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374章 【大人情】
  第374章 【大人情】

  環球大廈的頂層辦公室,林志超招待了到訪的桑達士和沈弼。

  林志超本人的地位,遠不是前世包宇剛、李家成可以相提並論的。

  前世的包宇剛,這個時期也就六七百萬噸左右的船隊,更重要的他僅僅是涉獵航運產業;李家成就是更加的遠不能和他相比了,他到了七十年代末,還是求著沈弼將和記黃埔賣給他。

  而林志超如今已經掌握著超2000萬噸的船隊,且截至八月份,淨負債幾乎為零。

  也就是說,他不僅不用求匯豐銀行,每年還能給匯豐銀行帶去1.5~1.8億港幣的利潤,這個利潤相當於匯豐集團的總利潤35%。

  而環球集團每年的年利潤,則高達12億港幣以上,每個月都能賺1個億以上。

  包括馮永發,四人坐在沙發上,先是很閑情雅意的品茶。

  桑達士放下茶杯,說道:“這次來拜會林爵士,是想向你請教,匯豐參與的幾家航運公司,最近一年半多時間,已經停止造船;寰宇航運甚至在出售十萬噸以下的油船,這些是否是林爵士的策略,不知道能不能告訴我們?”

  沈弼不由得在心裡感歎,連匯豐集團這樣的香港最大英資財團,現在也得放下身段面對這位林爵士。這位華人財閥,實際上已經全面超過了英資財閥,只是大家還不覺得而已。

  他是今年升任匯豐銀行的總經理,所以第一次直觀感受到林志超的影響力。匯豐銀行總經理的位置,距離匯豐銀行大班的位置,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中間隔著常務董事、副主席,沒有五年時間都走不完。

  林志超說道:“我一直用‘碩大無朋’恐龍滅亡的歷史,來警惕自己。蘇伊士運河關閉已經五年時間,再加上小型油船不利於經營,所以減船是我的策略。寰宇航運等我們合作的企業,後續都會是利潤直接分紅,不再擴張。”

  由於他的崛起,希臘、日本船東都受到極大的影響,錢很多都被他賺了。

  所以,林志超也是非常的警惕!

  日本航運公司大量租賃他的船,就代表著他們比前世少訂購很多屬於自己的船,租船佔比非常高。至於希臘船東,損失了大量的美國和歐洲業務,像奧納西斯、尼格拉斯等,實力都是減半。

  當然,比如如今是20%的年回報率,林志超實行長租,年回報率降低至15%,已經是處於極限;好處當然有,他不需要操心業務空白,船是一直在跑。

  桑達士聞言後,笑著說道:“你這樣說,我們就放心了!和你合作航運,大概是匯豐銀行至今投資最劃算、回報率最高的一筆生意。”

  林志超謙虛的說道:“若不是當年匯豐銀行扶持環球航運,環球集團也不會有今天的規模,我們兩家是互相成就,合作愉快。”

  “自然”

  此時的林志超,心境豁然開朗,收購九龍倉,他壓根不需要匯豐銀行的助力;收購和記黃埔,亦是順理其章,不需要求沈弼,因為沒有更好的人選。

  更重要的是,和記黃埔在林志超心中,已經沒有那麽重要了。待長江實業集團上市之後,便會以地產為核心,進行綜合發展,這是前世李家成做不到的。

  所以,林志超話鋒一轉,以玩笑的口吻說道:“若說匯豐還真欠我一個大人情,桑達士先生伱覺得呢?”

  沈弼不由得發出疑問,匯豐銀行會欠林志超的人情,而且是大人情?

  桑達士見林志超的表情,試探性的說道:“可是當年恆生銀行的事情?”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當年我的資金實力,桑達士先生應該了解一些吧!”

  桑達士說道:“了解一些,你在恆生銀行有一億存款,在匯豐也有大量的存款,我相信在其它銀行也有。收購恆生銀行,確實沒有問題。現在想想,林先生也動過這種心思!”

  林志超說道:“現在想想,我錯過了一個進入銀行最佳的時機,以後怕是再也沒有機會。當年我有兩個顧慮:第一,比起被我收購,匯豐銀行收購恆生銀行,它才能第一時間恢復信譽,有匯豐銀行做後盾,這家以後才能快速發展;第二,在快速發展航運,和進入銀行之間,兩者我選擇了快速發展航運。”

  桑達士看了一眼沈弼,隨後說道:“現在看來,確實是我們匯豐銀行欠你一個人情。”

  他這些年,早已經被林志超收買,說出這句話,是在給繼任者提醒。

  沈弼見狀,似有所悟的說道:“以林先生現在的財勢,似乎我們匯豐很難還這個人情了。”

  林志超笑著說道:“哈哈,都是玩笑話,與其說是人情,還不如以後更好的合作。匯豐銀行在五十年代初期,就扶持了我”

  桑達士和沈弼很快就沒有想法,隻當是林志超的玩笑話。更何況,林志超的財勢再雄厚,香港目前還是英國人統治,和匯豐銀行關系好,才是最好的方式。

  聊了一陣,桑達士和沈弼一起離開。

  路上,沈弼說道:“大班,我們要不要考慮另尋他人,合作航運?”

  桑達士猶豫了一下,說道:“林志超的眼光獨到,他這個時候刹車,航運說不定有變故。我們投資航運,已經不是一個好選擇,倒是給航運貸款的話,可以適當的考慮。”

  沈弼點點頭,沒有反駁,他也只是順口一問。他不懷疑林志超的眼光、本領,畢竟在航運領域,林志超就是絕對的霸主。

  辦公室裡。

  林志超也在思考一個問題,上周末(8.15),美國宣布‘美元脫鉤黃金’,不再將國庫的黃金兌換給外國政府。

  這就意味著,黃金價格將實現自由浮動,也意味著黃金要開啟大漲行情了。

  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環球集團將成為林志超的現金奶牛,大量的現金產生,急需要投資渠道。

  目前一盎司黃金是40~42美元,一噸黃金是3.5萬盎司多一點,也就是150萬美金左右。

  他買黃金,肯定是按照噸來買的。

  得立即展開行動了。

  可惜,目前香港雖然放寬黃金進口,但沒有完全取消管制,好像要到1974年才會取消管制,屆時金商雲集香港,一舉讓香港成為世界四大黃金交易中心。

  所以,目前香港金銀貿易場的黃金,是成色九成四、九成五的工業金。之所以如此,就是為了規避港府制定的法規,從奧門進口黃金,然後在澳門添加白銀等金屬,將黃金的成色改變。

  林志超很快制定了三個渠道:

  第一,從奧門購入黃金,通過‘走私’流入香港;當然,這個所謂的走私,肯定是有很安全的手段。

  第二,去倫敦、蘇黎世,采取銀行委托的形勢,購入黃金再存入銀行,他只需要支出手續費。這其中,蘇黎世的三家銀行最為有競爭力。

  第三,從金銀貿易場套現九成四的黃金,將來再進行提純。

  當然,投資黃金也不可能太多,大概準備搞個4億美金,大概250噸。

  一周後,林志超出現在瑞士蘇黎世,身邊跟著的是‘維港投資’總裁克裡斯、副總裁李忠河等。其中李忠河算是‘老家臣’,以前是環球集團的財務經理,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維港投資’的副總裁,主要是負責財務安全事宜。

  林志超從決定投資黃金開始,第一時間制定了方案,蘇黎世成為他的首站。

  在1968年,當倫敦黃金庫崩潰,倫敦黃金市場關閉兩周,這一系統旨在維護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固定利率可兌換貨幣,並通過乾預倫敦市場來捍衛每金衡盎司35美元的金價。當其他國家的市場隨著金價上漲仍然進行交易時,蘇黎世成為了世界黃金中心。

  蘇黎世黃金庫是在1968年由瑞士最大的幾家銀行創立的。為了應對1968年3月倫敦黃金市場暫時關閉。伴隨而來的英鎊疲軟終結了倫敦作為世界主要黃金交易所的主導地位。為應對由此引起的黃金市場和整個金融系統的動蕩,瑞士銀行立即采取行動,通過瑞士聯合銀行、瑞士銀行公司和瑞士信貸之間的非正式協議,建立了一個私有黃金交易組織,即蘇黎世黃金庫。

  通過建立私人黃金交易組織蘇黎世黃金庫,將其對瑞士銀行體系及其貨幣的影響降至最低,這有助於讓蘇黎世成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

  當時倫敦黃金市場的關閉,造成了黃金交易和估值的嚴重不穩定。由於沒有市場,南非黃金生產商需要尋求其他貿易夥伴。蘇黎世黃金組織,尤其是瑞銀,立即成為南非供應商的主要金融合作夥伴。蘇黎世的瑞士黃金市場沒有本國的黃金供應,通過根據本國銀行保密法提供專門的帳戶和銀行服務,發展並保持了金條交易的主導地位。

  簡而言之,當倫敦黃金市場崩潰時,而南非的黃金急需要套現,蘇黎世黃金市場順理其章的崛起。

  南非產黃金、鑽石,是其發達的根本原因,並不全部是白人的功勞;與此同時,南非是發達國家沒錯,但黑人依舊窮困。好比後世網絡中的‘我和傑克馬的財富平均一下,我也成為千億富豪’,看著白人富裕,黑人自然不會甘心。

  瑞士銀行的總部大廈。

  瑞士銀行的投資業務總裁拉爾夫,熱情的接見了林志超一行。當得知‘世界船王’需要委托瑞士銀行投資時,拉爾夫立即重視起來。

  這個‘世界船王’遠比歷史的任何船王影響力都大,據說其控制著一支1500萬噸左右的船隊,佔據著世界商船的4%,僅次於美國、日本、英國的‘第四大商船帝國’,是蘇聯的一倍。

  “林先生,歡迎來到蘇黎世!”

  “拉爾夫總裁,我可是經常來蘇黎世度假,並在這裡有自己的物業。”

  “那真是我們的榮幸!”

  簡單的交談幾句後,並介紹一下雙方高層,大家來到會議室坐下。

  林志超開門見山的說道:“我想委托瑞士銀行替我的私人投資公司,投資黃金、儲存黃金、交易黃金。”

  維港投資曾經也和瑞士的銀行合作過,不過只是存錢業務,大概不到兩年的時間,又流入美國股市。

  拉爾夫馬上說道:“沒問題!目前,我們瑞士黃金市場和南非供應商合作密切,比倫敦黃金市場更有優勢林先生,打算投資多少黃金?”
    他先是介紹一番和南非供應商的合作渠道優越性——南非生產黃金、鑽石等礦產,但是這些東西需要變相成貨幣,才能進行真正的貿易。所以南非的黃金開采出來後,就會供應給全球,如今蘇黎世成為主要供應地區。

  林志超說道:“我是打算分批投資,每一個月委托你們采購7~10萬盎司(2~3噸,目前每盎司40.5美金),這些黃金都存入你們的金庫。”

  說完,他氣定神閑的看著拉爾夫。

  哪怕是拉爾夫見多識廣,也是第一次見識這種個人最大客戶,每個月要花費足足280~400萬美金購入黃金。

  拉爾夫很快說道:“沒問題!我們竭力為黃金買賣提供了一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除了南非向我們優惠供應外,還有蘇聯的黃金也向我們供應,同時我們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的黃金交易服務體系,可以為林先生以後的出售提供最好的渠道和服務。”

  林志超也才想起,蘇聯也產黃金,原來是從瑞士進行變現。

  畢竟此時的瑞士,還是中立國。

  隨後,雙方就手續費、金庫使用費等細節,進行了商討。與此同時,林志超也強調了客戶保密的重要性,他不想暴露自己。

  哪怕是瑞士的三家銀行之間,他都不希望有他的信息溝通。

  除了在瑞士尋求三家銀行合作,倫敦那邊也打算尋找一家合作,再加上香港本土的黃金投資,一共分為‘五家’。每一家大概每月替他買入2~3噸黃金,每個月大概就是10~15噸。

  最近一年半,黃金的價格都在40~65美金每盎司行情上漲,所以均價也就是180~200萬美元每噸,每月需要2000~3000萬美金的支出。

  正好,環球集團近一年半的每月利潤,都用於這些投資。

  倫敦前往普利斯矛的火車頭等廂裡,林志超和唐彩芸坐在一起,享受著窗外的美景。

  委托好瑞士的三家銀行、倫敦的一家銀行之後,林志超在倫敦和唐彩芸匯合,前往普利斯矛的港口。

  普利斯矛是英格蘭背部的一個港口城市,英國海軍總部便在這個城市。

  此次林志超約了唐彩芸、奧黛麗去超級遊艇‘旭日號’度假,而‘旭日號’正是由Shemara號超級遊艇改裝而來,歷時18個月的時間。

  “這些年來,委屈你了,這次我們就在普利斯矛度假五天!”林志超握著妻子的手,感歎的說道。

  以前,林志超很少陪唐彩芸出國旅遊,兩人很多時候都會分開,留一人坐鎮香港。後來情況好一些,但唐彩芸這些年來,依舊很少出國。

  論對這個家族的付出,她理所當然的是僅次於林志超,某些程度來說,她的付出比林志超更多。

  唐彩芸溫柔的說道:“哪裡有委屈!我覺得志超哥一直很努力的照顧我們,把家族安排的很穩當,大家團結一心才有今天的局面。”

  今天‘林氏家族’無疑已經非常穩當,家族事業龐大,子女們已經長大,三脈形成‘三角形’,是最牢靠的力學關系。

  大兒子林瑞寰海外工作兩年後,已經加入長江實業集團;

  二兒子林瑞江也開始準備讀大四(劍橋),明年畢業後,將加入長江工業集團,從普通職員起步;
  三兒子林瑞海也在準備讀大四,由於他是1952年生,所以在林志超的建議下,準備攻讀碩士。

  就這三個兒子,實際上隨時都可以繼承家業,畢竟林志超當年19歲就已經開始創業。

  兩人訴說著情話,感情深厚,這是二十多年的相濡以沫,愛情、親情皆有,他們依舊相愛!

  “不好意思,能打擾一下嘛?”一名英國人來到兩人的身邊,並說道。

  林志超見他紳士氣度,頗有些文人風采,便禮貌的起身並說道:“當然”

  接下來,兩人互通姓名。

  “我叫麥理浩,是英國外交部的官員!”

  “我叫林志超,是來自香港的商人,這位是我的妻子唐彩芸女士。”

  兩人都非常驚訝!
  麥理浩沒有想到,今天遇到了‘世界船王’;而林志超也非常驚訝,居然是今年十一月就要升任的港督。

  “麥理浩先生,看來我很快就要稱呼你港督閣下呢,沒想到今天我們居然同車,並相遇!”林志超感歎道。

  港督,就是他的‘直屬領導’,同時也是香港的‘土皇帝’,還是比較重要的。

  而英國政府在年初,便宣布了麥理浩為下一任港督,所以林志超當然會知道。

  麥理浩笑著說道:“我也沒有想到,僅僅是覺得你是華人,沒想到最後認識林爵士。”

  客氣一番後,兩人坐下來詳談。

  “林爵士船隊,真的有媒體所說的那麽多嗎?1500萬噸!”邀請麥理浩坐下後,他好奇的問道。

  西方媒體,推測環球集團掌控著1500萬噸的船隻。

  林志超笑著說道:“隻多不少!”

  麥理浩驚訝的說道:“林爵士的船隊,差不多是英國商船的噸位,遠超過了蘇聯,不愧是世界船王。”

  隨後,兩人健談起來。

  “林先生是說,香港經濟已經騰飛,將很快躋身發達地區的行列?”

  “是的,這個是毫無疑問的,香港在航運、貿易、工業、金融等領域旅遊業也日益增長迅速,我去過很多國家和地區,覺得只有香港的潛力是最大的。”

  麥理浩點點頭,說道:“林先生如此看好香港經濟的前景,但似乎香港發生過很多事情,比如.”

  他的意思是,香港市民似乎過得不怎樣,沒有林志超說的那麽好。

  林志超說道:“那次事件後,港府也有在民生上做了一些工作,整體來說,這是一個過程。”

  麥理浩隨即請教道:“林先生,你是香港人,覺得香港還有那些問題,可以去改變民生呢?”

  林志超說道:“總的來說,當然是加強‘香港人’這三個字的意義!”

  “喔,能不能具體一點?”

  “簡單來說,香港人幾乎都是華夏內地遷移過來的,在1945年香港只有60萬人,已經高達400萬人。這些人不少還是將香港作為一個暫居地,打算有機會移民海外所以我在想,要讓這400萬人對‘香港人’的歸屬感更強烈,引以自豪。當然,這需要下一任港督也要對香港有歸屬感,而不是覺得只是任職幾年,又會高升,雖然任上會做不少好事情為香港,但長久考慮可能有所欠缺。”

  麥理浩點點頭,說道:“確實是這樣,這大概是英國殖民部官員的通病!”

  他公開批評英國殖民部官員,是因為他是英國外交部出身,從未擔任過殖民部的官員。

  林志超說道:“總體來說,各方面還是很好的,香港人努力奮鬥、香港政府實行自由經濟不干涉等,都是好的。”

  麥理浩追問道:“香港總有很直接不足的地方吧?”

  林志超笑著說道:“有,那就是JC系統貪汙腐敗,連帶社團影響力增大,兩者互相狼狽一氣。”

  麥理浩好奇的問道:“林先生也了解這些基層的事情?”

  畢竟JC系統腐敗、社團崛起,這兩夥人在林志超這個‘爵士’面前,也不夠看。

  林志超說道:“我當然是以一個香港市民在談論這種事情!”

  麥理浩點點頭,說道:“對,說實話,今天和林先生聊了很多之後,我對這次的任命突然迫不及待起來,那我們11月份見。”

  林志超也誠懇的說道:“麥理浩先生來自英國外交部.再加上你今天的談吐,我覺得香港一定可以在你的領導下,真正成為世界大都市。”

  麥理浩連忙謙虛的說道:“我會盡我所能,治理好香港,不辜負香港市民的期待。如果可能,我希望上任之後,盡快考察林先生的工廠!”

  “這是我的榮幸!”

  剛剛交談之中,麥理浩詢問林志超的長江工業集團有多少工人。

  恰逢《變形金剛》風靡歐美,所以長江工業園的工人已經高達2萬人左右,這把麥理浩震驚得不行。

  林志超並沒有吹牛,生產芭比娃娃的工人是7000人,生產拉鏈的是5000人,生產變形金剛的是4000人,美的電器/電子的工人是2000人.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