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學霸的培養系面板》第232章 最沒爭議的傑青
  第232章 最沒爭議的傑青
  “我應該算是最年輕的傑青了吧,不過這樣倒是可以名正言順的進行新項目。”

  2019年7月12日,京州市,京州大學數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辦公室。

  徐昀坐在電腦前查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官網,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傑青公示名單中,隨手端起左手旁的水杯邊喝茶邊暗自思索。

  這個月他才算徹底忙完全固態電池的事,盧毅和萬曉勇都已經派過去指導。

  目前兩家公司正在進行生產線改造,以及新電池生產基地的選址建造。

  或許前期全固態電池的產能有限,但等新基地投入使用便會迎來井噴式的爆發。

  後續各方面對接工作他已經交給了孟松言,因此才有時間回到數學高等研究院。

  準備著手開始新的研究項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松下方面在技術授權大會失利後便宣布將研發新的技術用於提升電池能量密度。

  特斯拉則暫時未公開表態接受統一規格,似乎是想在看看情況。

  當然徐昀並沒有把這些事放在心上,對於商業方面的操作他著實不擅長。

  不過他對自己的技術足夠有信心,只能說全固態電池掀起的行業變革已然勢不可擋,無論新能源車企還是電池公司只有兩個結果,要麽選擇加入進去要麽看著自己的市場份額被快速佔據。

  而對於成功獲得傑青,他倒沒有多大驚喜,畢竟是早就篤定的事。

  現在他最需要考慮的,是成為傑青後的項目選擇。

  按照規定入選傑青後可以向基金委員會申報自己的項目獲得國家經費支持。

  這剛好方便他進行軍工方面的項目,畢竟涉及這方面不太適合讓公司投資。

  接下來徐昀又繼續瀏覽起官網上的信息,不多時正當他想著過幾天去帝都申報項目,門外突然響起了一道略顯熟悉的聲音。

  “恭喜你啊小徐。”

  雖暫時未看到人,徐昀還是連忙起身走過去主動打開房門。

  伴隨門外的身影進入視線,下意識脫口而出。

  “孫院士?”

  沒錯。

  眼前的正是材料工程院士孫正洪。

  測試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塗層材料的時候,正是對方幫忙聯系軍隊配合測試。

  這段時間徐昀都待在公司的固態電池實驗室,連去學校的次數都少了很多更不要說材料學院,自然是有較長段時間沒有見到孫正洪。

  突然看到孫正洪主動跑到數學高等研究院,心裡面多少會有些詫異。

  不過他很快便反應了過來,知道孫院士說的應該是他獲得傑青的事。

  連忙招呼對方坐下,臉上浮現出謙遜的神情。

  “快坐孫院士。”

  “沒想到您這麽快就知道了。”

  說話的同時不忘倒了杯茶主動遞過去。

  孫正洪對徐昀自然是非常喜歡,對此倒也不會故意客氣什麽。

  接過茶杯淺嘗了口放在面前桌子上,這才用爽朗的聲音講起正事。

  “我可是今年傑青的評委,上個月就已經知道你獲得傑青的事了,只不過沒來得及提前告訴你。”

  “原來是這樣。”徐昀在旁邊附和了句。

  話音剛落耳旁立刻又響起孫正洪的聲音:“你的傑青項目有方向沒?”

  面對孫正洪的這個問題,他倒是絲毫不感覺意外。

  畢竟以孫正洪的身份和地位,按理說不可能單純為了恭喜他獲得傑青就跑過來,敢情是對他接下來的傑青項目比較好奇。

  對此他倒是未選擇賣關子,直接點點頭把剛才的想法講了出來。

  “已經有方向了。”

  “說說看。”孫正洪滿臉期待。

  徐昀沉聲回答:“我打算選擇軍工領域。”

  “軍工領域好啊,上次你的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塗層材料可是有很高的價值。”孫正洪對於徐昀的回答顯得非常滿意,先是稱讚了句然後繼續追問:“有具體的項目方案了嗎?”

  “我在自然科學基金網站上看到有項規劃是軍用外骨骼裝甲。”

  “我想研究這個。”

  “軍用外骨骼裝甲?”孫正洪聞聲下意識重複了句。

  顯然他對此是有些意外的。

  自從上次全程目睹了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塗層材料的實際測試,他對徐昀就非常期待想要拉著徐昀繼續進行材料方面的研究。

  原本他還想著要是徐昀的傑青項目沒有方向,就提議目前國家急需的材料。

  結果徐昀不但已經確定好了項目,還是和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塗層材料差距較大的軍用外骨骼裝甲。

  正思索著這些時,只聽徐昀已經詳細講解了起來。

  “眼下我們對軍用外骨骼裝甲的研究僅限於無動力純機械裝甲,我準備研發一款動力外骨骼裝甲,從後勤領域應用轉變成戰鬥領域。”

  外骨骼裝甲的發展歷史早在近兩百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來。

  但因為材料機械結構和傳感能源控制等問題,始終無法形成產業化。

  近年來隨著各方面技術的提升,外骨骼裝甲重新火熱起來。

  不少機構都展開了相應的研究。

  國內雖然也進行了研究,可主要以無動力純機械結構為主。

  只能節省戰士的力量用於後勤領域,在戰鬥領域方面依舊是個空缺。

  他雖說之前沒有從事過相關研究,可腦海中卻有份自動化模塊機器人圖紙,完全能將之當做是動力軍用外骨骼裝甲,反正都是幫助戰士在戰場環境下擁有更高的安全率存活率,體型稍微大點也沒什麽。

  何況外骨骼重要的機械結構重心問題,都離不開數學方面的計算。

  加上他先前跟隨田旭生學習的嵌入式技術,從某方面來說也算專業對口。

  另外要發揮出自動化模塊機器人的效果,人工智能也不可或缺。

  孫正洪知道徐昀剛攻克了全固態電池,以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確實有機會解決外骨骼動力問題。

  最關鍵的他也年輕過,知道裝甲對徐昀這種年紀的男生有種莫名吸引力。

  思維運轉到這裡,他又端起面前茶杯喝了口,臉上重新堆出笑容。

  “你小子還真是喜歡挑戰難度啊,不過我還倒真被你吊起了胃口。”

  “看你這胸有成竹的感覺,恐怕早就有想法了吧。”

  “我只能說研究周期肯定用不了四年。”徐昀並未反駁孫正洪也沒有把話說滿。

  按照自然科學基金的要求,拿到國家經費的項目周期為四年。

  他已經吃透了腦海中的那份圖紙,又解決了塗層材料和作為動力的全固態電池,別說花費四年才能製造出最終驗收成品,只怕最多半年時間便能成型。

  “聽你這麽說我可是更期待了,到時候進行測試的時候可要記得通知我。”

  “當然沒問題。”

  “說不定到時候還要麻煩孫院士呢。”徐昀嘴角噙著淡淡笑容很肯定的說。

  話講到這裡下秒孫正洪又像是想到了什麽,再次拋出問題詢問。

  “對了。”

  “你的項目成員有人選沒,用不用我給你推薦?”

  哪怕是院士也有私心,徐昀的傑青項目先不說會有怎樣的巨大成果,單是參與其中學習到的經驗和知識都不是其他教授的項目能相比的。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自然是想推薦幾位自己鍾意看好的學生。

  不求能成長到和徐昀這樣優秀的程度,只要有所提升便是值得。

  可惜他顯然還是低估了徐昀的優秀程度,在聽到徐昀的回答後整個人頓時怔住。

  “這次我打算獨自完成這個項目。”

  “獨自完成?”

  “是的。”

  徐昀再次斬釘截鐵的回答,證明他不是在開玩笑。

  做出這種決定他顯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非腦袋一熱隨口說說。

  首先技術方面他已經吃透,並非要從零開始不斷試錯研究。

  相反人多往往伴隨著不同觀點,反倒不利於項目的正常進行。

  況且他只需要製作出一副模塊裝甲,又不是進行大規模批量生產。

  孫正洪大約愣了幾秒才反應過來,雖然知道這種做法很是讓人吃驚,可放到徐昀身上仔細想想卻又變得非常合理了起來。

  最終神情複雜的看向徐昀,忍不住歎了口氣。

  “哎。”

  “你小子每次都能給我意外的回答。”

  “看來我們在戰鬥領域這塊的動力軍用外骨骼裝甲缺陷很快就能彌補。”

  “你這個傑青實屬是實至名歸。”

  幾句話說完突然另外一件事在他腦海中浮現,眉頭也不由得皺了起來。

  “不過這樣的話項目申報審批方面恐怕會有不小的阻力。”

  “我幫你先打個招呼吧。”

  徐昀將孫正洪的話聽完,自然明白對方是真心為了他考慮問題。

  感激之下連忙表示謝意。

  “多謝孫院士。”

  “你早點把這個動力外骨骼搞出來,就是對我最大的謝意了。”孫正洪直視著徐昀連忙擺手回答。

  “這幾天我會盡快整理好項目申報文件,去帝都辦理手續的。”

  “那我就不打擾你了。”

  孫正洪聽完徐昀這話當即起身,說著便朝外面走去不打算繼續逗留,同時還阻止了徐昀送他的舉動。

  看到這段時間一直念叨的自動化智能模塊機器人終於能夠問世,徐昀心裡輕松的同時也很期待,想到未來批量的模塊機器人配合戰士演練,那種場面單是想想就讓人熱血沸騰。

  毫不誇張的講科技感絲毫不輸好萊塢大片。

  “不知道等孫院士看到我的所謂動力軍用外骨骼裝甲會是什麽反應?”

  “應該會很驚喜吧。”

  直到孫正洪的身影徹底消失在視野內,徐昀若有所思的低喃了兩句,然後重新回到電腦面前開始進行傑青項目的文件材料整理。

  傑青的評選雖是每年一屆,但獲獎人員毫無疑問都是國家最優秀的人才。

  加上傑青又被稱作院士種子,每次名單公示出來都會有官方媒體進行報道。

  以往這種新聞網友的關注度並不高,有時甚至連個熱搜都上不去。

  除此之外部分人員還會受到公眾的質疑,認為其發布的論文質量和成果,根本不足以獲得傑青這種被稱作院士種子的榮譽。

  可今年卻是最特殊的一屆,因為公示的名單中有著大家熟知的名字。

  幾乎是相關新聞報道出來沒多久,便迅速登上了各大平台熱搜榜首,雖然引起了海量用戶的關注評論卻愣是看不到一條負面消息。

  全部都是對徐昀表示祝賀,替徐昀感到高興。

  雖說這讓其他獲得傑青的人成了綠葉陪襯,但學術這種東西就靠成果說話。

  徐昀在多個領域取得多項成果,值得被公眾讚揚享受鮮花和掌聲。

  “徐神獲得傑青可以說是實至名歸,恐怕以後都再找不到含金量這麽高的傑青了。”

  “最年輕的傑青,期待徐昀以後成就最年輕的院士。”

  “雖然我對這個結果並不感到意外,但還是要恭喜徐昀拿到這項榮譽。”

  “要是傑青都能有這份水準,何愁科技不爆炸。”

  “徐神已經從京州大學畢業了,爺青結。”

  “根據可靠消息,徐昀應該會留在京州大學,以後大家要稱呼徐教授了。”

  “不知道徐神帶不帶研究生,好像找徐神當我的研究生導師。”

  “不到五年的時間博士順利畢業,成功拿到傑青不說馬上還要成為京州大學的教授,但我對徐神卻愣是生不出任何的嫉妒心理。”

  “期待徐神的傑青項目,我記得到時候應該會進行公示的吧。”

  ……

  “真不愧是我們宿舍最優秀的存在,希望你能在這條道路上走的越來越遠。”

  “昀哥。”

  研究生宿舍內,趙嶽峰刷著手機上關於傑青的新聞熱搜滿臉欣喜,發自真心為徐昀感到高興。

  他們宿舍四個人如今舍長錢宇東已經畢業,他成功上岸考到數據分析專業。

  周奇則依舊留在數學專業讀研。

  雖說幾人已經漸行漸遠,甚至在手機上的交流也越來越少。

  但那份情感和記憶卻會永遠留在記憶深處。

  或許他們會很長時間不聯系不見面,卻會在心裡默默關注支持對方。

  這便足夠了。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看什麽呢峰子,下午王教授的課可不敢遲到,咱還是趕緊過去吧。”

  這時旁邊舍友傳來的聲音將他思緒打斷,趙嶽峰隨之收起手機面露笑容轉過頭回答。

  “沒什麽。”

  “我們現在過去吧。”

  說完便也不再遲疑什麽,立刻和新舍友一起離開寢室前往教室。

  徐昀整天都在忙項目申報材料,並沒有額外時間去關注網上的報道,直到傍晚陳詩禾驅車來接他時才抽空看了眼手機對熟人的祝賀進行集中回復。

  和先前獲得海外的數學獎不同,傑青畢竟是國內比較有含金量的榮譽。

  加上又稱作院士種子,這讓王春芳自然非常高興特意讓徐昀回來吃飯。

  對此徐昀自然不會拒絕,不管怎麽說這也確實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陳詩禾眼下已經進入深度科技公司財務部門工作,畢竟她無論學歷還是能力都非常符合要求,既然自己家有適合的平台可以讓其施展拳腳展現自己的能力,那又何必到處找公司去面試。

  徐昀很清楚陳詩禾的性格,知道對方不是那種把事業當成唯一的女強人。

  但待在家裡什麽都不做又不行,到自家公司上班再合適不過。

  這樣偶爾陳詩禾還能帶王春芳去轉轉,照看下公司裡的綠植可比長時間待在家裡健康的多。

  晚上兩家人一起吃飯時,王春芳和陳建方還提起了兩人的婚事問題。

  準備將婚期放在臨近春節的時候,這也是考慮到時候大家都有時間,能夠讓婚禮辦的熱鬧不給雙方留下什麽遺憾。

  面對這件事徐昀和陳詩禾自然都沒有意見,畢竟只是補個形式而已。

  他們家人本來就已經訂婚,且生米煮成了熟飯,加上兩家之間的關系,除了還沒有製造出愛情的結晶外和夫妻倆沒區別。

  晚飯吃下來無疑是王春芳和陳建方夫妻倆最高興。

  看到自己的子女能有一個好歸宿,相信沒有比這更讓人值得高興的事。

  關鍵如此距離抱孫子外孫不遠了。

  晚上休息的時候陳詩禾的母親張文豔,還特意讓陳詩禾留下來陪著徐昀。

  搞科研之余享受了一夜溫柔鄉,翌日徐昀便又繼續完善項目材料。

  前後忙碌了差不多兩三天時間,終於把相關材料完成乘坐動車前往了帝都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總部。

  以往獲得傑青身份後,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相繼申報項目申請經費。

  像徐昀這種效率如此迅速,無疑讓基金委員會的相關負責人非常滿意,只不過在項目成員問題上著實替徐昀捏了把汗。

  要不是徐昀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估計都還以為這是要騙經費呢。

  作為相關負責人每年都會審批大量項目,有些最終也出不了成果白白浪費經費。

  因此哪怕就算是成為了傑青也不是說什麽項目都會批下經費。

  需要經過多方面的討論確定。

  偏偏徐昀的項目成員只有他自己,這讓人難免會有些擔心害怕項目流產。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