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藏國》第811章 拖字之策
  第811章 拖字之策
  夜已經深了,天子李亨同樣寢食難安,夜不能眠,他已經連續三天睡不好覺了。

  李亨最不願意面對的事情還是來了,父皇竟然派特使崔圓來長安了,要求他冊封永王為皇太弟,如果自己不肯答應,他就直接封永王為太子。

  李亨當然懂父皇這話是什麽意思,如果不封皇太弟,他就複辟,把巴蜀重登皇位。

  李亨怎麽能不焦慮,他的皇位並不是正式繼承,而且發動政變逼迫父皇讓位,如果父皇在他身邊,他就能將父皇囚禁起來,父皇的聲音發不出去,這件事就不會再有任何風險。

  偏偏父皇不在自己身邊,而在巴蜀,而且現在手中還有了軍隊,一旦他詔告天下,宣布自己的通過發動政變登基,宣布將自己廢除,他再重新登基,天下各州會怎麽站隊?

  恐怕到了那時,自己就只剩下關中了。

  李亨心急如焚,但又無計可施,負手在內書房來回打轉,不停地長籲短歎。

  這時,李輔國和張皇后先後走進來,張皇后行禮道:“請陛下寬心!”

  李亨看了看皇后,又看了看站在門口的李輔國,知道是李輔國去把皇后找來勸自己。

  李亨歎口氣道:“朕過於關注安祿山和史思明造反,卻沒想到真正的毒箭來自身後,太上皇向朕逼宮了,皇后說朕該怎麽辦?”

  張皇后淡淡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李亨一愣,連忙問道:“什麽辦法?”

  張皇后緩緩道:“就一個字,拖!”

  李亨眉頭一皺,搖搖頭道:“朕不太懂你的意思!”

  張皇后歎口氣道:“事到如今,只能犧牲太子,先讓太子退位,封永王為皇太弟,然後拖到太上皇駕崩,到時,陛下不再承認皇太弟,重立太子,永王又能怎麽樣?他想自立為帝,那就是造反,因為他接受皇太弟的冊封,就等於承認了陛下的天子之位,陛下說是不是?”

  李亨心中稍微舒服一點,這個拖策確實可以,他忽然想到一事,又道:“如果永王遲遲不肯宣布太上皇駕崩呢?一直隱瞞消息,弄個假的太上皇,我們又該怎麽辦?”

  這時,李輔國走進來道:“陛下可以在成都宮內安插一些密探,一旦太上皇駕崩,再隱瞞他們也會知道,那時,陛下就向天下宣布太子皇駕崩的消息,要求天下哀悼,假如永王搬出假太上皇,陛下就直接揭露他造假,大逆不道,然後以此為借口,廢除他的皇太弟,畢竟太上皇七十多歲了,大家肯定相信陛下。”

  李亨點點頭,歎息道:“只是苦了太子!”

  張皇后連忙道:“陛下可以把事情告訴太子,請他以大局為重,以病重為由,主動辭去太子之位,等以後滅了永王,再重立他為太子就是了。”

  張皇后極為狡猾,她要利用這件事廢了太子,將來滅掉永王,那時的太子之位就輪不到李豫了。

  李輔國立刻明白了張皇后的意圖,他連忙道:“陛下,皇后娘娘說得對,讓太子以病重為由主動辭位,這就為他以後複位創造了條件,大臣們也能理解,如果直接廢除他,那他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李亨終於下定了決心,“朕明白了,朕會和太子談。”

  負手走了幾步,李亨又道:“朕已決心罷免房琯相位,任何人膽敢私下和太上皇特使接觸,朕絕不輕饒!”

  這幾天,朝中有兩件大事,一個是河隴節度使、岐王李鄴的特使劉晏來長安,代表李鄴進行述職;一個是太上皇的特使崔圓來長安,為永王爭取名份。

  如果沒有崔圓,那劉晏肯定是朝野關注的焦點,可崔圓一來,提出了轟動朝野的要求,居然要求立永王為皇太弟,簡直讓人無法接受。

  這個時候,劉晏已經不再被人關注了。

  上午,劉晏來到大明宮尚書省都台,拜訪相國李岱。
    李岱現在是相國,之前兼任禮部侍郎,科舉結束後,他便卸任禮部侍郎一職,改任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

  政事堂五相,每個相國都有自己的基本盤,韋見素是中書令右相兼吏部尚書,他一般呆住中書省或者吏部,他牢牢掌控著人事權,這也是右相的最大權力。

  房琯是門下侍中兼兵部尚書,他大部分時間呆在門下省,很少去沒有實權的兵部。

  裴冕是尚書左仆射兼刑部尚書,他是法相,一般呆在刑部。

  第五琦是尚書右仆射兼戶部侍郎,他是財相,大部分時間呆在戶部。

  政事堂也是一個很大的建築群,有專門的事務官員,也有官房,一般只有輪到執政事筆的相國,才會在那裡辦公。

  現在正好輪到李岱執政事筆,所以他在政事堂辦公。

  為什麽劉晏來尚書省都台找李岱呢?
  這就是執政事筆職責之一,負責和各州進奏院的官員們打交道,聽取匯報,審閱各州送來的奏折,一般的普通事宜他就直接批複,重要事宜才會提交右相。

  但重要事宜又分為一般重要事宜和重大事宜。

  一般重要事宜,右相直接審核批複,如果右相認為是重大事宜,那就要召集政事堂進行討論表決,同時提交天子。

  這就是執政事筆相國的第二個職責,接到右相的要求,召集政事堂議事。

  此時,李岱就在尚書省都台辦公,接見地方官員。

  所以,劉晏來找李岱,其實就是來辦正事的,河隴節度府要求拿到采礦權和鑄錢權,當然,不管朝廷同不同意,李鄴都會自己采礦、鑄錢,也只不過現在他給朝廷一個面子,讓朝廷正式授予采礦和鑄錢的權力。

  李岱讓從事上了茶,眯眼笑道:“很不錯嘛!居然知道申請鑄錢權和采礦權,尊重朝廷。”

  劉晏也微微笑道:“我們內部也有分歧,天寶二年,朝廷批準了幾大節度府擁有采礦權和鑄錢權,並沒有明顯時限,我們內部就認為,這個規定是無限期有效。”

  李岱搖搖頭,“不是無限期,在天寶十三年,朝廷就廢除了這個規定,又同時同意除了范陽、平盧、河東三鎮以外的七個節度使和經略府有采礦權和鑄錢權,後來太上皇又同意永王、盛王、淮王可以采礦鑄錢,緊接著天子在靈武又下旨嚴禁民間和地方官府的采礦鑄錢,所以有點亂,實際上,鑄私錢的地方有很多,甚至地方官府也在偷偷鑄錢,朝廷三令五申也沒有用。”

  “那麽我們提出的這個申請朝廷是什麽態度呢?”

  李岱苦笑一聲道:“朝廷又不負擔隴右軍和河西軍的軍俸,甚至連地方官府的開支雜項也不管,除了同意外還能怎麽樣,我昨天和韋相國、裴相國探討過這件事,他們二人都很讚賞岐王尊重朝廷的態度,我想政事堂應該會一致通過。”

  “但聽說第五琦反對?”

  李岱搖搖頭,“他是魚朝恩的人,也是魚朝恩推薦入相的,他反對只是他個人態度,但在政事堂表決時,他必須體現魚朝恩的態度,既然你們已經把魚朝恩收買了,還擔心什麽?”

  劉晏心中暗暗吃驚,昨晚去三大宦官府上送銀子之事很隱蔽,李岱怎麽會知道?
  “是岐王告訴相國的嗎?”

  李岱淡淡笑道:“是獨孤家告訴我的,你放心,這件事很隱蔽,朝廷不會知道。”

  這時,李岱的小茶童從外面跑進來,把一張紙條遞給李岱。

  李岱看了看,笑道:“有人請使君吃午飯,我們走吧!”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