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四合院開始的平淡生活》第10章 10:信托商店(求收藏,求推薦)
  第10章 10:信托商店(求收藏,求推薦)
  現在周文亮還要當放映員呀,郭大嬸就更高興,這個事個肥差,油水多。

  雖然條件很好,想的也很好,但周文亮不同意,打哈哈:“郭嬸子,我現在還小,沒到結婚年齡,現在不急。”

  郭大嬸早就考慮好了,滿不在乎的擺擺手:“嗐,這有什麽,鄉下沒人看這個,城裡你們先定親,定親後住在一起,到結婚年齡去領個證就行了。”

  她還真沒說錯,這時候還真沒人看這個,鄉下有的人十五歲就結婚了,城裡雖然不會這麽早,但十八九歲結婚的大有人在。

  這時候民不舉,官不究,沒人較真,畢竟剛從封建社會過來幾年呀,很多老舊規矩還在。

  周文亮不同意,所以就婉拒了,嗯,有點生硬了。

  周母也不同意了,之前是兒子沒工作,現在不一樣了,她想找給兒子找個更好的。

  郭大嬸一臉不高興的走了。

  周文亮瞅她樣子,往後這老娘們等著說他小話吧。

  從診所下班,母子倆出來,慢悠悠往四合院走,周母要去買菜,周文亮就沒跟著,因為他看到前面有個信托商店。

  信托商店,京城都稱呼為委托商行,後世叫典當行;解放前稱為當鋪。

  信托商店遍布四九城,像東單、天橋、西單、北新橋、菜市口等等。

  這些店鋪天天顧客盈門,這時候人特別喜歡逛信托商店。

  因為東西便宜,而且價格公道和保真!
  信托商店一般都分為兩部分——售品部和收購部。

  售品部負責展示和出售,收購部負責收購和寄賣。

  按照信托商店的規矩,無論是來出售還是來委托的人,都得帶上戶口本等身份證明,如果是賣自行車這種貴重物品,還得帶上自行車執照。

  這是為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信托商店銷贓,萬一物品出現什麽問題,也能找到本主兒。

  而且信托商店屬於特殊行業,由公安部門監管。

  如有來路不明物件送來,那絕對是一個招呼一聲,警察馬上就到。

  至於為什麽說這裡價格公道呢。

  那是因為解放前後,四九城街頭巷尾一群走街串巷收舊貨的,因為邊走邊打小鼓要喝。

  俗話說:“買仨、賣倆、當一個。”

  這句話意思是,一個物品,用三個錢買來的,急用錢,想賣了,只能賣兩個錢。

  若當,只能當一個錢!

  這說的就是當時那些走街串巷收各類舊貨的小販,他們從低買高賣,從中謀取盈利。

  這群人走街串胡同時,不停地敲打手上捏著的小圓鼓,發出“梆、梆、梆”的聲音,故稱其為“打小鼓兒的”

  而且這還有門道,小鼓分硬鼓兒和軟鼓兒。

  從事軟鼓者,就是收破爛的。大多是以物換物,窮人家用破鍋爛襪子,換塊胰子(肥皂),有孩子上學的換根鉛筆,再不濟也能落盒洋火。

  從事硬鼓者,就是收文玩字畫。

  這群人有錢,其次是眼力準,識貨,懂行情。同時,還能瞬間揣摩賣家的心理,心思靈活,成交率高。

  特別是民國時期,眾多八旗子弟斷了俸祿,以及一些官宦之家,急等著變賣家當維持生活,但又礙於面子,放不下身價,隻好將“打小鼓的”請進家中,不聲不響的完成交易。

  所以,這些做收舊貨買賣者,往往抓住賣主的心理,拚命壓低價格,從中牟取暴利。

  到了49年,這群打鼓兒的,只要沒有前科的,都被信托商店收編了,那些拚命壓價的打鼓兒人也就沒了。

  這群人眼力強,識貨,客戶拿來東西能看的準,所以在信托商店如魚得水。

  主要這裡東西不要票,所有東西價格低。

  再加上人們工資不高,商品匱乏,憑票證供應,有錢不見得就能買到東西。
    但這裡不會,只要有錢,可以享受敞開供應的購物快感。

  周文亮也是第一次逛四九城信托,前世只聽過,沒來過。

  進了北新橋信托商店,嗯,也是四九城最出名幾家信托商店之一,這裡為啥出名呢,因為這裡自行車最多,出售各種二手自行車和自行車配件。

  店裡昏暗,大白天也要亮著燈,進來聞到一股子發霉的味道,像是呢子大衣發霉或者是舊皮衣腐朽的味道。

  櫃台過道都擺滿了自行車,兩排,各種型號的都有,都是二手的。

  後面貨架上、櫃台裡擺放著各種各式的舊家具、瓷器、銅器、服裝、皮貨、鍾表、自行車等老舊玩意。

  商品不像百貨商場那樣整齊規矩,店堂裡的氛圍感覺很灰色。

  很有年代感。

  人不少,來這裡看自行車的很多,周文亮也想買一輛自行車,轉悠一圈,東摸摸西看看,最後拍了拍一輛八成新的永久自行車車座子,問道:“同志,這輛車子多錢?”

  售貨員小夥趴在櫃台上,懶洋洋抬頭瞥了一眼,說道:“八十。”

  就跟簡短,現在就這態度。

  周文亮也不在乎,瞅了瞅,一輛永久13型自行車,現在新的要160多,還要工業券,一般人真買不起!

  周文亮確實需要一輛自行車代步,要不去哪都腿兒著,難受。

  “這輛車子加上磨砂燈和車簍多少錢?”

  “車子80、摩電燈15、車簍3塊,一共98……”

  “裝上……”

  售貨員一看他這麽敞亮,也不墨跡,吆喝一聲門口的裝車師傅。

  這位老師傅管自行車組裝,維修,補胎,手上活兒沒得說,幾分鍾裝好。

  周文亮摸了摸車簍,看了眼摩電燈,這玩意現在算是高科技了,到了晚上,一掰車把子,電輪子和車軲轆產生摩擦發電,騎的越快,車燈越亮。

  當下非常方便實用的發電機。

  回到櫃台交了錢,看了看玻璃櫃內擺放的手表,指著一塊問道:“這塊多少錢。”

  “羅馬半鋼手表,這塊180,表身表帶全新……”

  周文亮怎舌不已,一塊破瑞士手表這麽值錢,二手的都這麽貴。

  “這塊呢?”

  “這塊梅花表60……”

  周文亮一樂,“拿出來我看看。”

  售貨員打開櫃台玻璃,從裡面拿出手表遞給他。

  周文亮瞧了瞧,表身銀明,內部精致,金針和藍針配飾,皮質表帶柔軟,拿在手裡有點分量。

  “不錯,就這塊了。”

  周文亮給了錢,直接帶著表走了,出門推著車子,看到路口周母買菜回來,連忙招了招手。

  周母一臉茫然,拎著菜籃子過來,“兒子,這,這車子哪來的,你借誰的呀。”

  “什麽借的,咱家買的。”

  “買的?我沒給你錢呀!你哪來的錢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