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藏國》第401章 重返碎葉
  第401章 重返碎葉
  一般而言,唐朝的唐朝的六部尚書都是虛任,由外職高官兼任或者相國兼任,安思順兼任工部尚書,楊國忠兼任戶部尚書,韋見素兼任吏部尚書,陳希烈兼任禮部尚書,張均兼任刑部尚書,這些都只是頭銜而已。

  尤其是外官,和六部一點關系沒有,哪怕安思順進京,也絕不會跑去工部看望下屬,他去都不會去。

  各部的實權和日常事務是掌握在侍郎手中,但兵部情況特殊,光靠一個侍郎是控制不了大唐百萬軍隊,所以兵部尚書獨孤烈是實封,他雖然不管日常事務,但兵部的審批權在他手上。

  到宋朝時,更是把兵部一拆為二,分成兵部和樞密院兩個部門,唐朝還沒有樞密院,天子李隆基獨攬軍權,但他實際上沒有精力過問軍隊了,所以才把一部分軍權給了兵部,讓尚書和侍郎各掌部分軍權,獨孤烈的職權其實就相當於樞密使了。

  也正是這個緣故,獨孤烈才有權力暗助李鄴,替他安置隨軍家屬,替他安插心腹手下,給他準備大量駱駝和物資。

  ………..
  入夜,獨孤應找了一個機會,對李鄴道:“我們河中軍將領奇缺,只有三名鷹揚郎將,鷹擊郎將也缺了大半,都督有什麽想法嗎?”

  李鄴點點頭,“我在碎葉還有一些心腹,我準備把他們安插進來,像我的表弟裴琇,還有我舅父的女婿安太玄,都是人才,目前他們二人替我坐鎮碎葉,我準備提拔他們為鷹揚郎將,另外,我還有心腹叫做黑矛,在安西軍出任陌刀軍郎將,我準備把他也調回碎葉,出任鷹揚郎將。”

  “陌刀軍郎將出任一般軍隊的鷹揚郎將,有點可惜了!”

  李鄴微微笑道:“我在碎葉也有一支五百人的陌刀軍,是程千裡留給我,原本是北庭的陌刀軍,我讓黑矛統領這支陌刀軍,但他官職是鷹揚郎將。”

  獨孤應大喜,“河中軍居然也有陌刀軍,太好了!”

  “這樣就有六名鷹揚郎將了,但黑矛不算,其實只有五人,最好有六人,每人統領兩千軍隊,但還差一人。”

  獨孤應遲疑一下道:“讓卑職出任如何?”

  副都督只是名稱好聽,但沒有實權,如果是朝廷派來的副都督,李鄴絕不會答應,直接架空,但獨孤應是獨孤家將,值得信任,李鄴便欣然點點頭,“可以,你兼任第六營鷹揚郎將。”

  獨孤應一路上都在糾結這個問題,出任副都督實在太無聊,因為第一營的鷹揚郎將就是李鄴兼任,他想自己最好也能兼任鷹揚郎將,這樣就能實際掌軍了。

  獨孤應喜出望外,單膝跪下行禮,“感謝都督信任!”

  李鄴、獨孤應、王玄武、段緒、裴琇、安太玄、黑矛,這七人正式定為河中軍的高層將領。

  當然,李鄴並沒有忘舊,他通過獨孤烈的關系,把尉遲光、王羽、吳泰等一幫老弟兄也調來了,尉遲光已升為校尉,王羽和吳泰也成為旅帥,還有其他七八名當年在朔方跟隨他的老兵也一並調來。

  尉遲光直接被他任命為鷹擊郎將,王羽和吳泰升為校尉,其他弟兄都升為旅帥,他們也算是熬出頭了。

  但中低層將領還是不夠,李鄴準備從一直跟隨他的裴家三百私軍中挑人出任了。

  次日一早,兵部員外郎王升帶著幾名隨從回去了。

  李鄴繼續率領大軍西行,走了整整三個月,四月十七日,一萬兩千河中軍終於抵達了碎葉城。

  目前碎葉是由岑參、裴琇和安太玄三人負責,其中岑參主管政務,裴琇和安太玄負責軍務,他們已經得到北庭發來的飛鷹快信,在碎葉城外扎下了大營。

  大軍進了軍營,岑參派人送來五百口豬和三千隻羊,還有一千袋羊酒,三軍殺豬宰羊,痛飲一番。

  岑參、裴琇和安太玄三人前來大帳交令。
    李鄴好好安撫他們一番,感謝他們半年來的辛勤付出,同時宣布了他們的新職務。

  岑參出任河中都督府錄事參軍,職位在長史和司馬之下,王昌齡的判官、高適的記室參軍和他平級。

  然後另外三名幕僚陳煥、楊韶華和仇玄,還有喬彬等人,他們是河中軍的文職軍官。

  河中都督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政務,一部分是軍隊,只有李鄴跨界,出任河中府都督兼河中軍主帥。

  眾人很快適應了各自的角色,一連幾天,李鄴忙得氣都喘不過來了。

  從前的碎葉只是一個軍鎮,現在軍鎮升級為都督府,完全不一樣了,光是都督府府衙就需要擴建,原來的官衙太小。

  還要招募數十名文官和從事,這件事便讓長史謝縉負責,岑參協助。

  李鄴最關注的事情還是糧食,朝廷不會運糧給他,都需要他自己解決,一萬多人,每天一日三頓,自己怎麽養活這麽多人?

  他們三萬頭駱駝攜帶不僅僅是糧食,還有大量軍資和日用品,糧食路上就吃光了,他們現在只能指望碎葉的糧食。

  好在碎葉軍的軍屯做得不錯,種糧、養羊、養魚、養豬和雞鴨等等,光羊就有三十萬隻,但最多也就能吃半年,半年後怎麽辦?
  上午時分,李鄴帶著一眾官員來到了麥田,麥田在楚河大峽谷內,楚河大峽谷位於千泉山脈和昆格山脈之間,峽谷最寬處達一百余裡,最窄處也有二十余裡,河流兩邊都是大片大片草原和森林,不時能看見一群群羊,是一片極為難得的綠洲。

  楚河呈西北向東南走向,麥田在南岸,而畜牧羊只在北岸,這樣就可以避免了羊群糟蹋麥苗。

  麥田有三十頃,種的是冬小麥,此時是四月下旬,麥子已經抽穗,正是青黃交替之時,再過一個月小麥就成熟了。

  目前軍屯是安太玄負責,他給眾人介紹道:“這裡水源充沛,日照充足,能做到一年兩熟,我們在五月下旬收割了麥子後,還要再種一季粟米,產量都還不錯,小麥畝產三百五十斤左右,粟米畝產也有一百八十斤。”

  李鄴搖搖頭道:“三十頃土地太少了,必須要四百頃以上,平均每個士兵三畝的口糧田,再加上羊肉補充,才能有軍糧保證。”

  高適問道:“這裡的土地剛開墾就能種田嗎?不需要養熟一年。”

  岑參笑道:“這裡的土質非常肥沃,插一根樹枝就能發芽,不要養熟,當年開墾就能當年耕種。”

  李鄴點點頭,“這裡土地極為廣袤,把全軍動員起來開墾良田,搶種下半年那一茬糧食。”

  謝縉有點擔憂道:“要熬到明年五月份才有大量糧食收獲,光靠下半年那一茬糧食,恐怕還是不夠。”

  李鄴微微笑道:“問題不大,粟特各國所在的藥殺河流域都是著名的糧食產區,吐火羅也是產糧之地,我們可以購買一部分糧食,然後葛邏祿人還欠我六十萬隻羊,我把葛邏祿的踏實力給了婆匐部,他們還欠我一部分戰利品。”

  眾人都松了口氣,一起笑道:“那就抓緊時間,一起開荒屯田!”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