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史前當野人》第153章 謎團
  第153章 謎團
  葵與禾跟隨有谷部落的信使踏上歸途,這下再沒有別的妹妹了,梟惆悵度日,冷天忽然就變得漫長起來。

  葵最終還是沒能理解太極八卦,但除此之外的知識和技術她學會不少,這趟進修受益匪淺,離開之前,她承諾回去後會帶領族人仰望天空。

  她說到做到,數日後,信仰值回升至230。

  張天消耗20點信仰值,兌換了他心愛的工兵鏟。

  天空再度恩賜,單看工兵鏟的體積,就知道此物非同凡響。

  毫無疑問,一定是祭天儀式感動了上蒼。

  族人們虔誠地仰望天空,大聲讚美天空的慷慨與仁慈。

  林鬱是頭一回親眼目睹張天使用他的金手指,好奇詢問:“任何東西都能兌換嗎?”

  “怎麽可能?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都是我的私人物品,而且也不是所有私人物品都在可兌換的選項裡,以食物、工具和武器為主,工具和武器我快兌換完了。”

  一想到這個他就來氣,當初買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可是花了真金白銀的,現在竟然還要二次付費!
  吃相這麽難看,難道鵝廠給我的遊戲注資了?
  林鬱略有些失望地“哦”一聲,不再多問。

  隨著最後一名信使離去,山林重歸寂靜,正如以往的每一個冬天一樣,眾人宅在洞穴裡,足不出戶,小孩也不再到處瘋跑,所有人都盡可能減少活動,只有偶爾響起的清亮的笛聲,彰顯著這個冬天的不同尋常。

  居家生活的頭一個月,人們興致勃勃地聊部落大會,聊祭天儀式,聊即將到來的未知的旅途……這些話題被翻來覆去提及,聊到所有人都覺得膩煩,直到某一天大家很默契地不再聊了,日子變得越來越沉默。

  唯有天和林似乎有說不完的話,梟經常看到兩人躲到一旁偷偷聊天,之所以說是偷偷,因為每當他靠近,兩人就閉口不言,或者很生硬地轉變話題。

  梟多少有些鬱悶,於是找機會偷聽,但他發現兩人說話跟唱歌似的,他一個音節都聽不懂。

  天和林在用奇怪的語言進行交流!

  梟不知道的是,他的一舉一動,張、林二人盡在掌握,等他問起,張天順勢說:“你記不記得林剛來的時候,和我們語言不通?她以前在桃源生活,使用的是桃源的語言,我正在學習這門語言,以後或許用得上。”

  原來如此!怪不得最近看他倆神神秘秘的,原來是在學語言!

  天真聰明!竟然連語言不通的問題都考慮到了,正在提前做準備!

  “那我可以學嗎?”梟是個好學的孩子。

  “等我學會了再教你吧。”

  “好!”

  部落裡本來就沒什麽秘密,梟又是個大喇叭,不出半天,這件事便人盡皆知。

  此後,兩人光明正大地用中文交流,族人隻道天在學桃源語,不以為意。

  張天和林鬱閑聊的內容很龐雜,既聊過去工作和學習時的趣事,也探討帶有學術性質的問題,還討論了他們穿越而來的意義,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會在多大程度上加速文明的進程,是否會改變歷史,產生悖論……

  這些複雜的議題只有用中文才能闡述清楚。

  大多數時候純屬打發時間,沒有結果,也無甚意義,比如兩人聊到新仙女木事件的成因。

  新仙女木事件是促使人類由狩獵采集轉向農耕的重要歷史節點,關於一萬三千年前的這次全球范圍內大幅降溫的原因,學界暫無定論,目前有兩派較為主流的觀點。

  一是“行星撞擊說”。

  考古學者在格陵蘭島西北部的冰川下發現的一處隕石坑,時間恰好對得上。據此推斷,在該行星撞擊地球的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促使格陵蘭島的冰層融化,從而改變了北大西洋氣流,導致全球氣溫大幅下降。

  張天在遊戲裡采用的就是行星撞擊的設定。

  林鬱卻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她認為把考古學上的異常現象和未解之謎歸結於天降隕石,和小說寫到最後機械降神沒什麽差別,是一種極其簡單粗暴的做法。

  她更傾向於“冰蓋融化說”。

  這一派觀點認為,由於冰期結束,全球氣溫上升,導致北美冰蓋融化,大量淡水注入北大西洋,破壞了海水的溫鹽環流,低緯度的溫暖海水無法到達北大西洋,致使北半球氣溫驟降,最終影響了全球的氣候。

  “我們身處這個時代,沒有人比我們距離真相更近。只要我們去格陵蘭島看一眼,就知道誰對誰錯了。”

  林鬱用略帶惋惜的口吻說,她很清楚,以現有的條件,遠遠不足以支撐她去探明真相,有些謎團,或許永遠只能是謎團。

  她能做的,是不製造更多的謎團,在遷徙之前,她打算留下一些確切易懂的痕跡,留給一萬年後的同行們,省得哪天他們發掘出這處洞穴,對著孩子們搗鼓出來的奇形怪狀的玩具摳腦袋。

  張天開玩笑說:“你要是留下一篇博士論文,後世的學者全都要給伱跪下,尊你為偉大的考古學先驅。”

  “想多了,他們只會懷疑有人造假。”

  用現代文字傳遞信息並不合適,過於離奇的發現會令整個項目喪失真實性,好比千年前的古董上刻著“made in China”一樣,再逼真也只能是贗品了。

  圖畫傳遞信息的效率遠不如文字,但另一方面,也不會受限於語言,語言一旦死去,文字攜帶的信息就隨之石沉大海,永遠不被人所知。

  圖畫則不會,它直觀明了,任何時代的任何人都能看懂,當然,前提是作畫者的水平足夠高。

  在征得阿媽的同意後,兩人來到洞穴深處,這裡有祖先留下的壁畫,用木炭繪製的壁畫難以長期保存,別說一萬年以後,再過一千年,大概就不剩什麽了。

  壁畫的內容大多是凶猛的野獸和各種武器、工具,彼此沒有關聯,缺乏敘事性,能夠傳遞的信息有限。

  林鬱以部落大會為主題,用不易脫落褪色的礦物質顏料重現獵人們狩獵巨獸的場景。

  象牙堡、猛獁象、披毛犀、大角鹿,以及手持弓箭長矛進行狩獵的一眾兩腳獸……林博士的繪畫水平算不上高明,但看懂毫無問題。

  除了壁畫,陶器、石器和骨器同樣歷久不損,能夠全方面展示原始人的日常生活和技術水平,是考古學者研究原始社會的重要憑據。

  石刀、石斧、石矛,骨質的針、箭簇、魚鉤……陶器選取彩陶,比起出土自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大河部落的彩陶在審美上顯然差著一截,但在工藝上完全不輸,而且在時間上更早,早了足足五千年!

  光是這個發現,就足以令全球的考古學者欣喜若狂。

  更瘋狂的事還在後面。

  等她的同行們挖出這些彩陶,會發現陶器裡裝著少許植物遺骸,經過枯燥漫長的清理、浮選和鑒定,他們會辨認出這些谷物以粟為主,含有少量的藜麥和大豆,都有馴化的跡象!

  彩陶底部的卦象當然也逃不過考古工作者的火眼金睛,為了使卦象的象征意味更加明確,張天特意放進去兩個繪有太極圖案的彩陶,給現代人一點小小的原始震撼。

  林鬱可以腦補出挖出這兩個彩陶時社會各界的熱烈反應,無疑將掀起又一波的考古熱潮!

  她有經驗,同時代的茶鎮遺址才剛開始發掘,就頻繁登上熱搜,引發全球的關注和熱議,歸根結底,是因為茶鎮遺址出土了一些疑似刻有象形文字的甲骨。

  比起似是而非的象形文字,太極圖的意涵是如此直截了當,完全不需要耗費精力進行牽強附會地解讀,這個圖案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有的國家甚至還把太極八卦圖魔改成他們的國旗。

  史前一萬年的太極圖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伏羲畫卦的傳說將得到證實,意味著中華文明的起源將被大幅向前推進!
  林鬱興奮得臉都紅了,仿佛率隊完成這一偉大考古發現的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
  要是能自己埋了再自己挖出來就好了……她心裡想著。

  張天倒沒想這麽多,一萬年後的事跟他挨不著,他活不到那個時候,他純粹是懷揣著惡趣味在做這件事。

  人生在世,總得找點樂子。

  用工兵鏟挖坑就是利索,兩人把經過精挑細選的陶器、石器和骨器埋進坑裡,為了避免後來者拿走這些東西,挖個坑埋起來是最簡單也最穩妥的方法。

  “你們在做什麽?”

  梟湊上前來,族人們也都投來好奇的目光,不明白兩人為什麽要把這些好東西埋進土裡。

  張天正色說:“我們世世代代在此定居,這座洞穴為我們遮風擋雨,供我們休養生息,在離開之前,我們理應獻上一些祭品,表達感謝。”

  合情合理,有理有據。

  這只是一件小事,但這種細節尤其能夠體現一個人的品格,眾人都有些羞愧,他們只顧著為暖天的遷徙做準備,竟然從沒想過要報答洞穴的庇護之恩。

  “我來幫忙!”

  “我也來!”

  眾人爭相出力,轉眼便挖出更大的坑,滿懷感激地將獻給洞穴的“祭品”填埋。

  ……

  冷天漫長但並非無所事事,恰恰相反,因為遷徙在即,要做的事情很多。

  男人們日複一日地打磨器具,女人們晝夜無休地縫製衣物,尤其是剛經歷生產和身懷六甲的女人,她們為嬰兒縫製繈褓,也在自己的衣服上縫出類似袋鼠的育兒袋,便於攜帶嬰兒上路。

  張天為善於射箭的族人製作角弓。

  時間和材料都相當充裕,他可以精雕細琢,添加一些工序,提高角弓的性能。

  冷天同時也是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學習編織技巧,學習打磨技藝,即將成年的孩子還要學習采集、狩獵和交配相關的知識。

  自從擔任巫師,地位穩固之後,林不再擔心會被族人拖去強製交配。

  是時候成年了。

  她向阿媽和蘭花展示了她的姨媽血。

  蘭花樂得合不攏嘴,這意味著巫師的血脈有望得到傳承!
  很巧的是,前些日子蛇母剛給女人們講述了她引以為傲的“房中術”,很有些大膽的姿勢,據蛇母所言,她就是以這些姿勢吸取了男人的靈,生出了健康強壯的寶寶。

  蘭花將這些知識一五一十傳授給林。

  林鬱聽得認真,不僅聽,偶爾還問一些令女人們面紅耳赤的問題,比如在交配的過程中是否感到歡愉,和不同男人交配的體驗是否有所差別,交配時間的長短是否重要……

  研究任何一個族群,性都是無法回避的話題,婚姻制度的發展除了受限於生產方式,也和人們對於異性和繁衍的態度密切相關。

  張天也要學習,向大舅狼牙學習石葉打製技術,這是每一個成年男人必須掌握的技術。

  別看狼牙經常消極怠工,知難而退,其實是個手藝人,他打磨石器的水平在男人裡數一數二,這份手藝正是他能夠在部落裡立足的資本。

  在所有原始技術裡,石葉打製技術大概是最難的一項,沒有捷徑,無關天賦,就一個字:練。

  張天和梟每天都要花一上午的時間練習,揮動石錘一捶接一捶地敲打燧石石核,感受不同的施力大小、不同的敲擊角度、不同的出手速度和不同的敲擊方式帶來的影響,慢慢累積手感。

  新手上路,砸到手是常有的事,每當兩人疼得嗚呼哀哉,狼牙就發出為老不尊的大笑聲,笑完又用很嚴肅的口吻說:“疼吧?疼就對了,知道了石刃製作的不容易,你們才會更加珍惜每一把石刀。”

  大舅偶爾也會像個充滿智慧的長者,說出一些富含道理的話。

  當然了,生活不能全是工作和學習,就連動物都懂得勞逸結合,何況人類?

  以往族人以聽阿媽講故事為樂,如今聽天和林講故事,天的祖先系列和林的桃源系列都格外的引人入勝,夜間的故事會是眾人每天最期待的時刻。

  除此之外,張、林二人還教他們畫畫、跳舞和吹奏笛子,豐富的娛樂活動使漫長的冷天不再沉悶無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