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劍平天下》第210章 修練加速,山雨欲來
  第210章 修練加速,山雨欲來
  “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就要失去一些東西。”

  陳平面色不變,搖了搖頭。

  他當然知道,這首童謠能夠以如此快捷的速度,傳遍南方各州府,一定是有著某個大勢力,或者是某些大勢力在推波助瀾。

  就是想要激起同仇敵愾之心,在陳平長久壯大起勢之前,把他扼殺在搖籃裡。

  對方的手段極其高妙,是算準了,自己就算是明知其中有鬼,也無法追根溯源的把謠言從源頭斬斷。

  俗話說,“傳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若是真的把那些說過或者是聽過童謠的人全都抓起來嚴刑拷打,掀起滔天血腥,那麽,對方肯定就會讓自己嘗嘗“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滋味。

  一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暴君帽子,就會牢牢的戴在自己的頭上。

  失去“民心”之後的上位者,最後都是些什麽下場,歷史上可以隨隨便便的就找出數十例來。

  而底層的貧苦百姓呢?
  在這種過程中,並不用奢望他們為自己發聲。

  因為,那些“螻蟻”從來就不是人,也沒人會聽他們說什麽?
  他們甚至連話都說不順暢,也不大會認字,心裡有著什麽樣的想法,也說不出來。

  “與世家大族比話語權,是最不聰明的做法。因此,根本就不用去理會。”

  陳平啞然失笑,不在意的道:“他們要說什麽,就讓他們說,謠言止於智者,這悠悠天地,遲早會有人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世家大族,在這個年代,又被稱之為士族,往往官員和士子,都是出身在這些大戶人家家裡面。

  說白了,十個讀書人裡面,有七八個是家境殷實的富貴人家出身,天然就看不慣陳平的治政方針。

  既得利益者,怎麽可能會允許貧苦百姓把日子過得好起來。

  又怎麽可能會允許貧民百姓過得有尊嚴、有地位。

  道理很簡單。

  不僅僅是屠龍者往往會成為惡龍的原因,而是因為,一旦普天下的貧苦百姓過得好了,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達官貴人就不怎麽好過了。

  沒有隨時會餓死,掙扎在貧苦線上的壓力,有誰會傻到一輩子無怨無悔的讓人驅馳,受人剝削。

  你都有尊嚴了,會說誰也不比誰高貴,那我還怎麽做人上人?

  沒人跪在地下向老爺們磕頭,老爺們,那還是老爺嗎?
  從上輩子走到了這輩子。

  陳平看多了也見慣了,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明白,自己其實是在挖著某一個階層的根基。

  意識形態的爭鬥,甚至比起戰陣廝殺還要凶險。

  但他,卻不得不這麽做。

  因為福緣。

  興慶府的最大危機,已然渡過,陳平揮軍驅逐斬殺了十萬奔狼騎,把北周胡人圖謀徹底挫敗,這並不是就完事了。

  相反,這只是一個開始。

  可以預料得到,一旦北周騰出手來,下一次再來對付自己,那肯定是準備周全,有足夠的把握可以吃定了自己。

  決不能寄希望於對手小視自己,一點一點的進行添油戰術,把手下將領和兵丁一次次派來送死。

  在這種情況下,外無援兵,內裡還有各方勢力瘋狂的扯著後腿。

  靠天靠地,都不如靠自己。

  自身實力修為,才是保命的不二良方。

  當然,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甚至保住這片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盤,不強大到一個沒人膽敢侵犯的程度,都不保險。

  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實力。

  陳平第一想法就是想要大肆獲取劫運點。

  只要劫運點足夠,破境如喝水。

  就算是神仙來了,陳平也敢殺給人看。

  但可惜的是,隨著他的實力越來越強,普通的劫數,對他來說已經根本就不能稱之為劫數。

  就算是普通合一境大宗師級別的高手刺殺,對他來說,也是毛毛雨一般。

  完全沒有一點危險。

  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哪裡稱得上是渡劫,又哪裡來得天運?

  想要提升修為至合一境五層圓滿,也就是領域陽實境,他還需要將近兩千點劫運。

  而現在的存量,只有836點,差得還有些遠。

  這還是因為後面又打敗收降了靖海大軍,打跑那位神霄劍派“同叔”之後又得到382點劫運,否則,在這之前,他只有四百多劫運。

  錢難掙,屎難吃,掙劫運也是這個道理,一點點積累,實在是太慢了。

  就算他想要放下地盤百廢待興的事務不管,一門心思的行俠仗義,把自己陷身於危險之中,去鬥一鬥落單的高手,也得能找得到合一境圓滿層次的大宗師才行。

  而且,還得對方與自己有仇。

  否則,無端端打上門去,那不是跟瘋子一樣嗎?

  當然,有一種行動,必須是劫,那就是殺到北周王廷去,保管劫運點如潮水般湧來。

  但是,這種做法,其實與闖大離玉京差不多,不露頭倒也罷了,一旦出現在那裡,危險就不太好控制。

  很難保證會不會有神武境的老妖怪,直接出手一掌把自己拍死了。

  真出現這種情況,那才叫搞笑了。

  因此,經過多方考量之後,陳平覺得,最安全最靠譜的做法,還是快速提升自己的福緣。

  劫運破境。

  福緣改命。

  現在,自己的命格,估計已然達到了某種層面上的頂點。

  到了再次改命的時候了。

  運轉天賦溯源奪運,對現在的自己來說,並沒有太多好處,反而浪費福緣點。

  陳平就想起了一件事情。

  悟性和根骨提升之後,會讓修行練氣和練體的速度加快。

  這一個多月來,他早早的花費了共160點福緣,把根骨也提升到了“千古絕世”的層次,就發現,修練真罡琉璃身的速度,果然快了許多。

  如果說,憑借著“人中龍鳳”這種罕見天才的根骨層次,來修練合一境大宗師級別的真罡琉璃身,需要十年之久才能提升一個小級別。

  那麽,達到“千古絕世”層次,他只需要三年時間。

  就可以從合一境第四層“陰虛”達到第五層“陽實”,也就是大宗師圓滿。

  看看屬性欄:

  [春秋蠶(二轉)]
  [天賦:溯源奪運、蛻繭重生]
  [根骨:15(千古絕世)]
  [悟性:13(千古絕世)]
  [劫運:836(破境)]
  [福緣:82(改命)]
  [功法:徒手搏殺體術(圓滿)、七星步(圓滿)、燕回蝶舞(圓滿)、混元功(真罡琉璃身:大成(開108竅)、劍罡同流(極意、通靈、化神、陰虛),三陽焚心功(圓滿)、追風落日神箭(圓滿)梵我合一(熟練)]
  [煉體:六階(合一境後期)82.8%]
  [煉氣:六階(合一境中期)41.3%]
  ……

  春秋蠶當然還是二轉境界。

  陳平完全搞不清楚,這個幾轉到底是幾個意思?
  他猜測著,很可能與自己的另一個天賦“蛻繭重生”有關。

  有心想要試一試,但只要看到“重生”的字眼,陳平就立刻又把這個念頭打消了。

  他懷疑,這個天賦是要再死一次。

  人生在世,除死無大事。

  如今自己都修練到這個層次了,哪有說死就死的道理。

  萬一,蛻了繭一下不能重生了呢?
  或者說,三轉過後,又要重新修練呢?
  風險有些大,此天賦還是暫時擱置,二轉就二轉吧。

  這條蠶寶寶,給自己的助力已經足夠大了,暫時也夠用。

  就不去作死了。

  至於用“溯源奪運”去奪一奪杜蘭神師的天運,需要100點福緣值,就沒有太多必要了。

  杜蘭神師的身份也好,修為和武技也罷,並沒有什麽太過值得奪取的價值,反而是如今這福緣點,看起來比想象中要有用。

  能夠大幅度縮短修行的時間,還能節約下提升至下一個階段,所需要耗費的劫運值,價值就太大了。

  這一點,從煉體六階,合一境後期82.8%可以看得出來。

  陳平當初第一次與杜蘭神師拚殺之後,兩敗俱傷,算是大劫,積滿了1024點劫運值突破了合一境後期達到大成,開了108星竅,領悟了陰虛境的眾生領域。

  那時候,他的煉體六階修行,就是合一境80%;

  然後,收降靖海軍之後,他把根骨提升到千古絕世層次15點,經過了一個月零三天的刻苦修行,就發現,自己的修練進度,增長了2.8%;

  也正是從這裡看出來,他還需要三年時間,修到圓滿。

  以現在的進度,想要花費劫運點,直接一步登天達到圓滿,心念動處,他就明白,還需要1730點劫運值。

  當然,不夠是不夠的。

  但是,只要福緣點再多一些,達到160點,就可把根骨再次提升一次,修為進境速度,又可以加速一倍。

  到時候,想要突破,只需要一年多時間。

  一方面積累劫運點,一方面積累福緣點,雙管齊下,陳平就可以保持最快的提升速度。

  搶在北周人的針對之前,提前得到自保的能力。

  料敵從寬,永遠都不會錯。

  ……

  福緣點的重要性。

  陳平沒跟任何人說。

  對他的做法,或許有人心裡有著疑惑,卻也不會反對,只是默默支持。

  這一點,陳平心裡是有數的。

  為什麽不去聯手眾世家,讓出許多利益,先行把北周趕出去,再來考慮限制土地兼並,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

  是因為,陳平看到了自家治下的一個奇異現象。

  導致他的做法,不得不激進一些。

  經過多番試驗。

  陳平發現一點,一個死氣沉沉、百姓唯唯喏喏的城市,任憑人數再多,也提供不了太多福緣。

  很可能,這關系到萬物靈性的反饋。

  以往的大離王朝,所采取的策略,多多少少是要把底層百姓搞得傻傻的,如同螻蟻一般的,無知無識,無思無想。

  讓他們一天只知道乾活,沒有目標,也沒有希望的活下去,一直繁衍。

  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世世代代都高高在上,什麽也不用擔心,也不擔心底層造一反,他們造不起來,沒這個意識。

  這樣的話,或許符合人道發展路線,但是,這種模式,陳平腦海裡的春秋蠶屬性面板,它不認。

  剛開始的時候,就算是陳平已然實質性統治了興慶府,他發現,福緣每天增長的速度,也不怎麽樂觀。

  隨著百姓的日子開始一天天好起來,沒人欺壓,沒了朝不保夕的危機感,當他們眼裡有了光之後,陳平就發現,自己的福緣開始大幅度增長了。

  直至達到五點。

  在不久的將來,陳平把新得到的三府之地,加上天門關都治理好之後,以興慶府模式推廣,預計福緣的增長,每天可以達到8點到9點。

  如此,就可形成良性循環,他的地盤越大,百姓過得越好,越有靈性,他的福緣,就會增長越多。

  然後,自身的根骨和悟性,就會增長越快。

  修行速度也會越快。

  到了後期,很可能都不需要主動應劫,也不需要太多的劫運點。

  單是坐在家裡種田。

  就可把自己種成神仙。

  能夠過一過安逸的日子,誰不想安逸富貴,長生駐世,享受這無邊福報呢。

  這一路走來,腥風血雨的,樹欲靜而風不止,不是被逼著前進的嗎?

  若非陳平腦子還算靈光,又有著幾分本事,迎劫破劫,恐怕,早就埋骨荒山,這次的人生OL,早就打出了GG。

  ……

  確定了福緣獲取方針之後,陳平就耐心的規劃種田,並安排麾下大軍,駐守三府之地。

  如今前線向西北方向大幅推進,主力軍隊放到天門關和白陽城一帶。

  三府之地,只是留下三萬騎兵,十萬步卒,安排麾下各將駐防各大小城池。

  一切都井井有條。

  至於興慶府,以及清江河西等地,仍然有著三萬騎兵,十萬步卒,已然足夠。

  “養著三十五萬兵馬,壓力還是有些大了。主要是其中有著八萬騎兵,這是耗糧大戶……再有戰死士卒的憮恤,以及功勳之士的獎賞,又是一大筆銀子支出。”

  初略的算了算,陳平就感覺頭皮微微發麻。

  “坐吃山空的滋味不怎麽好受啊。“

  “只要等到秋收就好了,實在不行,開官倉吧。”

  反倒是姬明月。

  對自家七哥信心十足,完全不擔心他會把這場子給弄砸了。

  “你看啊,把所有糧抹算計進來,可以保證兩年消耗,就算是這兩年顆粒無收,總也能支撐下去。再不濟,不是還能向南向北嗎?”

  姬明月抿著嘴,扳著手指計算著。

  像極了家裡的管家婆。

  “一路向北,收回失地,等到時機成熟,內部穩定之後,也不是不能考慮。可是,向南……”

  陳平目光幽深,瞄了姬明月一眼,莫非是,小丫頭又打聽到了什麽消息。

  這些日子忙著內政的事情,除了這童謠已經懟到自己的耳朵跟前,他想要聽不見都不行,其他的消息,說實在的,他還真的沒有刻意探查過。

  “也不知道是不是捕風捉影?”

  姬明月皺著好看的小眉毛,沉思道:“從興慶府傳來消息,說是城中雖然太平,接二連三的,有幾個夜晚宵禁時,偶爾會出現夜行黑衣人,高來高去的。

  商銀章有幾次被驚動,帶隊追了出去,全都追丟了。

  對方到底是什麽目的,也沒有搞清楚。”

  “有沒有人員傷亡?”

  陳平一聽,心中隱隱感覺不妥。

  如今這情況,自從斬殺十萬奔狼騎之後,誰不知道興慶府是自己的“龍興”之地,是絕對的大本營。

  有心人甚至可以打聽得到,混元宗那些長老和弟子,全都隱伏在興慶府不知哪個角落裡,正閉關突破。

  就算是有人想要對付自己,想要在自家勢力中間弄鬼,也不會選擇興慶府。

  “除非,他們也是不得已,有著必須在興慶府搞事的理由。”

  “沒道理啊,如今就算是興慶府出一點點小事,也影響不到我這三十五萬大軍的安危。只要兵馬在手,任憑再多的陰謀詭計,也只是一場笑話,傷不到根本。”

  “會不會是朝廷?”

  姬明月揚了揚下巴,指向西北面。

  她現在也基本上知道了,魏伏波與陳平之間有著隱秘聯系,當初自己這些人躲在麒麟街那會,繡衣衛梁崎等人,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前來興慶府。

  陳平的具體身世,就算是以明月小郡主的消息渠道,也沒有打聽出來。

  只能說,其中隱藏的秘密太深。

  但她卻是打聽清楚了一件事情。

  大離宮廷,已經派出三萬禦林驍騎南下,領軍者是四王八將之中的大都督燕北飛。

  此人是真正的柱國大將,修為極高,玉京京畿之地能夠穩如磐石,拒北周大軍,燕大都督功不可沒。

  聽說,當初密宗靈台大尊潛入玉京,與姬家老祖大打出手的時候,燕大都督從旁出手牽製,立了大功。

  否則,被突然襲擊之下,姬家老祖可能會吃一個悶虧。

  這麽一個大人物,率領守禦京師的禦林驍騎從水路南下,就很不合理。

  尤其是在陳平剛剛打退北周南下十萬奔狼騎的當口。

  他更沒必要派出此等重要人物。

  “全力打探,京城世家勳貴、豪門嫡系動靜,看看他們有什麽反應?”

  聽到禦林軍一支大軍從水路坐樓船南下的消息,陳平心裡猛然騰起一種奇異的熟悉感。

  [春江水暖鴨先知]。

  若真是自己猜的那樣,那些勳貴們很可能第一時間忍不住,也會提前南下。

  那麽,到底是不是朝廷派高手提前一步進駐南方,想要先行鋪平道路呢?
  局勢撲朔迷離,一時半會還看不清楚。

  “七哥放心吧,我盯著呢,等咱們回到興慶府的時候,估計具體的消息,就已經傳過來了。”

  “人手還夠用嗎?”

  打仗這事,打的是資源,打的也是情報。

  陳平覺得,這種兩眼一抹黑的感覺著實不是很好。

  自己還是得多抓一抓情報來源。

  “夠用的,我前兩天尋娘親撒了個嬌,同去清微派延請了一些師叔伯出山呢,反正,他們天天清修打坐,閑著也是閑著。”

  小丫頭笑得十分得意。

  清微派可不像混元宗,他們沒經歷過五代祖師那種變故,傳承完好,派中底蘊深不可測。

  這種門派,有著靜觀潮起潮落的資本,門下弟子要幹什麽,也不去幹涉。

  姬明月小姑娘能夠上山拉來高手,算她本事。

  不過,興慶府那裡既然有不穩跡像,還是得回去坐鎮。

  山雨欲來風滿樓。

  那裡四通八達,正是中樞之地,真有什麽事情發生,也好隨時應變。

  ……

  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