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192章 【上一個台階】
  第192章 【上一個台階】

  金秋十月。

  林志超受利銘澤的邀請,來到利園山地盤考察。

  兩人自使館大廈交易後,便成為了朋友關系;而利銘澤剛剛出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同時還即將被委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可謂正當紅。

  當然,林志超雖然沒有進入兩局議員,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不是林志超不夠資格,而是林志超拒絕公職。畢竟論香港華人的影響力,恐怕已經沒有幾人可以與之相提並論,麾下五六千員工,就足以讓林志超的影響力足夠大。

  “林生,我聽說你在銅鑼灣擁有很多物業!”兩人站在利園酒店的地盤上,利銘澤笑著說道。

  “不錯,我確實擁有一些銅鑼灣的土地,打算以後進行重建。”林志超回答道。

  就在剛剛,利銘澤帶他考察了銅鑼灣利氏的物業地盤,確實非常龐大;如果說林志超擁有銅鑼灣一兩條‘該’,那麽利氏的物業地皮大概擁有五六條‘該’不止。

  利銘澤見林志超說得很直白,便問道:“有個問題,林生是不是在等待地產最好的時機,再進行重建?”

  林志超看了看利銘澤,帶著一副眼鏡,文縐縐的,氣質方面讓人很有好感。前世他就知道這個‘利希慎家族’是靠鴉片發家的,但到了第二代利銘澤、利孝和這一代,確實妥妥的愛國人士;其中利銘澤在抗曰戰爭中和很多高層建立了友情,一直是比較傾向內地的,可能是比較內斂;而利孝和也是抗曰有功人士,還擔任過民國的外交官。

  總之,林志超對利氏也沒有厭惡感。

  “利生,你現在是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有沒有聽到什麽風聲,香港的樓房可能會朝高處發展?”

  利銘澤一驚,連忙說道:“沒有,這個風聲確實沒有傳出來,林先生莫非於什麽渠道?”

  林志超笑著說道:“我又沒有公職,怎麽會有渠道得知!不過,我猜測會這樣發展,不然香港二百六十萬人如何能有瓦遮頭呢?”

  這種事情,現在也沒有什麽必要藏頭露尾,他說出來,就當是朋友間的閑聊。

  利銘澤思考一下後,說道:“還真有這種可能!今年的徒置大廈都已經建到七層,這樣可以安排大量的人有屋可居住。可港府規劃的是為五十萬人規劃徒置大廈,那還有二百萬人總得有瓦遮頭。若是香港的建築向高處發展,也許是個辦法!林生發明了分層和分期,這樣一來,香港地產會出現蓬勃發展的機會。難怪林生一直在吸納地皮和舊樓,原來是等待機會呢!”

  林志超笑著說道:“算不上等待機會,畢竟前幾年市場行情低迷,不是好機會!”

  利銘澤點點頭,隨後他指著對面的一個地盤,說道:“林生既然如此看好地產前景,利園酒店對面的那幅地皮,我有意出售,不知道你看不看得上這幅小地皮?”

  林志超看著對面的地皮,預估了一下,大概可以興建一幢商住大廈的地盤,不嫌多,正好他最近也想再購買一下地盤。

  “有多少面積?”

  “2.1萬平方尺”

  “幾多銀紙?”

  “125萬港幣如何?”

  “成交”

  短短的幾句話,便達成一筆交易。

  尖沙咀商業區的地皮已經達到110~120港幣每平方尺,銅鑼灣自然差很多,因為它現在完全不是商業區,60港幣出頭一平方尺很合理。

  利銘澤出售給林志超這個地產強人地皮,是有打算的:
  第一,他需要資金去重建利園山的地皮,這個時代不是誰都敢出售樓花的,很多人置業公司都是采取重建物業、出租回籠資金的投資方式。倘若人人都敢冒進,那幾大洋行早已經無敵手了。

  第二,利銘澤出售給林志超的地皮,是位於利氏其它物業的旁邊和對面,倘若林志超開發出來,會帶動周邊的地皮和物業上升。

  總之,利氏擁有那麽大的地皮,出售幾塊小卡拉算不上什麽。

  不過利銘澤恐怕不知道,將來的銅鑼灣扛把子不再是利氏家族,而是林氏家族。當然,林志超會很低調的。

  長江實業繼銅鑼灣斬獲一幅2.1萬平方尺的地皮後,又在金巴利道(即美麗華酒店的東西方向街道,隸屬尖沙咀的非核心商業區)斬獲一幅2.2萬平方尺的地皮,總價180萬港幣。

  當然,兩幅地皮只花了區區300萬港幣,對於林志超來說就是灑灑水。

  但又沒有辦法,雖然每年香港成交不少物業和地皮,但很難遇到合適的地皮;重要的是,林志超也不想在地產上吃像太難看。

  畢竟他現在如果全力發展地產,簡直就是吊打一群小朋友,畢竟最得力的幾個小朋友,他們的身家也不過幾百萬、千萬出頭的級別。

  而林志超可以輕輕松松拿出幾千萬來,再加上可以‘空手套白狼(售樓花)’,足以吊打一群人。

  但很顯然,沒有必要太過分!

  今年(1954年)全港大概可以興建一千幢樓,但都是五層高左右的樓房,提供的尚不足5000個住宅(包括商業大廈和工業大廈),這還是地產已經興旺的原因。

  而明年可能要翻倍!
  林志超的想法是,在1955~1957年區間的兩年時間段裡,每年提供2500~3000個住宅,佔據25~30%左右的市場份額。

  午飯前。

  李高福來到長江實業,林志超在辦公室接見了他。

  他顯然是有事而來,坐下不久便說道:“林生,金巴利道的那幅地皮,要不要將租客清空?”

  林志超知道,李高福顯然也是一種‘試探’,他現在旗下有五六幅小地皮,都是可以重建為一幢大廈的那種,其中一幢還位於上環(靠近中環),可以興建寫字樓的。

  他購買那麽多地皮,幾乎是將資金耗得七七八八,但他卻沒有選擇重建;很顯然,他知道等待機會。

  “怎麽,還真想和我合作?我可是出了名的擅長空手套白狼,你出地,我出建築費等所有費用的話,我可能一分錢不用花,就能賺到手!”林志超笑著說道。

  他其實無所謂李高福合不合作,他旗下小地皮也有幾處了。

  李高福馬上說道:“那是你的本事呢!其實我是想偷學點本領,這處地皮怎麽操作,我才會操作我手上其它的地皮。我總感覺,若是能建高層,一層得有多大,難道要賣給一個人?若是分成很多單元,地契豈不是又不能做?太多的問題了,我壓根不會做。”

  還真是,看似分層分期已經出來了,但一旦修建高層建築,各種問題接憧而至。對於林志超來說不算什麽,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就是一個盲區。

  比如目前的分層地契,並沒有獲得港府的正式立法,一層的地契是通過律師行進行公證的。簡而言之,港府還是隻給一幢樓一個地契,但是由律師行負責再修訂一個‘分層地契’,這種做法港府已經是公開承認有效。

  分層地契尚未立法,更不要說分單元,如果不出意外,明年是連通‘高層住宅’立法一起公布‘分層地契’,甚至‘分單元地契’。

  總之,這裡面的道道,還是有很多沒有出來的,各種複雜的問題。

  林志超笑著說道:“說實話我也覺得機會快了,不過沒有得到什麽消息!那邊既然破破爛爛,就早點清退租戶,反正沒有幾個錢。”

  李高福點點頭,心中已經有數,那就是高層建築還是有希望的,他也懶得重建了。

  “嗯中午有沒有時間,一起去吃頓飯?順德籍大廚新開了一家鳳城酒樓,專做順德美食,味道還不錯!”

  順德當然是有美食的啦,而且在粵菜裡也算有知名度,菜品包括大良炒鮮奶、魚雲羹、炸子雞、蝦多士、生菜包等。

  順德菜有個特點,那就是很精致,田雞講究的去骨,生菜包要均勻等。

  林志超看看手表上的時間,欣然赴約。

  時間匆匆,轉眼二十多天過去。
    環球航運的四艘油船經過53天的航行,終於提前八小時抵達紐約港,順利完成任務。而林志超本人也來到紐約港,見證這一時刻。

  “林先生,我們對這次的合作感到十分的滿意,願意和你們環球航運合作,和這四艘油船簽署兩年期的合同。”牛登很高興的對林志超說道。

  長期租賃環球航運的船隻,可以節省15~20%的運費,這還是和希臘船東相比;所以,埃克森石油的高層紛紛同意和環球航運合作。

  而大家也知道,林志超是一個至少擁有四五十萬噸載重量的大船東,在遠東享有很高的聲譽,值得合作。

  林志超同意高興的回應道:“太實在太美妙了!不瞞牛登先生,我們的業務在亞洲已經碩大無比,急需要你們的歐美業務。請你們放心,我們不僅僅是靠價格打入歐美石油運輸業務,我們更會堅持一流的服務和效率。”

  確實高興,能和歐美做生意,就是一個事業很大的突破:第一,歐美業務龐大,且遵守合約;第二,歐美的價錢較高,利潤率高;第三,打開歐美的市場,就是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信譽。

  牛登點點頭,說道:“所以,請林先生在紐約多待幾天,我打算為你舉行一個酒會,會邀請蜆殼、德士古、無比石油等公司的租船經理。”

  這就是美國人做事的風格,倘若一開始認識,他們會質疑你和小心翼翼的提防你;而一旦承認和了解你的實力後,他們將成為很好的合作夥伴,對你的偏見也會煙消雲散。

  林志超欣然答應三天后的酒會!
  隨後,林志超開始監督在紐約港卸油,並親自登船查驗船體。

  紐約港是世界上的大型深水良港,所以是不用擔心在附近發生意外的,否則一旦事故,世界首富都賠不起。

  一般來說,前世的歷次泄漏石油事故,都是因為擱淺,海底礁石擊穿了油船。所以前世九十年代後,就開始將油輪的底部設計成雙層機構。

  三天后。

  紐約的一家酒店裡,埃克森石油公司果然為林志超等人舉行了酒會,邀請各大美國石油公司的高層參加。

  就論大方來說,比日本在藝伎館招待林志超,是高大尚多了。重要的是,在酒會上,林志超可以認識很多石油公司的租船部經理。

  “林先生,這位是蜆客石油的米斯特先生、這位是德士古石油的米勒先生”牛登熱情的為林志超介紹。

  “你好.你好”林志超很自信和謙虛的和大家一一認識。

  自信,是來源於自身實力,有利於讓客戶信任;

  謙虛,是他做人的品德,是華人優秀的傳統。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這是林志超的做事風格。

  米斯特很直白的問道:“林先生,聽牛登說,你擁有五六十艘船,可以做到全球信息即時通,這確實了不起。不過,聽說你的船又都是一些二手老舊的貨船,是否是真的?”

  這算是刁難嘛?當然不算是,美國人都很直白,你實力差,他就是會當面揭穿。

  林志超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道:“我們已經開始打造新船,進行一個經營的轉變。當然,米斯特先生不要小看這些二手船,最近幾年時間,它們為我打下了堅實的資金實力,讓我有能力去打造新的大型油輪。”

  周圍的人,紛紛露出讚賞的表情。

  從二手船起步,是沒有錯誤的,包括奧納西斯都是購買了二手船起步;重要的是,不能一直使用二手船,否則業務不會有突破。

  牛登說道:“大家今天認識了,也許當林先生的新油船打造出來了,我們就會理所當然的合作。你們或許不知道,林先生擁有一所海事學院,他們的海員都是系統化的培訓過。重要的是,他肯把租約提高兩年,租金比單程短租省錢不少。”

  他為林志超熱情的介紹起來。

  米斯特一聽,立馬說道:“假如有船,可以來我們公司談談,林先生!”

  林志超頓時一喜,說道:“當然,米斯特先生做事很爽快。”

  眾人紛紛交換了名片,大家也對環球航運有了一些認識。

  而林志超並沒有告訴大家,環球航運準備訂造一批五萬噸油船的事情。因為林志超考慮到,油船打造好之後,也許還沒有爆發蘇伊士運河危機,那麽自然不能簽署長約,只能先跑單程短租,亦或者停在港口一段時間。

  回到香港的林志超,立馬和匯豐銀行進行接觸,通過一番交流後,雙方達成一個協定:合作成立‘寰宇航運’公司,環球航運佔股60%,匯豐銀行佔股40,並籌備訂造四艘5.6萬噸的德國造油船。

  與此同時,林志超也決定孤注一擲,以環球航運的名義再打造四艘5.6萬噸的德國造油船。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環球航運派遣幾波管理層和技術員,一直在和德國漢堡造船廠溝通,為訂購油船做準備。

  可以看得出來,林志超決心非常大。

  足足八艘5.6萬噸的油船,林志超的要求是是20個月全部完成,德國漢堡船廠欣然答應。雖然任務很重,但對漢堡造船廠的問題不大。

  而對於環球航運來說,八艘油船的總價已經是近6000萬美金,拋開匯豐銀行那部分1200萬美金,環球航運也需要支出4800萬美金。

  而林志超沒有操心資金的事情,至1956年7月,環球航運應該可以擁有6000萬美金的流動資金左右;就算支出4800萬美金,也有1000萬美金上下的剩余,還可以用作以後的造船事業。

  德國漢堡船廠。

  弗朗茨熱情的接待了林志超一行,他本來是打算是讓德國至少派一個副總理來迎接林志超的,畢竟八艘大油輪的訂單,可謂振興德國的經濟很重要的力量,解決大量的工作崗位,對整個聯邦德國的工業是很大貢獻。

  不過環球航運特意叮囑,簽署合約不必大戰旗鼓,將來油船下水則需要安排至少副部長級別高官參加下水禮。

  會議室裡,雙方的律師、技術人員、管理層紛紛坐在一起,等著林志超和弗朗茨正式簽約。

  “聽說環球航運已經和埃克森石油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恭喜林先生!”弗朗茨消息靈通。

  林志超笑著說道:“二手油船,能和他們合作很不容易,我非常期待新造的大油輪。”

  其實,弗朗茨心裡對林志超的‘傻瓜行為’有些不理解,一下訂購那麽多船,就不擔心虧本嘛?
  這就一個賭博行為!
  不過作為造船廠,他才不關心林志超買下船後,是如何經營的。

  他只需要了解到,環球航運擁有很大的盈利能力,以及得到匯豐銀行的支持,這便已經足夠了。

  隨後,林志超瀟灑的簽下自己的大名,兩筆世界大交易便成功了。

  八艘油輪需要首付2072萬美金,如今已經是11月份,環球航運的資金當然充足,更何況匯豐銀行也需要支付400多萬美金。

  “林先生,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雙方完成簽約,拍照留念。

  第一艘油輪將在1956年初下水,最後一艘油輪將在八月份下水。每交付一艘船,環球航運就需要支付清一艘船的資金。

  至於船廠提供的貸款,一般是需要銀行擔保,亦或者達成一些協議,比如和本國的航運公司完成長期租約,用那個錢來保證還款能力。

  林志超當然不會哪樣操作,畢竟相當於簽約的主動權在別人手裡,豈不是高峰時賺不到錢。

  完成簽約後,林志超還是獲得德國總理的接見,他現在已經是逐步和各國政要交朋友的地步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