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藏國》第566章 兩個消息
  第566章 兩個消息
  八萬叛軍兵臨汜水關,汜水關就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之處,在唐朝皇族的老祖宗叫李虎,為避諱,虎都稱呼為大蟲,叫大蟲關顯然不合適,所以就把虎牢關改為汜水關。

  攻打汜水關的幽州軍主將是蔡希德,蔡希德一聲令下,八萬叛軍扛著數百架攻城梯洶湧而上。

  鎮守汜水關的唐軍有三萬五千人,其中五千人是留守洛陽的正規士兵,而三萬人則是鮮於仲通新招募的士兵,他們駐扎在汜水關城西,準備隨時替換守城。

  城頭上箭矢如雨,但擋不住潮水般進攻的叛軍,攻城叛軍都是東胡人,個個悍不畏死,迎著冰雹般的滾木礌石向上攀爬。

  城頭上,一萬守軍拚死抵擋,掀翻攻城梯,用弓箭射、用石頭砸,用長矛刺,雙方死傷慘重,從上午戰到下午,雙方死傷慘重。

  忽然,汜水關背後傳來了低沉的號角聲,史思明率領三萬騎兵從後面殺來了,他們渡過孟津,繞到汜水關的西面,東西夾擊,駐守在西面唐軍瞬間崩潰了。

  他們本來就是臨時招募的無賴閑民,也沒有怎麽訓練,哪裡能抵達虎狼般的幽州鐵蹄,一時間,兵敗如山倒,士兵丟盔棄甲,各自逃命。

  三萬後備唐軍也嚴重打擊了守關城的五千唐軍,唐軍士氣開始低迷,原本呈膠著狀態的守城攻防戰迅速向攻方傾斜,越來越多的幽州士兵攻上城頭,守城士兵開始棄關而逃,史思明的騎兵在後面追殺,騎兵拒絕投降,全部砍死,被殺者超過兩萬人。

  幽州軍佔領了汜水關,蔡希德和史思明合兵一處,馬不停蹄殺向洛陽,洛陽留守鮮於仲通不敢進城,倉惶逃往潼關。

  洛陽文武官員群龍無首,隻得開城向叛徒投降,安祿山大軍兵不血刃佔領了洛陽。

  襄陽城內練兵正忙,目前襄陽共有軍隊三萬五千人,除了李鄴從河中帶來的一萬軍隊外,其余都是地方州兵和新招募的軍隊。

  李鄴將自己的親兵全部安插進當地軍隊中,出任隊正、旅帥、副尉、校尉、鷹擊郎將、鷹揚郎將等等。

  一方面便於他控制軍隊,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軍隊的戰鬥力。

  校場上人聲鼎沸,三萬余人圍城一個大圈,眾有人屏住呼吸,看兩千重甲步兵的列隊訓練表演,重甲步步個個身高在一米九以上,每個都像黑塔一般,列隊站在一起更像一座大山,揮動陌刀,殺氣騰騰,步步推進,給人極大的壓迫感,看得所有士兵臉都變色了。每個人都感覺到那種無盡的殺氣。

  李鄴也在看台上,旁邊坐在大群山南東道官員,包括觀察使李岱和手下高官,還有七八名州刺史,他們都被李鄴邀請來參加今天的訓練演武。

  李鄴舉辦會演也是有原因的,他們得到消息,安祿山佔領了洛陽,一時間人心惶惶。

  為了鼓舞士氣,李鄴特地舉辦了這場訓練會演,給將士和官員增加信心。

  旁邊襄州長史武應元好奇問道:“請問大將軍,重甲步兵難道沒有弱點嗎?”

  李鄴微微笑道:“當然有弱點,而且顯而易見,他們怕火怕水,被火焚燒他們跑不快,掉在河中也必然溺亡。”

  李岱也笑道:“那得當心了,江漢這邊河道縱橫,動不動就要過河。”

  李鄴點點頭,“是要好好考慮,上次父親說,有一座荊襄地區的沙盤,找到了嗎?”

  李鄴目前最需要的便是荊襄地區的沙盤地圖,派人重新繪製製作,起碼要兩三年時間,李岱打聽到了,原本有一座沙盤,天寶初年製作,但因為長期不用,不知道放在那裡去了。

  “還在找,東西肯定在,就是不知道堆放到哪裡了。”

  這時,襄州司馬鄭遂笑道:“這件事問問我啊!我知道的。”

  李鄴大喜,連忙問道:“鄭司馬知道放在哪裡嗎?”
    鄭遂淡淡笑道:“應該就在新建的江漢軍資庫內,上個月我還見到了。”

  李鄴汗顏,居然就在他眼皮下面啊!
  在襄陽城西有一座戒備森嚴的大倉庫,這裡叫做江漢軍軍資錢糧庫,簡稱江漢庫,實際上就是李鄴用來存放錢糧、財物之處,不光有四十萬石糧食,還有從碎葉運來的金幣和物資,拔汗那的火油,從橋陵運來的財富,常家的財富,以及從各地收集的兵甲等等,都集中存放在這裡。

  這座佔地幾百畝的倉庫群由數十座倉庫組成,四周又修建了高牆,成為名副其實的城中城,有數百名士兵看守,戒備十分森嚴。

  演武一結束,李鄴便趕到了江漢庫,直接來到雜物倉,這是從襄州州兵倉庫搬來的物資,還沒有完全整理完。

  倉庫內的物資堆積如山,裝在一口口大箱子裡,基本上都是舊兵甲、戰鼓、旗幟之類的物品。

  百名士兵一起動手,將一口口大箱子抬出來,抬到一半時,李鄴忽然看見士兵挑出一隻長兩丈,寬一丈的木箱子,他連忙喊道:“把它抬過來!”

  士兵把木箱子撬開,裡面被稻草嚴嚴實實包裹著,把稻草清理乾淨,一架寬一丈長兩丈的沙盤地圖出現在李鄴面前,李鄴大喜,就是它了。

  但這只是一半,李鄴又命士兵繼續尋找,很快又找到了另一半,同時在一口大箱子裡把它們的腿也找到了。

  找到了沙盤,李鄴又來到另一座倉庫,倉庫裡靜靜地放著幾百口大箱子,這就是橋陵運來的財富,飛龍積累三十年的財富。

  大箱子裡基本上都是黃金和白銀,價值百萬貫,現在金銀價格暴漲,李鄴就考慮怎麽把它們換成銅錢,不過兌換的風險很大,被朝廷發現會被直接沒收。

  但風險大歸大,這個擴大財富的機會又怎麽能輕易放過呢?

  這件事還得做,通過寶記櫃坊來做,

  李鄴隨即離開倉庫,回軍營寫了一封信,派人疾奔去送給獨孤明。

  李鄴和妻女沒有住在父親的宅子裡,而是住在城外西南的軍營附近,軍營駐扎之地叫做檀溪,也就是當年劉皇叔一躍跳檀溪的地方,這裡是很大一片湖泊,山清水秀,風景秀麗。

  很多襄陽的名門大戶都在這裡修建了別宅。

  李鄴和妻女就住在一座官宅中,這裡實際上是常家的別院,被官府沒收成了官宅。

  別宅面積只有五畝,但對一家三口足夠了,加上一個乳娘和七名侍女,李鄴又雇了兩名廚娘和幾名做粗活的丫鬟。

  別宅距離軍營只有一裡,來回非常方便,李鄴白天都去軍營參與訓練士兵,晚上回家。

  次日一早,李鄴剛到軍營,便得到獨孤明派人送來的消息,天子李隆基封皇子李環為襄王,坐鎮荊襄,組織荊襄軍民抵抗叛軍。

  與此同時,李鄴又得到第二個消息,上萬名從長安南下的民眾被堵在武關,武關不肯放行。

  這兩個消息都極為重要,李鄴意識到自己將不得不前往武關一趟。

  ====
  【不好意思,國慶節家裡有客人,忙了一天,今天只有早晚兩章,見諒!】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