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藏國》第403章 國王之憂
  第403章 國王之憂
  長史謝縉憂心忡忡道:“都督有沒有計劃呢?還是我們向朝廷提出,把吐火羅還給安西軍?”

  李鄴搖了搖頭道:“把吐火羅還給安西軍是不現實的,朝廷不會同意,因為吐火羅也是大食東擴的一個方向。

  朝廷設立河中軍的目的,一是要阻止吐蕃西擴,二就是要防止大食東擴,但我也反覆考慮過怎麽控制吐火羅,關鍵是我們要有一個據點。”

  李鄴一指地圖上的俱戰提,“就是這裡,東曹國的城池俱戰提,這裡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他是費爾乾盆地的南出口,這裡有條平坦的商道通往吐火羅北部小國俱密,我走過這條路,騎兵可以走,只要十天就能抵達俱密。

  在俱密進行補給休整後,騎兵再沿著烏滸河南下,大概再走十五天就抵達護蜜國,然後從護蜜國到朅師國只要五天路程。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控制了俱戰提,從俱戰提出發,只要一個月時間就能抵達朅師國,而且不用翻山越嶺,全程騎兵通行,中途可以在俱密國和護蜜國休整補給。”

  眾人明白了,王昌齡笑道:“所以我們第一步是西擴,佔領俱戰提?”

  李鄴微微笑道,“一點沒錯,我們現在不要考慮吐火羅,至少今年不要考慮,我們今年還是按照原定計劃,先在河中站穩腳跟,控制俱戰提,明年再說吐火羅的事情。”

  長史謝縉有點擔憂道:“如果吐蕃軍利用今年的時機,殺進吐火羅怎麽辦?”

  李鄴點點頭,“有這個可能,但也不用太擔心,吐蕃軍經營大勃律用了十年時間,他們進入吐火羅,信仰、風俗、氣候、語言等等各方面都不一樣,沒有二十年時間,他們站不穩腳跟,他們更可能是佔領朅師國,然後出兵搶掠吐火羅,收集大量糧食物資來供養大勃律的吐蕃軍主力。”

  裴琇舉手道:“都督,鐵爾梅的軍隊就在俱密,可以讓他們進駐朅師國,抵擋吐蕃軍的西進。”

  李鄴給眾人簡單介紹了吐火羅聯軍的情況,又道:“我這就派人去俱密給鐵爾梅送信,要求吐火羅聯軍進駐朅師國,防禦吐蕃軍西進。”

  碎葉這邊的事情還是千頭萬緒,但最緊迫的糧食問題暫時解決了,軍隊也開始正常訓練。

  另外幾件緊迫之事也在等著李鄴處理,尤其數萬大食戰俘,李鄴已經拿到了天子授權,對大食的交涉由他全權負責,這裡面就包括了數萬大食軍戰俘。

  次日一早,李鄴便帶著三百騎兵和六百頭駱駝離開碎葉,前往拔汗那國。

  前往拔汗那大概有十天的路程,駱駝是河中地區必不可少的運輸工具,雖然隊伍是沿著真珠河而行,但並不是所有河段都適合水路運輸,只有進入費爾乾盆地後,才適合用皮筏子運輸貨物,其他路段幾乎都在山區。

  好在大自然在創造崇山峻嶺的同時,也會留下一線出路,馬匹和駱駝能夠在長達數百裡的山區和森林中行走。

  駱駝攜帶了充足的補給,沿途也有水源,如果武藝高強,還能在廣袤的森林打獵獲得食物。

  十天后,隊伍抵達了拔汗那的王城渴塞城,怛羅斯之戰已經過去大半年,渴塞城也完全恢復了戰前的繁榮,來自各地的商隊雲集,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貨物,又從渴塞城散發到河中各國。

  拔汗那是一個小國,人口只有百余萬,但由於這裡是河中地區最大的黃金產地,它每年產出的黃金又通過貿易方式發散到粟特和吐火羅各國,
  這便使得渴塞城成為河中地區最大的物資集散中心,大家都想要它的黃金,那麽只能用貨物來交換,另外石國是河中地區最大的白銀產地,因此拔汗那和石國又被稱為金國和銀國。

  金銀礦都來自於兩國北部的千泉山脈,千泉山脈一直延伸到碎葉,所以碎葉也產金銀,安西節度府在碎葉就曾經有一座秘密的金銀礦,但去年已經停產,主要是高仙芝調走,封常清為人謹慎,不像高仙芝那樣貪婪財富,便下令停止了開采。

  隊伍進了渴塞城,一路來到了王宮,阿羅列王子親自出來迎接李鄴。

  李鄴呵呵笑道:“王子回國適應了嗎?”
    阿羅列搖搖頭道:“喜歡上了長安和洛陽那樣的大都城,回來後便悵然若失,我現在理解父親為什麽一直想回長安了。”

  李鄴笑道:“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長安和洛陽再好,也是他鄉,其實還是自己的故鄉更好。”

  “說得好!”

  默多國王也出來了,瞪了一眼兒子,對李鄴道:“這小子去了一趟大唐,開始野心勃勃了,想吞並石國,好好的怎麽會有這麽荒唐的想法?石國是粟特九國之一,粟特九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居然沒聽說過!”

  阿羅列不高興道:“父親,趕緊請貴客進王宮吧!”

  默多國王連忙把李鄴請進王宮,李鄴看出阿羅列很沮喪,他小聲笑道:“等會兒我會和你父親談一談俱戰提的事情。”

  阿羅列笑逐顏開,精神立刻振作起來。

  李鄴來到王宮的議事殿堂,國王請他坐下,李鄴問道:“大食戰俘如何?”

  近三萬大食戰俘是交給拔汗那國代為看管,默多國王道:“他們在千泉城那邊采礦,我們拔汗那待他們還不錯,能吃飽飯,有病給他們治療,戰俘還比較穩定。”

  “現在還是寧遠軍看管他們?”

  “一直是寧遠軍看管!”

  三千寧遠軍實際上是李鄴訓練出來的軍隊,由李鄴的二十名親兵掌控,徐建和余長陽出任左右郎將,他們是雙重效忠,既效忠拔汗那,同時也效忠李鄴。

  李鄴點點頭,對默多國王道:“大唐天子已經授權我和大食談判,大食使者不用再去長安了,煩請國王讓總商會通知哈裡發,請大食使者盡快來碎葉協商談判。”

  默多國王點點頭,“我今天就會通知他們!“

  停一下,默多國王又道:“按照去年和都督達成的協議,戰俘開采出的三成礦石屬於碎葉軍,我已經將它們粗煉,得到了四千斤黃金和十五萬斤粗銀,我會安排駱駝把它們運去碎葉。”

  李鄴把三萬大食軍戰俘交給拔汗那當開礦勞工,當然是有條件的,這三萬勞工開出的礦石三七分,拔汗國拿七成,碎葉拿三成,李鄴這次來拔汗那,也是為了這批財富而來。

  一萬兩千軍隊的軍俸雖然是朝廷負擔,但邊軍軍俸都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基礎軍俸,每月三貫錢,這是朝廷負擔,直接支付給士兵家眷,還有一半是邊疆津貼,河中這邊是每月三貫錢,這就由河中都督府自己想辦法解決。

  另外還有超額兵源部分,比如碎葉原本就有的一千軍隊和一千陌刀軍,他們的全部軍俸都要李鄴解決,每月約有一萬余貫。

  李鄴不僅要解決每月四萬八千貫的軍俸開支,還要負擔軍隊的吃穿住用,而河中都督府的財政收入太少,遠遠負擔不起軍隊的俸祿和給養,所以李鄴要先拿到這筆錢,然後他還要向河中各國和拔汗那各國收保護費,再自己開礦,進行貿易,這樣才能維持軍隊的運轉。

  “第三件事就是關於阿羅列王子想攻打石國之事!”李鄴笑眯眯道。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