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藏國》第543章 反遭清算
  第543章 反遭清算
  慶王李琮在皇宮前跪了一天,天子李隆基始終沒有理睬他,最後被宦官連說帶勸,送回了府上。

  心力憔悴加上憂慮萬分,李琮心知肚明,父皇肯定放棄自己了。

  想到奪嫡無望,將來還會遭到太子清算,重壓之下,李琮回府後便病倒了。

  禦史中丞鄭昂也同樣聽到了消息,他感受到了危機,一般都是三司會審,這次特地把禦史台繞過去,很可能就是針對自己。

  鄭昂連夜趕到楊國忠府上,懇求楊國忠替自己求情。

  “相爺,這些都是慶王指使的,卑職完全按照他的指示來做,而且慶王信誓旦旦向卑職拍胸脯保證,都是天子的意思,既然他這樣保證,那卑職就按照天子的意圖的施行”

  楊國忠不耐煩地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既然是天子的意圖,那你擔心什麽?”

  鄭昂戰戰兢兢道:“可是天子要重審讖書案,還是讓太子派系的人重審,那個案子根本站不住腳,一開審就露陷了。”

  楊國忠近一年來對鄭昂也十分不滿,以前鄭昂做監察禦史和侍禦史的時候,非常謙卑,事事都要向自己請示,自從去年當上禦史中丞,開始傲慢了,擺架子了,向自己請示變成了與自己合作。

  這次鄭昂和慶王李琮合作根本沒有通過自己,張均邀請他,他就屁顛屁顛跑去了,還把自己兒子拖下水,現在情況不妙了,他就來求自己,他怎麽不去求慶王和張均?

  楊國忠喝了口茶淡淡道:“鄭中丞不用擔心,這件事牽連了很多人,天子也只是走走形式,一定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鄭昂得不到一個明確的答覆,萬般無奈,隻得悻悻走了。

  楊國忠望著他的背影,重重哼了一聲。他開始在考慮新的禦史中丞人選,他在禦史台的心腹有很多,換掉鄭昂這個和他談合作的,換一個聽話的手下。

  楊國忠現在不怎麽關心李鄴,他和李鄴交集不大,他現在全身心盯著安祿山,據說安祿山把漢將全部換成胡將,這分明是要造反了,得向天子說明這一點,這可不是自己老聲常談,而是對方切切實實的行動了。

  可是楊國忠也知道天子討厭見到自己,他得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才行。

  房琯接過了李鄴讖書案,他當即點名讓大理寺司直的彭海鹽來協助自己。

  公房內,彭海鹽對房琯道:“房侍郎,上午和我馮縣令談了談,他說這個案子太荒唐,荒唐到他都不想受理,當時就想把這個誣告的婦人打一頓板子,但禦史中丞鄭昂及時出現,逼著他受理這個案子,他沒辦法隻好帶禦史台的人去現場查看,到了現場後,禦史台的人就喧賓奪主,把整個案子接過去了。”

  “馮縣令說有哪些可疑之處,或者說荒唐之處嗎?”房琯問道。

  彭海鹽點點頭,“他說了,第一,告狀的婦人根本不識字,她說自己是聽另一個廚娘說起來,而另一個廚娘說,她去後宅上茅廁,見郡王秉燭夜看讖書,看了整整一夜,結果這個廚娘也不識字。”

  房內哄堂大笑,房琯忍住笑道:“確實很荒唐,一個廚娘盯著主人看了一夜,她在想什麽?”

  眾人再次大笑,彭海鹽又道:“還有更無恥荒唐的,縣衙問兩個婦人什麽時候看到主人讀讖書,她們一口咬定是去年十月,但李鄴八月下旬就去敦煌了,十月份在哪裡看讖書?
  何況這兩個婦人都是今年三月才調去園宅,所以是一派胡言,後來她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又改口了,說是三個月前的事情,但三個月前李鄴還在安西呢!
  更重要是,去年八月中旬李鄴離開園宅後,便再也沒有回去過,這個兩個婦人李鄴長什麽樣子都不知道,就張口誣告。”

  房琯點點頭,“這個案子很好審,基本上可以認定為誣告。”
    彭海鹽沉吟一下道:“其實也有麻煩的地方,這個案子真正的操縱者是慶王李琮,還有禦史台以及大理寺,相國張均也涉案,主要策劃者和參與者是慶王李琮和禦史中丞鄭昂,大理寺少卿程曉準備好了監獄和各種審訊工具,因為一直沒有抓到李鄴,所以他還沒有上場。”

  房琯看了一眼眾人,緩緩道:“各位,有些話我可以對大家實言,這樁讖書案實際上是一樁政治案,是慶王、張均、鄭昂等人為了迫害李鄴網羅出來的罪名,天子一直在冷眼旁觀,但李鄴不甘被迫害,帶著部屬和妻女離開關中後,天子又擔心李鄴被逼造反,這才開始干涉這個案子,高翁給我說了幾個原則,大家要記住了,第一,天子是在撥亂反正;第二,不讚成涉案人員擴大化;第三,主要責任由禦史中丞鄭昂承擔。”

  眾人頓時明白了,這次鄭昂要倒大霉了。

  房琯又道:“還是從案情本身開始,那兩個女人要重新審問,還有園宅內所有人都要記錄口供,還有那些讖書,我們要確定它的來源,所以最早發現讖書那幾個禦史台官員也要嚴審,至於禦史中丞鄭昂,先嚴密監視他,一旦口供下來,就立刻抓捕軟禁!”

  丹鳳門兩側緊靠皇城修建了很多官方建築,都是每個省台官衙的對外窗口,刑部也在這裡有一座官衙,主要方便於刑部審案。

  大理寺出動五十名緹騎負責協助審案,所有嫌疑人和證人都被帶到刑部官衙,一一進行審訊的提問。

  兩個婦人這次害怕了,不敢再狡辯,老老實實把一切都交代了,一名禦史台官員給她們每人一百貫錢,讓她們誣告李鄴,讖書也是她們藏進書房。

  這名禦史台官員很快就被兩名婦人指認出,正是禦史台掌書記陳智。

  在確鑿的人證物證面前,陳智無法狡辯,隻得承認了他受禦史中丞鄭昂的指使,各給兩名婦人一百貫錢,同時他在一家書鋪購買了十三卷讖書,讓兩名婦人提前藏進書房內。

  彭海鹽隨即找到了書鋪掌櫃,掌櫃承認陳智在自己這裡購買了十三卷讖書。

  至此,所有的人證和物證都閉環了,房琯用天子所賜金牌將禦史中丞鄭昂停職,隨即將他軟禁在大理寺內。

  高力士找了一個機會向天子李隆基匯報,“陛下,讖書案已經查清楚了!”

  李隆基眉頭一挑,“才三天就查清楚了?”

  “陛下,本來就是無中生有的案子,各種漏洞百出,一查就清楚了。”

  李隆基點點頭,“朕知道,這件事你處理就行了。”

  “但禦史中丞鄭昂怎麽定罪,需要陛下明示!”

  “他是主犯嗎?”

  “他是不折不扣的主犯,從策劃到執行都是他一手操縱,他對李鄴也是出於私怨,說起來他還是李林甫的女婿,李林甫死後,他立刻休妻另娶,拚命抨擊李林甫,才得到楊國忠的重用,從監察禦史升為禦史中丞,此人人品太差,無德無能!”

  李隆基緩緩道:“既然如此,就將他革職為民,全家發配嶺南!”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