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劍平天下》第189章 青木長生,臨山事發
  第189章 青木長生,臨山事發

  元貞十六年。

  五月初五。

  榴花紅勝火,綠楊帶雨垂。

  陳平沒有守在大將軍府,也不耐煩細看批複那些繁重的案牘文件。

  而是一個人孤身盤坐在離著興慶府城北面十裡之遙的石頭嶺上。

  看江水滔滔,觀天地自然。

  是的。

  他此時並沒有揮舞黑龍劍勤練劍術和體魄,而是在靜坐行氣。

  真罡琉璃身的修為達到熟練境界之後,再進一步達到精通境,需要消耗劫運點512點,他現在還差了不少。

  想要靠著七星匯聚牽引星元之力練體,緩緩的測竅定竅,磨開接下來的36個隱竅,達到開七十二竅的水平,需要的時間,太過長久。

  單純磨開一兩個竅穴,對實力的提升,其實算不得太多。

  因此,這時候,他就把精力轉移到“青木長生功”上面來。

  練氣功法,一直以來,陳平都沒有認真修練過。

  不是他看不上煉氣道路。

  而是因為人的精力有限,以往他的悟性也不足以讓他快速修練。

  與平常武人一般,貫通一道道經脈,再破開一個個瓶頸,花費無數時間和精力。

  就算是煉氣修為達到了大宗師合一境,比別的大宗師也沒有什麽優勢,戰力方面,最多持平,沒太大意義。

  反而是在體魄修練方面,由於身體之內,有一種莫名其妙提升的“力量天賦”,可以隨著境界的增長,無止境的提升力量。

  修練體魄之後,同境界的情況下,比起同樣煉體修行者,如韓無傷、韓小茹等人,在戰力上面,也要強上數倍。

  這一切,就是那至今仍然沒發現隱蹤的所謂“真龍血”的原因。

  陳平深知這一點,所以,他當然不想放過這個優勢,就想把混元金身法一直修到頂點。

  把自己的獨特優勢發揮到最大。

  但是,問題就來了。

  混元宗功法的確是很好用。

  也的確是天下最頂級的煉體修行法,曾經出過天榜第一的高手。

  但是,卻也有一點不好。

  因為混元宗開山祖師,開創了山門之後,過了沒多少年,就離開了混元山,不知所蹤。

  所以,這門功法,到了真罡琉璃身層次,就已經修到了頂點。

  至於,再高一個層次的修行法門,混元宗是沒有的,不但沒有這方面的典籍記載,就連隻言片語都沒有留下。

  據孫允說,當初混元宗五代祖師,最後的真罡琉璃身圓滿之後,就已經找不到前行道路。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瘋了一般的強行想要以量變化為質變,強行化為星光琉璃體,結果,心靈修為不濟,導致心魔大起,倒行逆施。

  無路難,開路更難。

  陳平雖然還沒有修練到這個境界,但是,他遲早也得走到開路這一步。

  神武境界到底是什麽樣的風景,要怎麽突破,此時的他別說修練,連個方向也沒有。

  居安必思危。

  因此,在劫運點暫且不夠的情況下。煉體方式不能進步,他就想著把自己的煉氣修為也提上來。

  到時候,就算練體無路可走,至少,也能在煉氣方面先走出一條路來。

  或許,站到另一個高度層次上,再來回望煉體方面,能從中找到方向,看到前路,再強行趟出一條道路。

  他有信心,比五代祖師做得更好,看到更高層次的風景。

  陳平歎了一口氣,看向屬性面板。

  [春秋蠶(二轉)]
  [天賦:溯源奪運、蛻繭重生]
  [根骨:12(人中龍鳳)]
  [悟性:14(千古絕世)]
  [劫運:458(破境)]
  [福緣:32(改命)]
  [功法:徒手搏殺體術(圓滿)、七星步(圓滿)、燕回蝶舞(圓滿)、混元功(真罡琉璃身:熟練(開36竅小周天)、劍罡同流(極意、通靈),三陽焚心功(圓滿)]青木長生功(圓滿)

  [煉體:六階(合一境中期)]
  [煉氣:六階(合一境前期)]
  ……

  半個月的修行,收獲很大。

  陳平發現一處捷徑,那就是隨著悟性再次提升之後,自己吸納天地元氣,轉化為內氣、真氣的速度,就如長鯨吸海一般,快得有些令人不敢置信。

  尤其是,在煉體方面,自己已然突破了合一境,種種感悟,也可以用在練氣方面。

  比如,極意、通靈的層次,精神境界方面的領悟,並不會隨著道路的改變,從而降低作用。

  憑借著這種境界,陳平以七天時間,突破至先天后期巔峰,再以八天時間的修行,突破至大宗師合一境。

  到了這時,他煉氣方面的修行速度才再次開始放緩,也許是積累已然耗盡。

  “就算如此,我的戰力也增強了許多,等於在原本的煉體合一境中期的情況下,再疊加一位合一境氣修的修為。

  多出來的煉氣修為,可以用出許多氣修的手段,出手更加巧妙多變,讓人防不勝防。”

  他心念一動。

  身周石頭山嶺之上,就長出草枝藤蔓,山風吹過,四面八方,開出姹紫嫣紅的鮮花。

  鮮花從盛開到枯萎,短短時間之內,就走過了一生。

  “枯榮變化,生死輪轉。”

  陳平看著花開花謝,心靈之中全是感動。

  隨著視線所及,天地元氣化為細雨,蒙蒙朧朧的飄酒落下,四周又是一片繁花似錦。

  他長長吸了一口氣,手中黑龍劍陡然出鞘,挽出劍花,切在手背之上。

  一道鋒銳凜冽至極的劍光斬落……

  咣……

  火星四濺。

  直至陳平加到六成力量,劍罡合流的元力生出鋸齒震蕩,才切開皮膚,斬出一道血口來。

  金紅色的鮮血,剛剛流出,灑落空中,就如有著生命一般,爭先恐後的向傷口處鑽了進去。

  陳平甚至能隱約聽到,那無數血珠在狂呼在呐喊。

  “回去,回去,要死了,要死了……”

  當然,這是錯覺。

  其實是達到合一境大宗師境界,他修出來的極意、通靈,讓身體的每一根毛發,每一滴血液,都生出了靈性來。

  當初以劍罡同流,斬出那道金龍劍光也是同樣的道理。

  劍光通靈,有了靈性之後,隨著心意轉變形狀,不但有形,而且有神,威力增加不知多少。

  血液回流,傷口生出細小肉芽來,緩緩的開始合攏。

  如果放著不管,用不了一時三刻,就會長好,甚至不留一點疤痕。

  這就是他如今身體的強大恢復力。

  就算是受了傷,只要不是把大腦打碎,把心臟打成齏粉。

  一般的傷勢,就算是身體內髒上面,穿透十七八個孔洞,也最多是一天時間,就會徹底長好,沒有什麽後遺症。

  由於血液會自主回流,肉身會憑著記憶恢復生長。

  元氣都不會有多少傷損。

  按理來說,如此體魄,如此恢復速度,陳平已經應該很滿意了。

  他卻仍然有些搖頭。

  如果是一般的情況下,這種恢復速度,倒是足夠了。

  但就怕處於極端情況之下。

  敵人不給自己恢復的時間。

  不能在戰鬥之中,隨時恢復完全戰力,總是有些不美。

  這時就需要用到青木長生功了。

  他心念微動。

  四周天地元氣匯聚,化為一青綠色真氣,綠瑩瑩的輝光出現在傷口之上,只是幾個眨眼,傷口就已經長好,甚至,隨著心意一動,傷口處,還長出一朵小小白花,隨風搖曳。

  陳平哈哈輕笑一聲,隨口一吹,白花化為無數星星點點的光芒消散。

  修練到了此處,無論是力量、速度和防禦,以及恢復力,都達到一個自己所能企級的顛峰境界。

  修練至此,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轉頭望去,就看到韓小茹滿臉震驚,豔羨至極的目光。

  “好美。”

  對於美好的景色,漂亮的衣服,就算是性格有些大咧咧的女孩子,仍然是女孩子,仍然沒有絲毫抵抗力。

  “你喜歡啊?等會回去,就給你的臥房裡面開滿鮮花。”

  陳平哈哈笑道。

  當然很美。

  這青木長生功,論實戰能力,在合一境大宗師層次之中,算不得頂尖。

  這一點,從薑無極當初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

  他基本上就沒有什麽一錘定音的厲害手段,也就是說,他沒有絕招殺招。

  打持久戰,或許很有一手,暗算別人也很厲害,但是,若是遇到爆發力奇強的硬茬子,他就捉襟見肘,很是狼狽。

  但在陳平看來。

  這門功法,或許有著種種缺陷,在輔助能力方面,卻是一等一的好用。

  如果用上輩子的遊戲術語來說,這其實是個奶媽職業。

  這道真氣,不但可以給自己治傷,還能給別人治傷。

  只要不是當場就死,長生真氣就可以救回來。

  而且,不惜工本的灌輸之下,還能給人固本培元,延長壽元。

  這對於那些修練天賦不夠,偏偏又病痛纏身的普通人來說,精通青木長生真氣的合一境大宗師,簡直無異於活神仙。

  東木軍能夠在短短三年時間之內,就佔據廣大地盤,擁兵三十萬,要說沒有青木長生功的功勞,陳平說什麽也是不肯相信的。

  “那敢情好。”

  韓小茹歡喜得眼睛都冒小星星了,看著這滿谷鮮花,笑道:“真要是房裡開滿了鮮花,小吃貨還不得把眼睛給瞪出來啊?還說是什麽仙子呢,整天神神叨叨的,說話也太不吉利,我就不慣著她。”

  “她又怎麽得罪你了?”

  陳平啞然失笑。

  要說那小吃貨,不對,南海紫竹林的方清竹仙子主仆二人,自從在她手裡得了滄龍印之後,好像就賴上了自己,整天在翠湖居吃吃喝喝的,除了吃就是睡,養豬都沒有這麽舒服。

  偏偏這兩人還不見胖。

  身材照樣保持得特別好,不知道的人,一看那身段,那氣質,保準把她當成天仙一般的看待。

  這一點,韓小茹那是羨慕得口水都流出來了。

  事實上,陳平知道,韓大妞對自己的身材太過火爆一事,心底最深處,其實是有些微微自卑的。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

  “得到的總是嫌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反正是這個意思了。

  對於身形如弱柳扶風,飄飄欲仙的女子,韓小茹天生就有著敵意。

  如果只是身材的比較倒也罷了。

  偏偏,那位方清竹仙子的實力也是吹氣球一般的瘋漲。

  韓小茹提升夠快了吧。

  從剛剛上得混元山時的後天銀身境中期,到香谷縣城之中時,已經達到先天中期,如今半個月過去了,她的修為還沒停下狂漲的步伐,已然混元金身大成。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她的修為提升了一個大境界,再加一個小階段。

  任誰聽說,都得張口結舌,不敢置信。

  但是,方清竹的提升速度一點也沒比她慢,含金量,甚至比她還高。就這麽吃吃喝喝的,每天睡上六個時辰,不到太陽曬屁股絕對不肯起身。結果呢,這位竟然悄悄然的就突破了合一境大宗師,找誰說理去。

  她的修為境界,此時還在孫允和韓無傷之上了。

  孫允與韓無傷當日血拚一場之後,或許是心靈受到震撼,或許是歷練打開心結。

  雙雙突破到混元金身圓滿境界。

  當然,要達到合一境大宗師境界,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需要悟性,需要機緣,也需要一些積累。

  或許三個月,或許五個月,或許一年兩年。

  反正,這兩位如今是陳平麾下最強的實力,也可以說是得上,是自己的基本盤。

  當然,在陳平看來,韓小茹的天賦根骨,可能還遠在她父親和師祖之上,有可能後來居上,提前一些時間,踏入大宗師境界。

  星元灌體與三陽焚心道種的組合就有這麽霸道與不可思議。

  但是,那方清竹仙子,又憑什麽修行這麽快。

  陳平都有些不理解。

  同樣是海外三仙島。

  自家“小姨”魏伏波的修行就沒有這麽快,十六年前就是先天境界,十六年後仍然是先天后期巔峰,她怎麽就沒有突破進入大宗師?

  還有一點,陳平也有些不明白。

  方清竹拿著滄龍印到處跑,修為實力也不夠,基本上沒有一個人敢對她不敬,敢搶她的東西,只是遠遠看著,拍她的馬屁。

  可是,伏波島出身的魏伏波,卻是四處被人追殺。

  最後,還被人所擒,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去了。

  “東海伏波島”就這麽沒有牌面?

  難不成,其中還有著什麽不為人知的秘密?

  腦海中轉著一些念頭,陳平眼神聚焦,才想起韓小茹剛剛說的話:“方仙子又說了什麽神神叨叨的話了?”

  “哼,她說什麽趁著有這麽好的東家,好吃好喝的先享受著,等到大難臨頭,眾人各奔西東,到時可能想吃一頓好飯都沒有機會。這話說得,不晦氣嗎?”

  韓小茹氣憤說道。

  “大難來臨?是指北周胡人嗎?也不太像。”

  陳平是知道的,在方清竹的心裡,其實北周胡人與中原百姓並沒有太多區別。

  因為,她本身就不是中原人,甚至是不是人都不確定。

  聽她自己說,是漂在海上,被自家師父撿回去的。

  在茫茫南海這上漂著的,你要把她分成什麽胡漢,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所以,她說的大難臨頭,應該是另一層面的東西。

  “你有仔細問過她嗎?”

  “問了,啥也沒說?那家夥有時候就愛胡言亂語,想法與我等大不相類,不去管她。倒是崔家,自崔虎臣願賭服輸之後,奇怪的竟然沒有出什麽變故,不但出錢出糧,還派出精銳兵馬,族中高手也盡數加入軍中,有些奇怪了。”

  “這就是千年世家的生存智慧了,要麽不下注,要麽就下重注。”

  陳平似笑非笑的說道。

  他當日在香谷縣,費盡心思,展露全身解數,壓服崔虎臣,以及崔家各位長老,不留一絲余地,就為了今日的結果。

  或許在旁人來看,崔家這麽大的家族,參於這麽大的事情,更是關系到千年族運,就是比一場武,口頭上爭個輸贏,就把整個家族壓了上去,未免有些兒戲。

  但崔虎臣此人卻是難得的一諾千斤重。

  賭輸了,就直接全力支持,甚至在回去河西郡之後,連連斬殺數百位反對的家族子弟,連長老都斬了兩個,可謂是十分決絕。

  更離譜的是。

  全力支援糧草箭矢,兵甲錢財。

  達到什麽地步呢?

  就算是陳平養二十萬兵,他家提供的錢糧,都可以支撐一年有余。

  更別說戰馬和兵甲了,無論放在哪裡都是極重要的戰略資源,他家不要錢一般的送。

  以至於,陳平在短短十天之內,就組建實打實的八萬精騎。

  帶甲步卒十二萬人。

  至於騎兵為和這麽多,與上輩子歷史上有些不一樣。

  陳平以前還不太理解,現在大致上也有些明白了。

  一個原因是這個世界的天地元氣要濃厚一些,草葉都要肥美一些,養馬格外容易。

  另一個原因,當然是這方世界的精銳騎兵,都會一手叫做“人馬合一”的技能。

  但凡沒有學會這門技能的騎兵,都不好意思跟人說,自己會騎馬打仗。

  如此一來,每場大戰下來,戰馬的損失,要比上輩子的歷史戰場輕上許多。

  馬匹本來就比人類的氣血天生要強大,再以人馬合一之術,激發氣血,養護體魄,真正的良馬,強壯得如同妖獸一般,生命力更是旺盛至極。

  北周胡騎會變得如此強大,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他們的馬匹更多,幾乎達到人手一馬或者雙馬的地步,打起仗來,佔據的優勢更不用多說了。

  “你過來不是專程為了看花吧?政務上的事情,也不用找我,有著崔老爺子和原先生處理,也暫時夠用了。”

  “不是政務,而是臨山府的事情。”

  韓小茹罕見的皺起眉頭,憂心忡忡。

  想說又不想說的樣子。

  倒是激起了陳平的好奇心。

  ……

  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