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329章 【香港VS希臘】
  第329章 【香港VS希臘】

  7月中旬。

  長江實業的辦公室裡,林志超、唐彩芸、黃昌宏、周福照、胡兆煦、梁光昌、李保羅出席會議,其中五名屬下暫定為長江實業的‘五虎將’,將來的董事會成員。

  年齡最大的黃昌宏,今年也才五十歲,再乾十年完全沒有問題,也許是十五年。

  “今天講兩個事情:第一,我要出國一趟,但不是躲避什麽,因為大家可能也知道,隨著蘇伊士運河關閉,運費大漲;正好呢,我去年造了十艘22.6萬噸的油船,從八月份就要陸續下水;所以我要去歐美聯絡客戶,達成合作意向。”

  此時外面已經蔓延至全港,已經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甚至還有謠言將軍隊要打來支援了。

  林志超如此對手下講明,也是穩定軍心的作用。畢竟很多富人已經跑了,戴麟趾在上個月底也稱病回英國度假了.
  “恭喜老板”幾人紛紛高興的祝賀。

  老板擁有一支龐大的船隊,他們突然也覺得有底氣,老板實力雄厚,船隊一開,到那裡都是座上賓;他們以後就算跟著老板去國外,以老板的仁義,照樣會給大家一份工作。

  林志超點點頭,接著說道:“第二,公司打算開始抄底地產,事情由你們五人商量著來,買那些優質物業、地盤、地皮、換地權益書。唐助理會留在香港,我也會電話聯系大家,有什麽事情大家也可以溝通下。”

  半山的一幢獨幢洋房,僅售60萬港幣。而像這樣的一幢洋房,將來的價值將達到6億港幣。地產有價無市,大批落成的商廈、寫字樓、住宅樓字無人問津。富人紛紛拋售物業,樓市崩潰。

  這就是此時的真實寫照!

  長江實業購買物業,是綜合性的購買,什麽都可以買,只要價格便宜。當然,像是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住宅,那倒沒有必要,怎麽也得按幢買。

  “好的,老板!”

  五人不由得佩服林志超的膽子大,居然敢在這個時候頂風作案。簡單來說,就算有香港富豪敢抄底,基本也得等稍微情況好轉一些後,才敢下手,這樣已經是反應迅速,前途不可限量的地產商了。

  林志超不會給大家解釋太多,也不會勸大家抄底,不過這幾個高層跟著林志超身邊,只要不傻,也會試探性的賭一把。憑借他們的身家,購買一些商鋪或者住宅單元作為投資,問題是一點問題沒有。

  安排一番後,林志超總算放下心來。

  其實他也知道,不少高層屬下,都安排兒女去國外暫避;但這種事情不影響什麽,誰沒有個兩手打算呢,他的高層身家至少都是百萬身家,甚至數百萬身家,又不是沒有實力。

  回到辦公室,林志超叮囑跟進來的唐彩芸:“告訴嶽父,讓他可以買進換地權益書和新界地皮了,新界發展前景遠大,特別是荃灣和葵湧,因為和九龍相連,將來必定是新界最有前景的衛星城市。”

  唐彩芸頓時很感動,林志超照顧她娘家,自然是因為愛屋及烏,對自己和妹妹非常寵愛。否則商業上的這種大事,怕是至親兄弟都不會照顧如此周到。

  “嗯,我會轉告的。只是長江實業也會發展新界.”言下之意,回不回影響自家的生意。

  “這點錢對市場來說就是毛毛雨,你父親雖然熱衷投資地產,但核心還是紡織和成衣。說起來,當年投資地產,還是我建議的。當然,我能幫助的就是提醒一下而已,不礙事!”

  唐仲源進入地產界,規模和六虎將此時差不多;但是,由於他才剛剛進入地產界,還要學很久。

  所以,進入不了十大地產商行列,只能說二十大地產行業;本來,地產知識東方集團多元化的一環,並不是唐仲源要改行做地產。

  此時香港的地皮價格,港九市區大概是60~90港幣每平方尺,新界的地皮大概是20~40港幣每平方尺。

  非常的便宜!
  紐約,長灘別墅。

  林志超見到了家人們,大家都匯聚再一起,除了唐彩芸坐鎮香港。兩個妻子見到林志超,眼神裡透露著擔憂、依戀,老媽吳文英的眼裡盡是擔心,大兒子林瑞寰的眼裡充滿崇拜和堅強,其余子女亦充滿著關心和喜悅。

  和大家聊了一陣,表示香港沒問題,安全無需擔憂。至於林志超這次來紐約,只能和大家待一天時間,就得去工作。

  躺在泳池邊的椅子上,一邊喝著冰鎮紅酒,一邊和兩個妻子聊天,林志超的心情難得放松一下。雖然抄底很快樂,但總歸有些隱隱約約的興奮之情。

  事實上,抄底地產的利潤遠不如蘇伊士運河關閉給他帶來的航運利潤,但不知道怎麽回事,林志超總是在心底更喜歡做地產。

  “老公,IBM的市值已經高達1300億美金了,我們已經翻了四倍。”奧黛麗赫本興奮的講道。

  她的4000萬美金,已經變成了1.6億美金,如何不高興呢!

  林志超笑著說道:“不急!等上了1600億市值時,你就慢慢的拋售,一兩個月拋空都沒有問題,要的就是不能引起市場警覺。”

  今年IBM能上1900億市值,奧黛麗加林志超一共投資了8000萬美金,差不多能套現4億美金,大家各分一半。

  奧黛麗赫本毫不猶豫的說道:“好!只是我套現下來的2億美金,該如何投資呢?”

  她已經隱隱約約明白林志超的想法,那就是扶持他們兩人的兩個兒子。

  林志超說道:“可以選擇投資曼哈頓的一幢寫字樓,再投資一家酒店。其余資金,暫時留在手中,不要去動。”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奧黛麗赫本有自己的投資公司,這些事情就交給手下去投資,她只需拍板。

  而林志超會給她參考意見:
  比如1968年美國股市暴跌,那麽可以在1970年適當的抄底,再在石油危機前(1973.10)套現,應該能獲得不錯的回報率。

  比如曼哈頓的寫字樓,在1973年前肯定是有不錯的回報率,石油危機一來,自然完蛋;所以,也可以做個低吸高拋的操作。

  比如三四星級的酒店,在這個時間段的回報率也不會差,一樣可以做低吸高拋。

  這樣一來,在石油危機前,奧黛麗赫本的資金不會閑置,搞不好在五年時間也可以翻倍。石油危機時,那自然就是可以在1974年抄底了,寫字樓、酒店、股市,都可以抄底。

  她這一脈,有兩個兒子,以後一個兒子接手奧黛麗玩具公司,順勢發展傳媒;一個兒子則進入投資行業,寫字樓、酒店、股票等。

  輕輕松松,讓這兩個兒子的財富達到千億級別。

  許彩英將兩人談錢都是以‘美金’‘億’為單位,絲毫不覺得奇怪,她就是再不懂商業,也知道環球航運的淨資產是七億美金以上。

  翌日,紐約環球航運分部。

  “老板”

  鮑比·布萊爾恭敬的在寫字樓門口,帶著其他高層歡迎老板的到來。

  “鮑比副總裁、本傑森經理”

  林志超回應道。

  隨後,林志超考察了寫字樓,裡面大概只有十幾個職員,但工作環境確實非常好。

  回到會議室。

  “老板,最近奧納西斯聯合一些希臘船東,在紐約航運市場非常活躍的串聯,似乎想通過這次機會,來挽回希臘航運沒落的頹勢。”鮑比·布萊爾匯報了一個消息。

  林志超笑著講道:“他們如何串聯,也改變不了競爭力下降的事實。我們香港海員薪水遠低於希臘海員的水平,與此同時,我們香港船東率先擁有第一批22.6萬噸的油船。船大,意味什麽?”

  鮑比·布萊爾立即說道:“運營費成本大大降低,雇主能得到優惠,我們也可以得到想要的回報率。”
    不過,租賃兩艘十萬噸油船的價格,是遠大於租賃一艘22.6萬噸的油船的。

  目前一艘十萬噸油船的造價,已經高達1300~1500萬美金;而一艘22.6萬噸油船的造價,僅2300~2400萬美金左右。

  林志超接著說道:“埃克森、無比石油他們這麽說?”

  鮑比·布萊爾說道:“他們很歡迎你來紐約,已經為你準備了酒會!連美國總統林登都答應和你見面,討論一下航運的事情。”

  林志超點點頭,他在美國的行程,事先是和鮑比·布萊爾就行通知,然後由鮑比來安排一些行程。他現在手裡擁有的船隻總噸位,就是能保證美國在越南的運輸力、以及美國本土能源需求的最好保證。

  他很關鍵!

  由於林志超在日本大造20艘22.6萬噸油船,再加上日本的訂單這兩個月蜂擁而至,以至於現在造一艘船要18個月以上。

  “好,這些行程都要參加,你替我約個具體時間!”

  “沒問題!”

  接著,林志超講道:“我的同胞董浩雲也在紐約,他去年也打造了6艘22.6萬噸油輪。實際上,全球石油運輸的‘VLCC’重要力量,已經變成了香港。”

  董浩雲的VLCC,預計年底或者明年初也要下水。而整個世界的VLCC,到年底預計也就20~25艘,而香港佔據著70~80%的份額。

  鮑比·布萊爾很快就說道:“那其實大家可以事前溝通一下,對希臘船東予以還擊。”

  林志超眼前一亮,這個策略不錯。當然,所謂還擊的目標肯定不是讓希臘油船租不出去,畢竟現在世界稀缺油船,肯定非常搶手;真正的還擊目標,是讓希臘油船逐漸失去競爭力,打個比方——埃克森石油租賃一段時間後,覺得希臘船東要價貴,那他們就會增加香港船東的租約;與此同時,希臘船東因而變得不敢造新船,歐洲造船本來也貴,便發展潛力用盡。

  相反,香港船東獲得越來越多的信任和租約,便在日本大造便宜船,繼續租給西方石油公司。

  “嗯,我先約董浩雲聊聊。”

  埃克森石油公司,無疑是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後世和美孚合並後,更一度是世界五百強前十,且在1997年創下85億美金的利潤。

  航運界有這樣一句話——誰能埃克森石油公司合作愉快,誰就能獲得美國其它大型石油公司的信賴。

  林志超對於這句話深信不疑,當年就因為獲得‘國際租船部’經理牛登的信任,結果牛登為林志超介紹無比石油、蜆客石油等多家石油公司。

  所以這些埃克森石油公司也喜歡壓價,但林志超都還算好說話。

  他更喜歡通過航運周期,來獲得最大的利潤;所以這一次談判,是非常重要的。

  林志超第二天便約了董浩雲在華爾道夫飯店吃飯,兩人坐在靠窗的位置,一邊享受美食,一邊聊天。

  兩人是事業上的競爭對手,但卻有著還行的私交關系。至於事業上的競爭,也是在海外這個大市場為主,不算很激烈。

  董浩雲目前大概擁有不到200萬噸的運營船隊,大部分為二手船;但他去年訂購了6艘22.6萬噸的油輪,真的是走對了棋。

  “林生,你對香港的事情發展是怎麽看的?”董浩雲認真的問道。

  他從五月份就移師紐約,所以只知道事情發展一發不可收,似乎是末日一樣;好在他都是船隊資產,哪怕是香港注冊,也不會有影響。

  “幾乎都是15~25歲的年輕人,憑的是一腔熱血。等他們吃過苦頭,又沒有人安撫他們的時候,自然就消停了。”林志超簡單的說道。

  “這麽說,香港資Z保得住了?”

  “將來總歸要還的,但現在好像那邊上面沒有那個意思。當然,僅是一家之言。”

  董浩雲點點頭,說道:“只是這鬧多久才是個頭啊!”

  這個林志超沒有回答,他又不是神仙。

  接下來,林志超主動講道:“董生,你在紐約那麽久,是不是聽說希臘船東最近很活躍?”

  董浩雲點點頭,說道:“他們確實挺活躍的,畢竟現在的行情,他們一定不會錯過發展壯大的機會。他們實行的單程短租,現在價格喊得很高,一艘新船的年回報率高達45%~50%。”

  航運新船的回報率在這之前,普遍在15~25%;實際上,達到25%非常困難,單程短租看似可以達到這個年回報率,但業務恰恰需要可能銜接不上。

  但如今,業務他不愁,自然就可以翻倍45~50%。

  林志超建議道:“董生,我們雖然是競爭對手,但又同為香港船東。有沒有興趣合作一次,給希臘船東一次打擊。只要到了七十年代,希臘船東再也沒有發展潛力了。”

  奧納西斯目前總噸位也只有200多萬噸,因為他也會面臨淘汰舊船的危機,再加上多元化投資,這幾年成長是很慢的。

  前世巔峰時期的奧納西斯,也就四五百萬噸的載重量,這一世,就給他定在300萬噸吧!
  “怎麽合作?”董浩雲饒有興趣的說道。

  林志超說得對,如果和希臘船東競爭,他們可以聯合起來。

  “我去年八月初造了10艘.今年4月初造了10艘.你去年十一二月份造了6艘.我們可以串通起來,以這些船隻來和埃克森等石油公司談。選擇三年以上的長租,這樣一來,埃克森石油必定優先考慮我們兩家,那麽希臘船東的訂單就會慢慢減少,他們是單程短租,隨時可以取消.這樣下去,他們不敢大肆造船,而我們敢造船長此以往,希臘航運必定在七十年代初沒落。”

  說白了,希望董浩雲的船,也來作為林志超手中的籌碼。

  “這個時候,埃克森願意簽署三年長約嘛?”董浩雲疑問道。

  林志超將日本的談判方案講了一下,當然美國這邊的回報率稍微高一些,能達到35~40%。

  “這個方案中,就算埃克森因為蘇伊士運河開放,要求重新簽訂合約。我們一樣沒有損失,反而捆綁了埃克森石油公司。”

  簡單來說,這個對賭協議,林志超是完全處於優勢。更重要的是,這種對賭協議,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好感大增,他們不必擔心後期支付過分的高額租金。

  董浩雲講道:“我一直佩服林先生的長租方式,確實有意將大油船進行長租模式,畢竟這樣發展很有利。這一次,我願意和你合作,共同和埃克森石油公司進行談判,共進退。”

  他的船隻,也有不少是長租模式,畢竟這是香港航運發展的優點之一;與此同時,他的船隊主要是一些固定航線運輸,這部分份額比環球集團還多。

  兩人很快達成一致!代表香港航運,和希臘航運宣戰。

  當然,這種宣戰並不是直接大戰,而是一種較量,甚至可以說隱秘的較量。

  至於以後兩人會不會激烈競爭,林志超覺得有競爭,但不會激烈。因為林志超打算發展2000萬噸載重量後,就準備急流勇退。

  也就是再1972開始,他就不會造船,而且還會變賣一些長租不出去的船隻。

  目前,他擁有1200萬噸總載重量(含在建),那麽在1968~1971這四年時間,他每年需要訂購250萬噸左右的船隻。之所以出來一些,是因為一些小型油船也該在1973年前出售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