媳婦呢。”

  李大娘挺感動的,抬手抹了抹眼角的淚,笑呵呵說道。

  這人啊,一到過年就感覺吃不動飯,滿桌子的菜,吃到最後好像也沒看出來少了啥。

  於是,全都端下去,放在櫃子裡,留著明天吃吧。

  吃過團圓飯,晚上邊看春晚邊包餃子。

  這年月的春晚有意思,大人孩子都樂意看,一個個被電視機裡演員們風趣幽默的節目,逗的前仰後合,滿屋子歡聲笑語。

  這一年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英雄母親的一天》和《懶漢相親》了。

  裡面的演員,從此之後,也連年都登上春晚舞台。

  十點來鍾就包完了餃子,收拾下去安心看春晚,直到十一點半了,這才去燒水煮餃子。

  等著餃子煮熟了端上來,正好響起十二點的鍾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鍾聲一響,新的一年就算到了。

  孩子們先給盛連成兩口子和李大娘拜了年,這才坐下來吃飯。

  下午吃粽子,都吃多了,那黏性的食物抗餓,孩子們沒少吃。

  晚上這頓餃子,都是隨便吃幾個意思意思就拉倒了,哪怕是餃子裡的錢,也吸引不了他們了。

  這邊剛吃完餃子,還沒等收拾下去東西呢,組合櫃上的電話就響了。

  盛希平接起來一聽,是老家那頭打過來的。

  如今老家日子也好過了,盛連義家安上了電話,這是盛希正他們打電話過來,給盛連成夫妻拜年呢。

  盛連成接到了侄兒們的拜年電話,高興的不得了,在電話裡跟侄兒們聊了一會兒,又跟盛連義嘮了幾分鍾。

  要不是惦記著長途電話費太貴,估計他們能嘮個把鍾頭。

  自打盛家二老故去之後,盛家這些兄弟們,也都不回家過年了。

  爹媽在,才是家,爹媽不在了,兄弟們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得空能回去看看大哥就很好,不可能再回去過年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盛家兄弟商議好的,都打電話過來拜年,這邊剛掛了電話沒多會兒,鈴聲又響起來,這次是盛連傑。

  然後,盛連秋、盛連慶等人,都打過來電話,給盛連成夫妻拜年。

  盛家的電話鈴聲就沒斷過,一直到快一點了,這才消停下來。

  孩子們早就困了,都弄回屋去睡覺,大人也都各自休息。

  初一一大早,外頭就劈裡啪啦的放鞭炮,吵醒了盛家眾人,趕緊起來收拾做飯。

  吃著早飯呢,電話鈴聲又響起來,這次是張家那邊的親戚。

  張淑珍忙著跟兄弟們聊天拜年,早飯都沒吃消停了,當然,張淑珍挺高興的。

  吃過早飯,盛家就陸續來人了。

  都知道盛希平的父母在松江河過節,親戚朋友,少不得要過來看望一下老人,拜個年。

  陳維國等人十二月初再次出海去東歐,這時候還沒回來呢,前些天往回打了電話,說是已經到那邊了,挺順利的。

  各家的男人在外頭,媳婦都領著孩子回林場過年了,所以初一沒來拜年。

  盛雲芳盛雲菲姐妹說是初三要回來,周青嵐這個當大嫂的總不能扔下一家子回娘家。

  而周家那頭呢,周明遠年前請了挺長時間的假,年後初三就得動身往回走了。

  所以大家夥兒商議著,也別管什麽送年不送年的了,初二這天盛希平陪著周青嵐回娘家,跟家人團聚。

  周明遠畢竟在松江河這麽多年了,親戚朋友不少。

  夫妻倆去年沒回來過年,難得今年回來一趟,街坊鄰居、親戚朋友的少不得要過來拜個年,嘮會兒嗑。

  所以初二這天,盛希平夫妻領著孩子回去的時候,周家也不少人。

  盛希平現在,可以說是松江河知名的人物了。

  一到周家,眾人見了他,都特別客氣,一口一個盛總的叫。

  好多人都說,周青嵐有福氣,找了這麽好的男人。

  也有的人誇盛新華幾個,一看就聰明伶俐啥的,反正就是沒話找話說。

  世情就是如此,當你落魄時,很多人恨不得離著遠遠地,有的甚至還要踩一腳,吐口唾沫。

  當你發達時,也肯定不缺吹捧誇讚的人。

  盛希平早就習慣了,並不覺得如何,隻客氣的跟這些人聊幾句。

  閨女姑爺領著外孫子回來,那肯定要好好招待,王春秀領著倆兒媳婦,在廚房裡煎炒烹炸各種忙活,做好吃的。

  那些來拜年的人一看這情形,也不好久留,閑聊幾句,便都告辭走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