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348章 【街機火了】
  第348章 【街機火了】

  奧黛麗公司旗下的‘雅達利電子遊戲公司’成立之後,立馬聯系了幾個酒吧進行試玩,還特意邀請一名記者蹲守一家酒吧進行報道,因為大家很有信心。

  漢尼是洛杉磯一家中等規模酒吧的老板,他對於雅達利電子遊戲公司擺放兩台‘街機PONG’並無意見,反正又不收費。

  當夜晚來臨時,老主顧們紛紛抵達酒吧,或邀請朋友聚會,或單獨來獵豔,或隻想一個人喝喝酒,瞬間將漢尼的酒吧生意帶動起來。

  “咦,這是什麽機器?怎麽感覺像一個電視?”兩台街機《PONG》很快吸引住顧客。

  酒吧笑著說道:“聽說是一台電子遊戲機,上面有說明書,盡管玩,是一家公司放在這裡的!喔,當然需要投幣才能玩!”

  顧客頓時好奇的拿起說明書:投幣、雙人遊戲對戰、類似打乒乓球,計分製.
  “很有趣,瓊斯,來,我請你一起玩遊戲!”顧客唐拉德高興的說道。

  “好,我們來試試怎麽玩!”朋友瓊斯隨即高興的站在一起。

  投幣,開機聲音響起,瞬間吸引不少人在後面參觀。

  屏幕上,被一條長線分成兩半,那是中間網。

  “搖動手柄,接球!我接住了!”

  “搖動手柄,哈哈,我也接住了!”

  “有趣有趣,就和打乒乓球一樣!”

  “差不多一樣,這個遊戲的兩邊還會彈球,改變乒乓球的方向,好有趣!”

  “速度有些快了!”

  “耶,我贏了,計一分!”

  一時間,很多顧客都歡呼起來,旁邊的機器早已經開啟。

  而記者連忙記錄下這一刻,他是雅達利花錢請的,準備打廣告。

  深夜12點時,有顧客大聲嚷嚷:“漢尼,你們家的機器壞掉了,搞什麽鬼,我今天排了很久的隊伍,為什麽機器就壞掉了!”

  只見他不停的塞硬幣進去,但硬幣都會再滾出來。

  老板漢尼一直關注這兩台機器,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放在酒吧裡,可以多很大一筆收入,還能吸引人氣。

  “我看看好像確實壞掉了!很抱歉,傑克,這是一個新鮮的玩意,這家公司也是拿出來實驗一下,我明天就聯系他們維修。”

  “這麽說,明天晚上會修好了!”顧客傑克並沒有追究下去,畢竟是新發明,有問題可以理解。

  “沒問題,我一定讓他們修好!”漢尼信誓旦旦的說道。

  不管雅達利能不能修好,但傑克是老主顧,先把他明天晚上的錢賺到再說。就算到時候沒有修好,又能如何,也是雅達利的事情。

  “好,我明天晚上帶朋友來!”

  就這樣,街機《PONG》似乎要非常成功,只不過畢竟是第一台電子遊戲機器,有一些小問題——因為太多人的過度使用,而導致機器有些問題。

  以上是記者當晚的看法!

  明天他會繼續跟蹤,他要了解是不是真的出現問題。

  次日,一早。

  漢尼就撥通了雅達利推銷員的電話,讓他趕緊上門維修。

  雅達利電子遊戲公司的職員們,頓時在辦公室裡狂歡起來。

  “哈哈”

  “我們成功了”

  一時間,連集團總裁裡奇都被驚動。

  裡奇說道:“你們的意思是,是錢已經堆滿了,而導致無法繼續玩?”

  雅達利負責人奧尼奇說道:“絕對是這樣!我們忘記給老板打開錢箱的鑰匙了不過這樣挺好,聯系記者,正好炮製一個新聞!”

  裡奇也笑道:“很不錯的誤打誤撞!快快聯系記者,趕往酒吧處理。如果不出意外,我打算一個月後正式發售,希望這段時間能增加更多的知名度!”

  他本身就擅長營銷,這些年芭比娃娃的大獲成功,有他的一份功勞。

  如今這個街機,他自然也打算營銷一個月,然後一炮而紅。

  據老板的分析,一年的銷量絕對超過5000台以上,那就是550萬美金以上的銷售額;雖然這點銷售額對芭比娃娃一年銷售5000萬美金以上來說,只是十分之一,但裡奇又聽老板講,這只是才剛剛開始。

  而芭比娃娃第一年的銷售,只有三十萬美金,當然,那是快15年前。

  裡奇為什麽如此信任奧黛麗赫本這個老板,因為他本身就是老板的粉絲,忠心耿耿。

  一周後。

  街機在美國科技界引起巨大的轟動,當然主要來源於雅達利公司的賣力營銷,一些矽谷人士更是紛紛去酒吧考察。

  結果,便是有知名矽谷人士對媒體說道:“這是電子遊戲的始祖,而且一定會非常暢銷的產品。”

  一時間,輿論嘩然。

  而雅達利公司正在抓緊生產,首批打算生產3000台,然後二十天后投入市場。

  奧黛麗公司的股票,也開始上漲。

  林志超回到香港已經是春天,萬物複蘇的季節,也正好印證了香港的經濟。

  長江實業也推出四年後的第一個樓盤,位於銅鑼灣的一幢商住大樓,一共是150個住宅單元,每個單元以6.5~7.5萬的價格進行銷售(均價在80港幣每平方尺)。早年間,銅鑼灣一直是林志超囤地的重要地區,因為他知道海底隧道一旦開通,這邊的物業價格立馬飆升。

  銅鑼灣的地段,已經是比上環、西環、旺角、油麻地地段好,僅次於中環、尖沙咀旅遊區,和灣仔也是旗鼓相當。

  “銅鑼灣繁華地帶,靠近大丸百貨、新天地購物中心。”

  “首付1.35萬,每月償還1650起,月入2500的家庭可考慮!”

  “房屋貸款委員會長江財務提供兩種貸款方式”

  廣告上明確告知。

  長江實業有不少資金,畢竟兩個來福士廣場的投資不是一下子拿出,所以很多資金就注入長江財務,為購房者提供貸款;當然,長江實業旗下的樓盤會很多,長江財務只是少部分提供,畢竟財力和大中型銀行都無法相提並論。

  更重要的,長江財務提供分期貸款,更多的是為旗下樓盤推銷做出貢獻。總之這個業務,不要過分的去搶銀行業務,畢竟林志超也要和銀行保持合作關系。

  三天后,長江實業。

  “老板,宏信大廈的銷售情況不錯,兩天半已經銷售出去一半!”胡兆煦進來匯報工作。

  林志超抬起頭,這個銷售確實不錯,畢竟是中高檔住宅單元,供應的人群是香港白領家庭。

  “嗯,看來地產市道完全沒有問題!”

  胡兆煦說道:“是的,市場上的住宅空置量已經非常少,大概也就幾千個左右。而今明兩年落成樓宇很少,恐怕市場很快達到供不應求。”

  林志超說道:“嗯。就每年提供的住宅單位來說,1966年應該是極其誇張的程度(近3萬,落成為準),隨著後面的樓價攀升,怕是巔峰時,香港供應量也很難超過這個數據。”

  胡兆煦點點頭,說道:“還有,由於港府大規模興建廉租屋邨,吸引不少底下層市民入住,低檔樓宇的升勢略微緩慢。唐生和我們合作的樓盤,我們就建議以小戶型為主,面積450~750平方尺為主,專門面向荃灣的工人進行銷售。”

  工人也有錢的,比較有熟練工人、小工頭等,家庭月收入600左右,買房的話,也是可以買得起的。

  “這是個好注意!我們後期也需要考慮這方面的因素,畢竟如果樓價漲至上百每平方尺,中層收入者的收入也趕不上房價的漲幅,所以550~900平方尺應該是主流。”
    “好的,我們研究研究!”

  香港地產旺盛起來,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李家成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回莊氏家族大宅,一改往昔的精神面貌,變得自信起來。

  當然,論家財他還是不能和嶽父家相比,差得許多。

  莊靜庵也是心裡暗自點頭,不逼這個女婿一把,他永遠不能成大器。

  席間,莊靜庵故意說道:“聽說廠房的租金上漲了不少?”

  李家成還是很恭敬的說道:“是的,恢復至1964年巔峰時期,甚至還在上漲!”

  莊靜庵的原配邱碧雲立即說道:“這麽說,伱1967年抄底的三幢工業大廈,都已經升值一兩倍了?”

  莊靜庵和原配邱碧雲,只是生了一個女兒莊月明,至於後面為什麽不生,不得而知;不過莊靜庵又在發達後娶了個妾室黃氏,這個妾室很能生,已經誕下三子三女。

  正因為邱碧雲只有一個女兒,她本身也是出自窮苦家庭,跟著莊靜庵的時候,都沒有發跡。所以,她一直對李家成多有照顧。

  如今女婿成功,她自然非常高興。

  李家成謙虛的說道:“小婿購買的是1幢工業大廈,和兩幅工業地皮。不過,確實升值了一倍多點。”

  何止一倍,一幢工業大廈他買成150萬港幣,而此時價值已經350萬~400萬。兩幅地皮加起來160萬,更是已經升值至450萬港幣。

  而此時,李家成持有三幢工業大廈,兩幅工業地皮。由於租金大幅上漲,僅三幢工業大廈可以為長和提供150萬的租金利潤,再加工廠也有五十萬港幣的利潤(轉為生產塑膠玩具、塑膠花等綜合產品)。

  不過李家成比較保守,收購這些物業之後,兩幅工業地皮並沒有動工。他害怕負債過多,所以打算利用自有資金加少量的貸款,進行建設。

  而如今建築費暴漲,一幢工業大廈的建築費也是250萬左右(12層,10萬平方尺左右)。

  莊靜庵感歎一句:“你辛辛苦苦開廠二十年,還沒有你投資幾幢工業大廈賺得多,這香港的地產大起大落,真是世事難料!”

  他在六十年代初期,也在灣仔購買了一幅地皮,修建了總部大廈。但他並沒參與其他地產投資,反倒是這個女婿在投資地產商,竟然賺的有近千萬,而開廠才賺了六七百萬。

  忍不住發生感歎!
  此時的李家成,還未決定完全進入地產航運,哪怕工廠只有五六十的利潤,依舊在堅持。

  “工廠的資金,是地產事業的基石。雖然現在工廠不好做,我依舊每天堅持在長和工廠工作。”李家成如是的說道。

  他已經打算動工一幅工業地皮,明年再動工一幅工業地皮。手中有百萬港幣,再加兩年的收入四百萬,差不多就是五百萬的收入,足夠修建起來。與其同時,若是有機會,他還打算和人合夥投資住宅地產項目。

  穩打穩扎,在地產上發展!
  待時機成熟,再全力發展地產,將長和塑膠交給別人管理。

  莊家對自己的態度改變,很大的原因是他在地產上投資成功。

  否則一個小工廠主,依舊難免受到歧視。

  地產商張基,回到了香港,拜訪了一些地產朋友們,頓時腸子都後悔起來。

  他在1967年8月的時候,廉價出售了自己旗下5個地盤給長江實業,而此時的價格已經翻至三倍。原本價值450萬噸物業,如今已經是1300萬以上。

  他帶著差不多600萬的資產,去加拿大生活,但是在那邊怎麽也生活不習慣。生活方面倒是還好,但是事業上卻處處受到限制,語言不通、法律不懂、受到歧視等。

  本來,如果是去養老,也就算了。

  但是,他還年輕,豈有養老的心思。

  結果就是,在那邊打聽香港的各種信息後,他帶著400多萬現金回港了。

  同時,他也傻眼了!

  一幅3萬平方尺的銅鑼灣地盤,售價高達660萬港幣,加上建築費、稅費等,總投資需要1200萬。按照當前的樓價,銷售大概是1800萬以上。

  利潤還是可以,回報率差不多每年有25%以上(理論上)。

  但是,作為香港地產建築商會的早期69個會員之一,他已經失去資格了!
  除非,他和人合夥,亦或者去新界發展,去偏遠地方發展。

  最終,張基只能對朋友說道:“發展地產商做不成了,就直接投資物業吧,做置業商就行,收租也穩定!”

  事實上,如果沒有林志超的抄底,很多物業壓根在那半年多賣不出去。而香港風波一旦平息,很多人又會選擇留一大部分在香港,賭一把,畢竟便宜甩賣不甘心。

  所以,由於林志超拿著2億現金流進場抄底,導致很多人頭腦一熱,就賣出很多物業。這一點,和前世是不一樣的,畢竟鄭裕桐這些‘地產六虎’抄底加起來,也就是林志超的規模。

  朋友講道:“是啊,當初多少人急著甩賣資產,聽說林爵士、鄭裕桐、郭德勝、李兆基這些人,就大肆抄底,一年多的時間,資產就翻了兩三倍。”

  張基頓時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因為就有自己的那一份。

  “辛辛苦苦幹了十幾年,一朝錯判形勢,就成全了別人啊!”

  “哎,誰不是呢!聽說回流的人,大概有20%,以後可能達到30%。一來一去的折騰,錢財損失不菲。”

  這種現象!

  正是林志超的樂趣所在。

  賺錢不僅僅是享受賺錢的樂趣,還有享受著別人虧錢的樂趣。

  雙重樂趣,才是人生巔峰。

  林志超來到傳媒集團大廈。

  香港國泰機構,已經被收購近兩個月時間,林志超並未去關注。相反,只是派遣以李子多為首的行政班子,進行了簡單的管理,具體事務任由原來的人負責。

  “電懋的情況摸清楚沒有,行政管理理順了沒有?”林志超直接問到辦公室匯報工作的李子多。

  李子多隨即說道:“理清楚了,不會造成公司的資產流失的。目前,電懋製片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永華片場,有兩個攝影棚,可以拍攝室內所有的戲;一個是九龍大廈的一間寫字樓,是行政辦公的地方。我們收購之後,我和大家都談了一下,穩定了大家的情緒,所以也沒有發生什麽亂像.”

  反正就是沒有加工資,只是講幾句話。

  之所以不加工資留人,是因為林志超本來就打算將電懋(國泰)的製片部門進行重組,所以不怕有人因為換了老板,而走人。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鄒文懷那邊呢?”

  李子多說道:“他非常想來,就是想和你親自談談具體合作的事情。前段時間,你在國外,我就讓他等等,要不我安排一下?”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安排在美麗華酒店,中午一起吃飯,你一起參加!”

  李子多說道:“好的!”隨後他問道:“老板是打算讓鄒文懷來整合電懋?”

  林志超說道:“不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所以我隻讓你將行政方面管管就行。而鄒文懷若是不來,我也只有另組班子了。重要的是,鄒文懷一來,必定是拖家帶口,我們什麽人才都有了。”

  李子多擔心道:“這樣會不會另立山頭,以後他恃寵而驕?”

  林志超笑道:“電影產業要向好萊塢看齊,我們要做東方的好萊塢。所以,後期嘉禾電影本來就是打算實行一個個衛星公司,而我只要牢牢的把握院線和發行就可以了。更何況,製片最多是分成,不存在山頭不上頭的。你要是心動,也可以加入嘉禾電影,學習電影方面相關,以後做製片人,那分成。”

  李子多連忙搖頭,說道:“不熟不做,我跟著老板做行政管理和出版相關,非常的開心!更何況,老板給我的薪水已經很高了,我才不心動未知的東西。”

  “哈哈,你總算是冷靜的!更何況,集團發展潛力很大,你好好做,上升空間自然也越大!”

  “是,我一定好好做!”

  李子多離開後,他忍不住冒出冷汗,剛才老板的話有意無意的透露出,不要去羨慕其他人的待遇,要看自己的能力。

  他雖然沒有這麽想,但也覺得鄒文懷的待遇實在太好。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