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519章 家具展銷會
   第519章 家具展銷會

  八月一號,是吳毓丞和盛雲菲結婚的日子。

  以吳家的地位,和吳毓丞的身家,這場婚禮肯定不能差了。

  吳家的親戚朋友齊聚一堂,就連吳老當初收養的幾個戰友遺孤,也都帶著妻兒趕來了首都。

  婚禮一切流程,都是照著首都這邊的規矩進行,酒席是在飯店安排的。

  典禮的時候,盛雲菲穿著一身紅色婚紗,是吳毓丞找的國外設計師專門定做的。

  這年月還不流行白色婚紗,國人接受不了,所以做成了紅色。

  紅色的婚紗上面點綴著碎鑽,在燈光下分外耀眼。

  吳毓丞一身黑色西裝,白襯衫、紅領帶,身姿筆挺,眉眼含笑的扶著盛雲菲上了禮台。

  在眾人的掌聲中,同盛雲菲並立於禮台之上,接受所有人的祝福。

  所以晚間也沒幾個人真的去鬧洞房,大家夥兒意思意思,在新房裡坐坐也就撤了。

  主要原因很簡單,那個時候大型的家居賣場還沒出現,百貨商場的租賃價格又比較高,所以展銷會就成了最佳銷售渠道。

  家具的發展,也要順應時代腳步,適合百姓需求,並不是理念越先進越好。

  八月十號,華陽家具廠將在虎坊橋舉行一場大型家具展銷會。

  這個,可比那婚紗費工夫多了,穿在身上,秀美端莊,典雅大方。

  東北盛產木材,華陽家具廠的原料更是來自毛子,成本更低。

  這是全國展銷會第一站,華陽家具廠的家具市場反饋怎麽樣,能不能贏得消費者的喜愛,這是第一道考驗。

  吳毓丞,以最隆重的婚禮,向所有人表明,他對盛雲菲的愛重。

  婚禮的宴席檔次也非常高,滿座賓朋歡聲笑語,為一對新人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吳毓丞三十出頭了才娶媳婦,跟他一起長大那些朋友,兒子都會打醬油了。

  吳毓丞那邊安排了車,送娘家人回盛希康家。

  盛希平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跟人家聊的很熱絡,也因此結識了不少人。

  所以華陽家具廠的家具,只是在現如今流行家具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進。

  華陽家具廠展出的產品,以款式新穎、質量上乘、價格低廉的優勢,一下子就吸引了無數顧客。

  顧客可以在約定時間到店去取貨,也可以留下地址和聯系電話,等定的貨到了之後,家具店安排送貨。

  等典禮結束,酒席開始,盛雲菲又換了一套衣服,大紅繡金的龍鳳褂。

  這是八十年代很多地方流行的順口溜,從中可以看出家具的流行趨勢。

  借這個機會,吳秉忠兄弟特意把盛希平叫過去,給他介紹了不少朋友。

  能來參加這場婚禮的,哪一個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這些都是人脈,將來都用得到。

  自從首都家具公司在虎坊橋開家具展銷會之後,家具展銷會就成了購買家具的新方式。

  八月三號,吳毓丞陪著盛雲菲回門,盛家這頭也預備了豐盛的酒席款待。

  旁人都走了,只有盛希平留在了首都,原因無他,華陽家具在首都的展銷會,馬上要開始了。

  盛連秋等人都有工作,不好耽誤太久,所以盛雲菲回門之後,他們就坐車走了。

  首都這邊,工作人員早就租好了門市和倉庫,也找到了適合開展銷會的場地,並且登報紙打了廣告。

  “組合家具沙發床,黑白電視擺中央,三間磚房水泥地,租輛卡車接新娘。”

  尤其是第二套,那得好多繡娘費時費力才能完成。

  參觀展銷會的人,看好了哪樣家具,只需要找工作人員預定即可。

  當然,最初的展銷會十分簡陋,就跟街頭擺地攤沒啥區別。

  這套衣服,是吳毓丞老早就去蘇州,找了老師傅定做的。

  所以盛希平非常重視,他要留下來坐鎮。

  八十年代後,隨著機器和流水線進入家具生產環節,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購買家具不再用票。

  參展的每一種產品上面都標明了用料和價格,讓人一看就明白,不需要太多工作人員講解。

  轉回天,吳毓丞又在飯店安排了幾桌,盛、吳兩家的親人湊在一起吃頓飯,熱鬧熱鬧。

  工作人員收了定金後,給顧客開收據,收據上印著家具店的地址和電話。

  八十年代以前,家具生產主要靠木匠手工製作,費時費力,產量低,家具供應難以滿足需求,所以大多數城市都是憑票供應。

  八月十號這天正好是周日,展銷會的會場人頭攢動,無數首都和周邊地區的人,都過來湊熱鬧。

  在場賓客有懂行的,一眼就看出來,這兩套衣服都價值不菲。

  一般來說,娘家客人是沒有留到酒席最後的,剛過了十二點,盛家眾人就起身離席。

  並沒有超出時代太過分的設計,切實貼合當今百姓的需求。

  盛希平是重生回來的,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盛連成等人,也惦記著回去請客的事情,於是八月五號,一行人坐車回東北。

  城裡送貨上門不收運費,其他地區的,會加一定的運費,這樣,更是大大方便了顧客。

  每個來參觀展銷會的人,都會獲得一份印刷精美的宣傳冊。

  宣傳冊裡面有華陽家具廠所有產品的彩色圖片,材質和工藝說明,以及定價。

  宣傳冊裝在一個很漂亮的紙質手拎兜裡,紙拎兜外面印著華陽家具廠的名頭,電話等信息,這些都是很好的宣傳手段。

  展銷會第一天,就有上千人預定了各式家具,總訂單幾十萬。

  晚間收工的時候,家具廠銷售部的工人雖然都累的直不起腰了,卻一個個臉上都神采奕奕,笑容怎麽也止不住。

  “走,吃飯去,我在飯店定了桌,今晚上好好犒勞犒勞大家。”

  盛希平大手一揮,領著所有工作人員,一起下館子去。

  首都展銷會一共進行了五天,接了上百萬的訂單。

  遠在東北的鄭華等人接到電話後,高興壞了,立即安排發貨。

  同時通知車間,加班加點,抓緊時間完成訂單。

  華陽家具廠,通過這一次展銷會,在首都打開了知名度,算是站住了腳。盛希平又在考慮,下一步怎麽走。

  盛希平想要在首都批一塊地,建一座包括餐飲、娛樂、商超為一體的綜合性商場。

  到時候可以預留一層樓,專做各類家電家具。正好騰躍公司本身就做家電進口方面,有優勢。

  當然,這樣的大型項目,審批手續等都非常麻煩,一時半會兒辦不下來。
    盛希平也不急,投資計劃書遞上去,該走動的部門都走動一下,該找人就找人,剩下的,就是等消息了。

  家具展銷會在首都舉辦的很成功,這給了大家信心,於是,銷售部的人員,開始轉戰其他城市。

  九月初,會在滬市進行下一場展銷會。

  有了首都這邊的經驗,大家夥兒都信心滿滿,去開辟新戰場。

  盛希平不太放心,又跟著眾人一起,去了滬市。

  就在盛希平等人忙活展銷會的時間裡,吳毓丞和盛雲菲等人回到松江河,在松林賓館辦了宴席,招待親戚朋友。

  陳瑞卿夫妻從省城趕過來,參加了盛雲菲的回門宴,順道把陳峰陳月兄妹接走。

  陳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省城重點高中,陳峰也被西安交大錄取。

  盛家人知道消息後,都替陳峰高興,張淑珍特地塞了五百塊錢給陳峰,讓他留著念書用。

  還在外地的盛希平得知消息後,也很高興。

  這倆孩子,已經徹底扭轉了前世的命運,這輩子,倆孩子都將有輝煌遠大的前程。

  八月二十號,學校開學,撒野了一個暑假的孩子們,重新步入校園,開始了新學期的課程。

  盛新華和盛新宇在假期前半段玩的太嗨了,之後又去了首都,作業就耽誤了挺多。

  臨近開學那些日子,倆孩子全都在家補作業。

  也因此,盛新華這做槍的大事業,就只能先擱置到一旁了。

  開學後,五年級的功課也不算太緊張,盛新華腦子夠用,足以應對。

  這時候,他又想起來心心念念的槍了。

  於是,盛新華在課余時間裡,又開始了第三次試驗。

  這回,他用了自行車後車座下面的鐵管。

  這根鐵管比較長,所以他打算做個長一點的槍,就按照“地雷戰”裡面,小鬼子的槍那樣做。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這次做起來就順手多了。

  盛新華用楊木做了槍身和槍托,為了把鐵管和彈殼連接在一起,而且要保證連接處嚴絲合縫,盛新華連熱脹冷縮的原理都用上了。

  他把鐵管燒紅,把子彈殼鑲進去。

  其他的裝置,照著上兩回有所改進,只是他沒找到合適的“護扳機”材料,就沒做護扳機。

  盛新華畢竟是還小,當時對護扳機也沒有太多的了解。

  隻以為是個裝飾,沒有太大用處,因為少了護扳機也不影響順利擊發。

  盛希平在外頭忙,一直沒回來。

  周青嵐帶高二了,明顯比高一要忙一些,幾乎每天都是九點多才回家,周六周日多數也不休息,所以也沒留意到兒子最近忙什麽。

  至於李大娘,她每天要做飯,接送倆丫頭,挺忙的,也顧不上其他事情。

  再者,盛新華鬼的很,每次捅咕這些東西都是背著李大娘,不讓她看出破綻來。

  所以,這家裡除了盛新宇,沒人知道盛新華在忙活什麽。

  就這樣,一把二尺多長的小火槍,經過了近一個月的忙碌,終於在盛新華手裡誕生了。

  看著手裡這漂亮的小火槍,盛新華喜歡的不得了,小心翼翼的藏了起來,生怕被人發現。

  趕上禮拜天,倆男孩寫完作業,就跑出去試槍了。

  有前兩次的經驗,盛新華第一次試槍用的火藥比較少,完美的打響了第一槍。

  但是,這一槍給他的感覺就是沒勁兒,所以之後他就加大了火藥量。

  第二次,打了兩下才打響,後續再試,有的時候要三四下才能打響一槍。

  主要原因,是盛新華用火柴頭做引火裝置,這火柴頭的燃點高,不是每次都能打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盛新華往火柴裡加了雷管裡的藥。

  那雷管,是盛新華回林場的時候,從盛家東屋大鏡子後面翻出來的。

  當時盛新華並不知道那是什麽東西,就拿去問盛連成,盛連成說那是以前盛希平用來纏炸子打獵用的東西,讓盛新華別亂動。

  那玩意兒燃點低,一個弄不好就炸了。

  盛連成不說這個還好,這麽一說,盛新華正好往心裡去了,於是趁著爺爺奶奶不注意,就拿走了兩個,帶回松江河。

  這回,盛新華把一個雷管慢慢剝開,裡頭的黃色藥粉小心收集起來,用的時候跟火柴頭混合在一起。

  這下就可以保證,每一槍都能打響了。

  在一次又一次的試驗下,盛新華總算掌握了藥量,接著,他又開始嘗試做子彈。

  孩子小,不懂得商店裡其實有賣槍藥和槍砂的。

  他只能在家裡找細鐵絲,用鉗子一點一點的截成小段,然後收集起來,裝了滿滿一小塑料瓶。

  一中往南,過了地工產,前面就是一大片開闊地,有人在這邊種了些菜。

  秋天,地裡的草籽都成熟了,麻雀也在為過冬做準備,瘋狂的進食,所以空地上經常能見到很多麻雀在覓食。

  麻雀很多,而且也不怕人,盛新華就把主意,打到了這些麻雀上頭。

  趁著禮拜天休息,盛新華領著盛新宇,還有幾個鄰居家的小夥伴,一起去了空地準備打麻雀。

  盛新華裝好了槍,慢慢靠近地裡的麻雀群,然後舉槍,扣動扳機。

  這槍盛新華試過幾次了,倒噴的問題還是沒解決,所以雖然有槍托,盛新華也不敢將槍托抵在肩上,還是一手舉著。

  砰的一聲槍響之後,盛新華就感覺到,手上輕了很多。

  低頭一看,手裡的槍又只剩下木頭把子了,槍管已經不知道去向,胳膊生疼。

  好半天,盛新華才緩過勁兒來,趕緊喊了小夥伴們也一起,四處尋找槍管。

  在尋找槍管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到了落在地上的麻雀,眾人興奮的一隻一隻撿起來,最後數了下,竟然有十五六隻。

  這下,可把孩子們高興壞了,一個勁兒的歡呼著。“新華,你真厲害。”

  盛新華心裡也很得意,面上卻不顯,隻搖搖頭,“不行,還是不夠完美,槍管都崩飛了。”

  一邊說著,盛新華一邊低頭找槍管。

  這一次,他在草叢中找到了槍管,但是子彈殼不見了蹤影。

  盛新華沒在意,子彈殼家裡有的是,回去再弄一個就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