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291章 【東邊損失西邊補】
  第291章 【東邊損失西邊補】

  年前,林志超自然非常忙碌,畢竟是總結、規劃的時間。

  和環球航運的高層們開完會議,大家很快又各自回到崗位,林志超也心情不錯的回到辦公室。從去年(1961)年底開始,國際航運的運費就開始回暖,航運迎來了春天,這些他林志超預期的差不多。

  在1959~1961年,世界航運陷入了一個小低谷,如今走出這個小低谷,顯然是非常讓人開心的。

  坐在辦公室裡,林志超也在考慮環球航運在今年的造船目標。

  今年環球航運造船,要等到下半年時間再說,初步計劃是訂購5手13萬噸的油船,及約15萬噸的貨輪。

  僅僅是80萬噸的載重量,代價但卻差不多要7500萬美金左右。

  而環球航運目前是基本收支平衡,既沒有負債,也沒有多少現金流;而今年的預計利潤僅為4000萬美金,缺口足足3500萬美金。當然,造船不需要立馬全部支付,交付前再付清即可。

  明年(1963年),環球航運的盈利能力將提升很大,因為一些1959年簽約的三年長期,將在今年到期,屆時租金會提高15~20%左右;與此同時,今年下水的船隻高達百萬噸。

  所以,今年(1962)造船隻造80萬噸左右,這樣資金壓力小一點;畢竟下一年,要造更多的載重量的船隻。

  而今年所有船隻下水後,環球航運是460萬噸的載重量,再淘汰50萬噸左右的船隻,預計還能有410萬噸左右的載重量。

  到了今年底,環球航運就是‘4億美金的船隊’,可謂龐大無比。

  林志超伸伸懶腰,走到窗戶前俯瞰著維多利亞港和九龍區,心中豪邁不已。

  當年除了第一桶金‘困難’一點,畢竟做了半年賣報的,又‘差點’給飛機砸死;之後,林志超的人生自然是開掛一樣,無需質疑一個熟悉香港發展史在擁有第一桶金後,所能取得的成就。

  前世的願望——做大亨,如今正在一步步實現,差的只是時間而已。

  “老板,桑達士主席來了!”

  “好”

  桑達士隨後便來到林志超的辦公室,林志超邀請他坐在沙發上,陪著一起飲茶。

  “恭喜,聽說你今年就會上任匯豐銀行董事局主席!”

  林志超畢竟也是匯豐銀行董事,消息自然是靈通的。

  桑達士笑著說道:“說起來,多多少少沾和你合作多年的功績原因,就好像你們華人所說的——你是我的貴人!”

  林志超立馬糾正道:“你這句話華人語言說錯了,我們合作十多年,你是我的貴人才是對的。畢竟當初沒有你的奔走,環球航運也發展不了如此快。當然,我希望有一天,也有人說我們是互相成就,你和我,匯豐銀行和環球航運。”

  桑達士頓時更加喜上顏開,說道:“這是對的,共同成就對方!”

  此時的匯豐,尚且只是香港的土霸王,要想成為後世那樣的世界級銀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無疑,和環球航運的合作,會給予他們很多助力。

  雙方合作的寰宇航運,目前擁有運營的船只是:6艘十萬噸油船、4艘五萬噸油船;尚在建造的是:2艘十萬噸油船、2艘十三萬噸油船。

  總計噸位是130萬噸!

  待今年四艘油船下水,預計年底的債務是2000萬美金出頭,不算很多。

  寰宇航運佔據‘環球集團’的近40%新油船,可見林志超和匯豐銀行合作的深度。原因無外乎兩個:第一,最大化利用資金,擴大船隊,林志超甚至可以接受和會德豐合作、和日本銀行合作,去投資航運,反正是自己管理;第二,和匯豐銀行合作的好處很多,主要一個是避免林志超太早的表現咄咄逼人,降低英資的防范。

  聊了一陣航運,今年寰宇航運暫時不造船,明年再造,畢竟去年一次性造四艘油船。

  隨後,林志超將紅磡海底隧道的想法告知桑達士,希望得到匯豐銀行的合作,以及部分貸款。

  他補充道:“合作是一個形式,匯豐銀行願意投資多少股份都無所謂。至於貸款,如果我做擔保抵押,我相信匯豐、萬國寶通、渣打銀行是不會拒絕的。”

  這是一種自信,林志超的金字招牌,在銀行絕對是個香餑餑。至於擔保一事,他作為發起人,且又知道海底隧道回報率不錯,所以擔保無妨。

  桑達士沉思一下後,說道:“晚點我回去和同事們商量一下,我覺得問題不大,你的信譽當然沒有問題,更何況這個基建項目很有前景。”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好,我等你回復!其他股東還有希慎置業、會德豐集團,亦可以吸納其它股東,目前這個項目正在立法局那邊討論。”

  桑達士離開時,自然帶著林志超送給他的黃金生肖。後續的黃金生肖,並沒有擴大體積和重量,主要是考慮桑達士以後不好搬回英國。

  這樣一來,價值自然有些小了,所以每年桑達士還會在英國獲得一份禮物,可能是某個公司的股票,可能是物業,總之現在一年他可以從林志超這裡獲得一百多萬港幣的好處費。

  當然只能算是區區小錢而已!

  林志超來到長江工業園,目前這裡的工業廠房一共是128萬平方尺,擁有工人1.8萬多人,拉鏈、玩具、塑膠花是三個雇工大戶,每家差不多是5000~6000人。至於假發、美的電器都是只有區區幾百人,屬於小產業。

  如果再加上將軍澳的中天鋼鐵廠,整個長江工業集團的工人已經20000人,算得上香港第一大用工集團。

  當然,這個用工不算特別誇張,畢竟像是林志超嶽父——唐仲源的東方集團,工人也有近一萬人,僅成衣工人就有六七千人。

  這些都不算海外的用工情況,這些年,長江工業、東方集團都有在東南亞尋求建立分廠,主要是選擇在星島。

  副總經理王良陪著林志超在園區考察,並抽空講道:“老板,最近邊境湧進來很多人,今年恐怕要達到高峰。香港一下子多了幾十萬的廉價勞動力,工廠可以節約不少用工成本。”

  林志超講道:“拉鏈、玩具都是要熟練工人的,而且拉鏈、玩具、塑膠花的產業,我們差不多都做到了頂峰了,也用不了找人。只能給那些小工廠,拿去消化了。”

  王良點點頭,說道:“雖然我們現在不大規模雇工,但是勞動力一下子多出幾十萬,那大家的薪水自然也不可能漲,也算是節省一筆成本。今年芭比娃娃母公司上市,立即就壓低我們代工的費用,長江玩具的利潤一下子少了四分之一呢!”

  越來越像一家‘低附加值’工廠了,雖然依舊比香港的紡織、成衣的附加值高,但林志超也知道做這些產業,香港真的優勢只有廉價勞動力。

  若不是長江工業集團的技術和質量,還能得到保證,怕是拉鏈、玩具產業都不會如此輝煌。

  去年奧黛麗玩具公司上市,裡奇作為總裁自然知道‘芭比代工’的貓膩,立馬考察香港的長江玩具,並提出降低代工費。

  這種要求理所當然,林志超直接降低25%,算是給裡奇一個面子;畢竟奧黛麗玩具公司現在是上市公司,有些事情裡奇也是站在角度不一樣了。當然不是說,奧黛麗赫本大權旁落,畢竟她擁有51%股權,再加上林志超的9%股權,完全可以在董事會上罷免裡奇這個總裁。

  砍掉25%的報價,長江玩具廠今年的利潤僅剩下3000萬港幣,這裡面還有其它玩具的利潤,大概是500萬上下。

  “現在我們的熟練工人薪水是多少,一般工人薪水是多少?”

  “熟練工人的月薪有150~180,一般工人薪水是100~130,還有少量的臨時工,薪水只有3元一天。”

  還行吧!
  在整個大環境你,這個薪水水平屬於優等生;更何況,長江工業以福利多更出名,三個節日福利、年底雙薪、加班費、供應午餐等,都是很好的福利。僅一年雙薪,實則每月就是加10%的薪水。

  前世1966年,熟練工人的薪水是9港幣一天,普通工人是4~5港幣每天,月薪百元者亦比比皆是,童工佔比7%左右。

  在這個時代,香江是對面普通人的天堂,但實際上香港的GDP是阿根廷的50%,委內瑞拉的35%,還沒有發達起來呢!
  更何況,這兩年人口暴增10~15%,小小的香港已經承受不住了。能給大家一碗飯吃,已經是很不錯了,總會越來越好的。
    “嗯,先消化一兩年,再考慮加薪的事情。不過,要密切關注情況,以免引起工潮。”

  實際上,整個五六十年代的工潮比比皆是,每年可能都是十幾次;不過由於沒有人煽風點火,且資方稍微妥協一點,很快就平息下來。

  前世,就連仙童半導體在香港開的‘晶體管’工廠,都發生過罷工。結果,自然就是加點唄,反正是可以接受的廉價勞動力。

  正常的工廠罷工,是不足為慮的,雙方互相妥協,一周時間很快可以解決。

  目前為止,長江工業集團從未發生過罷工,畢竟薪資再加福利,長江工業集團都是出於頂尖位置。

  回到辦公室的林志超,坐在位置上翻閱著資料。

  去年,長江工業集團盈利1.17億,分別是:拉鏈4500萬、玩具3000萬、塑膠花2500、鋼鐵1200萬、假發和電器等盈利500萬。

  還不錯,東邊損失西邊補。

  鋼鐵和拉鏈,利潤都上漲了;塑膠花的利潤,穩定下來。

  刨除再投資的金額,長江工業集團再次獲得8000的現金流,在港的現金流達到1.8億港幣。再加上海外的資金,那就是5億現金。

  誰說低附加值的工業產品,就不賺錢呢!

  畢竟前世李家成搞一個塑膠花,都賺取了幾千萬港幣,可謂非常賺錢。

  低附加值的產品,一是利用香港廉價的勞動力,二是再投資的資金很少,這就造成擁有大量的現金流。

  相反,如果是高級工業,一直需要加大投資,現金流主動不會高的。

  春節來臨。

  奧黛麗赫本帶著兩個兒子,來到香港過節。

  本來在寒假時,已經來過一次;如今歐美已經開學,但林瑞東卻想著來體驗春節,奧黛麗赫本就直接給他請假,一家人來到香港團聚。

  一家人在深水灣79號,其樂融融。

  “你怎麽不讓瑞寰來洛杉磯讀高中,這樣我也能照看一下的,兄弟三人也可以經常接觸!”坐在沙發上,奧黛麗赫本埋怨道。

  這個男人既然想家族團結,她便秉承這個理念,更何況大家相處確實很好,三個女人都一起扛過槍,上過戰場。

  林志超笑著說道:“要的是培養他的獨立性,自然不需要有大人看著他,更何況我已經找到了他寄宿的家庭,讓他體驗寄宿三年生活。”

  他對自己這個安排很得意,當然也征詢過林瑞寰的意見。而寄宿家庭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既不是林志超的朋友,也不是林志超的手下,而是長江工業集團的一個客戶。

  不過林志超拜訪過,所以他覺得這樣安排沒有問題。

  奧黛麗赫本說道:“我會偶爾去看他的,帶上他兩個弟弟!”

  唐彩芸連忙表示感謝,兒子再聰明,今年也不過十三歲,她很難離開香港,所以有奧黛麗赫本偶爾去探望一下,還是不錯的。

  林志超說道:“盡量少去探望,不要給予金錢,他的三年高中生活,評價只有在寄宿家庭、學校才能體現出來。而且,這個寄宿家庭我特意拜訪過,很有文化、素養的一家人。”

  他有他的想法!

  見狀,奧黛麗赫本馬上說道:“好吧,我明白你的想法了,那可以邀請他來洛杉磯萬,在節假日的時候。”

  她必須理解男人的想法!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這個不錯!盡量不要去寄宿家庭打擾,免得鬧出一些事出來,晚點讓瑞寰聯系你就行。”

  林瑞寰作為他的大兒子,傾注了最多的精力,讀完大學才二十歲,林志超是希望他選擇在美國工作兩年,或者讀一個碩士回港。

  這樣一來,1971年回港,正好見證長江實業上市的過程。

  關於子女留學方面,林志超的打算是:在1967年的前一年,將林瑞江、林瑞海、林瑞楷這三兄弟,也全部送到加拿大、英國、美國去留學。幾人最小的林瑞楷,在1966年也不過12歲,相當於中學就開啟留學生涯。

  第一是提前留學也有好處,第二是那一年香港不太平,分散‘投資’更好。

  到了大年初二。

  林志超帶著一大家子,來到唐仲源家,包括奧黛麗赫本及兩個兒子。

  而唐仲源一家,已經搬到了深水灣77號,是今年年初搬進的。整個深水灣77號的重建工程,僅用了4年時間,速度比深水灣79號建得快不少。

  主要原因就是,滿足嶽母宋巧玲的迫切願望,搬進花園別墅居住。實際上,唐家在半山的花園洋房也不錯。

  別墅裡,林志超、唐仲源、唐顯千、唐友千坐在客廳的沙發裡,喝著茶,而宋巧玲則帶領女人孩子們在別墅參觀和遊玩。

  唐顯千已經工作三年半,唐友千已經畢業半年,唐仲源現在已經是在培養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可以獨擋一面,今年也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小兒子則留在自己身邊培養。

  唐仲源的事業分為兩部分——紡織和成衣,至於地產算不上他的產業,旗下也就荃灣一處大型工廠,北角和柴灣各一幢工業大廈。

  “尼日利亞那邊做得怎麽樣?”林志超隨口問道。

  唐家就是他扶持的,沒有他,唐家可能已經回滬市改造了,這個才是唐仲源最感謝林志超的地方。當年他還想著政局穩定下來,就回去,是林志超勸下了他。

  而唐家的紡織、成衣,都離不開林志超的扶持,特別是成衣產業,就是當年的長江製衣。而如今尼日利亞的產業,更是林志超提出來的,否則根本輪不到唐家。

  “發展很不錯,目前我們已經有6家紡織廠、2家染廠、1家製衣廠,資本額已經達到2000萬港幣多尼日利亞政府部門,對於我們給予了很好的支持和保護,非常希望我們繼續加大投資。”唐顯千恭敬的向姐夫匯報。

  唐仲源補充道:“雖然他們希望我們加大投資,但我們還是一點點追加投資,第一可以吊著他們的胃口,第二是預防政局不穩。”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三年半的發展,已經是很快了,嶽父考慮得很周到。”

  聊了一陣,唐仲源笑著說道:“瑞寰今年十三歲了,再過七年也能回來幫你了,這孩子既聰明,又穩中,一看就是做事的料。”

  林志超笑著說道:“還早,我希望他二十二歲再回來,要麽在美國工作兩年,要麽讀個碩士。若說幫手,有彩芸、彩英看著,我已經是不急著考慮其它了。”

  唐仲源父子三人這才明白,唐家的另外兩個女人,同樣是林氏家族的實權派。林志超並沒有一些老牌商人的頑固思想,讓女人在家照看兒女,而是鼓勵妻子到公司工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